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了配合即将开展的成都市区地震小区划工作,成都市科学技术协会和省、市有关学会于今年7月22日至24日在成都召开了“成都市区地震小区划学术讨论及资料交流会”,成都地区地震、地质、建筑等有关学科的科技人员八十余人出席了会议,云南省地震局、上海同济大学及重庆市、自贡市、渡口市的有关部门也应邀派代表到会指导。会  相似文献   

2.
2008年5月12日汶川8.0级地震发生后,地震科技工作者立即投入到震后应急救援、现场余震监测、灾害评估、地震机理研究、震情趋势判定和现场科学考察中。其中,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青年专家在地震精定位、震源机制及数字化地震参数计算、震源破裂过程、地震灾区区划图编制、余震破坏影响范围确定、地震社会学分析与应用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截止到2008年12月,研究所40岁以下科技人员在各种科研刊物上发表了SCI、EI文章就有10余篇,参加现场工作人员41人次。青年科技人员能够迅速投入到震后科技支撑工作中,得益于研究所平时对青年科技人员教育和培训工作的重视,本文对此进行了评估和讨论。  相似文献   

3.
经东北地震监测研究中心申报,国家地震局批准,《东北历史地震考察与研究》专题为1986年合同项目,限期二年完成。在东北地震监测研究中心的领导下,经各方协商由辽宁省地震局工程地震研究室、综合地震大队、地震志办公室,丹东市地震办公室,吉林省地震办公室及黑龙江省地震办公室等六个单位的12名科技人员组成专题组。  相似文献   

4.
主要介绍全球定位系统(GPS)技术的现状、发展前景及其在地震研究中的应用情况,以及中国在地形变与地震研究中采用GPS技术应注意的问题。为从事GPS研究和管理工作的科技人员提供决策信息,以促进GPS技术研究和管理,在地形变与地震研究中更好地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5.
《地震》2005,25(1):88-88
《地震》是由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研究所、中国地震学会地震预报专业委员会、中国地震学会地震流体专业委员会、中国地震学会地震电磁学专业委员会联合主办的学术性期刊。《地震》刊物的办刊宗旨是以交流地震观测、地震前兆和强震机理与预测等研究成果,推动地震预报探索研究及其成果在防震减灾中的应用。读者对象主要以从事地震观测分析、地震前兆探索、地震机理与预测研究的广大地震科技工作者和相关科技领域的科技人员。  相似文献   

6.
由中国地震学会设立的第三届李善邦青年优秀地震科技论文奖 ,在中国地震学会第九次学术大会期间颁发。陈院士、陈运泰院士、马瑾院士、石耀霖院士为获奖者颁发了奖状、奖励证书及奖金。第三届李善邦青年优秀地震科技论文奖获奖论文及作者见表 1。许力生等 7位获第三届李善邦青年优秀地震科技论文奖的青年科技人员 ,是奋斗在我国地震科技工作岗位上许许多多青年科技人员的代表。他们这次获奖 ,是他们平时勤奋学习、刻苦钻研、努力工作的结果。中国地震学会对许力生等 7位青年科技人员获第三届李善邦青年优秀地震科技论文奖表示热烈的祝贺 !…  相似文献   

7.
《地震》2004,24(4):16-16
《地震》是由中国地震局分析预报中心、中国地震学会地震预报专业委员会、中国地震学会地震流体专业委员会、中国地震学会地震电磁学专业委员会联合主办的学术性期刊。《地震》刊物的办刊宗旨是以交流地震观测、地震前兆和强震机理与预测等研究成果,推动地震预报探索研究及其成果在防震减灾中的应用。读对象主要以从事地震观测分析、地震前兆探索、地震机理与预测研究的广大地震科技工作和相关科技领域的科技人员。  相似文献   

8.
正为全面贯彻落实全国地震科技创新大会精神,落实《中共青海省地震局党组关于地震科技创新工作的实施意见》,活跃学术气氛,涌流学术思想,展现最新地震科技成果,激发地震科技人员的活力,及时刊登地震科技研究前沿信息,开阔广大科研人员的学术视野,加强地震科技交流合作。经研究决定,  相似文献   

9.
《地震》2002,(3)
《地震》是由中国地震局分析预报中心、中国地震学会地震预报专业委员会、中国地震学会地震流体专业委员会、中国地震学会地震电磁学专业委员会联合主办的学术性期刊。《地震》刊物的办刊宗旨是以交流地震观测、地震前兆和强震机理与预测等研究成果 ,推动地震预报探索研究及其成果在防震减灾中的应用。读者对象主要以从事地震观测分析、地震前兆探索、地震机理与预测研究的广大地震科技工作者和相关科技领域的科技人员。来稿要求和注意事项 :1 来稿要求论点明确 ,数据可靠 ,文字精练。论文一般不超过 80 0 0字 ,插图不超过 6幅。“研究简报…  相似文献   

10.
《地震》是由中国地震局分析预报中心、中国地震学会地震预报专业委员会、中国地震学会地震流体专业委员会、中国地震学会地震电磁学专业委员会联合主办的学术性期刊。《地震》刊物的办刊宗旨是以交流地震观测、地震前兆和强震机理与预测等研究成果 ,推动地震预报探索研究及其成果在防震减灾中的应用。读者对象主要以从事地震观测分析、地震前兆探索、地震机理与预测研究的广大地震科技工作者和相关科技领域的科技人员。来稿要求和注意事项 :1 来稿要求论点明确 ,数据可靠 ,文字精练。论文一般不超过 80 0 0字 ,插图不超过 6幅。“研究简报…  相似文献   

11.
1970年2月大邑6.2级地震后,我省建立地震工作机构开展地震工作,到现在已经十个年头了。十年来,在我国地震工作方针指引下,在省委、省政府和国家地震局的领导下,通过地震系统广大科技人员、工人和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从三个方面对地震科技人员继续教育问题进行了初步的探讨,指出继续教育本身的特点、科学技术发展和科技工作协作性特点是地震科技人员培养方向的三个主要的决定因素;阐述了继续教育的重点对象和主要任务,强调了加强科技管理人员继续教育的重要性以及在教育程序上应当采取“自上而下”的办法;提出要使地震系统的继续教育具有自己的特色,就必须切实抓好传授知识与发展智力相结合,教会科技人员找到适合于自己的学习方法,积极传递各种信息三个环节的工作;在总结归纳的基础上,探讨了地震系统的六个继续教育的途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13.
《地震》2007,27(3):124-124
《地震》是由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研究所、中国地震学会地震预报专业委员会、中国地震学会地震流体专业委员会、中国地震学会地震电磁学专业委员会联合主办的学术性期刊。《地震》刊物的办刊宗旨是以交流地震观测、地震前兆和强震机理与预测等研究成果,推动地震预报探索研究及其成果在防震减灾中的应用。读者对象主要以从事地震观测分析、地震前兆探索、地震机理与预测研究的广大地震科技工作者和相关科技领域的科技人员。来稿要求和注意事项:1来稿要求论点明确,数据可靠,文字精练。论文一般不超过8000字,插图不超过6幅。“研究简报”类文章…  相似文献   

14.
为了对地震观测数据、前兆观测数据及地震地质、台站档案等大量原始数据,进行科学分析处理、综合利用、提高科技人员使用资料的效率,以促进地震研究、地震分析预报工作向前迈进,云南省地震局与重庆大学计算机系合作,在DUAL68000微机上成功地开发了地震数据库系统SDBS,1985年5月在昆明通过鉴定。 鉴定委员会和与会代表一致认为“SDBS是一个功能较齐全、建立在微机系统上的  相似文献   

15.
《地震》2006,26(2):122-122
《地震》是由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研究所、中国地震学会地震预报专业委员会、中国地震学会地震流体专业委员会、中国地震学会地震电磁学专业委员会联合主办的学术性期刊。《地震》刊物的办刊宗旨是以交流地震观测、地震前兆和强震机理与预测等研究成果,推动地震预报探索研究及其成果在防震减灾中的应用。读者对象主要以从事地震观测分析、地震前兆探索、地震机理与预测研究的广大地震科技工作者和相关科技领域的科技人员。来稿要求和注意事项:1来稿要求论点明确,数据可靠,文字精练。论文一般不超过8000字,插图不超过6幅。“研究简报”类文章…  相似文献   

16.
《地震》2006,26(1):78-78
《地震》是由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研究所、中国地震学会地震预报专业委员会、中国地震学会地震流体专业委员会、中国地震学会地震电磁学专业委员会联合主办的学术性期刊。《地震》刊物的办刊宗旨是以交流地震观测、地震前兆和强震机理与预测等研究成果,推动地震预报探索研究及其成果在防震减灾中的应用。读者对象主要以从事地震观测分析、地震前兆探索、地震机理与预测研究的广大地震科技工作者和相关科技领域的科技人员。来稿要求和注意事项:1来稿要求论点明确,数据可靠,文字精练。论文一般不超过8000字,插图不超过6幅。“研究简报”类文章…  相似文献   

17.
《地震》2005,25(3):134-134
《地震》是由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研究所、中国地震学会地震预报专业委员会、中国地震学会地震流体专业委员会、中国地震学会地震电磁学专业委员会联合主办的学术性期刊。《地震》刊物的办刊宗旨是以交流地震观测、地震前兆和强震机理与预测等研究成果,推动地震预报探索研究及其成果在防震减灾中的应用。读者对象主要以从事地震观测分析、地震前兆探索、地震机理与预测研究的广大地震科技工作者和相关科技领域的科技人员。来稿要求和注意事项:1来稿要求论点明确,数据可靠,文字精练。论文一般不超过8000字,插图不超过6幅。“研究简报”类文章…  相似文献   

18.
20 0 1年 4月 ,在名古屋召开了“新闻界与地震科技人员减轻地震灾害座谈会”。这种座谈会最初由笔者等 3人自发召开的 ,后来得到了名古屋大学环境学研究科和地震火山观测研究中心的大力支持 ,由此逐渐确立了作为地震科技人员的社会贡献和举足轻重的会议的地位。到会的有东海地区 (爱知、岐阜、三重 )的新闻社和广播局的记者 ,自治体灾协 ,以及大学的地震研究人员 ,记者当中也有从东京和静冈远道而来的。这种会议已经召开过 8次 ,已成为名古屋地区地震口记者例行的学习交流会。尤其是2 0 0 1年 ,这一年由中央防灾会议提出重新评估设定的东海…  相似文献   

19.
序言     
中国地震局数字地震观测技术系统建设在“九五”期间,得到了中央政府和各省、市人民政府的热情关怀和大力支持,新建、改建成的国家数字地震台网与21个省、市区域性数字遥测地震台网已在我国地震监测速报和地震应急工作中发挥着愈来愈重要的作用。从事遥测地震台网工作的广大科技人员为之付出了辛勤的劳动和不懈的努力。近年来,科技人员在遥测台网运行维护管理、台网数据分析处理、新技术引进和数据应用研究等方面取得了一批丰硕的科研成果,推动了我国数字遥测地震台网和数字地震观测技术的进步,使我国的防震减灾事业在新时期得到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20.
简讯     
陆远忠研究员应邀在山西省地震局作学术报告2005年7月19日,中国地震局地壳应力研究所原所长陆远忠研究员应邀来山西省地震局作学术报告,山西省地震局、太原市地震局及太原基准地震台的科技人员出席了报告会。陆教授在题为《地震预报的战略思考》的学术报告中就有关地震预报的争论、完善和改进经验性预报的思路、渐进式地震预报研究思路、地震动态图像预报方法的基本思路及探索途径等问题进行了详细的阐述。会后,对科技人员提出的疑难问题一一进行了解答。陆教授报告中新颖的地震预报研究思路和观点,使与会地震科技工作者受益匪浅,对山西省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