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多波束测深全覆盖测量分辨率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根据国际海道测量规范,采用多波束测深手段的特等和1 a等全覆盖测量,可归纳为多波束测深全覆盖测量。多波束测深全覆盖测量对海底目标物具有不同的探测标准。本文在推导多波束测深分辨率模型的基础上对多波束测深全覆盖测量分辨率进行研究。根据全覆盖的原则,推导了多波束测深全覆盖测量的最大航速。通过算例分析,分别给出了纵向与横向分辨率的分布,并对测深扇面的宽度和航速控制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2.
地下管线探测中测深精度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地下管线探测中测深精度不高的现状,对历年管线探测工程的经验和教训进行总结,从人员、仪器、作业方法、环境、地下管线材质等多个方面,对影响管线探测测深精度的末端因素进行了分析论证,确定其中4项为影响测深精度的主要因素。对确认的主要因素从多方面进行了分析,认为通过检测测深参数、合理选择探测方法和测深位置等手段可提高测深精度。并对多根管线并行等复杂区域管线探测提出了解决方案;同时在工程实例中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3.
海洋测深大多是在移动的测量船上进行的,测量船的移动则不可避免地产生船移效应,因而船移效应是影响海洋测深精度的因素之一.在系统推证海洋测深中的船移效应模型基础上,对几种典型船速、水深、海底坡度和波束角情形下的船移效应进行了数值计算,研究了船移效应的影响规律和量级,揭示了船移效应的非对称性影响.根据海洋测深的IHO最低标准...  相似文献   

4.
海洋测深大多是在移动的测量船上进行的,测量船的移动则不可避免地产生船移效应,因而船移效应是影响海洋测深精度的因素之一。在系统推证海洋测深中的船移效应模型基础上,对几种典型船速、水深、海底坡度和波束角情形下的船移效应进行了数值计算,研究了船移效应的影响规律和量级,揭示了船移效应的非对称性影响。根据海洋测深的IHO最低标准要求,提出了采用窄波束和限制船速的降低测深船移效应影响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5.
多波束与单波束测深数据的融合处理技术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本文在全面分析和总结多波束海洋测深主要误差源的基础上,提出通过相邻条带测深数据融合处理进行多波束测深系统偏差补偿方法;并提出以单波束测深数据作为控制,进一步提高多波束测深整体测量精度的数据处理方案;详细讨论了数据融合处理中的数值解算可行性和稳定性问题,相应提出了两步平差方法。本文最后使用我国自行研制的条带测深系统实测数据验证了上述方法的有效性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6.
多波束测深精度检定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目前多波束测深仪缺乏检定的情况,设计了多波束测深检定系统,并对SeaBat8101型多波束测深仪进行测深精度的检定实验,利用最小二乘原理对实验结果进行拟合.实验结果表明,被检定多波束测深精度良好,实验设计可行,可以用于多波束测深系统的多次重复性检定.  相似文献   

7.
多波束测深系统因为具有测量面积大、速度快、精度高、成图自动化等诸多优点,而得到广泛应用。但是传统多波束系统作业需要进行验潮,因而受客观条件以及人员配备等因素影响较大。笔者以自身参加的项目为例,对基于多波束测深系统的RTK三维水深测量技术作业方法、测量精度等进行了介绍,为该技术的推广应用得出了一些有益的结论。  相似文献   

8.
多波束测深数据抽稀准则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对多波束测深(采样)数据DTM结构的分析,结合目前多波束测深数据处理和海图编辑、使用的现状和目标,提出了三种抽稀准则:航行安全性准则、地形完善性准则、线性化准则,并建立了相应的数学模型,为后续的多波束测深数据抽稀方法的实现提供了依据和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9.
多波束和机载激光测深位置归算及载体姿态影响研究   总被引:28,自引:1,他引:27  
我国继研制成功多波束测深系统后,正在着手研制机载激光测深系统。本文根据以上两种测深新技术的特点,全面推导了条带式深度测量位置归算的严密计算公式及其相应的精度估算公式,在推演过程中,充分顾及了海洋测量的动态效应即载体姿态的影响。本文最后还结合我国自行研制的实际系统参数数据,对位置归算改正的量值大小进行了数值计算和精度评定。  相似文献   

10.
论述了RTK结合测深仪实现无验潮测深的原理和方法;对无验潮测深技术中影响水深测量成果精度的几个问题进行了分析探讨,并提出了实用可行的控制方法,减少水深测量过程中的累计误差以提高测量精度。  相似文献   

11.
介绍了声纳测深的主要误差,分析了测深数据的滤波方法,实现了测深数据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2.
目前国内多波束测深系统质量检验不够成熟,仪器质量和测量数据的可靠性和准确性都无法得到保证,为此,提出一种基于消声水池的多波束测深不确定度检测方法。通过建立基于消声水池的测深声呐检测硬件、软件平台,削弱了由于实验环境带来的各种误差及不确定度因素的影响,提高了检测的精度与可信度。对R2 Sonic2024型多波束测深仪进行几何指标检定实验和精度评定分析,精度较高的中央波束水深值总误差服从正态分布,计算其置信区间及落入置信区间的概率,剔除不符值,使其满足置信度为95%,并计算比对差均值。实验结果表明,该多波束测深不确定度检测方法切实可行,能比较客观地用于多波束测深不确定度检测。  相似文献   

13.
刘雁春 《测绘学报》2001,30(2):186-186
高精度海洋测深是21世纪海洋测量发展的 主要方向之一,本文系统地提出了高精度海洋测 深的空间结构及其数据处理理论与方法.主要内 容是: 基于陆地及海洋测量的界面测量模式,给出 了海洋测深基本空间结构及3种深度场的转换 公式. 讨论了瞬时测深的空间结构及基本原理,探 讨了瞬时测深的各项改正及数据处理方法.对测 深仪波束角效应,提出了一套改正方法.对定位 与测量的延时效应进行了分析,提出了探测和改 正系统性延时效应的方法.对定位中心与测深中 心的偏移效应进行了讨论,分析了在测船纵、横 及首尾摇情况下的偏移效应及改正方法.探讨了 波浪对测深的影响,提出了消除或减弱这些影响 的方法.讨论了船速对测深影响的直接效应和间 接效应.讨论了瞬时水深值的数字化选取技术. 对影响瞬时测深值的各种效应进行了综合分析 讨论.  相似文献   

14.
给出了海洋测深网平差模型在观测值等精度独立条件下的可靠性计算公式,理论分析指出,当检查线数小于3时,模型可靠性不好。对此,提出了一种适用于检查线数小于3的改化模型。并分析了1:1万比例尺3种水深图幅网结构的可靠性,指出检查线与测深线长度比为10%~15%对确定测深网的可靠性较为合适。  相似文献   

15.
给出了海洋测深网平差模型在观测值等精度独立条件下的可靠性计算公式,理论分析指出,当检查线数小于3时,模型可靠性不好.对此,提出了一种适用于检查线数小于3的改化模型.并分析了1∶1万比例尺3种水深图幅网结构的可靠性,指出检查线与测深线长度比为10%~15%对确定测深网的可靠性较为合适.  相似文献   

16.
结合某电厂扩建工程1∶1 000长江水下地形测量的工程案例,利用GNSS-RTK与中海达数字测深集成系统进行水下测量,详细介绍和论证该数字测深系统在电力工程水下地形测量中的应用原理和实用性、高效性。  相似文献   

17.
本文较全面概述外军机载激光测深技术的实践和可行性应用情况,以及实践中应当解决的几个技术问题。  相似文献   

18.
长江口深水航道工程无验潮水下地形测量的测深数据处理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本文结合长江口深水航道整治工作的3维水下地形测量,探讨了测深数据的粗差剔除问题,提出了每秒测深数据的处理方法,有效剔除了测深数据的粗差。  相似文献   

19.
便携式多波束测深系统既要保证测深精度的基本要求,又要尽可能减小设备体积、降低造价。FFT波束形成技术作为一种有效提高波束数目的手段,能够在DSP上实现,并且有很高的计算效率,有效解决了这一问题。本文对FFT波束形成算法进行了仿真,通过处理湖试数据,验证该算法的有效性,为解决多波束测深系统的小型化问题提供了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20.
基于GDI+的多波束测深数据可视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多波束测深数据的可视化处理是提高数据处理效率和精度的有效途径。本文针对多波束测深数据的密集、数据量大的特点,探讨了基于GDI+实现多波束测深数据处理可视化的基本流程和关键步骤,给出了几种实用的坐标变换模式,提出基于图像的绘图模式实现了多波束测深数据的快速绘制和刷新,提高了绘制和刷新速度,满足了测深数据可视化处理的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