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中亚热带植物排放甲烷研究初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甲烷(CH4)是大气中第二大温室气体,近年有研究发现在有氧条件下陆生植物也能排放CH4.本研究对中亚热带51种树木离体叶片在有氧环境下进行室内培养,发现21种植物能排放CH4,CH4排放速率范围为0.11~1.37 ngCH4·g-1DW·h-1,平均排放速率为0.59ngCH4·g-1DW·h-1.植物是否排放CH4...  相似文献   

2.
西双版纳地区稻田甲烷的排放通量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2005年,采用静态箱(暗箱)-气相色谱法对云南西双版纳热带地区单季稻田甲烷(CH4)排放进行田间原位观测。试验设置了三个处理,即无氮肥对照处理(NN)、低氮施肥处理(LN)和高氮施肥处理(HN),氮肥(尿素和复合肥)水平分别为0 kg/(N.hm2)、150 kg/(N.hm2)和300 kg/(N.hm2)。结果表明在水稻生长期CH4排放通量的季节变化峰值出现在拔节孕穗期,且只有1个典型的排放峰。NN、LN和HN处理的CH4季节平均排放速率分别为6.69±0.37 mg/(m2.h)、7.19±0.43 mg/(m2.h)和6.04±0.31 mg/(m2.h)。不同氮肥用量对CH4排放通量的影响规律不明显。各处理的CH4排放通量与温度的相关关系不同,与稻田水深均无显著的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3.
北京密云水库甲烷排放通量时空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库塘湿地的甲烷排放是发展绿色能源的争论焦点之一。于2009年6月、8月、10月和2010年1月、5月,对北京市密云水库的水域、水库消落带和周边非湿地区的CH4排放通量进行了估算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密云水库湿地区的CH4排放通量具有明显的季节变化,在6月和8月,水库消落带区和水域区的CH4排放通量显著高于其他观测月份(消落带区:n=6,p<0.05;水域区:n=9,p<0.05),其中,消落带区8月的CH4排放通量远远大于5月,水域区8月的CH4排放通量是1月的数倍,与消落带区和水域区相比,水库周边非湿地区各观测月的CH4排放通量变化很小;密云水库CH4排放通量具有明显的空间变化特征(p<0.01,df=80),消落带区的CH4排放通量较大,平均值为(5.780±8.683)mg/(m2.h),水域区为(0.298±0.313)mg/(m2.h),周边非湿地区为(0.002±0.178)mg/(m2.h)。水库消落带区和水域区的CH4排放通量都远大于周边非湿地区,说明修建水库明显提高了该区域的CH4排放通量;密云水库的CH。排放通量受表层水温、水深及植物生物量的影响,在非淹水环境下,CH4排放通量主要受植物生长的影响,植物生物量与CH4排放通量呈正相关关系(n=42,p<0.01),而在淹水环境下,表层水温与CH4排放通量呈正相关关系(n=39,p<0.01)。水域区采样点8月和10月的水深与CH4排放通量呈负相关关系(n=9,p<0.01;n=9,p<0.05),这表明水库越浅、消落带区越宽,水库的CH4排放通量越大。  相似文献   

4.
土地利用方式对白浆土氧化甲烷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白浆土在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CH4氧化潜力存在显著差异。天然草甸表层土氧化大气CH4的潜力最大,如果被开垦成人工林、旱田和水田,则氧化潜力分别降低64%、98%和117%。土壤透气性下降,甲烷氧化细菌数量减少以及活性降低,可能是土地利用方式改变后白浆土氧化CH4潜力下降的主要原因。白浆土氧化大气CH4潜力具有明显的垂直分异:草甸和林地土壤氧化大气CH4的潜力随着土壤深度的增加而减小;旱田土壤中耕作层下残存的有机质含量较高的层次仍保留了较强的氧化大气CH4潜力,氧化CH4速率是耕作层的13倍;即使是在大气中培养,水田土壤整个剖面仍排放CH4,最低层CH4排放率最小。供试白浆土氧化大气CH4速率与土壤有机碳、碱解氮和全氮含量显著正相关,与pH和土壤含水量(%WHC)负相关。在一定的温度和水分条件下,土壤有机碳含量是决定白浆土氧化大气CH4速率的一个最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5.
三江平原沼泽地CH4排放规律及估算   总被引:16,自引:5,他引:16  
崔保山 《地理科学》1997,17(1):93-95
三江平原沼泽地CH4排放规律及估算崔保山(中国科学院长春地理研究所,长春130021)1样地的选择及测定方法样地位于中国科学院洪河沼泽生态试验站观测场中央区。野外观测采样分别在1995年6月~9月、1996年5月进行。沼泽类型以毛果苔草(Carex...  相似文献   

6.
三江平原毛果苔草湿地CH4排放研究   总被引:5,自引:4,他引:5  
用密闭不透明箱 -气相色谱法对三江平原毛果苔草湿地进行了近两年的观测研究 ,结果表明 :三江平原毛果苔草湿地全年甲烷排放通量有着明显的季节变化 ,在非冰冻期 (5~ 10月 )CH4通量范围在 4 .6 4~ 2 1.4 8mg·m-2 ·h-1之间 ,平均值为 11.15mg·m-2 ·h-1;冰冻期 (11月到次年 4月 )CH4通量范围在 0 .4 6~ 4 .30mg·m-2 ·h-1之间 ,平均值是 1.6 9mg·m-2 ·h-1。经估算 ,三江平原毛果苔草湿地全年CH4排放总量为 0 .2 32 4Tg/a-1。  相似文献   

7.
在若尔盖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典型的木里苔草(Carex muliensis)沼泽地中,选择地下水位不同的4个采样点,其植物生长季的平均地下水位分别为距离地表53.94 cm、31.35 cm、11.50 cm和4.74 cm。利用密闭式静态箱定期采集气体样品,并在实验室用Shimadzu GC212A气相色谱仪测定CH4气体浓度,分析了CH4排放通量与地下水位和土壤含水量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地下水位和土壤含水量对CH4排放通量产生明显影响,6~9月观测日中,CH4排放通量随着地下水位的升高而呈指数增加;10~40 cm土层的土壤含水量与CH4排放通量呈现显著正相关(n=36,p<0.05),而0~10 cm土壤含水量与生长季CH4排放通量不相关(n=12,p>0.05),逐步线性回归分析表明,20~30 cm土层的土壤含水量是影响CH4排放通量的主要因素(n=12,p<0.01)。  相似文献   

8.
三江平原沼泽湿地与稻田CH4排放对比研究   总被引:23,自引:7,他引:23  
2001年5~10月,在三江平原对毛果苔草沼泽湿地和由沼泽湿地开垦后稻田的CH4 排放通量进行了同步观测.三江平原毛果苔草沼泽湿地CH4排放通量范围是1.32~46.38 mg/(m2@h),平均值为17.29 mg/(m2@h).稻田的CH4 排放通量范围是0.05~24.37 mg/(m2.h),平均值为6.67 mg/(m2.h).沼泽湿地CH4 排放通量平均值是稻田的2.5倍,水分条件和因土地利用方式改变引起的土壤理化条件变化是导致二者的CH4 排放通量产生差异的主要原因.CH4 排放通量有明显的季节变化,7~8月高温期出现CH4 排放高峰.  相似文献   

9.
稻田CH4排放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CH4是引起全球变暖的温室气体之一,稻田是CH4的重要排放源.对稻田CH4的最新研究进展作了较为详尽的综述,包括稻田CH4排放的机制和规律,重点分析了影响稻田CH4排放的因素,指出今后的研究重点应以现有的田间数据为基础,定量说明不同环境因素在CH4产生、排放中的贡献率,完善实验方法,使实验方法具有统一模式,建立稻田温室气体排放的综合模型,预测稻田温室气体排放变化。  相似文献   

10.
植物排放甲烷(CH4)的来源尚存很大争议,而光照和紫外辐射胁迫可能是植物排放CH4的重要影响因素.本研究选择亚热带常见树种米槠、木荷、浙江桂、罗浮栲、杉木、马尾松和柑橘7种树木为研究对象,利用控制实验研究了光照和增强紫外辐射对树木叶片CH4排放的影响.结果表明:7种树木叶片的平均CH4排放速率在光照条件下(21.176ng·CH4·g^-1DW·h^-1)是在黑暗条件下(9.699ng·CH4·g^-1DW·h^-1)的2.2倍,光照对不同树木叶片CH4排放速率的影响具有显著差异;在高UV-B辐射强度处理下,除浙江桂和柑橘外,其他5种树木的CH4排放速率均显著高于低UV—B辐射强度处理的CH4排放速率;树种及其与光照或UV辐射的交互作用对树木叶片CH4排放速率的都具有显著影响,光照或增强UV辐射强度对排放速率较低的树木种类排放CH4的促进作用更强.  相似文献   

11.
米草属植物是典型的盐沼湿地优势种,在北美东海岸及墨西哥湾广泛分布,同时作为一种引入种或入侵种分布在西欧沿海湿地及我国广大沿海湿地,并有不断扩大其分布区面积的趋势,构成了全球沿海盐沼湿地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全球重要的甲烷排放天然源。综述了国内外关于米草属植物盐沼湿地甲烷排放研究进展,包括米草属植物盐沼湿地甲烷排放通量、季节变化、甲烷的产生、氧化与传输以及影响甲烷通量的主要因子。  相似文献   

12.
长春地区稻田甲烷排放量的估算研究   总被引:4,自引:3,他引:4  
1995~ 1997年 3年的实验研究中 ,用静态箱法和气相色谱仪对长春地区不同水管理方式稻田的甲烷排放进行了采样和测量工作 ,1996年和 1997年逢晴天还同步进行了地面实验基地的卫星遥感数据 (TM和NOAA—AVHRR数据 )的接收工作。根据测算的稻田甲烷排放通量和用遥感数据提取的水稻种植面积 ,估算出区域尺度的稻田甲烷排放总量。 3年来的研究结果显示 ,长春地区水稻种植面积为 17.72 12× 10 4 hm2 ,稻田甲烷平均排放通量为 2 .984mg/(m2 ·h) ,长春地区稻田甲烷总排放量为 0 .0 2 0 3Tg/a。用灰关联方法分析了稻田甲烷排放的影响因子 ,建立了以水稻植被指数为参数的淹灌稻田的甲烷排放通量估算模型  相似文献   

13.
闽江河口藨草湿地CH_4排放特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用静态箱法,在2007年阴历每月(除2月和4月外)的初三或初四以及2007年7月12~13日(生长季)和12月16~17日(非生长季),分别采集闽江河口鳝鱼滩藨草(Scirpus triqueter)湿地的气体样品,利用GC-2010气相色谱仪分析样品的CH4浓度,并计算CH4排放通量.结果表明,10个月中,藨草湿地CH4排放通量涨潮前和落潮后的最大值分别出现在7月和8月,最小值分别出现在3月和1月;涨潮前和落潮后CH4排放通量变化范围分别为0.39~9.08 mg/(m2·h)和0.95~12.78 mg/(m2·h);各观测月藨草湿地涨潮前和落潮后CH4排放通量与距地表1 m气温和20 cm土温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n=10, p<0.01),此外,涨潮前各观测月藨草湿地CH4排放通量与盐度显著负相关(n=10, p<0.05),与土壤含水量显著正相关(n=10, p<0.05);夜间的CH4排放通量总体低于白天;生长季和非生长季日变化观测中,各观测时刻藨草湿地CH4排放通量的变化范围分别为2.43~12.66 mg/(m2·h)和0.09~1.30 mg/(m2·h),潮汐是影响CH4排放通量日变化的主要因子.  相似文献   

14.
城市贸易隐含碳排放的计算——以上海市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钟章奇  孙翊  刘晓  王铮 《热带地理》2015,35(6):785-796
基于多区域投入产出模型,以上海市为例全面了探讨城市地区的贸易隐含碳排放,并在此基础上深入分析贸易对城市产业与最终消费部门碳排放及其减排责任的影响。研究发现:2007年上海市各部门的国内贸易隐含碳总量为68.97 MtCO2,约占当年上海碳排放总量的42.31%;而其国际贸易隐含碳量的上限值和下限值分别为44.39和25.93 MtCO2,分别约占当年上海碳排放总量的27.23%和15.91%。与此同时,2007年上海市最终消费的国内贸易隐含碳总量为13.63 MtCO2,约占当年上海碳排放总量的8.36%;而其国际贸易隐含碳量的上限值和下限值分别为4.58和0.59 MtCO2,分别约占当年上海碳排放总量的2.81%和0.36%。此外,上海市的国际与国内贸易隐含碳流入量和流出量等均存在显著的部门差异。而在国内贸易中上海市贸易隐含碳的流入与流出上,流入上海的贸易隐含碳排名前五的地区分别是河北、浙江、湖北、江苏和河南,接受流出上海的贸易隐含碳量排名前五的地区分别是浙江、广东、江苏、河北和安徽。  相似文献   

15.
本文首先采用修正的Laspeyres指数分解方法,分析了1994—2007年中国工业及分工业部门CO2排放的主要影响因素,解析了差异原因。然后,基于退耦理论深入研究了工业部门碳排放与经济增长之间的耦合状态和减排政策执行的有效性。我们发现,工业产出是中国工业部门碳排放增长的主要正向影响因素,能源强度效应是主要的负向影响因素,它们对碳排放的影响分别为357.20%和-248.67%;食品工业、纺织工业和机械工业的碳排放呈现出递减的趋势,而石油工业部门的碳排放量增加217.75%。1994—2007年和2000-2007年工业部门碳排放的退耦指数分别为0.63和0.56,说明碳排放与经济增长处于弱退耦状态,减排政策的执行还缺乏一定的有效性。上述结果会对工业部门耦合改善的政策制定产生一定的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16.
本文采用IPCC推荐的表观消费量法计算了中国大陆30省区1991到2010年化石能源消费产生的CO2排放,发现:(1)排放总量由 2293.01Mt 增长到 7467.77Mt;(2)煤炭消费的排放比重最高达到79.98%;(3)人均排放量由 1.98t 增长至 5.57t;(4)CO2排放强度显著降低,由6.66 kg USD-1降至1.07kg USD-1,近年来趋于稳定;(5)区域发展不平衡始终存在,根据省际数据,在一些落后地区经济增长过度依赖于化石能源消费。关于CO2高排放,中国已经做出承诺并采取了行动。基于对可持续发展和全球气候变化不确定性的综合考虑,健康的产业结构、化石能源集约利用,以及区域发展平衡应更加受到重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