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尹贊勳 《地质论评》1957,17(2):253-253
蘇聯地質學最偉大的旗幟奥勃魯契夫院士調查研究蘇聯、特別是西伯利亞的地質,留下了莫可比擬的豐功偉績。他曾好幾次來到中國,對中國地質學也有獨特的貢獻。他於1956年6月19日逝世,到現在已經一年了。不但蘇維埃社會主義祖國的人民以  相似文献   

2.
叶连俊,字梅邨,1913年7月19日出生于山东省日照县黄海西岸的一个渔村.其父叶秀樟先是跟着老人打渔,母亲陈立芳是家庭妇女.后来父亲与同乡到山东省的通都大邑去打工.初去青岛,后去潍坊,乃至省会济南.待叶连俊在家乡读完小学以后,他父亲已在济南一家纱厂当上职员,一家人也随之到了济南.由于家中贫困,他上初中时常常转学,先后进过济南鲁东中学、铁路中学和齐鲁大学附属中学.1930年他考入济南第一高中,1933年毕业并考入北京大学地质系.  相似文献   

3.
正建筑设计大师多米尼克·佩罗(Dominique Perrault)(图1)1用极具震撼力的作品在法国建筑史上留下了让世人惊叹的辉煌。他所创造的建筑风格是对时间观念的挑战,他的每一个作品都是一个时代记忆的纪念碑。这位年轻的建筑师用精湛的造诣带给大家众多的优秀作品,1988年,年仅35岁的佩罗拿下了法国国家图书馆大型国际设计的招标项目,他的设计方案在建成后荣获"密斯·凡·德罗奖"(Mies van der Rohe Award)2。除此之外,他还设计了柏林奥林匹克游泳池和竞赛场、韩国梨花女子大学、欧洲共同体法院等,这些杰出的作品向世人展示了作为当代建筑界一流建筑师的实力。如今,多米尼克·佩罗的名字和他宏大震撼的建筑作品已享誉世界。  相似文献   

4.
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中国民主同盟盟员,著名地质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原长春地质学院院长,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教授董申保先生,因病医治无效,于2010年2月19日18时10分在北京逝世,享年93岁.  相似文献   

5.
1 19世纪末 20世纪初 东北早期的地质调查,是由一些外国地质学者开始的.根据现有资料,最早来东北进行地质调查的,当推李希霍芬(F.Richthofen).李希霍芬(1833~1905)为德国地理地质学家.1860年他曾随普鲁士探险队调查东亚各地;1868~1872年又得加利福尼亚银行及上海西商会的资助,来华进行地质调查,他先后曾到过沿海及内地的18个省区.到东  相似文献   

6.
包浩生 《中国岩溶》1985,(Z1):123-123
<正>世界著名的喀斯特学者乔·詹宁斯(Joseph·Newell·Jennings)于1984年8月24日在澳大利亚新南威尔斯州不幸逝世,享年68岁。 乔·詹宁斯1916年出生于英国约克夏郡,幼年迁居柴郡。1935年以优异成绩考入剑桥大学,在圣·凯瑟琳学院地理系就读,1938年毕业,获地貌学荣誊文学硕士学位,随后成为剑桥大学植物院部研究生,从事区域地层学和植物演变史研究。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他在英国皇家炮兵部队担负测量工作,1946年成为累斯特大学地理讲师。  相似文献   

7.
廖大海 《广西地质》2011,(10):21-23
从2002年初到2011年3月,从27岁到37岁,整整10年,他一直战斗在防治地质灾害工作的第一线。 10年了,三江县国土资源局地环股只有一个人,股长是他,股员也是他。他一个人扛起了全县防治地质灾害专职工作的千斤重担,换来的是全县10年的平安,他因此获得了全国优秀群测群防员的荣誉称号。  相似文献   

8.
祝贺·感谢·希望刘士毅(中国地质勘查技术院)《物探化探计算技术》自创刊至今已15周年了。15年来,它刊载了大量与物化探电算有关的文章,介绍了大量先进适用的电算方法技术,交流了大量应用电算技术的经验,成为物化探技术人员必读的少数刊物之一。可以毫不夸张他...  相似文献   

9.
弗里茨·牟勒(Fritz Muller1926—1980),是世界著名的冰川学者,瑞士联邦高等技术学院(ETH)地理系主任,世界冰川目录和世界冰川变化等国际性合作研究的组织者,对我国极为友好,不幸于1980年7月26日,在瑞士龙冰川(Rhone Glacier)上工作之际,心脏病突发,以54岁的盛壮之年而离开了人间。作者在得知噩耗后,曾代表中国冰川学界去电表示深切的哀悼和对他家属的慰问。  相似文献   

10.
王嘉荫先生原籍河北省永年县,他生长在一个贫寒而有教养的家庭。六岁上私熟,学过《四书》《五经》,九岁转入县城公立学堂,十三岁考入县城中学。他学习钻研刻苦,成绩一直名列前矛。1929年考入北京大学预科,当时17岁。1931年升入北京大学理学院本科地质学系。1935年毕业留校任助教。  相似文献   

11.
20 0 2年 12月 19日 ,我国著名的地质学家徐克勤先生在南京去世 ,享年 96岁。徐先生 190 7年 3月 15日出生于安徽省巢县。 1930年考入国立中央大学地质系 ,1934年毕业 ,同年加入中国地质学会。 1939年 11月赴美国留学 ,194 4年在美国明尼苏达大学获博士学位。 194 5年 11月回国 ,任中央地质调查所技正。194 6年 10月被聘为中央大学地质系教授 ,次年起任该系系主任。解放后继续担任南京大学地质系系主任直至 1984年。徐先生是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发起人之一 ,并任第一届理事会副理事长。他还担任过中国地质工作计划指导委员会委员、华东…  相似文献   

12.
特洛伊·路易斯·裴伟(Troy L.Pe′we′)是我国冰川冻土学界熟悉的人物。他现年66岁,是美国亚利桑那州大学地质系教授、国际冻土协会第一副主席、美国第四纪研究委员会主席。他对中国人民怀着深厚的情谊,曾于1980年、1982年和1984年三次来华。他学识渊博,治学勤奋,是一位卓越的冻土学家、冰川学家、第四纪地质学家。他具有不畏艰险,勇  相似文献   

13.
崔之久 《冰川冻土》2015,37(3):855-856
1983年北京大学原系主任侯仁之教授在加拿大UBC地理系(Department of Geology and Geography,University of British Columbia)讲学期间,同该系商定,我于1984-1985年去该系做访问学者,师从R.马凯(John Ross Mackay,1915-2014)教授进修冻土与冰缘地貌.今得知他于2014年10月28日清晨去世,终年99岁,我十分痛惜并引起深深地感怀,他对我的教导和关怀,他给我留下太多的良好印象.他的音容笑貌一一浮现在我的眼前.R.马凯教授偶尔给人的印象是比较严肃的,似乎不好打交道,以至于当我在加拿大半年后到东部做学术交流时,就有人问我"你能和马凯教授相处好吗?"  相似文献   

14.
蓬皮杜艺术中心(The Georges Pompidou Centre)位于法国巴黎市中心的蓬皮杜艺术中心是皮亚诺早期作品之一(与理查德·罗杰斯合作共同完成的作品),它主要包括公共图书馆、现代艺术博物馆、工业美术设计中心、通高展厅四个部分,于1977年建成.这个作品,是他在大学毕业5年后完成的,从中可以看出他对于技术、设备以及小构件的热情.他将这些通常会被“隐藏”起来的部分充分地表达了出来:红色的交通运输设备、蓝色的空调设备、绿色的给排水设备、黄色的电器设施和管线以及钢结构的梁、柱、桁架、拉杆等都被独立、明确地展示了出来(如图二所示).  相似文献   

15.
刘东生 《第四纪研究》2007,27(5):653-655
2007年6月12日从《科学时报》上读到孙殿卿先生于当月10日逝世的消息十分震惊和悲伤.因为在今年春节联欢会上胡长康还和他一起照过像.从照片上看孙先生身体很健康,腰板挺直,面带笑容,真不像是一位年近100岁的老人.  相似文献   

16.
<正>与杰瑞最后一次通话是2016年5月底,我在江南老家,他在美国。当时接连收到他的两封电子邮件,先是问我能否帮他一个忙,然后说自己已经力所不及了。我打电话过去,万里之外传来的声音显得格外脆弱,没有往常的精神气魄。他跟我说,他作为通信作者刚投出一篇论文[1],问我愿不愿意代他全权负  相似文献   

17.
迈耶教授是当代国际著名的冰川学家之一,为表彰这位从事冰川学事业三十多年,并对整个国际冰川学界活动作出杰出贡献的美国科学家,国际冰川协会在他60周岁之际授予他冰川学界最高荣誉——塞里格曼冰晶奖章(Seligman Crystal)。 迈耶1925年诞生于伊阿华市一个教授家庭,1949年毕业于伊阿华州立大学电子工程  相似文献   

18.
正弗拉基米尔·塔特林(图1)[2](Vladimin Tatlin,1885年-1953年)是俄国构成派的重要奠基人之一,与艺术家康定斯基与马列维奇齐名俄国艺术领域,同时,他还促成了构成主义运动。塔特林在建筑设计、绘画、舞台美术设计、服装设计、产品设计上均有所探索,其中绘画浮雕、第三国际纪念碑(又称塔特林塔)是他最具代表性的作品。1914年,塔特林以"绘画浮雕"系列作品闻名于世,"未来派展览:特  相似文献   

19.
序言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地球科学》2020,45(7):1-2
正李廷栋院士是我国著名的区域地质学家.李先生今年90岁,与地质打了70年交道.从国内34个省(直辖市、自治区)到世界七大洲,从南极到北极,从大兴安岭到青藏高原,都留下了他不知疲倦的脚步.70年岁月长河,从中法喜马拉雅地学合作研究、多国合作地质编图到中国岩石圈三维结构专项研究,再到编制《中国区域地质志》,无不凝聚了他的大量心血.李廷栋院士是我国区域地质和地质编图领域的奠基人之一,造诣颇深,成果卓著.他把我国地质制图提  相似文献   

20.
薛桂輪 《地质论评》1957,17(2):257-261
蘇聯部長會議發出了關於蘇聯著名的科學家、卓越的旅行家、社會主義勞動英雄弗拉基米爾·阿法納謝維奇·奥勃魯契夫院士於1956年6月19日逝世的消息。在許多人的心坎裏,對這位世界聞名的科學活動家的逝世,充滿了深切的哀痛。弗·阿·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