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山西地震》2007,(4):I0005-I0006
主题词索引,汉文以汉语拼音为序,英文以字母顺序为序。(1):表示期,35表示页数。C城市减灾对策(1):35垂直运动(3):7磁暴(2):1D大陆地区(2):25代县震群(2):10地下水(3):16地震(2):21,47;(4):45地震波(1):1;(4):1地震成因(4):40地震观测(1):27地震活动趋势(3):7地震活动性(1):11,16地震频谱分析(3):21地震破坏区(2):42地震谱(3):21地震前兆(1):16;(4):40地震数据(3):37地震台网(4):31地震尾波(4):7地震信息(4):16地震宣传(1):42地震谣言(1):42地震预报(1):7;(3):1;(4):40地震预测(4):11地震灾害(1):35(2):16;(3):27地震资料(3):47动态响应(3):…  相似文献   

2.
一、联合企业和地震可以说,日本根本不存在没有发生过地震的地区,仅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就发生过南海道地震(1946)、福井地震(1948)、十胜近海地震(1952,1968)、新渴地震(1964)、伊豆大岛近海地震和宫城县近海地震(1978)。据调查,60%以上的市民认为本世纪80年代大地震很可  相似文献   

3.
基于对美国地震学研究联合会(IRIS)、美国地质调查局(USGS)、瑞士地震服务中心(SED)、美国国家地震信息中心(NEIC)、美国多学科地震工程研究中心(MCEER)以及美国国家地震台网(USNSN)等6家国外网站少儿地震知识栏目的调查,总结了12大类面向少儿进行地震知识教育的有效途径。这些方法可以提高对地震知识的学习兴趣,提高防震减灾意识和能力。  相似文献   

4.
地震活动的时间层次结构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蒋铭  张国民 《中国地震》1991,7(3):42-53
本文以山西地震带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地震活动在时间上的层次结构和自相似特征,并且提出地震活动的时间层次可分为:地震世(千年)、地震期(几百年)、地震幕(几十年)和地震阶(几年)。从这些层次的时间、能量的分维结构来看,也表明了层次之间的自相似特征。  相似文献   

5.
本文综合分析了明武宗正德年间(1511年至1521年)永胜—大理地区的地震史料,确认永胜地震发生于正德十年(1515年),其破坏和有感地区之广可与1833年嵩明8级大震相比较。不存在同年M=6_(1/2) 或7的鹤庆地震。关于正德六年(1511年)的永胜地震,正德九年(1514年)、十四年(1519年)的大理地震,正德十五年(1520年)的赵州,鹤庆等地震都是由于误记所致,故不能作为单独的地震列出。  相似文献   

6.
Bb值 (2 ) :7北京地区 (2 ) :9波形分析 (1 ) :6布格重力异常 (4) :40     D大震 (3) :31地磁测量 (4) :36地磁日变化 (1 ) :2 7地电阻率 (1 ) :2 1 ;(2 ) :2 0地壳厚度 (4) :40地壳运动 (3) :36地球自转 (1 ) :2 1地下水位 (1 ) :2 4地震法规 (2 ) :1地震复发间隔 (3) :31 ,34地震观测 (1 ) :1 4地震滑坡 (2 ) :1 7地震活动性 (3) :49;(4) :6地震记录 (3) :4地震烈度 (2 ) :1 7,37;(3) :2 3,4地震频次 (2 ) :2 9地震宣传 (1 ) :46;(2 ) :1 ,44地震谣言 (1 ) :46地震谣言平息 (1 ) :46地震仪 (3) :56地震仪器 (4) :2 9地震预报 (1 ) :3…  相似文献   

7.
结合美国北加州纳帕(Napa)地震,系统地介绍了美国政府机关和科研机构的地震应急工作的完整流程:从地震仪接收到地震产生的P波开始,地震预警系统发出警报,到震后美国地质调查局(USGS)在线烈度调查系统(DYFI)采集民众地震烈度报告,再到地震快速评估系统(PAGER)快速估算地震伤亡和经济损失情况,发布警报级别,最后进行实时余震发震概率预测。积极利用民众力量、信息共享以及自动计算是美国地震应急工作流程的突出特点。  相似文献   

8.
2019年11月30日河南淅川发生M_(L )4.2地震,是淅川区域自2018年2月9日M_(L )4.6地震以来发生的又一次显著地震事件,采用Snoke方法,计算2次地震的震源机制解,结果显示,2次地震震源错动类型均表现为走滑兼正断,其中M_(L )4.6地震节面I性质与新野断裂破裂特征及切错方式符合,而M_(L )4.2地震不符合,可能与附近隐伏未命名的走向NNW、倾向S的左旋正断层有关;采用震源谱进行拟合计算,得到淅川M_(L )4.2地震应力降为0.879 MPa,与淅川M_(L )4.6地震应力降0.24 MPa相比,地震应力释放更充分;2次地震震中均位于丹江口水库库区,分析发现,2次地震均发生在水库蓄水位下降阶段,初步认为,地震的发生与水库蓄放水有关。  相似文献   

9.
<正> 本地震目录由中国地震台网中心(CENC)提供。中国地震台网中心使用全国90个测震台站的地震数据,记录了中国及邻区M≥2.5的地震,各地震事件的记录台站均在5个以上。地震目录使用的走时表为J-B表①,发震时刻为国际时,地名为按Flinn、Engdahl和Hill~(②③)划出的地震分区给出的大致的地理位置(仅作位置参考,不含任何政治意义)。其中:Ms是由数字地震记录仿真成中周期宽频带地震仪(SK和DK-1仪)测定的震级,M_(S7)是由数字地震记录仿真成763长周期地震仪记录测定的震级,m_B是用宽频带中周期仪(SK仪  相似文献   

10.
苏亚军  靳平  李莎  毛颖 《地震学报》2012,34(3):323-330
通过对国际数据中心(IDC)审议地震公报(REB)与美国先进的国家地震系统(ANSS)地震目录的比较,分析了国际监测系统(IMS)对美国内华达地区地震事件的检测和定位能力,以及影响监测结果的主要因素.结果表明,对内华达地区的地震事件,IMS最低可检测mb为2.1的地震事件.对M>4.5的地震事件,IMS可以全部检测;对...  相似文献   

11.
原始性地震资料(史料)蕴涵着大量的地震科学信息.针对目前原始性地震资料(史料)存储的分散、纸介质老化破损、无法进行计算机网络发布和传播等问题,本项目在广泛收集20世纪山东及近海10次5级以上地震的原始性地震资料(史料)的基础上,采用数字摄影、计算机数字化扫描技术、计算机图像编译等技术,借以形成原始性地震资料(史料)的计算机数字化图像文件;同时将原始性地震资料(史料)的发掘、抢救与地震基本现象、基本知识的归类整合相结合,将原始性地震资料(史料)计算机数字化电子载体存储与地震科普相结合,编制出《20世纪山东十大地震》画册,解决了原始性地震资料(史料)由纸介质存储向数字化电子载体存储的技术进步问题,实现了计算机网络发布和传递.  相似文献   

12.
根据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中国数字地震台网数据管理中心(CDSNDMC)从美国地震学合作研究会数据管理中心(IRISDMC)得到的资料,1999年8月份全球范围内共发生M≥5.0地震94次(见表1)。其中M≥6.0地震9次,M≥7.0地震1次,最大的一次地震发生在土耳其,震级为7.8。本月发生的...  相似文献   

13.
江在雄 《四川地震》2007,(4):10-13,30
以文献资料、实地考察和调查,考证了1846年(清道光二十六年)保宁府(治阆中)地震和1923年日本关东大地震影响到阆中等有关地震史料的形成过程和讹误记述,分析和论证了这些地震史料的真实性和科学性。认为有关历史文献记载1846年保宁府(阆中)地震实为1850年(清道光三十年)宁远府(治西昌)地震;有关地震石刻和地方志记载1923年日本关东大地震影响到阆中实为1920年宁夏海原大地震对阆中的波及和影响。匡正了错误的记述,恢复了地震史料的原貌。  相似文献   

14.
<正> 本地震目录由中国地震台网中心(CENC)提供。中国地震台网中心使用全国90个测震台站的地震数据,记录了中国及邻区M≥2.5的地震,各地震事件的记录台站均在5个以上。地震目录使用的走时表为J-B表~①,发震时刻为国际时,地名为按Flinn、Engdahl和Hill~(②③)划出的地震分区给出的大致的地理位置(仅作位置参考,不含任何政治意义)。其中:M_S是由数字地震记录仿真成中周期宽频带地震仪(SK和DK-1仪)测  相似文献   

15.
对美国地质调查局国家地震资料中心和国际地震中心地震目录的研究表明:要研究全球规模大型构造上m_b<5地震分布的时空规律性,美国地质调查局的地震目录必须是比较完整的。研究结果是:在研究构造板块边界(俯冲带、中海岭系和大陆造山系)的地震活动性中发现了负相关现象,它揭示了“表面”(<400 km)地震的存在。对上述地区,在地震活动的平均曲线中,强震(m_b>5.4)和最深震(>400 km)几乎经常显示出很高的正相关性。  相似文献   

16.
强地震前的地震空区已有许多研究,存在着不同的勾划原则和结果。本文从地震构造成因的观点出发,以寻求强震前构造活动状态为目的,把地震空区及与其配合的地震分布图象都看做是在区域构造应力场作用下两条共轭断层相互作用的结果,作者把华北地区三个相似的地震空区称之为地震构造空区。三个空区是唐山地震(图1)、海城地震(图2)前的空区和现在仍然存在的邯郸空区(图3)。  相似文献   

17.
7震源参数(earthquake source pa-rameters)除上述震源机制参数或地震矩张量解的参数外,描述地震震源还经常使用一些其他的几何参数和物理参数。7.1标量地震矩(scalar seismic moment)对于天然地震,标量地震矩指双力偶点源模型的一个力偶的力矩值[(1)式],或地震矩张量解的双力偶成分的大小[(6)式的MDC值]。研究机构在发布天然地震的地震矩张量解时,常将标量地震矩简记为地震矩。  相似文献   

18.
本文努力探索地震活动性定量化前兆的检测方法,针对Region-Time-Length(RTL)算法在空间异常分析中的不足,根据新提出的综合衡量区域地震活动水平的物理参数——RTL面积分(I_(RTL)),定量分析了2014年鲁甸M_S6.5地震前地震活动时空变化,并与2012年彝良M_S5.7、5.6地震作了对比,研究结果显示这些地震前都检测到地震活动增强.彝良地震前地震活动增强异常主要分布在则木河断裂和昭通—莲峰断裂带西段的交汇区,鲁甸地震前异常主要分布在昭通—莲峰断裂带、马边断裂带及周边地区.以上地震活动增强异常区的I_(RTL)随时间呈现由小变大,至峰值后回落的特征.彝良地震和鲁甸地震均发生于I_(RTL)峰值后数月,这表明I_(RTL)峰值对地震发生可能有一定的指示意义.鲁甸地震后,对周边地区地震活动跟踪研究检测到地震活动增强现象,且自2015年I_(RTL)呈上升趋势,目前I_(RTL)值已超过鲁甸地震前的峰值水平,也许更强的地震正在孕育,所以川滇交界东边界中部仍存在发生强震的可能.以上研究为我们认识鲁甸地震的孕震过程和地震前兆研究提供了新的认识.  相似文献   

19.
最近,发现了一系列异乎寻常的地震现象,包括间歇性深部颤动(Obara,2002)、低频地震(Katsumata and Kamaya,2003)、甚低频地震(Itoet al,2006)、慢滑动事件(Hirose and Obara,2005)及寂静地震(Hi-roseet al,1999;Kawasakiet al,1995,2001;Ozawaet al,2002;Kostaglodovetal,2003)。已经表明,就像常规地震一样,产生这些地震的原因都是剪切滑动,只是特征持续时间长些,而且辐射出的地震能量要少许多。在此我们证明,这些慢事件遵循着一种简单的、统一的定标关系,这种关系使其特性与通常地震间具有明显差别。我们发现,它们的地震矩与特征持续…  相似文献   

20.
中等地震对华南中强地震的指示意义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研究了华南地区14次中强地震前中等地震活动特征,据此提出了本区中强震短期预测判据:中期(或中短期)中等地震累积频度呈指数(加速)增长,短期至发震中等地震持续平静(通常小于3个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