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宋启龙  王会敏 《地下水》2014,(4):118-120
针对非卫生垃圾填埋场环境污染问题,以某垃圾填埋场为例,通过 WHI UnSat Suite软件 HELP模块计算不同填埋条件下渗滤液渗漏量。利用GMS模拟了该垃圾场中心抽水条件下污染物迁移变化规律。结果表明,简单地表防渗条件下,渗滤液渗漏量为现状条件下的50%,增铺 HDPE土工膜后,渗漏量可减少99%。卫生填埋渗滤液仅为现状条件下的3.6×10-3倍。当抽水量为2000 m3/d时,Cl-浓度呈明显下降趋势,由84 mg/L降至80.1 mg/L。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北京市西郊南部北天堂垃圾填埋场渗滤污染组分在含水介质中运移的室内模拟实验分析,揭示了有机污染物等污染组分在含水介质中的运移转化规律,即有机污染物等污染组分在微生物的作用下得到降解;通过阻滞因子和水化学迁移率的计算,得出该含水介质对污染组分的阻滞能力较好。可用水化学迁移率粗略预测不同污染质锋面达到指定地点的时间,为垃圾填埋场地底部防渗层的设计和渗滤液对地下水污染程度的预报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
大坝坝址岩体的渗漏研究对于大坝的安全运营至关重要。在进行渗漏治理的措施中,灌浆是常见的一种,但目前确定灌浆的各项参数,如配合比,孔距等,需通过灌浆试验花费大量的人财物力及时间才能确定。为快速查清每一种灌浆方案所灌浆量,本文针对模拟坝址水库渗漏灌浆效果的三维数值模拟开展了计算研究。在对大柳树坝坝址岩体地质情况及渗漏情况分析的基础上,将蓄水前的地下水运移规律模拟出,与实际通过钻孔平硐资料及分析得出的实际地下水运移规律做比较,验证对地下水运移规律的假设;然后将蓄水后的地下水运移规律模拟出,确定地下水的运移规律,了解地下水运移的方向,验证与根据实际情况初步判断的地下水运移方向是否吻合;最后通过数值模拟确定在一定灌浆浆液配合比的情况下所需灌浆量与实际的灌浆试验结果做比较。得出结果与实际灌浆试验结果吻合,证明通过数值模拟,建立浆液配合比与灌浆效果之间的关系,在类似情况快速地选取配合比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4.
某尾矿库地下水渗漏量预测及渗透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山峰 《地下水》2014,(2):25-26,53
根据某尾矿库的自然背景条件,通过钻孔抽水及注水试验,采用抽水数据直线图解法、恢复数据直线图例法、稳定流方法求取各地层的渗透系数,对尾矿库坝区各地层进行渗透性分析,预测估算尾矿库坝基渗漏和绕坝渗漏量。对尾矿库可能引起的主要环境水文地质问题,提出相应的防治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5.
地表水入渗对垃圾填埋场水质水量影响的数值模拟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赵颖  梁冰  薛强  刘磊 《岩土力学》2010,31(7):2295-2302
将填埋垃圾视作一种特殊土体,建立了综合描述垃圾填埋场内渗滤液水分的饱和-非饱和渗流、垃圾土体沉降变形、有机污染物的释放、迁移、转化,以及微生物的生长、衰减等物理化学过程的多场耦合仿真分析模型,将任意的Lagrangian- Eulerian(ALE)方法引入到模型求解中,基于自行开发的仿真分析程序,开展了地表水入渗对垃圾填埋场水质、水量影响的数值仿真分析研究。模拟结果表明:300 d的非饱和水分入渗及内源水产生可使填埋单元内渗滤液饱和液面最高达6 m;地表水入渗对水相可溶性可降解有机物浓度和厌氧微生物浓度具有显著的影响,并间接地影响固相可溶性可降解有机物和微生物的浓度分布。  相似文献   

6.
城市垃圾填埋场的地震响应及稳定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邓学晶  孔宪京  刘君 《岩土力学》2007,28(10):2095-2100
对典型构型填埋场的二维地震响应进行了详细计算,目的是考察不同强度地震动作用下填埋场的稳定性,评价影响填埋场稳定性的主要因素,及各因素之间的相对重要性。计算结果显示:(1)覆盖层的稳定性主要依赖于垃圾土的材料属性、填埋场高度、输入地震动的频谱特性、以及场地条件等参数;(2)衬垫层的稳定性取决于输入地震动的加速度峰值、卓越周期和填埋场的基本自振周期。  相似文献   

7.
三种植物受烃类微渗漏引起生态及光谱变化的模拟试验研究何在成,吕惠萍,王云鹏(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广州510640)关键词烃类微渗漏,叶绿素含量,反射光谱,模拟试验油气藏烃类微渗漏弓愧地表物质产生物理化学异常主要有下列几项指标[1]:土壤烃组...  相似文献   

8.
《岩土力学》2017,(3):696-704
为了探明含石量对土石混合体边坡渐进破坏的影响,进行了5种不同含石量边坡的静力超载试验。在加载过程中测得作用于边坡顶部的力和位移,同时采集边坡侧面的高清图像。通过对比PIV(particle image velocimetry)分析结果与FLAC~(3D)数值模拟结果揭示了边坡在静力超载作用下的破坏过程并表明PIV分析结果能够体现土石混合体中砾石对剪切带的影响。对比不同含石量边坡的PIV分析结果,发现剪切带都呈"y"型,但含石量对剪切带的发展有重要影响。随着含石量增加,一方面剪切带受砾石影响而逐渐呈现偏转和曲折的特点,并发现剪切带发展过程中的两种"绕石"模式;另一方面,边坡破坏模式从整体破坏到局部分级破坏逐渐过渡,破坏模式的转折点位于含石量30%~53%的区间内。  相似文献   

9.
雅鲁藏布江流域的分布式水文模拟及径流变化分析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高冰  杨大文  刘志雨  朱传保 《水文》2008,28(3):40-45
针对雅鲁藏布江流域,依据100m网格的数字高程模型DEM,基于分布式水文模型GBHM原理,构建了3km网格的分布式水文模型.模型采用次网格参数化方法处理了网格内水文参数的非均一性,并完整地模拟了1960~1998年的水文过程.结果表明,模型较好地模拟了河道的径流过程,并可根据模型模拟的结果分析流域径流等水文要素的变化趋势.  相似文献   

10.
鸟粪石结晶法预处理垃圾渗滤液中高浓度氨氮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鸟粪石结晶法预处理垃圾渗滤液中的高浓度氨氮,通过单因素实验和正交实验探讨了pH值、添加剂种类、添加剂比例、反应时间4个因素对氨氮去除率的影响,结合反应过程中的经济成本得出鸟粪石结晶法最佳工艺条件为:pH=9,添加剂为MgC12·6H2O和Na2HPO4·12H2O,n(Mg2+):n(NH4+):n(PO43-)=1:1:1,反应时间15min,氨氮去除率达到90.13%,剩余氨氮在300mg/L以下。通过XRD和ESEM分析,沉淀产物为鸟粪石。实验表明鸟粪石结晶法可以有效去除垃圾渗滤液中的高浓度氨氮,为后续使用生物法处理提供条件,也可以弥补矿物吸附法去除氨氮的不足。可将其与生物法、矿物吸附法等方法组合使用,综合处理垃圾渗滤液。  相似文献   

11.
通过实验室土柱模拟实验,研究垃圾渗滤液污染晕中不同污染物的迁移转化规律和生物地球化学降解作用。实验结果表明:微生物在前28 d的增长速度较快,平均每天增长1.7×105个;TOC在土壤中以“梭形”向前迁移,而且微生物的增长对其衰减具有明显的影响;NH4 -N在土壤中以“活塞式”向前推进,其衰减和微生物的增长在短期内未见明显的关系;TOC在土壤中的迁移速度比NH4 -N的迁移速度快,TOC的迁移速度约为3.0 cm/d,而NH4 -N的迁移速度约为2.4 cm/d。  相似文献   

12.
垃圾渗滤液中溶解有机质与内分泌干扰物的吸附机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调查垃圾渗滤液中的溶解有机质(DOM) 及内分泌干扰物(EEDs) 的相互作用机理, 在实验室条件下研究了DOM对EEDs如双酚A (BPA)、雌二醇(E2)和雌酮(E1) 的吸附等温线, 并通过FTIR、1HNMR和ESR技术, 分析了DOM与EEDs的吸附机理.结果表明, 垃圾渗滤液中DOM对3种EEDs的吸附等温线符合Freundlich方程, 并且可用DOM与EEDs的吸附常数Kf预测EEDs的辛醇/水分配系数(Kow) 或有机碳分配系数(Kdoc), 其中直线回归方程为: lgKdoc=2.062Kf-5.065 (R2=0.9958, P=0.041 < 0.05).分析也表明DOM吸附EEDs的吸附过程至少存在离子键、共价键和电荷转移等多种吸附机制的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13.
王保君 《城市地质》2012,7(2):27-29
本文在依据郑州北郊地区水文地质条件,分析了其水源地深层地下水的补给量和排泄量:中深层地下水补给量为7152m3/d,排泄量为7134m3/d,均衡差为18m3/d;开采条件下,中深层地下水的补给量为46301m3/d,排泄量为46320m3/d,均衡差为-19m3/d。  相似文献   

14.
垃圾堆放场对地质环境影响的模拟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王红旗  费瑾 《地球学报》1998,19(3):315-324
在综合国内外文献的基础上,通过现场实地调查和室内物理模拟试验、渗滤试验、污染物化学动力学转化试验,概化建立了上海老港垃圾堆放场以有机氮、NH+4、NO-2、NO-34种离子为污染质的非饱和土层-潜水含水层水动力弥散联合数学模型,应用所建联合数学模型对上海老港大型垃圾堆放场的地质、水文地质条件、垃圾浸沥液发生量、污染质的运移和转化进行了模拟计算和预测分析。预测了垃圾堆放期10年和封场后20年内污染质在非饱和土层-潜水含水层中迁移、转化的规律和排污去向,并得出如果保持目前垃圾堆放状态,其污染范围每年将向内陆含水层扩展90~100m的预测结果。这些预测分析为上海浦东新区垃圾堆放场的环境保护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全国各地新建了大量的垃圾填埋场,其中多有不符合垃圾处理处置场地建设规范的,垃圾填埋场渗滤液对地下水的污染风险也逐年凸显,这就要求对后续垃圾填埋场建设时,在环评阶段做好垃圾填埋场渗滤液对地下水的污染风险预测,为垃圾填埋场地下水污染预防设施的设计与建设提供指导。本文探索了垃圾渗滤液在包气带和含水层中的联合运移模拟,首先利用Hydrus建立包气带模型,模拟垃圾渗滤液中氨氮在包气带中的迁移转化,在此基础上用Visual Modflow软件建立地下含水层模型,对比渗滤液经过包气带过滤和没经过包气带过滤两种情景下的污染范围和程度。模拟结果显示,包气带和含水层联合运移模拟渗滤液泄漏后的运移途径和路线,更接近渗滤液进入含水层的实际情况。  相似文献   

16.
黏性土对垃圾渗滤液中多环芳烃吸附机理与规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文以华北平原某垃圾场为例,选取低环萘(2环)和高环苯并[ghi]苝(6环)即迁移能力最强与最弱的两类多环芳烃的代表性物质为研究对象,采用0.01 mol/L CaCl_2溶液与垃圾渗滤液两种背景溶液,通过试验分析黏性土对多环芳烃吸附动力学、等温吸附性,揭示出垃圾渗滤液中多环芳烃在包气带黏性土中吸附规律和机理,这一研究对探讨黏性土吸附垃圾中多环芳烃的阻隔规律和地下水污染防治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垃圾渗滤液污染晕中污染物的衰减规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通过实验室土柱模拟实验,研究垃圾渗滤液污染晕中不同污染物在空间和时间上的迁移转化规律和生物地球化学作用机理。实验结果表明:渗滤液污染晕中,TOC浓度随距离增加而降低,其初期去除率为99.87%。随着时间的延长,TOC浓度升高,末期去除率仅为55.21%,而且其在地下环境中的迁移能力较强;铵氮空间上的变化规律在初期与TOC相似,其去除率达99.58%,但后期其浓度随距离的增加呈先升高后降低的变化趋势。随着时间的延长,铵氮浓度不断升高,但其迁移能力不及TOC,末期去除率仍高达90.21%。  相似文献   

18.
垃圾填埋场渗滤液水质复杂,危害性大,对其无害化处理尚未得到很好解决。研究发现,垃圾渗滤液中有机污染物可标识划分为亲水性和疏水性两大类物质。实验针对性采用亲水的天然膨润土处理亲水性有机物,疏水的有机膨润土处理疏水性有机物,再结合鸟粪石结晶法去除氨氮,从而获得一套处理中晚期垃圾渗滤液的经济高效的矿物法组合处理技术。采用GC-MS技术鉴定经矿物法处理后的垃圾渗滤液,亲水性和疏水性有机污染物的种类和含量都明显降低。检测进水与出水的COD、氨氮及重金属浓度这三项关键指标,垃圾渗滤液原液COD为2566 mg/L,氨氮3859 mg/L,重金属Hg为0.305 mg/L。矿物法组合处理后出水的COD为245mg/L,氨氮48 mg/L,重金属Hg未检出。矿物组合法为垃圾渗滤液的无害化处理提供了一条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