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粘性土及粘性土夹沙的起动规律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从水流脉动的机理出发,以粘性土的宾汉应力作参数,建立了粘性土的临界起动剪切力公式.根据一系列实验结果,分析了不同情况下粘性土夹沙的起动条件,归纳出统一的表达式.此外,还对上部水流为浑水的情况下,粘性土及粘性土夹沙的起动条件作了定性分析.  相似文献   

2.
粘性土微观结构定向性的定量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施斌 《地质学报》1997,71(1):36-44
粘性土微观结构的定向性是影响粘性土工程地质性质一个十分重要因素。本文介绍了两种粘性土微观结构定量测试新技术,即D/MAX Ⅲ A型全自动组构测角仪和Videolab图像分析系统;系统地提出了四种评价粘性土微观结构定向性的定量表示方法,即各向异性率、概率熵、粘土矿物定向频率分布函数(F(ф))和粘性土团粒定向频率分布函数(Q(α))。最后对江苏淮阴粘土、粉质粘土和粉土三类重塑固结土的微观结构定向性进行了系统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在相同的固结和制样条件下,由于三类粘性土的粒度和成分不同,其定向性有明显差别,同一试样中,片状粘土矿物的定向性与粘性土团粒的定向性常常是不一致的;选取何种定向频率分布函数评价粘性土的各向异性,应视具体的研究内容和土性来决定。研究成果对于建立各向异性粘性土微观力学模型是必不可少的,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延庆规划新城存在大面积的软弱粘性土,严重影响了新城土地工程能力。本文主要针对新城地层结构及沉积演化特点,对软弱粘性土的物质成分、微结构特征以及土的物理力学参数等进行了分析,研究了该地区软弱粘性土各项参数之间的相关性,建立了多组参数间的线性回归方程,为日后规划新城大规模的建设,提供了工程地质参考和依据。  相似文献   

4.
周平  朱长歧  黄理兴  汪稔 《岩土力学》2005,26(3):471-475
以武昌某高层建筑群岩土工程勘察为例,采用规范查表、理论公式计算、现场载荷试验等方法,并结合物理力学指标特征对含粘性土粉砂的承载力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武昌地区含粘性土粉砂是一种有别于一般粉砂、粉土和粘性土的混合土,在工程性质上,它更接近于粘性土而非粉砂。含粘性土粉砂承载力的确定方法应以现场载荷试验和理论公式计算为主,且计算结果与载荷试验结果应具可比性。  相似文献   

5.
STW型生态土壤稳定剂改良工程粘性土胀缩性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STW型生态土壤稳定剂改良粘性土的胀缩性进行了试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STW型土壤稳定剂可以有效地改良粘性土的胀缩性;土颗粒粒径的大小、稳定剂的掺量对改良粘性土的胀缩性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在平均粒径为0.75mm时,改良土和素土的无荷膨胀率均达到最低值;改良土的胀缩性随着稳定剂掺量的增大而减小。  相似文献   

6.
粘性土微结构形态要素及其定量信息处理技术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胡瑞林  李向全  官国琳 《地球学报》1996,17(Z1):229-236
本文论述了粘性土微结构的形态要素及其层次关系,提出了11种结构参数并难予了相应的图像定义;以分形理论为基础确定了7项非线性结构要素的定量描述方法及其分维指标,并对其定量信息获取手段——粘性土微结构图象处理系统(MIPS)作了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7.
黔北岩溶台地粘性土-碎石层土洞发育特征及地基处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丁坚平  陈林桂 《中国岩溶》1994,13(4):331-336
贵州珍酒厂技改工程建筑汤地位于岩溶台地上,第四系为粘性土-碎石层,发现土洞30个。从钻探和探井对土洞揭露表明,汤地土洞存在两种类型,一种是潜蚀作用形成的竖井状类型土洞;另一种主要是受粘性土-碎石层结构性质控制发育的非竖井状类型土洞。从土洞类型着手,根据地基强度要求,对不同类型土洞采取了相应的处理措施。   相似文献   

8.
鲁西南深埋粘性土物理力学指标多元统计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运用R因子分析和R型聚类两种多元统计分析方法,对鲁西南地区深埋粘性土的20组样的8个物理力学指标数据进行了分析。利用R因子分析方法,揭示了各指标对鲁西南地区深埋粘性土状态和力学性质的影响关系。利用R型聚类分析方法,研究了深部粘性土各物理力学指标之间的相关性,为进一步从物理力学指标对深埋粘性土的特殊状态和力学特性的研究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9.
温度对粘性土介质力学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白冰  赵成刚 《岩土力学》2003,24(4):533-537
分析了温度效应对粘性土介质若干基本力学特性的影响。对粘性土的热固结问题、温度对粘性土介质渗透特性的影响、粘性土中的热传导规律及热阻抗特性、土-水体系在温度效应下的作用机理、温度作用下粘性土的本构规律等进行了深入研究。特别就温度诱致的孔隙水压力的变化机理及不同性质土类粘性土体积变化的可逆性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0.
冻结粘性土的变形分析   总被引:11,自引:10,他引:11  
通过三轴压缩试验条件下冻结粘性土变形分析,发现冻结粘性土的体应变明显不为零,随荷载的变化而变化。加荷初期试样体积收缩。但随着荷载的进一步增大而变为膨胀;轴向应变则随偏应力的增大而磁大,表现出明显的粘塑性特征。应力-应变曲线上的准弹性段、屈服处和粘塑性段刚好分别对应体变曲线上的体缩段、体缩量大处和膨胀段。根据冻结粘性土变形曲线。给出了考虑体变形的应力-应变关系。  相似文献   

11.
曹文炳  万力  龚斌  曾亦键  王大纯 《地学前缘》2005,12(Z1):101-106
开采孔隙承压含水系统,引起含水层水头下降。通常认为相邻含水层一经出现水头差,便会有通过粘性土层的越流渗透。但在粘性土两侧含水层出现水头差初期,粘性土内部水头降低缓慢,并伴随有释水压密过程。笔者采用多用途饱水粘性土固结和渗透试验装置,对不同岩性的粘性土原状样进行了释水、吸水与越流发展过程之间关系的试验。试验表明,含水层水位升、降变化,首先引起相邻粘性土吸水回弹或释水压密,而后出现粘性土吸水或与释水越流并存阶段,越流的出现,明显滞后于含水层水头变化,当吸水或释水过程结束后,越流渗透达到稳定。越流滞后时间与土的固结程度有关,笔者采用一维固结理论提出了计算越流滞后时间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粘性土被动土压力系数计算方法探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粘性土的被动土压力系数是基坑支护设计中倍受岩土工程师关注的问题。作者先后总结出三种计算被动土压力系数的方法。为讨论不同计算方法对四类土的适用性,选用计算土层厚度为8m来计算每种土的被动土压力强度,其结果是对于软土而言三种方法计算的结果较相近,因而用任意一种方法都可以;对湿陷性黄土用等值内摩角法更有利于发挥土的强度;而对于超固结土趋于用库仑法;对于正常固结土来说用朗肯法更恰当。  相似文献   

13.
粘性土为主的地基强夯的时效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浦东国际机场飞行区跑道地基强夯工程(三标)实测的不同时间的静力触探资料,讨论以粘性土为主的地基强夯强度增长的时效现象,得出:粘性土为主的地基,强夯的加艇具有滞后特性。  相似文献   

14.
无定形态游离氧化铁以其自身的特性及其脱水老化作用,对粘性土的物理性质、水理性质乃至工程性质产生了一定程度的影响。本文就粘性土的物理性质、水理性质及力学性质在无定形态游离氧化铁脱水过程中的变化进行了初步研究,期望对粘性土的土工测试方法及参数的合理测定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5.
巫亚平 《地质实验室》1995,11(3):164-167
研究粘性土的液限WL与塑性指数IP的相关关系,提出了两者的地区性经验公式。并用此公式和实测液限值对本地区粘性土的塑性指数进行推算,实测值与推算值无显著性差异。可用于检查测试结果的准确性,判断工程地质条件的变化。  相似文献   

16.
通过实验,对饱和粘性土的渗透规律进行研究,得到几点新认识。利用此认识建立了饱和粘性土越流补给量的计算公式,并在实际应用中得到验证。  相似文献   

17.
对粘性土孔隙水渗流规律本质的新认识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粘性土中孔隙水运动规律具有若干种不同认识,用传统粘性土结合水运移的理论无法作统一的解释,妨碍了该领域许多理论和实践问题的解决。本文对粘性土孔水渗透规律提出了不同于传统结合水运移理论的新认识,认为粘性土饱水时,存在重力水、毛细水和结合水,水在土中渗透运动是不同的水力梯度条件下3种孔隙水相互转化、综合作用的结果,而参与运动的孔隙水的释出规律,决定了粘性土孔隙水不同的渗透规律。  相似文献   

18.
粘性土微观结构简易定量分析法   总被引:20,自引:1,他引:20  
作者根据计算机图像处理的基本原则,探索出一套粘性土微观结构简易定量分析法,经检验,这种方法简易,有效,对推广岩土结构定量化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粘性土微观结构研究回顾与展望   总被引:23,自引:1,他引:23  
本文回顾了粘性土微观结构研究的发展历史, 分析了我国微观结构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展望了今后研究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20.
开采孔隙承压含水系统,引起含水层水头下降。通常认为相邻含水层一经出现水头差,便会有通过粘性土层的越流渗透。但在粘性土两侧含水层出现水头差初期,粘性土内部水头降低缓慢,并伴随有释水压密过程。本文采用多用途饱水粘性土固结和渗透试验装置,对不同岩性的粘性土原状样进行了释水、吸水与越流发展过程之间关系的试验。试验表明,含水层水位升、降变化,首先引起相邻粘性土吸水回弹或释水压密,而后出现粘性土吸水或与释水越流并存阶段。越流的出现。明显滞后于含水层水头变化,当吸水或释水过程结束后,越流渗透达到稳定。越流滞后时间与土的固结程度有关,笔者采用一维固结理论提出了计算越流滞后时间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