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互层土的动参数试验研究及其地震反应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庄海洋  刘雪珠  陈国兴 《岩土力学》2005,26(9):1495-1498
通过对两个工程场地的淤泥质粉质粘土、粉土、粘土、粉细砂及粉土与(粉质)粘土、粘土与粉砂互层土的自振柱试验结果进行分析,给出了部分土的 - 和 - 曲线,与Seed和Idriss建议的砂土和粘性土的 - 和 - 曲线变化范围进行了对比;同时分析了这两个场地的地震反应,结果表明:在强震时互层土对地震波有很强的滤波作用,且互层土的最大剪应变远大于一般土,在水平地震作用下很容易接近或达到破坏状态。初步分析结果表明:互层土具有软土的动力特性,这主要是由互层土的特殊物理构造造成的,即在互层土中存在很密的水平薄弱面。  相似文献   

2.
上海软土动力参数变异性对土层地震反应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楼梦麟  严国香  沈建文  文峰 《岩土力学》2004,25(9):1368-1372
应用模态摄动法求解水平分层均匀土层的地震反应,通过大量的数值计算,讨论上海软土土性变化对土层基本周期和表面地震加速度反应的影响。数值结果表明:准确获取土层的动力参数对土层地震反应计算有重要影响,在现场实测获得较为翔实的土样动力特性参数的基础上,土层土性动力参数变异性所产生的计算误差是有限的。  相似文献   

3.
动力荷载作用下软粘土的残余变形计算模式   总被引:10,自引:3,他引:10  
周健  屠洪权 《岩土力学》1996,17(1):54-60
在试验结果的基础上,提出了动力荷载作用下计算软粘土残余变形的模式。并将计算结果与不排水和部分排水情况下观测到的孔隙水压力及残余应变进行比较,两者具有较好的吻合性。本文所提出的计算模式可用来估算动力荷载(例如地震荷载、交通荷载)作用下建于软粘土地基上的建筑物及其它设施所产生的附加沉降。  相似文献   

4.
赵剑明  常亚屏  陈宁 《岩土力学》2006,27(Z2):441-446
针对强震区深厚覆盖层上土石坝工程的特点,基于土石料三维粘弹塑性动力本构模型,考虑孔隙水压力消散和扩散,建立了深厚覆盖层上土石坝地震反应分析的三维真非线性有效应力动力分析方法及抗震安全评价方法。利用土石料动力特性的大型三轴试验成果,对一深厚覆盖层上的土石坝进行了地震反应分析,给出了坝体及覆盖层地基的加速度反应、应力反应,并结合单元抗震安全系数、防渗墙动应力、地震残余变形、坝坡动力稳定性等进行了抗震评价,为大坝的抗震设计提供了有力的技术依据。  相似文献   

5.
孔宪京  周扬  邹德高  徐斌 《岩土力学》2012,33(7):2110-2116
对国家强震动台网中心紫坪铺面板堆石坝区域台站实测主震记录以及大坝台网实测余震记录进行分析,研究主震与强余震地震动的基本特征。分别选取茂县地办、郫县走石山、成都中和这3组基岩台站实测主震地震动,紫坪铺台站2008年11月6日实测余震地震动以及按水工抗震规范人工生成地震动作为数值计算的地震动输入,对紫坪铺大坝进行三维动力有限元分析,并与实测结果进行对比。研究表明,郫县走石山与成都中和2个远场台站位于断层下盘,其实测地震动的加速度反应谱长周期(0.65 s以后)分量过于丰富,不宜作为断裂带附近紫坪铺大坝的地震动输入;紫坪铺大坝台站实测的余震地震动1 Hz附近(大坝基频)的频率成分相对较少,且持续时间较短,以至于难以激发大坝响应;对比坝顶实测地震动加速度反应谱和数值计算反应谱,建议汶川地震中紫坪铺大坝动力计算时可采用茂县地办台站实测地震动或按抗震设计规范反应谱人工生成地震动。  相似文献   

6.
张品萃 《矿物岩石》1999,19(1):81-84
针对了Fe2O3在粘土中普遍存在的现象,本文讨论了成都粘土游离Fe2O3质量分数与部分试验指标间的关系,分析了解游离Fe2O3对该种粘土工程性质的作用和影响程度。append  相似文献   

7.
以苏通长江大桥主墩特大型群桩基础为研究背景,考虑地震动的不确定性,将地震激励作为平稳随机过程,采用随机地震反应分析方法,对深厚场地上群桩基础受上部桥墩荷载下的地震反应进行研究。土体动力非线性性能采用等效线性化方法考虑。由于桥墩惯性作用以及软土土层对桩身位移的约束作用,地震激励下桩身位移呈三角形分布。土体位移与土体和基础间距离有关,桥墩-桩-土相互作用对基础两侧1.5倍基础宽度的土体位移有较大影响。桩体内力反应结果表明,桩顶及桩身上部剪力及弯矩均较大,边桩剪力显著大于中间桩剪力。此外,基于强度破坏准则,对以桩身屈服剪力作为控制指标的群桩基础动力可靠性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8.
北京地区地震地质条件及地震地面运动反应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本文利用北京市地下地质、地震及震害等资料,选定了城区西北部震害异常带下伏的基岩凹陷作为研究对象,应用经过扩展的SAP5二维结构动力分析程序进行了动力有限元分析,结果表明:1.二维动力有限元分析解决了不规则的埋藏基岩地形对地面地震反应问题。2.埋藏基岩地形的起伏对地震地面运动的影响是明显的。3.既便只输入S波,也有可观的竖向运动分量产生。4.埋藏基岩凹陷地形的地震地面运动反应与震害异常带有成因上的联系。  相似文献   

9.
成都粘土的工程地质特性及其评价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阐述成都粘土的化学成分、物理力学性质,研究成都粘土不同层位的工程地质特征,总结成都地区粘土地基中常见的工程地质病害,并提出工程处理措施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沈婷  李国英  章为民 《岩土力学》2004,25(7):1045-1049
采用有效应力动力分析方法,通过三维有限元数值分析手段,对某长江大桥索塔超深钢围堰加钻孔灌注桩基础进行了地震反应性状分析,对超深桩基础的震陷、地震反应加速度及振动孔隙水压力等动力特性进行了研究。计算结果表明:在地震作用下,桩基发生了较大永久变形,水平位移表现为桩侧土体向桩挤压,桩下部土体向外运动;桩侧附近的地震振动孔隙水压力较小,液化度也较小,相对于天然地基,桩基有较好的抗震性能;桩基础在桩顶部位动力反应相对较大,且边桩的动力反应比中桩的动力反应要大。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比浅部钻孔和深部地球物理资料,进一步研究了小秦岭北矿带尤其是其北麓覆盖地区深部地质特征,分析成矿演化过程,研究小秦岭深部成矿理论。结合变质核杂岩成矿理论,对小秦岭北矿带的拆离断层、后期改造断层、酸性岩体分布进行控制或物探推断,统计分析基岩面及主矿脉埋深数据规律,对酸性岩体的分布进行推断并解释了高温钼矿体的形成原因,对主矿脉深部延伸情况进行了预测。结果表明小秦岭北麓矿脉延展性好但断陷至较深位置(约2000 m以深),据此建立了该地区地质找矿模型。现阶段小秦岭北矿带北麓开发难度大、形势不容乐观,提出了“地下小秦岭”的战略资源定位,可为小秦岭北矿带深部地质认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巴彦塔拉油田南屯组、铜钵庙组地层属白垩系,岩性复杂,具有放射性的凝灰质对自然伽马值影响较大,难以用自然伽马来识别含泥地层,针对储层这一特点,提出了利用RLLD—AC交会图识别凝灰质的新途径;依据该区9口井测井、岩心和薄片分析资料,利用一套分步识别该区岩性的交会图方法,对该区巴X2和巴1两井取心井段进行岩性识别,符合率达91.7%,对研究区储层评价及与该区有类似地质特征的油田岩性识别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Stratimagic波形地震相分析在层序地层岩性分析中的应用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应用波阻抗反演以及常规地震属性预测储层时,在钻井资料较少、储层较薄的情况下多解性较强。Stratimagic波形地震相分析技术采用神经网络算法对某一层间的地震数据道进行逐道对比分类,细致刻画地震信号的横向变化,从而得到与地质相对应的地震相图,并以此用于储层砂体和地层岩性油藏的预测。以东营凹陷八面河地区滩坝砂体岩性油藏为例,说明应用该方法进行滩坝砂体和岩性油藏分布预测,是行之有效的。   相似文献   

14.
Being an agrarian region, the northwest part of Bangladesh frequently experiences recurrent droughts over the last decade. To cope with this insidious disaster, the farmers in this region practice various adaptation measures through their own efforts with institutional support. But these efforts and support are not sufficient for farmers to survive droughts. In this light, this study assesses the adaptive capacity of farmers along with institutions to develop suitable drought adaptation policy in the context of this region. The drought adaptive practices developed in this study are mainly adopted from the unique approach called socioeconomic, institutional and physical. Results reveal that establishment of mango orchard, vegetable gardening and community health care service would be helpful in enhancing drought resilience at community level. Moreover, an important policy message from this study suggests that validation of these practices through government offices, research institutes and other relevant organizations can help to develop an appropriate drought adaptation policy for this region. Similarly, by performing these practices from national to local level, farmers as well as communities in this region will be able to effectively sustain their livelihoods against droughts.  相似文献   

15.
以晋祠泉域为例,分析该泉域水文地质特征。应用神经网络技术(ANN)建立泉域内县代表性的难老泉岩溶地下水位与各种补排项之间定量数学模型,对该泉域地下水可开采量进行了评价。研究结果表明,所建立的岩溶地下水位多因素神经网络模型具有较好的拟合精度,仿真程度较高,所得到的地下水可采资源量评价结果与该地区地下水开发利用实际情况较为一致。同时,还计算了不同降雨条件下地下水的可开采量,使其对地下水的开采规划更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J.G. Hudson 《Geology Today》2009,25(3):108-111
In December of 2004 a dinosaur footprint was discovered near Scarborough on the North Yorkshire coast of northern England. Arguably, it was the largest and best-preserved theropod print yet discovered on this coast, and indicated for the first time that large carnivores were present in the area around 165 million years ago. Many trace fossils are enigmatic ghosts of the animal that formed them, but footprints are so much more tangible; a footprint preserved from Jurassic time represents an individual animal, walking in this place at this time. In this article I provide the background to the discovery and collection of this trace fossil, which has enabled this footprint in time to be preserved for future study.  相似文献   

17.
滇东南微细浸染型金矿构造控矿型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滇东南微细浸染型金矿的形成与该区构造关系密切,总体受右江裂谷系控制。主干断裂严格控制金矿的带状分布,次级断裂进一步控制成矿带内矿体的具体空间位置或定位。认为逆冲推覆构造为该区微细浸染型金矿的控矿构造型式,归纳出该区微细浸染型金矿在构造中的分布规律,并据此提出新的找矿思路与找矿方向。  相似文献   

18.
陈军  陈高 《地球科学》2000,25(6):651-655
利用具有全局优化功能的遗传算法直接反演多层密度界面.首先根据重力反演的特点对遗传算法进行改进, 使遗传算法基因交换过程中交换位置的确定同重力异常的拟合情况相结合, 给出适合于重力反演特点的遗传算法.然后利用改进后的遗传算法直接反演多层密度界面.理论模型和实际剖面的计算表明改进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19.
北部湾下第三系中的浊积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北部湾拗陷位于海南岛西面,目前为一半封闭浅海区,拗陷在前白垩系基底上发育起来,接受中、新生代沉积约3—4千米。笔者在拗陷的钻井岩芯中发现浊积岩。该凹陷长轴北东东向,南北缘有同生断层发育,钻井位于北部同生断层南面的断层上盘。岩芯表明,上第三系为浅海相沉积,下第三系缺少标准化石,按岩性分三个岩组:下部红色岩组,中部暗色岩组和上部杂色岩组。浊积岩系位于暗色岩组的下段(图1)。  相似文献   

20.
本文建立了非饱和带水气二相渗流的耦合模型,并采用IMPES(隐式求解压力方程,显式求解饱和度)求解方法对该模型进行了求解。在此基础上,将该模型应用于沁水盆地TL煤层气井水气运移、产出的模拟计算,利用该井1999年2月9日~5月6日的水气排采资料,通过历史拟合计算,对影响该井水气产量的主要参数(如渗透率、表皮系数、相对渗透率等)进行了校正、识别,预测了该井未来20年的水气产量动态变化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