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以产品生命周期理论和企业生命周期理论等为基础,对上海市金桥出口加工区生命周期演化进行了分析。出口加工区生命周期的分析应结合不同时期产品结构和企业结构的表现特征,根据产品结构和企业结构的演变特征,金桥出口加工区的生命周期历经了加工导向期、制造导向期和创新导向期3个时期。金桥出口加工区生命周期演化的本质是产品的更新换代和企业动态的集聚与消亡过程,是两大类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生产成本上升、投资门槛增高等内部投资环境产生的推力因素;国际直接投资向高科技化和服务化转变、中西部出口加工区竞争力增强、本地开发区的产业联动等外部投资环境产生的拉力因素。反映出金桥出口加工区生命周期是投资主导型的演化过程。 相似文献
2.
大连经济技术开发区是东北地区最具活力的开放先导区,与金石滩国家旅游度假区的合并,更使其旅游经济得到迅速发展,旅游人数逐年上升,旅游收入逐年增加。在此基础上,当地政府又结合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提出了“创建大连旅游名城核心功能区,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东北亚海滨度假休闲的重要承接地”的“大旅游”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3.
企业迁移的动因识别——基于内容分析法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通过对2000~2009年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中涉及的116次企业迁移的相关报道的内容分析,着重识别了促使中国企业迁移的各种动因以及不同动因的相对重要性。结果表明,首先,政策动因、经济动因、战略动因和情感动因是中国企业迁移的四大类动因,涉及环境管理、业务调整等15个具体动因;其次,四大类动因中政策动因显得更为重要,其次是战略动因和经济动因,情感动因的重要性十分有限;再次,不同动因对迁移年份、迁移主体和迁移范围不同的企业而言的重要性存在显著差异,具体来说,近年来政策动因的重要性逐渐增强且超越了战略与经济动因,同时政策动因还是企业整体迁移和区域内迁移的最重要动因,而对部分迁移和跨区域迁移而言最重要的则是经济动因。 相似文献
4.
在中国的出口部门中,低生产率企业的自发出口行为与异质企业贸易理论不符。以贸易距离作为企业出口成本的代理变量,将所有权结构和贸易方式引入标准的异质企业贸易模型研究该"悖论"。大量"纯出口企业"是造成该悖论的主要原因,该类企业贸易距离低于一般出口企业,且大量存在于加工贸易部门和外资企业。从事加工贸易的企业通常只负责产品的生产、加工或组装,存在事前的销售渠道,而外资企业同样存在事前的销售经历,即这2类企业的出口贸易距离均由于自身的异质性特征而被缩短,在此条件下,出口成为低生产率企业的自发选择。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加大研发投入是中国加工贸易企业转型的必然途径。 相似文献
5.
产业结构的成长与区域经济的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产业结构成长是产业结构研究的主体内容,随着区域产业结构的成长,其所构成的经济活动总是在一定的空间发生新的变化和组合;而各个空间客观上存在着资源差别、位置差别和由生产力发展不平衡形成的发展水平的差别。因而,产业结构的成长在不同的区域将会形成不同的结构形态,这是区域经济具有不同发展性质与方式的根源。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十分不平衡,经济的区域格局构成了各种不同性质的经济区,研究产业结构的成长与区域经济发展之间的相互关系和机理,对制定区域产业政策、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山区耕地边际化特征及其动因与政策含义 总被引:9,自引:3,他引:9
利用SPOT-5 影像、1:1 万地形图、退耕还林和森林工程图、社会经济统计等数据,分析了重庆市石柱县耕地边际化的特征和发生原因。结果发现:① 10 年间研究区耕地边际化率16.18%,主要分布于七曜山的北部高山区和南部中山区,而且伴随农村劳动力的非农化和留守劳动力的老龄化,边际化在很大程度上还会加剧。② 海拔、地块相对村庄的分布半径和道路连接度对耕地边际化的发生影响较大。边际化率随海拔升高而增加,特别是≥1000 m集中边际化的60.88%,在坡度和地块相对村庄的分布半径上也有类似规律。③ 劳均耕地面积和务农劳均年龄是影响耕地边际化的主要因素,耕地流转和微型农机台数是从适度规模经营、提高劳动生产率上影响耕地边际化。④“比较劣势主导边际化”分布最广,占总边际化的55.32%,其次是“区位主导边际化”,占33.80%。⑤“地形主导边际化”实施类似退耕还林继续扩大的“顺边际化”政策,“区位主导边际化”从合理安排新居点、完善农村道路体系上实施“反边际化”,“比较劣势主导边际化”从提高适度规模经营、微型机械化程度上开展“反边际化”。 相似文献
7.
外资企业出口溢出与内资企业的出口市场开拓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改革开放以来,外资企业对于中国经济增长和本土企业成长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使用中国海关统计的2001-2011年间企业层面的出口信息,构建城市—产品—出口目的地尺度的平衡面板数据,通过条件逻辑模型方法,探究中国外资企业出口对内资企业出口决策的溢出效应。实证结果显示:外资企业出口活动对内资企业出口决策存在显著的正向溢出效应。此外还考虑了出口目的地和出口地区的异质性,并发现当出口目的地与中国存在较大的经济、地理、政治或制度距离时,外资企业对内资企业的出口溢出效应更显著;中国中西部城市的外资企业出口溢出效应比东部城市更为突出。检验结果表明外资企业出口活动在内资企业开拓国外新市场的过程中能够发挥重要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8.
贸易保护、出口溢出效应与中国出口市场拓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在国际贸易摩擦不断升级的背景下,厘清贸易保护对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是中国当前面临的重要议题。既有演化经济地理学框架主要从供给视角出发,认为出口产品路径演化过程呈现依赖技术知识溢出的特征,忽略了需求视角的影响。基于中国海关库2002—2016年的数据,以中国出口产品进入新市场的演化路径为研究对象,本文将供需视角纳入同一解释框架,补充需求视角下的外部市场关联以及需求市场的贸易壁垒措施作为外部力量,试图探究贸易保护、出口溢出效应如何作用于中国出口市场拓展过程。研究发现:①在出口产品结构升级的同时,中国出口目的地结构也在不断地向新兴市场国家和地区拓展。其中,东部与中部地区是出口拓展的主力区域,技术与资本密集型产品是出口拓展的主要产品类型。②中国出口市场的拓展进程呈现出典型的路径依赖特征,包括供给视角下基于本地技术知识溢出的路径依赖与需求视角下基于目的地市场信息溢出的路径依赖。其中后者被长期忽视,但在中国出口市场拓展进程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③贸易保护作为一种外部冲击,可有效地削弱基于本地技术知识溢出和外部市场信息溢出的路径依赖。采用投资、区域合作等方式绕开贸易壁垒,实现出口产品与市场结构的... 相似文献
9.
采用Landsat TM/ETM+/OLI影像数据,结合比值阈值法与目视解译提取冰川边界,分析了喜马拉雅山冰川在1990-2015年的进退变化。结果表明:近25 a来喜马拉雅山冰川整体呈退缩趋势,冰川面积由23 229.27 km2减少至20 676.17 km2,共减少2 553.10 km2,退缩率为10.99%,研究时段喜马拉雅山冰川加速退缩,尤其是近5 a来,加速退缩的趋势尤为显著。研究区冰川主要分布在海拔4 800~6 200 m范围内,且随着海拔升高冰川分布面积呈先增加后减小趋势,综合分析喜马拉雅山山体海拔特征可知,5 200~5 600 m很可能是研究区的"第二大降水带"。依据山岳冰川分布特征,我们将研究区冰川分为山谷冰川、冰斗冰川、冰斗-山谷冰川、悬冰川和平顶冰川,其中悬冰川的数量最多,山谷冰川的分布面积和平均规模最大。结合研究区周边气象格点数据,同时以12a为滞后期发现,近25a来喜马拉雅山冰川持续退缩很可能是气温升高和降水减少共同作用的结果,且未来十几年内冰川仍可能处于持续退缩的状态。 相似文献
10.
港口城市成长的理论与实证探讨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以宁波为例,着重探讨港口对港口城市发展的促进作用和港口城市的成长模式。认为港口对区域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首先表为港口建设促进港口城市成长和城市中心职能的增强,然后是港口通过港口城市的中心带动作用推动区域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出口贸易对碳排放的影响可以分解为结构效应、技术效应和规模效应。基于因素分解方法,对安徽省主要工业行业出口贸易对碳排放的影响进行定量测算。结果表明:安徽省主要工业行业出口贸易对碳排放影响的规模效应为正,结构效应和技术效应为负;3种效应累加得到的总效应为负,说明出口贸易对安徽省碳排放的减少发挥了积极作用;据此,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旅游地衰退与复苏的驱动力分析--以几个典型旅游景区为例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6
旅游发展到现阶段,部分旅游地面临着衰退的威胁。有些旅游地走向衰退后,外界所做的一些努力未能使它们走向复苏,如七星岩、岳阳楼;有些旅游地走向衰退后,经过外界努力,它们却走向了复苏,如丹霞山、鼎湖山。通过对这些案例的分析与比较研究,运用形象本底分析等方法,得出市场潜在需求是旅游地衰退与复苏的根本驱动力的结论,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指导旅游开发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3.
根据紧凑城市的核心内涵,从经济紧凑度、城市用地及形态紧凑度、交通紧凑度和人口紧凑度等方面,构建城市紧凑度的综合测度模型。运用熵值法,对江苏省13中心城市紧凑度进行综合分析后认为,各中心城市紧凑度总体水平不高,且空间差异明显,大致由南向北渐次减弱,根据差异可将江苏省中心城市紧凑度划分为紧凑、较紧凑和不紧凑三类。在此基础上,提出城市紧凑度主要是制度调控力,市场拉动力、人口推动力和交通引导力共同驱动的结果,结合回归模型对主要驱动力进行比较分析,认为制度调控力,市场拉动力和人口推动力对江苏城市紧凑度影响显著,交通引导力还需要进一步强化。 相似文献
14.
以1997年中国香港回归为时间节点,从总贸易和高技术产品贸易两个维度,区分短期和长期效应,研究美国加强出口管制对中国香港贸易地理结构的影响。研究发现:出口管制政策在短期抑制了中国香港从美国的进口贸易增长,阻碍了香港对内地的高技术输出贸易;在长期致使中国香港对美国高新技术的依赖程度逐步减弱,对其他未对港设限国家的技术依赖明显增强。中国香港的进出口贸易地理集中度明显增强。美国在中国香港的贸易地理地位呈现大幅下滑。内地在香港的贸易地理地位得到显著提升。 相似文献
15.
江苏沿海地区是中国重要的耕地后备资源基地之一,气候生产潜力能够反映该地区粮食安全保障能力大小。考虑作物不同生长期光温水协调程度,对现有气候生产潜力模型基于作物生长期进一步改进,估算江苏沿海地区14个县市三大粮食作物气候生产潜力。结果表明:基于作物生长期的气候生产潜力模型具有可行性。江苏省沿海地区水稻和小麦作物气候生产潜力受太阳有效辐射、温度和降水因素共同影响;玉米气候生产潜力主要受太阳有效辐射和温度影响,不受降水因素限制。从地域分布特征看,江苏沿海地区水稻和玉米气候生产潜力南北方向呈现梯度递增规律;小麦气候生产潜力南北方向差异不大。 相似文献
16.
基于CEPII BACI数据库提供的1995~2015年HS-92-6位数国际贸易数据,利用H-K三元边际框架分析了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各类产品出口增长的边际特征。研究结果表明:① 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出口各类产品的种类扩张主要发生于1995~2001年与2001~2008年两个时段;② 在后金融危机时段,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各类产品出口增长模式主要表现为数量扩张为主,价格扩张为辅,而出口产品的种类扩张则不明显;③ 区域性视角下的数量扩张更显著,而国别性视角下的种类扩张与价格扩张更显著; ④ 动态演进上,无论从区域视角还是从国别视角来看,不同产品部门的边际特征均呈现出较大的差异,中国出口价格边际极化现象较为显著。总体而言,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产品出口的增长模式在国别层面与区域层面表现出较大的异质性,不同种类产品具有不同的出口增长模式,同一种类产品在不同时段也呈现出不同的出口增长模式。此外,我们发现考察期内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出口增长模式正在发生显著变化,其中出口的广度增长效应正逐渐被数量增长与价格增长效应所取代。 相似文献
17.
从总贸易、出口、进口、外资和人员5个视角构建对美风险系数,测度和比较各省区市对美外贸风险的地理差异。结果表明:上海、浙江和福建与美国的进出口贸易规模最大,对美国市场的依赖程度最高,面临的综合外贸风险最大;河南尤其需要防范对美国的出口风险;海南、新疆、天津和西藏等需要加强从美国进口的风险管理;重庆除了需要防范对美出口风险外,还因为实际利用美资最多且依赖程度最大,亟需加强外资风险管理。宁夏和山西虽然从美国的引资规模不大,但是对美资的依赖程度最高,亟需提升外资多元化水平。从人员跨境流动风险来看,上海、北京和浙江面临的风险最大。中国各省区市在应对美国出口管制时应该加强外贸风险的识别和管理,针对不同的风险采取差别化的防范和化解措施。 相似文献
18.
平泉县生态功能区划与主体功能区划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探讨生态功能区划和主体功能区划的内涵及其相互关系,对主体功能区划的思路、指标、技术方法等进行探索性研究,并应用于县级区划实践。结论如下:1)生态功能区划与主体功能区划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前者以保护生态环境为主要功能,后者以调控和规范区域开发行为为主要功能,作用范围更广且作用力更强。2)建立主体功能区划的5个约束性指标,即生态系统弹性力、资源承载力、环境承载力、现有开发密度和未来社会经济发展潜力;提出"反规划"的区划方法和技术路线,即按照禁止开发、限制开发、优化开发和重点开发的顺序进行主体功能区划。3)首次对平泉县进行两区划的同步编制,将全县划分为2个一级生态功能区和7个二级生态功能区,在此基础上进行4类主体功能区划分,并提出相应的空间管制措施。 相似文献
19.
国内外河岸带研究的进展与展望 总被引:34,自引:0,他引:34
本文从河岸带研究的重要性入手,在河岸带内不同要素的相互作用机制,河岸植被带的功能、有效宽度、生态建设和规划管理,河岸带土地利用,河岸带数据提取分析以及集成研究等方面初步探讨了国内外河岸带研究的现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当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之处,指出针对不同地域的典型样带开展对比研究、选择适宜的景观分析方法和改进数据分析技术是今后河岸带研究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20.
深汕特别合作区是莲花山断裂带的主要展布区,2条大型韧性剪切带从深汕区南北两侧穿过。2015年以来,区内韧性剪切带内(简称“带内”)产生了大量的浅表滑塌,发生密度远高于周边山体。因为深汕特别合作区地质灾害风险区划的需要,有必要查明带内浅层滑塌的特征与分布规律,分析其成因机制,预测其发展变化趋势。文章通过地面调查与遥感解译,查明了带内浅层滑塌的单体规模为小型,滑塌主要沿基岩面产生,滑塌体主要是土体与全风化岩体;利用信息量模型分析浅层滑塌规律,得出滑塌密度与韧性变形程度(强烈→中等→弱)、距脆性断裂的距离(近→远)、地形坡度(高→低)呈正相关,其分布密度与地貌单元、坡向、原岩类型、斜坡类型也有较强的关联。结合区域地质、勘探、气象等资料,分析得出带内浅层滑塌是在以剪切为主的多期构造作用影响形成的较弱本底条件下,在山区地块现今缓慢上升的背景下,在台风迭加暴雨的诱发下产生的,其发展变化具有迁移性、自愈性、扩展性的特点;带内斜坡在经历了2015年“彩虹”台风期间普遍性滑塌事件后,产生浅层破坏的敏感性下降,需要较长时间孕育才能进入下一次爆发期。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