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鲍鱼必需脂肪酸营养生理研究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综述了鲍鱼必需脂肪酸(essentia fatty acid,EFA)营养生理研究进展。已有的研究表明鲍鱼的必需脂肪酸主要包括亚油酸(C18:2n-6)、亚麻酸(C18:3n-3)、花生四烯酸(C20:4n-6)以及EPA(C20:5n-3),但对于不同种类的鲍鱼,这4种EFA效果有所不同。鲍鱼体内的脂肪酸组成因不同生长发育阶段以及摄食不同食物而存在一定差异。鲍鱼体内DHA(C22:6n-3)含量极少或痕量。由此鲍鱼对必需脂肪酸的需要与其它的水产动物存在较大差异。C20:5n-3对鲍鱼的生长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它能显著提高鲍鱼的生长和饲料转化率,改善鲍鱼的繁殖力。鲍鱼体内含有较高水平的C20:4n-6。C20:4n-6和C20:5n-3之间的协同效应对鲍鱼的营养生理有重要的影响。对于鲍鱼体内C20:4n-6潜在的生理和生化作用已逐渐引起重视,这将是以后研究关注的焦点。  相似文献   

2.
山东省长岛县科委关于臭氧化消毒技术在鲍鱼育苗中应用已申报山东省科委立项。这一应用研究课题旨在通过探索臭氧消毒海水对鲍鱼育苗的作用机理,研究不同臭氧浓度处理海水对稚鲍成活率及生长速度的关系,总结出一套利用臭氧消毒海水清除病害的困扰、提高稚鲍成活率的育苗生产新工艺,推动鲍鱼育苗生产走上高效低耗、科学健康发展的轨道。 臭氧化消毒技术是利用其臭氧的强氧化  相似文献   

3.
美国水产养殖专家正在试验养殖不育的三倍体鲍鱼。初步结果表明,养殖这种鲍鱼经济效益高,因为它不仅生长期比普通鲍鱼大大缩短,而且成年个体的体积也更大。 鲍鱼是珍贵的海鲜食品。鲍鱼养殖场于70年代开始出现。人工养殖鲍鱼的过程是:将小  相似文献   

4.
荣成市采用工厂化鲍鱼育苗、养殖,建成了鲍鱼育苗、中间育成、商品鲍养成的配套体系,育苗水体5000m~2,养殖。 工厂化养鲍,使鲍鱼养殖摆脱了自然条件中不利因素,提高了成活率,缩短了养成期。  相似文献   

5.
长岛名特产     
地处渤海与黄海之间的长岛,美丽富饶,物产丰富。这里历来以盛产海珍而驰名天下。主要土特产有海参、鲍鱼、扇贝、紫海胆,以及各种鱼虾、贝藻等海味珍品。长岛出产的各种美石,更以其独特的风采,誉满神州。 鲍鱼 鲍鱼虽称为鱼,实际上是一种珍贵的贝类。它的壳形似耳,但只有一片壳,壳内蘑菇状的肉体(即鲍鱼足部),占体重的40%左右。鲍鱼  相似文献   

6.
鲍鱼妙用     
鲍,古称鳆,俗称鲍鱼。自古就被人们视为海味珍品之冠。据史籍记载,王莽面临败亡时,急得吃不下饭,食而不知其味,但只食鲍鱼才能下酒解愁。曹植在悼念其父曹操的文章,也提到曹操生前爱食鲍鱼。宋代诗人办东坡爱食鲍鱼,  相似文献   

7.
《海洋世界》2006,(1):28-28
鲍鱼,又叫蝮鱼。它是无脊椎软体动物,根本不属鱼类。鲍鱼软体肉肥美而细嫩,蛋白质含量丰富,滋补价值高,故位列“海八珍”之中。鲍鱼佳馔一直是“满汉全席”大宴中的不可缺少的一道菜。福建人则将鲍鱼制成高级汤菜。它以清淡洁白和味鲜色美,而被推为盛大  相似文献   

8.
温文 《海洋信息》1996,(7):19-20
近年来,广东汕尾、汕头、深圳和湛江等市都积极发展鲍鱼养殖,并从海上养殖发展到陆地采用工厂化进行养殖生产。据了解,其中仅汕尾市近年就投资过亿元建成了鲍鱼养殖场8个,共1.6万平方米,年产鲍鱼160吨,成为目前我国规模较大的工厂化养殖鲍鱼基地之一。在陆地工厂化养鲍中并取得了初步成效。据  相似文献   

9.
皱纹盘鲍(Haliotis discus hannaiIno)是鲍鱼中的一种。它个体较大,繁殖力强,产量占我国鲍鱼总产量的70%以上;主要分布于山东、辽宁两省。 日本于1952年弄清了盘鲍生活史,在鲍鱼人工育苗和养殖技术研究工作中居世界首位。目前英、美、法、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国也在积极引进种苗生产技术。我国对鲍鱼的研究工  相似文献   

10.
陈悦 《海洋信息》2000,(3):16-16
日前,长岛县小钦岛乡在普查底播鲍鱼长势情况时发现,1999年6月份底播的2厘米左右的鲍鱼苗已长到5厘米以上,个别甚至达到7厘米,生长速度比当地鲍鱼快30%左右,成活率达到90%以上,远远高出当地鲍鱼成活率。这是小钦岛乡引进日本种鲍进行杂交育苗获得的丰厚回报。目前,长岛县已有90%的育苗场引进日本种鲍进行人工育苗。  相似文献   

11.
鲍鱼干先用冷水浸泡4小时,然后放入60℃左右的热水中浸泡4小时,再换清水放入锅内微火煮,待煮开后,立即捞出置入凉水盆中。这样反复几次,等到鲍鱼膨胀时为止。干海带首先将干海带中的泥沙杂质清洗干净,凉干放入  相似文献   

12.
海南九孔鲍养成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1993年我国皱纹盘鲍苗种及成体发生大规模死亡以来 ,北方鲍鱼产量一直处于低谷阶段 ,鲍鱼人工育苗及养殖严重受阻 ;1996年开始增产 ,但速度缓慢 ,生产极不稳定。南方福建东山一带 ,目前发生鲍鱼大规模死亡现象 ,并有向南方拓展之势 ,如广东湛江、汕头、汕尾也发生鲍鱼大规模死亡现象。海南省政府决定 ,今后几年内全省计划大力发展鲍类养殖 ,全省计划几年内发展网箱养鲍10×105箱 ,许多企业大力开展工厂化养鲍。本文针对海南养殖九孔鲍的独特特点 ,从养殖模式及养成技术的操作和管理 ,以及养殖过程中存在的诸多问题作一简要的…  相似文献   

13.
九孔鲍肠道及其养殖水体中弧菌抗药性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更好地防治鲍鱼病害的发生和流行,我们对分离自广东汕尾粤顺鲍鱼养殖场九孔鲍肠道及其养殖水体的弧菌菌株的耐药性进行了研究。对所分离鉴定的菌株进行了16种抗生素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表明,对绝大多数分离的菌株,四环素、青霉素G、卡那霉素、丁胺卡那霉素和新生霉素都不敏感或无作用,氟哌酸、红霉素、氯霉素以及环丙沙星等则均比较敏感:复方新诺明、链霉素和多粘霉素B对所有所实验的菌株均有作用。  相似文献   

14.
在双壳贝类(扇贝、贻贝等)人工育苗中,采用阴干、流水、升溫等方法诱导成熟亲贝在短时间內集中大量地排放精卵都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但是采用此法诱导鲍鱼效果不甚理想,至今在鲍鱼人工育苗中,大量地获得受精卵还沒有达到生产性的突破。 日本菊田省吾应用紫外线照射海水诱导亲  相似文献   

15.
逄少军 《海洋科学》2005,29(11):86-86
掌状红皮藻(Palmaria palmata)是一种著名的冷水性经济海藻,主要分布在大西洋,在太平洋的东海岸也有分布。藻体呈鲜艳的红色,富含蛋白质(占藻体干质量的15%-28%)、维生素、不饱和脂肪酸等营养成分,在英国作为海洋食品倍受人们青睐,在美国、加拿大、法国作为水产动物鲍鱼和海胆的活海藻饵料而知名。中国、日本和美国的学者曾详细地研究过其作为鲍鱼饵料的效果,发现在所有测试的潮下带海藻中,掌状红皮藻是促进鲍鱼和海胆性腺发育以及幼鲍生长最佳的海藻。  相似文献   

16.
《海洋世界》2011,(5):72-75
大连是中国皱纹盘鲍的主产地。皱纹盘鲍俗称四孔鲍和鲍鱼。是鲍科中的优质品种,素有"海味之冠"的美称。大连鲍鱼资源量占中国70%以上。皱纹盘鲍属底栖性动物,喜欢生活在水质透明度较高,底层营  相似文献   

17.
据国内外医学研究发现,海洋中不少天然鱼贝类、海藻类,不仅营养丰富、味道鲜美,而且食鱼能健脑,还具有抗癌作用,是医食兼优的抗癌天然食品。海鳗:食用鳗鱼除滋补强身之外,还具有补虚、壮阳、祛风、明日等多种功效,可以治疗肺结核、风湿骨痛、身体虚弱及遗精  相似文献   

18.
也许您正在为鲍鱼养殖中的病害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而烦恼,也许您为了拓展鲍鱼销售市场而伤透了脑筋。在此我们为您提供一个掌握国际鲍鱼研究、生产和市场营销的最新资讯,让国内外资深专家为您释疑、解惑的机会。2003年4月20日~25日,“第五届国际鲍鱼学术研讨会”将在中国青岛举行。您可以个人的身份参加学术研讨,也可以协办单位的名义与我们合作,共同办好此次盛会。欢迎索取详细资料。联系地址:青岛市鱼山路5号青岛海洋大学水产学院邮政编码:266003联系人:张文兵垂询电话:0532-2032495;897807…  相似文献   

19.
60年代,在“备战备荒为人民”“深挖洞广积粮”号召下,长岛县挖了不少山洞,多年来一直处于“无用武之地”。近几年来,长岛县在继海带养殖(俗称捞铜)、扇贝养殖(俗称捞银)后,又掀起第三个养殖浪潮——大上养殖鲍鱼,谓之“捞金工程”。往年挖的坑道都派上了用处,仅砣矶镇就有28条坑道建成鲍鱼育苗场或鲍鱼养殖场,总投资2000余万元,三年后年收入可达亿元。这是长岛继小康到奔  相似文献   

20.
广东省阿澳岛的深澳海湾,用网箱养殖龙虾、石斑鱼等优质高值活海鲜,以南澳县颇具规模的“三高农业”出口创汇基地,而远近闻名,但该县近年发展起来的鲍鱼工厂化生产则鲜为人知。日前,我们参观了这座养殖鲍鱼的工厂——南澳县汕澳海珍品养殖公司。它位于南澳迎宾馆西侧,蓝墙黄顶的办公实验大楼耸立在公路一旁,隔路便是滔滔南海。海边设有供应养殖生产所需大量海水的抽水站。大楼的周围是蓄水池、过滤池、鲍鱼养殖车间。随着抽水机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