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介绍了激光测距技术的过去和现状及其科学意义,系统地讨论了激光测距系统的构成及各组成部分的发展,分析了测距过程中各方面的误差来源及其相应的消除或减小误差的方法。对于目前正在调试的云南天文台1.2m激光距系统作了详细的介绍,对该系统的噪声抑制技术也作了具体的讨论。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2013年度上海天文台卫星激光测距系统常规观测、系统改造及科研实验情况。应用多种高效率滤波技术、精确指向模型等手段,在国内同类型测距系统中首次实现了同步轨道卫星白天千赫兹重复率激光测距,测量能力达到国际先进水平。采用高稳定光子探测器及其温度控制等方法,提升了系统时延标定稳定性,测距资料质量得到改善。对使用多年的主副镜重新镀膜,提升了532 nm波长激光反射效率,同时兼顾了1064 nm工作波长,为开展1064 nm波长激光测距技术研究奠定了基础。基于已有基础,国内首次开展了高重复率空间碎片激光测量,实现了关键技术的突破,测量能力得到大幅提升。与1.56米天文望远镜建立了网络通信链路,实现了1.56米/60厘米双望远镜激光测距控制与数据传输,开展了多接收望远镜在提升空间目标激光测距能力方面的实验验证,促进了中国卫星激光测距技术发展与应用。  相似文献   

3.
月球激光测距 (LLR)代表了单光子探测技术的高峰 ,是国际激光测距界奋斗的目标。本文回顾了月球激光测距的现状以及它所特有的技术难度 ,同时介绍了我们为增加月球激光测距回波光子数所提出的一些可能的改进方法。特别介绍了在月球激光测距中利用月面反射器近旁的月面扩展源探测与计算大气倾斜量 ,进而对测月的激光束实施大气倾斜量实时改正这样一个全新的概念。最后介绍了云南天文台的激光测距系统以及它的近期工作目标。  相似文献   

4.
月球激光测距的现状及可能的改进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月球激光测距(LLR)代表了单光子探测技术的高峰,是国际激光测距界奋斗的目标。本文回顾了月球激光测距的现状以及它所持有的技术难度,同时介绍了我们为增加月球激光测距回波光子数所提出的一些可能的改进方法。特别介绍了在月球激光测距中利用月面反射器近旁的月面扩展源探测与计算大气倾斜量,进而对测月的激光束实施大气倾斜量实时改正这样一个全新的概念,最后介绍了云南天文台的激光测距系统以及它的近期工作目标。  相似文献   

5.
极微弱信号探测技术对深空激光测距和碎片激光测距具有重要意义。研究并实现了千赫兹一发多收激光测距技术,包括光路设计与实现和计算机控制系统研制等,并将该技术应用于云南天文台激光测距系统中加以验证。结果表明,系统运行正常,且已成功实现了对中高轨卫星的一发两收激光测距。  相似文献   

6.
卫星激光测距望远镜的指向改正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激光测距望远镜全天区指向改正的实施方法及改正效果。通过实测的恒星指向误差数据,利用经优化的机架模型,对望远镜的全天区指向进行实时改正,基本达到了全天区白天激光测距的指向要求。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2010年上海天文台卫星激光测距的常规观测和白天千赫兹激光测距情况。在国际上首次对同步轨道卫星开展了千赫兹激光测距,作用距离达38800多千米,测距系统性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利用2套独立的激光测距系统,开展了激光收发分离测距实验,为行星际异步应答式激光测距模拟试验提供了实测数据。最后概述了空间碎片目标激光测距进展情况。  相似文献   

8.
该文介绍了2007年上海天文台卫星激光测距观测概况、系统改造和高重频激光测距实验。  相似文献   

9.
本文对LLMC+CCD仪器系统的误差理论进行了综合性的探讨。文中所涉及的误差主要来自两方面:其一是来自仪器系统本身的误差,其二是来自仪器系统以外的误差。论文的第一章对CCD器件的特性及其在天文学上的应用作了扼要介绍;第二章阐述了低纬子午环配备CCD的观测方法,还简述了低纬子午环的结构及观测原理;第三章对十七种不同类型误差的测定或消除方法作了详尽的探讨和分析;第四章推导了星径曲率改正;第五章对小角度天体测量技术和大角度天体测量技术进行了评估。  相似文献   

10.
我国月球激光测距研究与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月球激光测距是国内外所瞩目的宏伟目标,代表着单光子探测技术的高峰。文中概述了全球月球激光测距的现状以及21世纪初月球激光测距的发展趋势;分析了我国开展月球激光测距的意义。最后介绍了云南天文台1.2m望远镜进行月球激光测距的发展战略和科学目标。  相似文献   

11.
摘要:卫星激光测距是目前空间大地测量的主要手段之一,在地球动力学和大地测量学等领域有广泛的应用。云南天文台即将开展非合作目标分光路激光测距试验,即激光接收和发射光路系统分别由相邻较近的两台望远镜完成。针对分光路非合作目标激光测距系统,提出了一种非合作目标分光路激光测距中测距值的确定方法,并给出了相应的计算公式,为分光路激光测距数据处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SLR新星历及其在卫星预报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卫星激光测距(SLR)中所采用的IRV星历已经使用了近20年,近几年来随着对高轨卫星的测距和卫星白天测距的开展以及考虑到今后激光测距技术的发展,需要对SLR所采用的星历进行改进,以适应SLR发展的需求。从2006年8月起国际激光测距网(ILRS)将使用一种新的可用于多种目标测距的星历——CPF星历,该星历不仅可用于人造卫星的激光测距,而且还可用于月球及其转发器等目标的激光测距。该文介绍了这种SLR新星历和应用它进行卫星位置台站预报的情况,分析了其预报精度。  相似文献   

13.
用lageos1和lageos2激光测距资料联合解地球定向参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响应国际地球自转服务中心(IERS)和国际激光测距服务中心(ILRS)的呼吁,上海天文台天文地球动力学研究中心参加了对激光测距卫星lageos1、lageos2的资料的分析、计算,提交了关于地球定向参数(EOP)(1998—2001)的联合(1ageos1、lageos2)解算结果报告:(SHAO)2002L01,利用更精细化的和改正了的计算EOP的模型,获得了EOP(SHAO)2002L01系列,该系列与同时期的IERS的EOP(IERS)C04相比,符合程度:极移Xp、Yp好于0.35mas,日长变化Du好于0.030ms。  相似文献   

14.
无先验基准方法在SLR资料处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SLR(satellite Laser Ranging)资料处理一般来说总是由各SLR测站构成的从标框架里进行。为了克服在SLR资料处理过程中对坐标框架的重复定义,利用全球1999年1月到12月的LAGEOS-1的SLR资料以无先验基准方法解算EOP(Earth Orientation Parameters)和所有SLR站的坐标的试验。在SLR资料处理中用无先验基准方法与GPS(Glaobal Positioning System)的不太一样,由于SLR的资料不能把SLR观测站连结成非常牢固的空间多面体(GPS的资料在每一瞬间可以拟测站联成一完整的空间多面体),因此需要加一些约束,以避免法方程出现秩亏。解得的测站从标用7参数转换到ITRF97坐标系,rms为1.3cm。EOP与IERS的eopc04序列相比,Xp、Yp、的rms分别为0.37mas、0.30mas,LOD(Length Of Day)的rmas为0.019ms。  相似文献   

15.
设计和实现了云南天文台1.2m望远镜10Hz共光路漫反射激光测距控制系统,包括激光器、信号探测器和测时设备等的控制。并将系统应用于实际观测中,使用结果表明系统运行正常,且已成功实现了部分空间碎片的漫反射激光测距。将测时设备换为事件计时器后,该系统可直接用于激光测月试验。  相似文献   

16.
We investigate how well the GRACE satellite orbits can be determined using the onboard GPS data combined with the accelerometer data.The preprocessing of the accelerometer data and the methods and models used in the orbit determination are presented.In order to assess the orbit accuracy,a number of tests are made,including external orbit comparison,and through Satellite Laser Ranging (SLR) residuals and K-band ranging (KBR) residuals.It is shown that the standard deviations of the position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so-called precise science orbits (PSO) produced by GFZ,and the single-difference (SD) and zero-difference (ZD) dynamic orbits are about 7 cm and 6 cm,respectively.The independent SLR validation indicates that the overall root-mean-squared (RMS) errors of the SD solution for days 309-329 of 2002 are about 4.93cm and 5.22cm,for GRACE-A and B respectively; theoverall RMS errors of the ZD solution are about 4.25 cm and 4.71 cm,respectively.The relative accuracy between the two GRACE satellites is validated by the KBR data to be on a level of 1.29 cm for the SD,and 1.03 cm for the ZD solution.  相似文献   

17.
介绍了1.2m地平式望远镜利用天文观测和图像采集处理的方法,通过建立测角编码器小周期模型,解决了数显部分的细分误差,提高了指向精度,对于空间目标高精度测轨、定轨及激光卫星的盲跟踪测距都是十分重要的。  相似文献   

18.
光度特性测量是获取空间目标的物理特性的重要技术手段之一,无论是光变曲线的事后分析还是建立光度变化的仿真模型,都离不开一个重要的参数——太阳相位角(太阳-空间目标-测站的空间夹角).目前空间目标的位置通常是通过双行根数(TLE)外推获得,存在一定误差,且随外推时间的延长而变大,因而有必要对其计算所得的太阳相位角的精度进行评估.以典型的不同高度的激光测距卫星LAGEOS1、AJISAI、STELLA为研究对象,以全球激光测距资料解算所得的高精度轨道作为参考轨道,对2012年全年利用双行根数计算所得的太阳相位角数据进行了比对分析,结果表明对于LAGEOS1、AJISAI这样的中高轨卫星,由于轨道较高,表征阻力的B*恒定,计算所得的太阳相位角偏差较小,角分量级,且随外推时间的延长不会导致偏差明显增大;而对于STELLA这样的低轨卫星,因轨道较低、受变化的大气的影响显著,计算所得的太阳相位角偏差较大,尤其是当B*比较大、变化较快时,偏差显著变大,且随外推时间的延长显著增大,在最差情况下:外推1d约为13',外推3d约为50',外推7d约为251',已超出目前的精度要求.因此,在事后分析中应尽可能使用1d之内的TLE计算太阳相位角,对于B*较大且变化较快情况尤其需要注意.另外,针对UTC闰秒的情况,提出了一种处理方法,即在双行根数外推时判断外推时段是否跨越了闰秒时刻,若跨越了则进行修正:增加或减少1s,相应地需要修改结果对应的时间戳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