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在潮汐应力、构造应力、地震断层和岩石破裂滑动理论的基础上,建立了潮汐应力对地震断层作用的力学模式,该模式将潮汐应力与地震应力作用相结合,描述了沿地震主压应力和地震主张应务方向的附加潮汐应力对发震断层的力学作用方式,从而切入潮汐应力触发地震的物理机制,认为潮汐对地震的触发作用在实质上归结为潮汐应力对地震断层的促滑作用,这种促滑作用分增压型和减压型。在此模式基础上,对中国大陆及邻区的不同类型地震的潮汐触发性进行了研究,内容包括:计算了中国及邻区一千多个地震震源处沿主压应力P轴和主张应力T轴方向的附加潮汐应力分量,分析了这些量对发震断层的作用方式,按纬度区域统计了受到潮汐应力促滑作用的发震断层类型以及它们与潮汐应力作用方式的关系,得到了如下结论:受到潮汐应力促滑作用的发震断层的比例随区域纬度增加有减小趋势,其中,走滑型断层的比例在低纬区较大,而倾滑斜型断层的比例在中高纬度区较大;对整个统计区域而言,受增压型潮汐应力促滑作用的发震断层数比例大于受减压型潮汐应力促滑作用的发震断层;对不同的纬度区域,不同的潮汐应力作用方式与之促滑的发震断层类型也有不同的分布特征。最后,本文将中国及邻区受到潮汐触发作用的地震按构造应力区域划分,计算了这些地震发震时刻的日月位置参数,得到了各构造区域上具有潮汐触发物理机制的地震发震时的日、月位置参数分布图象。 相似文献
2.
本文在潮汐应力、构造应力、地震断层和岩石破裂滑动理论的基础上 ,建立了潮汐应力对地震断层作用的力学模式 ,该模式将潮汐应力与地震应力作用相结合 ,描述了沿地震主压应力和地震主张应力方向的附加潮汐应力对发震断层的力学作用方式 ,从而切入潮汐应力触发地震的物理机制 ,认为潮汐对地震的触发作用在实质上归结为潮汐应力对地震断层的促滑作用 ,这种促滑作用分增压型和减压型。在此模式基础上 ,对中国大陆及邻区的不同类型地震的潮汐触发性进行了研究 ,内容包括 :计算了中国及邻区一千多个地震震源处沿主压应力P轴和主张应力T轴方向的附加潮汐应力分量 ,分析了这些量对发震断层的作用方式 ,按纬度区域统计了受到潮汐应力促滑作用的发震断层类型以及它们与潮汐应力作用方式的关系 ,得到了如下结论 :受到潮汐应力促滑作用的发震断层的比例随区域纬度增加有减小趋势 ,其中 ,走滑型断层的比例在低纬区较大 ,而倾滑斜型断层的比例在中高纬度区较大 ;对整个统计区域而言 ,受增压型潮汐应力促滑作用的发震断层数比例大于受减压型潮汐应力促滑作用的发震断层 ;对不同的纬度区域 ,不同的潮汐应力作用方式与之促滑的发震断层类型也有不同的分布特征。最后 ,本文将中国及邻区受到潮汐触发作用的地震按构造应力 相似文献
3.
简要说明了天文地球动力学范畴内所研究的潮汐现象,包括由日月引潮力引起的固体潮、海洋潮、大气潮和由于地球自转轴的极移引起的极潮,以及这些潮汐对地球自转和地球自转的测量产生的效应。重点阐述中国天文学界在这一领域里的研究成果。这些研究涉及潮汐影响地球自转的机制,也就是各种潮汐效应与极移、自转速率变化和章动的关系,包括构建这类关系的理论模型,分析潮汐对它们的影响,利用中国古代丰富的天象记录计算地球自转的长期减慢,计算弹性或滞弹地球的洛夫数,依据某一地球模型计算潮汐效应或章动序列等等。研究也涉及在测量地球自转参数的不同技术中各种潮汐效应对测量结果产生的影响及其改正,并涉及与潮汐有关的观测方法的优化和数据处理过程的改进。最后介绍了中国学者所发现的脉冲星的周期和周期变率测量中的潮汐效应,尽管它们的量级甚微,但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4.
根据太阳活动与月亮运动周期预测1998年开始的中国大地震活跃期已经基本结束,从现在起到2000年中国大陆发生Ms≥7.0地震的可能性很小。 相似文献
5.
6.
根据太阳活动与月亮运动周期预测1988年开始的中国大地震活跃期已经基本结束,从现在起到2000年中国大陆发生Ms≥70地震的可能性很小。 相似文献
7.
在太阳活动与地震相关研究的基础上指出:在周期性太阳活动的调控下,地震活动也显示也明显的周期性演化。地震除存在11a周期外,还存在22a周期,后者形成了本世纪 来地震的4个活跃期和4个平静期。云南在地震活动活跃期中,大震的时间间隔隔有逾缩短的趋势,其遵循Tx=△T^1/2的方幂规律演化。在一个活跃期中,最后一个大震的时间间隔比这个规律规定的时间间隔更短。如果某个大震的爆发时间比由这个规律预测的时间相 相似文献
8.
杨志根 《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年刊》2008,(1)
根据中国大陆地壳运动GPS的观测结果,初步估计了沿四川龙门山断层带西北-东南两侧断层间东南向的聚敛率,并与2008年5月12日发生在四川汶川县的Ms8.0级特大地震触发产生的沿龙门山断层带的水平向破裂位移的相应分布进行了比较,结果证实,如同2004年苏门答腊-安达曼岛地震引起的地壳破裂滑行位移与板块间的聚敛率的关系一样,汶川Ms8.0级地震引起的近300km长的龙门山断层破裂位移分布与断层间的聚敛率大小密切相关。根据在龙门山断裂带沿带区域断层间每年几毫米量级的聚敛率结果和汶川Ms8.0级地震引起的逆冲位移观测结果,可估计得到龙门山断层带断层间聚敛应力的累积时间约为数百年至近千年,这个时间尺度与区域性特大地震发生的时间分布基本吻合。 相似文献
9.
在太阳活动与地震相关研究的基础上指出:在周期性太阳活动的调控下,地震活动也显示出明显的周期性演化。地震除存在11a周期外,还存在22a周期,后者形成了本世纪以来地震的4个活跃期和4个平静期。云南在地震活跃期中,大震的时间间隔有逾来逾缩短的趋势,其遵循Tx=△T1/2的方幂规律演化。在一个活跃期中,最后一个大震的时间间隔比这个规律规定的时间间隔更短。如果某个大震的爆发时间比由这个规律预测的时间相差(一般是提前)50%以上,就意味着本地震活跃期的大震从此结束。根据这个规律对云南未来3年的大震趋势作了预测。 相似文献
10.
杨志根 《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年刊》1996,(17):57-61
本认为目前南极和格陵兰冰帽正处于冰积过程的观点存在较大的不可靠性;在讨论地球自转变化的非潮汐项时,仅考虑南极和格陵兰冰帽的变化是欠合理的;非潮汐项的影响可能主要来自冰期后的地壳反弹。 相似文献
11.
分析了全球8.5M以上巨震的天文背景,分析结果表明,这些巨震大都发生在处于月亮轨道运动所对应的地震活跃期的地震带区,太阳活动的下降段与地球自转的加速期。这是就天文因素的长周期变化而言。对于天文因素的短周期变化,无论是对于地方时,地方恒星时与月相,都有集中发生在某一段时间的现象;对于地球自转的短周期变化更是比较明显,要么发生在其变化最快时期,要么发生在其变化的最慢时期。这一切都表明,这些地震的发生是受天文因素的影响的。天文因素是外界发震动力之一,长周期变化的天文因素可能是对地震的孕育、发展与发生起着调制作用,而短期变化的天文因素则是当其作用于远离平衡态的发震构造上时,引起系统的巨涨落,从而诱发地震。 相似文献
12.
HelmutA.Abt 《天文学进展》2002,20(4):299-301
对如何撰写将要在国际上发表的天文学论文给出一些建议。讲述了论文的每一部分(题目、摘要、引言、主要内容、图表及参考文献等)如何可以写得简洁而又能清晰地表达出观点。这是作者根据在多年的编辑生涯中审阅了许多效果迥异的论文后的经验之谈。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介绍了北京天文台85cm望远镜的光电视向速度仪,其主要特点为:1.包括两个通道,可准同时测量恒星视向速度和光度.2.采用光导纤维将卡焦的星光引导到分光仪上.3.采用阶梯光栅作为分光仪色散元件.该仪器已投入试观测,文中给出了10颗视向速度标准星的测量结果和几颗星的极小值曲线. 相似文献
14.
夏商周断代工程及其天文学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夏商周断代工程》由文献,考古,古文字,碳14测年和天文学待方面的专家联合攻关,致车于推进我国早期年代学研究的发展,天文学在五星聚合,三代大火,国外天象,仲康日食,夏小正,禹伐三苗,甲骨文天象,武王伐纣,天再旦,金文历谱,周代历法,计算中心等专题中起了主要或重要作用,天文方法确定的宾组月食,武王伐纣和天再旦年代被作为断代工程结论而采用,成为夏商周年的重要支撑点,铜器铭文中的朋相记录也是西周列王年代的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5.
16.
Windows Sockets实现天文终端的远程控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天文观测发展的现状,作者试验了用WindowsSockets实现网络远程控制天文终端的方法,并给出了这个方法Windows9x上的VC++实现。 相似文献
17.
使用小波技术对包括恒星、近邻星系和AGN等不同的天体光谱进行了自动处理.用小波滤波的方法将光谱中的连续谱与诸线分离;然后使用小波域隐含马尔可夫模型(HMM),对已去掉连续谱的光谱进行降噪,同时得到了噪声在每个光谱中的分布;在训练HMM的过程中,使用改进的Tying方法增加训练数据以保证训练的可靠性;利用噪声分布确定出谱线信号的局部阈值,在已经降噪的光谱中找到吸收线和发射线;用高斯函数拟会出谱线的形状,标出线心的波长值,作为自动证认的基础. 相似文献
18.
19.
20.
Astronomical instruments currently provide a large amount of data. Nowadays, a large part of these data are image frames obtained with receivers of increasing size. The scan of large astronomical plates using fast microdensitometers gives image frames of over 30000×30000 pixels. More and more often, images are transmitted over a network in order to control the observations, to process the data, and to examine or to fill a data bank. The time taken for archiving, the cost of communication, the available memory given by magnetic tapes, and the limited bandwidth of transmission lines are reasons which lead us to examine the data compression of astronomical images.The astronomical image has the characteristic of being a set of astronomical sources in the sky background whose values are not zero. We are, in fact, only interested in the astronomical sources. Once a suitable detection is made, we generally want a compression without any distorsion. In this paper, we present a method which can be adapted for this purpose. It is based on morphological skeleton transformations.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 that it can give us an efficient compression. Moreover, the flexibility of choosing a structure element adapted to different images and the simplicity of implementation are other advantages of this method. Because of these characteristics, different compression applications may be treated.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