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农村土地综合整治是指按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目标和用途,以土地整理、开发、复垦和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为平台,改善农村使用生产、生活条件和生态环境,促进产业聚集发展,农业规模经营,人口集中居住,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的一项系统工程。且理论与实践也均证明,通过实施农村土地综合整治,  相似文献   

2.
农村土地综合整治是在一定的区域内,按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目标和用途,以土地整理、复垦、开发和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为平台,推动田、水、路、林、村综合整治,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和生态环境,促进农业规模经营、人口集中居住、产业聚集发  相似文献   

3.
因地制宜地开展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在促进耕地保护和土地节约集约利用及改善农村生态环境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是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最佳典范。土地使用权流转是农业经济快速发展过程中的一个必然产物。本文以鲁西南某镇为例,介绍了试点镇的基本情况,分析了土地整治潜力,探索了4种土地使用权流转模式在推动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中的积极作用,为正在开展的试点工作提供有益建议。  相似文献   

4.
全域土地综合整治是在目前农村土地综合整治的基础上,通过实施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与生态修复工程,对农村生态、农业、建设空间进行全域优化布局,对“田水林路村”进行全要素综合整治,对高标准农田进行连片提质建设,对存量建设用地进行集中盘活,对美丽乡村和产业融合发展用地进行集约精准配置,对农村人居环境进行修复治理,逐步形成农田集中连片、建设用地集中集聚、空间形态高效节约的土地利用新格局。科学、有效、全面地推进全域土地整治工程,对开展全域土地整治工作具有很重要的意义。目前对工作考核评价通常做法是事先设计一套打分规则,考核时候根据规则对工作完成情况进行打分,最后分数汇总。这种考核评价方法比较简单,但在实施过程中存在不能全面考虑各要素之间的权重比例关系或者出现根据新情况简单调整考核指标,最后考核达不到预期效果。本文采用层次分析法和模糊数学综合评价法,通过构建全域整治评价指标,对台州市A县全域整治进行综合评价。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随着城市化、工业化进程的快速推进,使用地需求与供给间的矛盾日益突出,用地的“瓶颈”效应制约了经济的发展,城乡差距不断拉大的趋势未得到有效扭转。在此现实背景下,优化农村土地利用结构和布局,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推进农村住房改造、社区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建设,推动农村人口和村庄集聚,促进城乡统筹协调发展,对土地利用现状进行调整、改造、综合治理,提高土地利用率和产出率,改善生产、生活条件和生态环境等土地整治政策,成为破解建设用地保障难题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6.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新时代做好“三农”工作的新旗帜和总抓手,要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高质量助推乡村振兴,土地是最大的资源和最重要的生产要素,只有解决当前农村土地利用低效化、无序化和碎片化问题,才能从根本上激发农村发展的内生力。在这一背景下,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应运而生。如何通过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这一有效抓手,对农村田水路林村进行综合整治,科学布局生产、生活、生态空间,激发土地活力,撬动乡村振兴是本文重点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正土地综合整治是按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目标和用途,以土地整理、复垦、开发和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为平台,推动田、水、路、林、村综合整治,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和生态环境,促进农业规模经营、人口集中居住、产业聚集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的一项系统工程。土地综合整治事关长远、牵动全局,只有拓宽视野,整体谋划,创新思路,统筹推进,才能实现"政府得土地、农民得实惠、城乡得发展。"  相似文献   

8.
正目前,新一轮土地制度改革正在全面推开,这其中农村承包地流转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如何实现农村土地流转与城镇化进程和农村劳动力转移规模相适应,与农业科技进步和生产手段改进程度相适应,与农业社会化服务水平提高相适应,是当前面临的一项长期而重要的任务。近日,记者采访了有关政协委员及民主党派成员,对此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9.
2018年以来,平湖市率先在农业经济开发区广陈镇龙萌村开展了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试点项目,区域范围内坚持“建设用地、总量锁定、增减挂钩、流量弹性”的做法,统筹推进土地整治与优化空间、土地流转、村庄整治、生态修复、产业兴旺“五个+”,不仅让当地永久基本农田划定和保护工作进一步深化和拓展,也为一个璀璨“农业硅谷”梦的实现谋划出了土地空间。一是全域土地测绘,摸清土地资源家底。  相似文献   

10.
土地综合整治是对土地利用结构和布局进行调整改造,以增加有效耕地面积,提高土地利用率和产出率,促进耕地规模经营、产业集聚发展、人口集中居住,改善生态环境的过程,存在着多方面效益。  相似文献   

11.
开展农村土地整治是为了增加有效耕地面积,实现耕地占补平衡,促进新农村经济发展的有效途径。 一、当前丘陵山区土地整治面临的问题 随着城市、农村经济发展,耕地后备资源已严重不足,特别是丘陵山区耕地资源分布零散,远离居民点,开发难度大,利用条件差,垦殖成本高,经济效益低。林地、草地和坡地开荒受限制。原有耕地中,坡耕地多,水土流失严重。耕地质量下降,地力减退,进城农民房屋闲置成废弃地,这些将给农业可持续发展带来潜在危害。针对存在的问题,积极开展农村土地整治,在增加有效耕地面积的同时实现耕地占补平衡,也是加强新农村建设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2.
土地综合整治的六个关键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土地综合整治是在一定的区域内,按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目标和用途,采取行政、经济、法律和工程技术手段,对土地利用结构和布局进行调整改造,以增加有效耕地面积,提高土地利用率和产出率,促进耕地规模经营、人口集中居住、产业集聚发展,改善生态环境的过程,它的关键在于形成建设合力。开展土地综合整治,促进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是“保发展、保红线”的结合点和统筹城乡发展的新平台,  相似文献   

13.
土地综合整治是对土地利用结构和布局进行调整改造,以增加有效耕地面积,提高土地利用率和产出率,促进耕地规模经营、产业集聚发展、人口集中居住,改善生态环境的过程,存在着多方面效益。土地综合整治效益评价的核心是评价内容和评价方法的确定,而评价内容的确定取决于对土地综合整治效益内涵的界定,效益内涵不同评价内容也就不同。因此,对土地综合整治效益的科学界定是土地综合整治效益评价的基础。  相似文献   

14.
正近年来,浚县国土资源局把土地综合整治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立足农村面积大、农业基础条件薄、农民人口多的基本县情,大力推进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有效挖掘农村土地潜力,科学合理配置城乡土地资源,全县耕地资源得到切实保护,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和居住、生态环境得到有效改善。截至目前,浚县实施土地整治(整理)项目10余个,已争取土地整治项目资金近3亿元,开发整理各类土地20余万亩,新增耕地近1万亩;正在实施土地综合整治项目7个,涉及村庄44个,申请到位建新区基础设施补助资金2407万元。开展空心村、砖瓦窑、工矿废弃地复垦及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工作,为城市建设、产业区发展、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等重点项目落地置换土地指标近万亩。  相似文献   

15.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召开后,新一轮农村土地改革正深入展开。在此之前,大胆探索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发展适度规模经营的沁阳市,顺应形势,进一步掀起了农村土地承包权流转的热潮。  相似文献   

16.
一、土地流转的重要性必然性 土地是农业发展最基本的生产资料,也是农民最基本的生活保障,农村土地制度完善与否,土地流转机制是否适应经济的市场化发展,  相似文献   

17.
《黑龙江国土资源》2011,(1):F0003-F0003
2010年12月14日至20日,我省先后召开《黑龙江省土地开发整理工程建设标准》专家评审会、黑龙江省农村土地整治示范建设2010年度项目初步设计与预算专家评审会、三江平原东部地区土地整理重大工程调整项目专家评审会,  相似文献   

18.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改革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在农村土地产权和使用权流转方面还存在着制度性的缺位,需要不断地探索。党的十七大提出,要进一步"健全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河南是一个农业大省,农民占全省人口的绝大部分。农村的发展是河南实现现代化的关键所在,而农村土地制度是农村经济制度的核  相似文献   

19.
随着绥化市国民经济的持续发展,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力度的加大,农村城镇化、工业化、现代化水平的提高,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步伐的加快,参与土地流转的农户将越来越多,土地流转规模将越来越大,速度将越来越快,期限将逐步延长,并将向经营土地的农业企业和专业大户靠拢集中。最终,土地进一步向规模化、集约化方面发展,这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一个大的  相似文献   

20.
人多地少的国情决定了我国农业要想走向现代化,必须在扩大土地经营规模上做文章.扩大土地经营规模就必须实现土地要素的优化配置,要实现土地要素的优化配置必须有土地流转.通过“土地流转”实现土地规模化和集约化经营,既是我国当下农村土地现状的客观要求,也是我国发展现代农业的必然趋势.由于我国农村土地流转起步较晚,因此现阶段我国土地流转规模远远低于预期水平.虽然制约土地流转发展因素复杂多样,但从目前全国各地探索的情况来看,主要问题就是如何激发农村土地流转的积极性又最大程度地确保流转双方收益的问题.针对这一问题,本文结合土地综合整治提出如下思考和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