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当前,城市防震减灾宣传工作卓有成效,但在存在诸多困难的广大基层,特别是农村地区的防震减灾宣传工作还有很多不尽人意的地方。作者在借鉴一些基层地震部门工作经验的基础上,结合自身工作实际总结出了做好基层防震减灾宣传工作的几点对策。  相似文献   

2.
概述了东部沿海地区根据其自身的地震特点与社会特性,如何开展防震减灾工作,以及开展防震减灾工作所面临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城市群地震灾害特点与防震减灾对策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高孟潭 《中国地震》2003,19(2):103-108
城市群是我国经济迅速发展的产物。我国东部地区已经涌现了大量的城市群。城市群地震灾害比单个城市的地震灾害更为复杂、严重。地震对社会经济的影响更大。本文首次对城市群的地震灾害特点、防震减灾对策进行了系统的讨论,并着重指出了城市群防震减灾研究的重点领域。  相似文献   

4.
由青海省地震学会与中国地震学会地震地质专业委员会联合主办的古地震与地震危险性评价讨论会于1997年6月8日至13日在西宁市召开。会议主要交流古地震研究和利用古地震研究结果进行地震危险性评价的方法、进展和最近研究成果。古地震学是地震研究的一个重要分支,随着防震减灾工作的深入开展,古地震学在地震灾害评估中所起的作用越来越突出,近年来我国东部地区,特别是沿海开放城市的地震危险性评价为大中城市及厂矿建设的规划发展和地震减灾做出了一系列的典型成果,并取得了可观的社会经济效益。而我国西部地区,尤其是青藏高原地区在古…  相似文献   

5.
李敏  钟伟 《地震科学进展》2023,(12):581-588
社区是韧性城市建设的排头兵,是减轻灾害风险,指导工作优先开展次序的先锋队,社区居民是灾害风险的主要应对者和直接受害者,社区防震减灾工作的顺利开展是现代化防震减灾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开展社区防震减灾工作仍存在诸多困难,基于嘉兴某社区防震减灾工作现状,提出针对东部地区防震减灾工作指南建设架构,以做到有计划、有准备地防御地震灾害,最大限度地避免和减轻地震可能给社区所带来的危害,帮助社区工作者和居民提高地震灾害的风险意识,培养社区地震灾害的应急文化,促进辖区社区稳定和发展。  相似文献   

6.
何熙平 《华南地震》1997,17(1):71-74
珠江三角洲地区是全国地震点监视防御区,也是全省防震减灾工作“九五”计划的重点地区,本文叙述了珠江三角洲地区防震减灾工作的战略意义及震害特点,提出了该区防震减灾工作的重点以及当前需做好的几若工作。  相似文献   

7.
城市防震减灾能力的评价研究作为国家防震减灾工作的核心内容之一,关乎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可持续发展,是一项基础性和公益性研究工作,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完成国务院2004年所提出的"在未来的十五年内(2020年以前)使我国基本具备综合抗御6级左右、相当于各地区地震基本烈度的地震能力,大中城市、经济发达地区的防震减灾能力力争达到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目标具有重要意义。城市防震减灾能力的评价研究起步较晚,是地震工程研究的难点和热点课题之一,更是现代社会对地震工程界提出的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进行的城市防震减灾能力标定及可接受风险研究不仅可以使城市灾害损失定量化评价成为可能,而且可为评价城市防震减灾能力提供客观的度量标准,有助于科学合理地指导城市的防震减灾决策。  相似文献   

8.
城市地震灾害及防御对策浅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从全球地震灾害的回顾及主要特点着手分析。阐明了城市防震减灾工作是不容忽视的,特别是我国许多城市处在地震易发多发地带,一旦地震发生,对城镇造成的人员伤亡及财产损失极为严重,最后,针对防震减灾对策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9.
社区是城市的重要组成单元,社区防震减灾能力的提高对于推进城市防震减灾事业具有重要作用。社区防震减灾能力的提高依赖于地震科学,社会科学和经济科学的交叉发展。本文结合沈阳市防震减灾日城市社区宣传活动和问卷调查结果分析了目前城市防震减灾工作上的存在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进行了探索和研究,提出了“社区防震模式”的一些新的理念和相应的一些工作方法,可以看出推进“社区防震减灾”工作有利于地震部门更好的服务社会,有助于推动全社会防震减灾事业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10.
本文系统地介绍了青海省防震减灾工作的情况,并重点叙述了青海东部几次中强地震的短临预报及动态跟踪过程。  相似文献   

11.
浅谈城市发展与防震减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加强防震减灾规划,加强地震安全性评价工作,加强地震应急救援能力以及增强公众防震减灾意识等4个方面的分析,揭示了城市发展与防震减灾的关系,强调了建设地震安全社区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2.
图们江流域历史地震资料的分析与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金东淳  崔天日 《中国地震》2002,18(3):289-296
地震危险性分析和地震灾害损失估计是城市防震减灾工作的基础,而历史地震活动的研究是分析和估计未来地震危险性的必要依据之一。近年来,我们通过历史地震资料的发掘和现场考察,对图们江流域的地震活动特性有了新的认识,为延边地区城市工程建设提供了较可靠的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3.
郝文娟 《山西地震》2005,(Z1):43-43
防震减灾的科普宣传工作是防震减灾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搞好科普宣传工作,为防震减灾工作出谋献策是每位地震工作者的重要责任.我国是一个多地震的国家,地震频度高、强度大、震源浅、分布广.资料表明,我国41%的国土,一半以上的城市都位于地震基本烈度Ⅶ度或Ⅶ度以上地区,从而使我国成为世界上受地震灾害最严重、经济损失最大的国家之一.我国现处在一个新的地震活跃期,面对这样严峻的地震形势,我国防震减灾工作的任务会更艰巨.  相似文献   

14.
朱泽 《地震学刊》1999,(B02):23-26
回顾两次溧阳地震,总结两点经验教训:1.地震监测预报应与防震减灾一起抓;2.抓防震减灾工作应;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进而提出现在的防震减灾工作应加强地区的地震监测工作,应强化防震抗震措施以及做好防震减灾宣传,制订震前预案震后救护救灾等工作。  相似文献   

15.
分析了青海省少数民族地区的区域特色及震害特点,研究了如何在这些地区开展防震减灾工作及相关地震对策。  相似文献   

16.
张玮  肖建华 《高原地震》2007,19(2):60-61
破坏性地震的特点,防震减灾工作“三大体系”(即地震监测预报、震灾防御、紧急救援)的内容,西部地区地震活动的现实及西部大开发的发展战略无不要求政府充当防震减灾工作的主角,西部防震减灾工作中应突出政府的主导作用,各级政府只有将防震减灾工作纳入到社会经济发展规划中,提供长期稳定的投入,建立、健全预警、保障体系,才有可能在实际工作中取得切实的减灾效果。  相似文献   

17.
张艳凤 《高原地震》2007,19(1):27-30
县级地震工作机构是防震减灾事业发展的基础,工作任务繁重,责任重大。通过对云南省县级地震工作机构现状的调查,归纳了云南省县级防震减灾工作发展过程及其作用,探讨了进一步推进工作的思路与措施,并对云南省县级防震减灾工作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8.
新时期城市防震减灾宣传教育工作策略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通过对新时期城市特点的研究和分析,结合以往的地震科普工作,探讨了防震减灾宣传教育工作的新思路和方法,提出了在不同时期、针对不同对象的防震减灾宣传教育工作策略。  相似文献   

19.
经中国地震局批准,由甘肃省地震局和西部各有关省、市、自治区地震局倡议发起,西部地区各级政府和防震减灾工作管理部门参加的“中国西部防震减灾论坛”今天在甘肃省酒泉市正式成立并举行首届大会,并将对西部防震减灾工作进行深入研讨。中国地震局刘玉辰副局长和中国工程院谢礼立院士等莅临指导,中国地震局有关部门和西部省、市地震部门领导及专家学者光临会议,这不仅是我省防震减灾工作的荣誉,而且也是西部地区防震减灾发展历史上的一大喜事。在此我代表甘肃省政府表示衷心的欢迎与祝贺。中国西部地区约占全国面积的三分之二,是我国强地震…  相似文献   

20.
本文回顾了1989年10月18日大同-阳高6.1级地震前后各级政府发挥、运用防震减灾中的职能的情况,用实例说明在我国地震工作方针和防震减灾政策指引下,各级政府发挥防震减灾的举措和成效,指出这是我国防震减灾工作的一次成功实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