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摘 要]安妥岭钼(铜)矿床位于华北地台北缘,是上黄旗-乌龙沟成矿带新发现的大型斑岩型钼(铜)矿床。本文收集了安妥岭成矿系统的信息资料,从系统成矿的理论和方法出发,研究了成矿系统定位,从成矿物源、成矿动力作用、成矿通道与赋存空间、成矿控制的环境要素、成矿条件的组合、配置特征等方面详细研究了成矿条件,构建了成矿组成与成因模型,分析了成矿特征,认为成矿系统的成矿条件结构层次丰富、成矿空间巨大、成矿流体丰富充分、多次聚集成矿、成矿配置有利,具有形成大型斑岩钼(铜)矿床的远景,从勘查找矿的工作程度分析研究与成矿系统的剥蚀出露特征研究出发,认为该成矿系统的找矿空间与潜力巨大,目前其勘查找矿程度不够,具有较大的找矿潜力。  相似文献   

2.
辽宁省是全国重要的矿产资源生产基地,为国家建设提供了大量的矿产资源。运用成矿系列的理论和方法,以辽宁省区域构造演化为基础,充分研究省内在一定的时间和环境中,与一定成矿作用有关的重要矿产的成矿地质背景、成矿环境、成矿时代、成矿作用、成矿演化规律,以及与矿床形成有关的地层、岩浆岩、构造、围岩蚀变等特征。重新厘定了辽宁省重要矿产成矿系列,划分了16个成矿系列、17个成矿亚系列。从成矿环境、成矿时代的横向上与构造单元、矿集区的垂向上,结合成矿作用、矿床组合划分了成矿谱系。最后阐述了成矿系列及成矿谱系的特征。辽宁省重要矿种成矿系列和成矿谱系的划分,对深入研究辽宁省区域成矿规律和指导矿产勘查工作具有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试论新疆成矿体系与时空演化模式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文章探讨了成矿体系的内涵,在以往研究成果和编制1∶1 500 000中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矿床成矿系列图的基础上,根据先时间、后空间、再成因的总体思路,完善了新疆前寒武纪、早古生代、晚古生代、中生代、新生代五个时段成矿体系,初步构建了各时段成矿体系的时空演化模式,总结出5个时段成矿体系的特点是:前寒武纪为基底陆壳的形成与发展各具特色的成矿体系;早古生代板块体制早期发育具中亚成矿域特色的成矿体系;晚古生代板块体制晚期发育具中亚成矿域特色的成矿体系;中生代新疆北部发育板内西域成矿特色的成矿体系和新疆南部发育特提斯成矿域特色的成矿体系;新生代发育板内西域成矿特色的大陆成矿体系。  相似文献   

4.
现代成矿理论的某些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简要分析了成矿理论的发展趋势,重点对10种现代成矿理论作了简要的介绍,它们是:同生成矿理论、浅生成矿理论、微生物成矿理论、边缘成矿理论、纬度分带成矿学说、软硬酸碱成矿理论、建造分析成矿理论、浅成低温热液贵金属成矿理论、成岩作用促使沉积成矿理论和砂金成矿的细菌结晶机制。笔者认为成矿理论的研究应注意综合性、多因素和适用性,还强调成矿理论随着地质科学不断发展而逐步丰富和完善。  相似文献   

5.
成矿系列的缺位问题及其在成矿预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3,他引:5  
文章在燕山地区找矿实践中,应用矿床的成矿系列概念和分析方法开展了成矿预测研究,提出了成矿系列缺位概念,其含义是指在一定的区域内,依据矿床的成矿系列概念,经对该区地质演化历史、矿床形成地质环境、成矿作用、成矿物质、矿床时空分布规律、成矿系列模式、成矿体系的系统研究后,确定的成矿体系中各个序次的成矿系列在空间、时代、矿床类型、成矿元素(矿种)等方面应当存在而尚未被发现的部分。并把成矿系列缺位分出4个类别,即成矿系列空间缺位、成矿系列时代缺位、矿床类型缺位、矿床成矿元素(矿种)缺位。对运用成矿系列缺位概念进行成矿预测时应重点研究的内容进行了初步探讨,列举了成矿系列缺位预测成功范例。  相似文献   

6.
广东河台金矿成矿物理-化学条件及找矿方向   总被引:3,自引:3,他引:3  
何文武  张文淮 《矿床地质》1993,12(2):120-128
本文通过对河台金矿流体包裹体的研究,从包裹体一般特征,成矿温度、压力,成矿流体特征、来源等方面系统分析了成矿的物理化学条件,并进一步探讨了成矿流体在不同成矿期、不同成矿阶段的演化以及流体的演化在成矿过程中的意义。通过这些研究,结合成矿地质条件、矿床地质特征以及矿物学等方面的研究成果,提出了本区的找矿方向。  相似文献   

7.
成矿体系研究和应用新进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探索成矿规律和找矿实践中,从岩浆热液成矿、成矿构造体系和成矿系列等研究,提出了"成矿体系"的概念,分别赋予不同定义并用于找矿实践,取得了一定成果。但对成矿体系源于何时、出于何处、原意为何等问题却较少追究,也存在一些争议。文章就成矿体系的概念,从岩浆热液成矿到岩浆-热液-成矿体系、成矿构造体系到成矿体系和成矿系列构筑成矿体系的由来,综合概括,提出成矿体系的新定义,揭示其新特点,并对断裂网络+成矿体系、成矿结构体系和成矿系列缺位的思路和方法进行成矿预测、资源潜力评价和矿产勘查取得的新成果及新进展,作简要论述,以供借鉴。  相似文献   

8.
从成矿时间域、空间域的视角探讨了成矿系统的层次结构和构造对成矿系统的控制作用。一般内生成矿系统的时限可对应于大地构造活动旋回或相对独立的构造活动阶段,沉积成矿系统与变质成矿系统应与地质年代(代、纪、世)相对应。在空间尺度上,成矿系统从大到小可划分为7个层次:成矿全球系统、成矿巨系统、成矿大系统、成矿系统、成矿亚系统、成矿子系统和成矿亚子系统,它们分别对应于全球、成矿域、成矿省、成矿区带、成矿亚带或矿集区、矿田和矿床,低级别成矿系统的发育受到高一级成矿系统的约束,它们又受多级别成矿构造体系的控制。在此基础上阐述了长江中下游铁铜金成矿带成矿系统的类型、时空结构及其构造控制,其中区域断裂-岩浆网络体系是控制燕山期岩浆-热液成矿系统层次结构的主导因素,矿田内断裂-岩浆网络体系的“三层结构”模式控制了成矿子系统的分带性,侵入-接触构造体系多样性使成矿亚子系统和矿床产出各具特色。构造和岩浆活动的耦合是成矿系统发育的重要动力学机制,相对持续稳定的矿田构造应力场和成矿流体系统是形成大型矿田(床)的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9.
成矿构造研究法在危机矿山找矿中的几个应用实例   总被引:12,自引:7,他引:5  
综述了成矿构造研究方法的本质及在区域成矿学、成矿定位机制研究、成矿动力学等方面研究的进展,并以江西洋鸡山金矿、湖南沅陵沈家垭金矿和江西东乡铜矿的成矿与找矿预测为例,阐述了成矿构造研究方法所取得的新成果,从成矿构造学的角度,深刻理解成矿构造研究法在成矿规律研究和找矿预测中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0.
地洼学说成矿理论的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本文简述了地洼成矿理论的基本要点。结合国内外研究实例,对构造-成矿类型及模式,多因复成成矿的标志,“原地洼区”成矿等作了、阐述;并着重强调了构造动力成矿学研究的重要性,提出地壳演化与成岩成矿元素演化的一体性、顺序性、周期性和方向性等是构造动力成矿学研究中的重要课题。综述了近年地洼成矿理论的应用实例。  相似文献   

11.
海底喷气成因热水沉积成矿理论研究综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简要回顾了海底喷气成因热水沉积成矿理论发展的3个阶段,概述了海底喷气矿床分类、成矿模式、成矿规律等方面的研究现状。结合国内外新动向,提出要从整体沉积成矿盆地的岩石圈动力学成矿、地史成矿、流体动力学成矿和生物成矿等方面深入进行研究,以提高对海底喷气矿床综合预测和定量评阶的能力。  相似文献   

12.
构造成矿理论的研究进展及在金矿找矿中的应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文综述了构造成矿学研究的基础,以及在区域构造成矿学、构造成矿流体、构造成矿定位机制、构造成矿动力学机制等方面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最新进展及发展趋势.从构造成矿学的角度,深刻理解构造成矿学研究在成矿规律研究和找矿预测中的重要性.以江西洋鸡山金矿的找矿实践为例,阐述构造成矿学研究在实际工作中的成果,为今后进一步深入研究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3.
赣东北地区的区域成矿特征和成矿谱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赣东北地区位于扬子、华夏两大构造单元复合部位,中、新生代受到北北东向滨西太平洋构造--成矿域强烈叠加作用,成矿地质条件优越、成矿期次多、成矿强度大、矿床类型多样。近年来区内找矿工作有了新突破,对内生金属矿床区域成矿规律的认识也有了新的进展。对照其大地构造单元笔者将赣东北地区划分成2个成矿带,7个成矿亚带,总结了4个主要成矿期,归纳出4大主要成矿系列,构建了区域矿床成矿谱系。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北京地区重要矿床的成矿地质背景、成矿环境、岩浆活动、控矿构造、围岩蚀变、成矿时代、矿床特征等分析研究,运用在一定的地质历史时代或构造旋回阶段,在一定的大地构造单元或成矿区带内,与某一特定的地质成矿作用有关,表现为具有成因联系的矿床组合这一成矿系列概念,基本确定了北京市的成矿系列,划分了9个成矿系列、18个成矿亚系列,并对其构造演化与成矿关系进行总结,厘定了成矿谱系。  相似文献   

15.
对成矿模式的概念进行了介绍,回顾了成矿模式研究的历史,并分析了成矿模式研究的现状和发展方向.对成矿模式的建立、成矿模式的分类以及成矿模式的应用等有关问题做了深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6.
秦祁昆成矿域古生代区域成矿规律   总被引:13,自引:7,他引:6  
位于古亚洲成矿域和古特提斯成矿域之间的秦祁昆成矿域,是我国大陆的一个重要成矿区域,其丰富的固体矿产资源、多种成矿作用的复杂表现以及独特的区域成矿背景已为人们所关注。通过对这一成矿域古生代主要矿床的资源类型、区域分布、成矿作用演化及成矿背景的研究,重点讨论了古生代区域成矿的时空演化,并归纳总结出古生代区域成矿的成矿元素及组合、成矿作用演化、区域成矿的旋回性、成矿区域迁移和成矿发生的主要时间段5个方面的总体规律。  相似文献   

17.
运用成矿系列理论,结合矿床的成矿时代、成矿地质构造环境、主要成矿作用及形成的矿床组合,对广东省矿床成矿系列进行了研究,将全省矿床厘定为21个矿床成矿系列,37个矿床成矿亚系列.结合区域成矿旋回和各成矿系列的演化关系,建立了成矿谱系.研究表明,广东省矿床成矿系列在时空分布上具有明显的不均衡性,但随时间演化具有序性和旋回性.同时指出了研究工作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深化研究的建议.  相似文献   

18.
通过近年来对印度尼西亚的地层、构造、岩浆及矿产研究,在大地构造单元划分基础上,本文将印度尼西亚划分为3个一级成矿域(特提斯成矿域、环太平洋成矿域、印度-澳大利亚成矿域)、4个二级成矿省(苏门答腊岛成矿省、加里曼丹成矿省、苏拉威西成矿省、新几内亚成矿省)和9个三级成矿带,并对各成矿带的地质及成矿特征进行了简单阐述。  相似文献   

19.
右江沉积盆地印支-燕山期金矿成矿系统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滇黔桂接壤区卡林型金矿床含矿建造的形成与右江沉积盆地印支期的演化息息相关,本文以翟裕生等确立成矿流体系统的原理为基础,将右江沉积盆地中的金矿床按照成矿流体输导体系的不同划分为断裂构造输导成矿子系统、不整合面构造输导成矿子系统、岩性输导成矿子系统。以典型矿床为载体,初步探讨了各成矿子系统的成矿要素、成矿作用过程和成矿作用产物,并建立了该成矿系统的综合成矿模式。  相似文献   

20.
陶平  陈建书  陈启飞  王常微 《贵州地质》2018,35(3):171-180,217
本文在系统总结贵州省最新地质矿产研究成果,进行全省构造单元修订及进一步划分基础上,以多矿种区域成矿条件及区域成矿规律最新认识为依据,对全省三级成矿区带进行了修订,提出了四级及更次级别成矿区带划分方案。贵州省归属于滨(西)太平洋成矿域的扬子成矿省和华南成矿省,进一步划分为4个三级成矿单元、6个四级成矿单元、12个亚四级成矿单元。各级成矿单元的成矿地质条件、控矿因素、成矿作用及其产物各具特色。该划分方案对贵州省成矿规律研究及找矿工作部署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