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城市化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响应已成为新时期城市化推进的主要目标和产业结构优化的重要途径。美国五大湖工业区的成功转型所体现出来的工业型区域产业结构演变城市化响应的发展规律将为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改造提供有益的借鉴与启示。文章分析了美国五大湖工业区产业结构演变城市化响应的过程,并根据其影响机制,得出了东北老工业基地可以从中获得的启示和可借鉴的经验,为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改造提出较为符合实际的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2.
东北地区民营经济发展路径及空间组织形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改造和振兴,国有企业的改制、改组和改造,激活地方经济,资源型城市和地区结构转型和发展接续产业,实现社会公平等,都离不开民营经济的发展和积极参与,发展民营经济也是解决“东北现象”和“新东北现象”的根本途径。文章通过对东北老工业基地民营经济发展特点和现状的阐述,以及对该地区发展民营经济优势条件的分析,提出了民营经济发展战略及其指导下的发展民营经济的地域组织形式和路径。  相似文献   

3.
信息化在区域经济发展特别是老工业基地改造中的作用问题是信息地理学关注的焦点之一。在初步分析了信息化可促进老工业基地产业结构优化和区域空间重组的角色后,通过世界上较成功的德国鲁尔区、法国洛林区和英国东北部的老工业区改造实践.具体展示了信息化在振兴老工业基地中的重要作用。研究表明.以信息化提升传统产业并积极发展信息产业是推动老工业基地产业转型成功的重要动力.但信息化不能完全解决老工业基地难题.它只是其中最重要的一环而不是全部.  相似文献   

4.
东北老工业基地绿色发展评价及障碍因素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任嘉敏  马延吉 《地理科学》2018,38(7):1042-1050
以东北老工业基地11个典型城市为研究对象,从资源利用、产业绿色化、经济发展质量、环境保护、绿色人居5方面构建指标体系,分析东北老工业基地绿色发展水平时空演变特征,运用障碍度模型揭示其绿色发展水平提升的障碍因子。研究表明:东北老工业基地城市间绿色发展水平差异显著,高值区始终分布在沈阳、长春、大连、哈尔滨。研究期内,高水平类型城市数量增加,中高、低水平城市数量减少,以四大城市为核心的绿色发展水平空间格局更加明显。科学技术支出占GDP比重、政府财政自给率、环境保护支出占GDP比重、人均GDP、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成本费用利润率是影响东北老工业基地绿色发展水平提升的主要障碍因子。  相似文献   

5.
德国鲁尔区工业地域变迁的模式与启示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在分析鲁尔工业区的历史演变过程及其经济转型引起的失业,污染,停产,人口流失,社会形象下降等一系列问题的基础上,总结了鲁尔工业区改造过程中所采取的产业政策,政府导向,财政补贴和发展工业旅游景观的措施,介绍了埃姆什工业改造样板的发展。通过对鲁尔工业区地域结构转型模式,探讨了这一模式对我国东北老工业基地改造的启示。  相似文献   

6.
东北作为传统工业基地,工业在东北经济的发展中一直扮演着重要角色。加快东北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实现其振兴,必须按照市场化的方式重建企业之间的产业联系,实现产业集群。以高质量的市场化环境为基础工程,树立现代产业观念,全力打造适宜于产业迅速成长的经济和社会机制。  相似文献   

7.
刘继生 《地理科学》2005,25(1):127-127
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明确提出“支持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加快调整和改造,支持以资源开采为主的城市和地区发展接续产业”,“国家要加大对粮食主产区的扶持”等的重大决策,为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振兴提供了难得的机遇;报告中提出的“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为东北地区完成上述历史任务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8.
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是我国重大区域发展战略之一,其关键环节在于促使核心城市快速发展,发挥其对区域的带动作用。文章以哈尔滨市为例,分析了核心城市物流发展对推动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的基础作用。在运用城市物流规划理论与方法、借鉴国内外经验的基础上,结合城市发展需要和现存问题,对哈尔滨市城市物流体系规划进行了探讨,为其他城市的物流规划提供了一定的思路和模式借鉴。  相似文献   

9.
吉林老工业基地产业布局与协调发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产业布局以在区域内整合资源、形成内部分工体系成为老工业基地改造过程中重要的研究课题之一。文章从吉林省产业布局存在的问题入手,从不同方面分析了老工业基地改造过程中吉林省产业协调发展与布局调整,并提出了在这个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以加快吉林省老工业基地的改造与振兴,促进吉林省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当前中国快速城镇化进程中出现了城市增长与收缩并存的现象,而城市收缩又以老工业基地最为典型。以中国老工业基地城市为研究对象,根据2009—2018年各城市人口和经济变化,分析城市收缩状况及类型,探讨其影响机制。结果表明:(1)从城市收缩类型来看,总体上老工业基地城市以经济收缩型为主,人口-经济收缩型次之,而人口收缩型占比较少,在空间分布上经济收缩型、人口-经济收缩型城市多呈现连片的空间分布特征,而人口收缩型城市呈“点”状分布特征;(2)从城市收缩路径来看,经济下滑先于人口流失现象是多数老工业基地城市出现收缩的一个首要表征,较少部分老工业基地城市为早期的人口流失进一步导致后期经济下滑,符合前一个转变路径的城市主要分布在我国中部省区和东北部分地市,遵循后一个转变路径的城市主要集中连片分布在东北老工业基地;(3)分析老工业基地城市影响因素可见,出生率水平、工业就业、产业结构、对外开放、科技投入多个因素以不同形式和程度影响城市人口与经济的增长和收缩。  相似文献   

11.
李鹤  张平宇 《干旱区地理》2012,35(5):829-837
工业结构优化升级是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一项核心任务。基于对区域工业行业结构、所有制结构、企业规模结构动态变化的定量分析,总结了1990年以来东北地区工业结构演变特征与存在的问题,分析了区域工业结构演变的主要驱动因素,并探讨了区域工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发展方向。研究表明:1990年以来东北地区工业结构调整在解决体制性矛盾、发挥存量优势方面成效明显,在政府支持、外资驱动、市场需求拉动以及资源环境压力等因素的影响下,东北地区工业结构高加工度化发展趋势初步显现,重工业比重持续上升的态势得到遏制,工业所有制结构调整阶段性效果显著,所有制结构单一的现象得到改善,企业规模分化现象近年来表现出下降趋势,大型工业企业主导工业发展态势的局面正在逐步改变。但偏重的工业结构未发生实质性改变,优势工业行业构成变动不明显,多数新兴工业行业规模较小,高技术产业发展滞缓,推动区域工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内生性动力不足,工业结构优化升级与拉动就业之间的矛盾开始凸显。  相似文献   

12.
中国西部开发战略创新的经济地理学理论基础   总被引:20,自引:3,他引:20  
在分析了对中国区域发展产生重大影响的经济地理学理论的基础上,探讨西部开发的重大问题,就国家-地方-个人利益的协调、跨越式发展的可能性、以及经济建设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等进行经济地理学理论层面的思考,论证了西部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进而提出了“富民”优先、缩小社会发展差距、建设特色经济、非均衡开发、东西合作等西部开发战略创新的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13.
基于Shift-Share的辽宁老工业基地区域经济弹性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老工业基地经济弹性特征对于增强其应对国内外扰动,促进落后的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采用区域经济弹性概念,在对1990—2015年辽宁老工业基地经济周期划分的基础上,测度各城市不同周期中经济抵抗力和恢复力表征区域经济弹性,借助shift-share分析法将区域经济弹性分解为产业结构分量和区域竞争力分量,揭示区域经济弹性的作用机制,结果发现:在不同时段内的区域经济弹性具有动态差异性特征,辽宁省对冲击扰动的抵抗力较低,容易遭受冲击影响;城市产业结构和区域竞争力均对区域经济弹性产生重要作用,且区域竞争力起主导作用,当前辽宁区域经济弹性受产业结构素质低和竞争力弱双重约束;服务业受老工业基地“路径依赖”影响,长期存在结构水平低和竞争力弱问题,第二产业结构素质和竞争力不匹配问题严重,路径依赖下的制度锁定现象仍旧存在,这都限制了辽宁的区域经济弹性水平。针对区域经济弹性特征和内部机制,提出了促进辽宁老工业基地经济振兴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区域经济弹性视角下辽宁老工业基地经济振兴过程分析   总被引:10,自引:6,他引:4  
区域经济弹性概念对分析老工业基地演变过程有独特的理论价值。依据经济增速划分1990~2015年辽宁老工业基地经济周期,通过构建反事实函数测度不同阶段城市和分产业经济抵抗力和恢复力,揭示了区域经济弹性的演化特征,反映了辽宁老工业基地经济振兴过程,结果发现:同一经济周期中抵抗力和恢复力之间存在负相关关系,抵抗力低受冲击影响严重的城市在随后的经济振兴过程中经济恢复发展好,存在“创造性破坏”过程;区域经济弹性是一个不断演化的过程,区域对冲击的抵抗力水平受前一经济周期恢复力的影响,区域经济弹性在引起区域应对冲击能力的变化同时其自身也因此而发生改变;辽宁老工业基地的经济振兴经历了衰退-恢复-下滑的波动历程,呈现倒“N”型,其面对冲击扰动的抵抗力较低,第二产业更易受到冲击影响,第三产业抵抗力相对较高,老工业基地长期存在路径依赖、制度锁定现象,结构性体制性问题严重,突破能力弱,过度依赖传统重化工业,新兴产业发展缓慢,现代服务业发展严重滞后。针对老工业基地演变过程的规律特征,提出了辽宁老工业基地经济振兴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对东北区经济地域系统形成发展机制的再认识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陈才  修春亮 《地理科学》1995,15(3):217-225
  相似文献   

16.
东北老工业基地城市群组结构和功能优化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王士君  王丹  宋飏 《地理科学》2008,28(1):15-21
东北地区城市群组应围绕老工业基地振兴和新型工业基地建设的任务,在新型工业化和城市化发展目标下,调整结构、优化功能.辽中南城市群应在继续重化工业和装备制造业方向的同时强化效益和效率机制;吉中城市组群应在坚持汽车工业和新兴工业部门方向的同时强化城际之间的行业联系;哈大齐以及黑龙江东北城市组群则应做好资源接续产业和新兴产业的培育工作.在结构调整和功能优化过程中,还要注意加强城市群组内部城市职能分工,加速产业结构与产品结构的梯度转移,逐步弱化不同等级城市间纵向联系的行政隶属关系,进一步强化同一等级城市间的横向联系,在城市群组之间亦形成良性的竞争和合作关系,为新型工业基地建设和东北地区经济发展提供空间载体.  相似文献   

17.
本文对能源基地进行了初步的类型划分,概述了各类能源基地的基本特点,探讨了综合发展的必要性与可行性问题。  相似文献   

18.
县域经济是区域经济中的重要的一环,是中国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基本载体,是未来中国提高综合国力、参与国际竞争的生力军,搞好县域经济对振兴西部经济具有重大意义。从优化产业结构、选择适宜主导产业人手,以高县这一典型的西部丘陵低山县为例,对高县的经济和产业结构现状进行了阐述,利用计算机spss软件分析了其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产业结构优化调整的方向,定性和定量地分析了高县的产业结构,利用特尔费法确定了高县的主导产业为煤化工并做了必要的分析。对高县“十一五”期间的国民经济发展具有具体的指导意义,对发展西部山区经济具有一定的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