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锡矿山锑矿田硅化碉的稀土元素特征及其地质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湘中锡矿山锑矿田是世界闻名的超大型锑矿田。本文系统地叙述了该矿田该中各矿床蚀变硅化岩及其原岩的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稀土元素所反映的地质意义。研究表明,尽管硅化岩的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与原岩相比有所改变,但仍可根据硅化岩的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恢复原岩;根据硅化灰岩的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可以推测硅质岩的物质来源于地壳上部,结合本区硅化岩的硅同位素组成特点,可以推测硅质交代中的硅为源  相似文献   

2.
湖南锡矿山锑矿床是目前世界上已发现的最大的锑矿床,其硅化非常发育且与矿化关系密切,根据硅化蚀变程度的强弱,从围岩到矿石大致划分为4个带:灰岩→弱硅化灰岩→强硅化灰岩→矿石。为揭示锡矿山锑矿的成矿过程及成矿流体信息,利用Isocon标准化方法,以Al_2O_3为惰性组分,对各蚀变带围岩及矿石的主、微量元素进行质量平衡计算。结果表明,热液蚀变过程中,Si、Sb、Li和Bi等大量迁入,而Ca、Mg、Na和大离子亲石元素Sr、Ba、Rb等大量迁出;成矿热液呈酸性并富硅,其中Hg、As、Au、Tl等元素含量极低,这可能是导致锡矿山锑矿床矿种单一的原因之一。稀土元素除Eu外,其他元素未发生明显的活化迁移,水岩反应并未影响原岩的稀土元素配分模式;蚀变岩及矿石中的Eu负异常可能表明成矿过程是在相对还原的环境下进行的。  相似文献   

3.
狐狸山金矿区,在无蚀变作用参与的韧性变形过程中,岩石化学成分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但大多数微量元素含量变化不大,稀土元素配分模式基本不变,它们可以反映原岩的特点。蚀变糜棱岩型矿体与围岩相比,稀土配分模式、亲硫元素Au、Ag、Cu和两性元素As、Sb含量差别显著,尤其是Au含量,前者是后者的百倍~几万倍,金的成矿作用主要与韧性变形后期富金流体的蚀变作用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4.
五台山西部狐狸山含金韧性剪切带的地球化学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狐狸山金矿区,在无蚀变作用参与的韧性变形过程中,岩石化学成分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但大多数微量元素含量变化不大,稀土元素配分模式基本不变,它们可以反映原岩的特点。蚀变糜棱岩型矿体与围岩相比,稀土配分模式、亲硫元素Au、Ag、Cu和两性元素As、Sb含量差别显著,尤其是Au含量,前者是后者的百倍 ̄几百倍。金的成矿作用主要与韧性变形后期富金流体的蚀变作用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5.
为查明粒度和分选作用对沉积物REE配分的影响,Crichton等(1993)对比了怀俄明州东南部年龄为2.0Ga的Libby溪群的石英岩、泥质岩和冰碛岩的成分,发现它们的REE型式相似(LREE富集,负Eu异常),相互间的成分差异大多可用石英的稀释作用解释。除少数元素(Ca、Sr、Ni和Cr)之外,Libby溪群和休伦超群Gowganda组冰碛岩的基质化学成分(包括REE)与新太古代上陆壳平均成分  相似文献   

6.
应用稀土元素及微量元素方法和Gresens方程,研究了小青山铜(金)矿区交代成因钠长石岩,区分出了两类不同原岩性质的钠长石岩。A类钠长石的原岩为绢云母千枚岩,它们的ΣREE为30.13~101.09,ΣCe/ΣY=1.8~7.8,δEu=0.23~0.91,稀土配分曲线为右倾型;Rb等大离子亲石元素强烈亏损。B类钠长石岩的原岩为辉长岩,它们的ΣREE=29.06,ΣCe/ΣY=2.04,δEu=0.93,配分曲线为平坦型,大多数微量元素均为负异常。两类钠长石岩形成过程中K2O、Fe2O3、FeO及MgO等带出,Na2O及SiO2带入。  相似文献   

7.
川西呷村黑矿型多金属矿床热液体系稀土元素组成特征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本文首次测定了呷村黑矿矿石中流体包裹体的REE组成,计算了与含矿流纹岩系熔体平衡的岩浆热液REE含量。主成矿期流体具有轻稀土富集、Eu明显正异常的特点,但岩浆热液却具有明显的Eu负异常特征,结合热液体系氧同位素及稀土元素交换反应模拟,表明岩浆热液不是直接的成矿热液。蚀变围岩具显著的Eu正异常,其它稀土元素出现亏损。蚀变反应水/岩比值较大,蚀变岩中的REE组成反映了成矿热液REE的特点,且REE亏损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野外11条勘探线剖面,72个钻孔岩心的地质编录和室内500多块薄片的系统观察,将岩背锡矿围岩蚀变自下而上划分为三个蚀变带,即黄玉石英化带,绿泥石黄玉石英化带和绢云母石英化带,并对各蚀变带主要蚀变岩进行了系统的岩石化学,微量元素和稀土元素的研究结果表明,蚀变岩氟含量很高,热液中氟的存在有利于Sn,W,Cu及REE的迁移和富集,含氟流体是导致蚀变岩Sn,W,Cu的富集和REE含量增加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9.
大水式金矿床稳定同位素、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研究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大水式金太床是近年来在西秦岭地区发现的一个国内外十分罕见的金矿类型,具有极为独特的矿化特征。通过对矿区热液方解石、硅质岩矿石、硅化灰岩及原岩、岩浆岩等地质体碳-氧、硅-氧、碳-氢-氧同位素和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的系统研究揭示,成矿物质中碳为氧化作用改造的深成岩浆碳,硅具深部岩浆或岩浆热水来源的特点,成矿流体具岩浆水与建造水混合之特点,各种矿石稀土配分曲线和δEu、δCe值均与岩浆岩类似或接近而与地  相似文献   

10.
苏普特片麻岩为含堇青石、矽线石及红柱石等变质矿物的眼球状、条纹条带状黑云斜长片麻岩、黑云二长片麻岩、二云母片麻岩等。其SiO2含量为63.12%~68.34%,Al2O3为13.64%~15.91%,TiO2为0.538%~0.772%,TFe2O3为6%左右,MgO含量较高,多数样品为3%左右。根据其岩石化学特征判断,原岩为泥质岩、砂岩等沉积岩。苏普特片麻岩稀土元素含量较高,ΣREE为155.21×10-6~271.93×10-6,轻稀土元素富集,具中等程度的负Eu异常;在以北美页岩(NASC)标准化的稀土配分型式图上具有较平缓的配分曲线,无明显的Ce、Eu异常。依据地球化学特征,推断其原岩的形成环境为活动大陆边缘。苏普特片麻岩中锆石具有岩浆锆石特征,其U-Pb SHRIMP年龄为282 Ma,可能代表了早二叠世的一次构造-岩浆-混合岩化事件。  相似文献   

11.
棉花坑铀矿床是我国重要的花岗岩型铀矿床,其铀成矿与硅化蚀变作用关系密切,但硅化蚀变与铀成矿之间的成因联系研究相对薄弱,尤其对早期红色硅化蚀变流体特征研究较少。文章选取棉花坑铀矿床早期红色硅化蚀变岩、微晶石英进行了主量、微量及稀土元素分析,结果表明:棉花坑铀矿床红色硅化蚀变岩亏损Zr、 Nb、 Ta等高场强元素,富集U等元素;w(∑REE)值较低,为(10.3~109.2)×10-6,且稀土元素配分模式与赋矿围岩基本类似,暗示红色硅化蚀变流体贫稀土元素,矿化物质主要来自赋矿围岩;同时其Sm/Nd、Pb/Ce和La/Ba值分别为0.27~0.39、0.97~8.11、1.76~16.81,指示了红色硅化蚀变流体为浅源和深源的混合。棉花坑铀矿床红色微晶石英中w(Al)值介于(45~157)×10-6之间,含量相对较低且变化范围较小,暗示流体的pH值变化较小;结合红色微晶石英型铀矿化品位相对较低的特征,推测红色微晶石英中w(Al)值变化特征可作为红色微晶石英型铀矿化铀品位相对高低的重要判据。  相似文献   

12.
西秦岭阳山金矿带安坝矿床热液蚀变作用   总被引:6,自引:4,他引:2  
张志超  李楠  戢兴忠  韩忠  郭耀宇  李在春 《岩石学报》2015,31(11):3405-3419
安坝金矿床是阳山金矿带内已探明金资源储量最大的金矿床,矿体受NEE向的区域性安昌河-观音坝断裂带及其次级断裂-裂隙系统控制,主要赋存于紧邻断裂带的千枚岩和斜长花岗斑岩中。围绕断裂-裂隙系统的赋矿围岩硫化、硅化、绢云母化、碳酸盐化、绿泥石化、绿帘石化和粘土化蚀变发育,其中前三种蚀变与金成矿作用关系最为密切。论文在厘定安坝金矿床热液蚀变类型、矿物组合特征、以及断裂变形与蚀变空间变化关系的基础上,通过对蚀变岩及其原岩的地球化学分析,剖析了热液蚀变作用过程与机理。研究结果表明,硅化蚀变贯穿发育于成矿前、成矿期和成矿后,绢云母化蚀变为成矿前和成矿期的产物,碳酸盐化蚀变主要发育于成矿晚阶段和成矿后,而粘土化蚀变为成矿后的产物。在长石蚀变为绢云母的过程中,有少量Al2O3带出,而TiO 2在蚀变过程中相对稳定,为此选取TiO 2作为不活动组分,开展质量平衡计算得出:在硅化过程中,明显带入的组分有SiO 2、Fe2O3、FeO、MgO、CaO、C、S、Au、As、Hg、Pb和Zn,而被带出的元素为Rb和Ba;在绢云母化过程中,明显带入的组分为SiO 2、Fe2O3、CaO、C、S、Au、As、Hg、Pb、Zn、Rb和Ba,带出组分为Na2O。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显示千枚岩原岩稀土元素含量比硅化和绢云母化千枚岩的稀土元素含量高,表明在蚀变过程中有稀土元素的流失。此外,千枚岩原岩的δEu=0.70,δCe=0.95;硅化千枚岩的δEu=0.72,δCe=1.00;绢云母化千枚岩的δEu=0.76,δCe=0.95。硅化、绢云母化千枚岩与千枚岩原岩的REE球粒陨石标准化配分模式曲线变化趋势相似,表现为明显的Eu负异常、无Ce异常的富轻稀土的右倾型曲线。含矿流体沿断裂带运移并与围岩反应,形成了石英和绢云母等蚀变矿物。硅化过程中,含矿流体中还原硫活度降低导致金沉淀;而绢云母化过程中,含矿流体的pH增大及K+和H+含量的减少和CO2含量的增加,致使载金黄铁矿、毒砂和金的沉淀。  相似文献   

13.
哀牢山金矿带成矿流体稀土元素地球化学   总被引:24,自引:2,他引:22  
毕献武  胡瑞忠 《地质论评》1998,44(3):264-269
本项研究测定了矿石、蚀变围岩和相应未蚀变岩石的稀土元素组成。通过对这些地质体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的对比研究发现,在成矿流体的演化过程中,镇沅和墨江两个金矿床成矿流体的稀土模式具明显的变化,而大坪金矿成矿流体的稀土模式则保持相对不变。因此,大坪金矿的稀土模式(轻稀土高度富集、弱负Eu异常和较强负Ce异常)可以代表初始成矿流体的稀土模式。研究表明,具有这种稀土模式的流式,可能是由地幔去气作用产生的地幔  相似文献   

14.
张俊明  李国祥 《岩石学报》1997,13(1):100-110
滇东早寒武世梅树村期含磷岩系中出现的十多层浅色粘土岩层为酸性火山灰蚀变而成的变斑脱岩,它们是火山喷发事件和事件地层对比的标志。这些浅色粘土岩层中稳定微量元素Hf、Nb、Y、Th、Zr含量高于非火山成因的粘土,而Fe、Ni、Co、Cr含量低于筇竹寺组泥岩。TiO2/Al2O3、Zr/Hf、Ti/Th比值属于酸性岩浆范围,球粒标准化稀土元素配分模式和具中至大的Eu负异常类似于花岗岩稀土配分模式。岩浆判别图指示了梅树村期变斑脱岩具板内花岗岩位置的亚碱性流纹岩和粗面岩岩浆亲缘性。变斑脱岩在地层序列上和区域上分布表明扬子地台西缘早寒武世初期火山活动频繁,火山喷发事件与古大陆解体和板内拉张构造运动有关。  相似文献   

15.
由于稀土元素在各种地质作用中具有一定的活动性,正确考虑稀土元素的地球化学活动性是运用稀土元素解释地质问题的基础,本文系统地研究了湘中锡矿山锑矿田和矿床中蚀变硅化岩及其原岩,矿石及矿物的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指出稀土元素在硅化蚀变和矿化过程中的确有定的活动性,并讨论了制约稀土元素活动性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6.
张俊明  李国祥 《岩石学报》1997,13(1):100-110
滇东早寒武世梅树村期含磷岩系中出现的十多层浅色粘土岩层为酸性火山灰蚀变而成的变斑脱岩,它们是火山喷发事件和事件地层对比的标志。这些浅色粘土岩层中稳定微量元素Hf、Nb、Y、Th、Zr含量高于非火山成因的粘土,而Fe、Ni、Co、Cr含量低于筇竹寺组泥岩。TiO2/Al2O3、Zr/Hf、Ti/Th比值属于酸性岩浆范围,球粒标准化稀土元素配分模式和具中至大的Eu负异常类似于花岗岩稀土配分模式。岩浆判别图指示了梅树村期变斑脱岩具板内花岗岩位置的亚碱性流纹岩和粗面岩岩浆亲缘性。变斑脱岩在地层序列上和区域上分布表明扬子地台西缘早寒武世初期火山活动频繁,火山喷发事件与古大陆解体和板内拉张构造运动有关  相似文献   

17.
湖南常宁县康家湾铅锌金矿硅化角砾岩岩石地球化学特征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许德如  刘静  陈广浩 《地质科学》2002,37(3):356-364
湖南常宁县康家湾铅锌金矿床硅化角砾岩带由未硅化角砾岩—极弱硅化角砾岩—硅化角砾岩—强硅化角砾岩(似硅质岩)组成,产于侏罗系与下伏二叠系间的不整合面附近,角砾成份复杂,充填物和胶结物类型多样。随着硅化程度的加强,硅化角砾岩带SiO2含量变化大,最高可达95.34%,而Al2O3、MgO、FeO、K2O、Na2O、CaO、CO2和P2O5含量特别是MgO、CaO、CO2和P2O5含量明显降低,且K2O>Na2O,TiO2的含量显著偏低。硅化角砾岩带LREE/HREE比值为1.95~4.93,Ce(δCe=0.44~0.81)和Eu(δEu=0.58~0.89)均为弱负异常,属轻稀土富集型,但随硅化程度增高稀土元素含量显著减少:未硅化和弱硅化角砾岩稀土元素总量较高,为(176.82~318.93)×10-10,与当冲组泥质岩配分曲线相似;硅化强烈的角砾岩稀土元素总量低,为(7.71~65.95)×10-10,与下伏栖霞组灰岩稀土元素配分曲线极为相似。结合微量元素F、Ba、Cl、Cr、Ni、Sr、V研究结果及硅化角砾岩带自底部至顶部特有的下粗上细的韵律性层理构造,认为康家湾铅锌金矿床硅化角砾岩带是在地台体制向地洼体制转变期的大地构造环境下,由于地壳快速隆升,二叠纪灰岩、泥质岩、石英砂岩等岩石剥蚀,在古河流环境下搬运、沉积形成的。此  相似文献   

18.
老寨湾金矿床位于扬子地台西南缘与华夏地块结合部位的南盘江造山褶皱带文山—富宁断褶束西畴拱凹北缘。矿体主要赋存于下泥盆统坡松冲组下段(D_1ps~1)石英砂岩、石英岩,硅化石英细砂岩、石英细砂岩中。本文运用Gresens和Grant提出的蚀变岩成分、体积公式和C_i~0—C_i~A图解法,对老寨湾金矿床岩(矿)石形成过程中主要元素迁移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石英砂岩在硅化过程中,SiO_2和As被带入,Au被带出进入流体;在氧化矿形成过程中,SiO_2和Au被带入;而在黄铁矿化矿石形成过程中,As、Au、FeO和Fe_2O_3被带入,SiO_2被带出。2)矿区各类岩(矿)石稀土元素分布模式图均呈右倾型式,为轻稀土富集型;氧化型岩(矿)石、硅化型岩(矿)石和石英砂岩的稀土元素分布型式类似,均表现为负铕异常,无明显的铈异常。3)黄铁矿化型矿石稀土元素分布模式图中样品分为2类:沉积成因和热液成因;沉积成因黄铁矿化型矿石含金低,w(ΣREE)值高,表现为负铕异常;热液成因黄铁矿化型矿石含金较高,w(ΣREE)值低,表现为正铕异常。4)黄铁矿化型矿石w(ΣREE)值明显低于其它几类岩矿石,说明热液型黄铁矿化型矿石的形成可能与矿区辉绿岩脉相关,表现出了深源的特征。  相似文献   

19.
狼山构造带是华北地台北缘巨型造山带的重要组成部分,韧性剪切带是狼山构造带内的主要构造形式之一,是地壳深层次构造的反映.对狼山Ⅱ号韧性剪切带西南缘糜棱岩化硅质条带状灰岩进行地球化学特征研究,以探讨不同变形强度的糜棱岩化硅质条带状灰岩与原岩的成分变异规律.常量元素、微量元素和稀土元素分析结果表明,与原岩中常量元素和微量元素含量相比较,变形强度不同的硅质条带状灰岩存在着差异变化.变形岩石中常量元素仅CaO为带出组分,其他均为带入组分;微量元素中富集Rr、Sr、Ba、Pb、Ti、Cr、Cu、Nb、Ta、Zr、Hf元素,Ni元素相对亏损.变形的硅质条带状灰岩与原岩的稀土元素配分模式图基本一致,表现为轻稀土元素富集、重稀土元素亏损的右倾斜曲线,具有明显的负Eu异常特征,表明稀土元素在韧性剪切过程中具有一定的相对稳定性和同源性.  相似文献   

20.
白银矿田含矿围岩蚀变特征及其意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李向民 《西北地质》1998,19(2):10-18
对北祁连加里东褶皱带中白银矿田成矿蚀变岩的研究表明,蚀变岩筒具有明显的分带性:中心部位是绿泥石化带,汉发泥石+石英+黄铁矿组合为特征;其外是绢云母硅化带,以绢云母+石英+黄铁矿组合为特征,最外则是蚀变带或弱蚀变带。岩石化学上,随着蚀变作用增强,MgO、K2O、FeO增加,而Na2O降低;白银矿田成矿系列中Cu-Zn型到Cu-Pb-Zn型、Pb-Zn-Cu型矿床,绿泥石中MgO、Si2O和降低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