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 毫秒
1.
氡及其子体向上运移的内因与团簇现象 总被引:14,自引:2,他引:14
氡及其子体密度很大,但在理想空气中具有明显的上运移能力,这不是用外因可以阐述的现象,而有其固有的内因,其机理是;氡及其子体和母体多为α辐射体,它们放出的α的粒子减速后为^4He,能与氡及其子体和母体形成复合团簇。氡很轻,当其复合团簇浮力大于重力时,团簇便会自行上升,成为氡及其子体向上运移的内因。 相似文献
2.
3.
4.
5.
桂、湘某些岩溶洞穴氡及其子体分布特征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5,自引:3,他引:5
通过对广西、湖南4个洞穴空气中的氧及其子体的初步研究发现,桂林地区的洞穴氧含量与世界上其它一些洞穴相比普遍较低,仅为0.046~0.168wL(或339~620Bq/m ̄3),而世界上洞穴最高浓度达41.97WL。这可能与桂林地区碳酸盐岩地层中的低背景值有关。同时发现,洞穴内空气流动程度是决定洞内氧及其子体聚集量的主要因素。在同一洞穴中,洞口附近的氧浓度要比深部低;而在放射性元素高背景区的万华岩中,由于它为一地下河型洞穴,且有三个进出口,洞内空气流动程度较高,故氧的浓度反而很低,仅为78~88Bq/m ̄3(0.011~0.012WL)。 相似文献
6.
7.
8.
9.
已观察到,通过充气钻孔的γ能谱测井,估算铀时存在着大量可变误差,扣除实测能谱的特征钾、铀和钍组分之后,剩下的残余能谱与代表钻孔中^222Rn子体的模拟能谱很接近。这些“氡”能谱和代表岩石中轴子体的模拟能谱之间的差异可用作测井受氡迁移影响的标志。 相似文献
10.
不同介质中氡运移的异常现象与α衰变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研究了氡在不同介质模型中的运移情况,实验得出:氡及其子体在竖立的封闭空气模型中,运移距离大大超过27m,远远超过扩散作用达到的范围;在空气、砾石、水和砂介质模型顶端,氡及其子体均呈阵发性而不是连续性变化。出现这些异常情况,是由于氡及其子体的产生与α衰变有关,α粒子系^4He,它能与氡及其子体形成He-Rn等团簇现象引起的。借助来自铀矿石的氡比来自液体镭源的氡具有更强的向上运移能力,论证了He-Rn团簇的存在。 相似文献
11.
12.
13.
14.
环境中氡及其子体的危害与控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简要回顾氡致肺癌的长时间认识过程和研究历史,简述了当年铀矿工人和矿工吸入氡及其子体与肺癌发病率的关系,指出环境中氡的危害。重点讨论了国内外室内氡和地下建筑物中氡浓度分布及其来源,从而启发人们研究环境中氡的地质来源以及控制室内氡水平的基本措施;进一步阐述了我国室内氡研究的成果和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张苗云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1995,(2)
氡对环境的影响及其作用张苗云(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贵阳550002)关键词氡同位素,放射性,环境在自然界,氡没有稳定同位素,只有三个天然放射性同位素222Rn、220Rn、219Rn。222Rn半衰期为3.825d,钍射气(220Rn)半衰期为... 相似文献
16.
北京西山地区岩溶洞穴氡浓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北京西山某岩溶洞穴1至4层进行了氡浓度测量,研究洞穴中氡浓度的变化特征,从时间和空间两个方面探讨其变化规律及其对人身体的危害。研究结果表明,天然溶洞在不同深度位置,氡浓度存在明显差异,随着深度的增加,氡浓度呈现线性的增长特征;溶洞内氡浓度在7、8、9月相对较高,平均浓度6123Bq/m~3,10、11、12月氡浓度较低,平均浓度2784Bq/m~3,呈现出季节性的变化特征,即夏季高而冬季低;溶洞内由氡及其子体所产生的年平均内照射剂量约为566 m Sv·a~(-1),超出国家规定公众年有效剂量的安全范围。建议对已经对公众开放的天然溶洞,进行氡浓度检测,采取有效的防氡降氡措施,减少氡及其子体的辐射,对人身体所产生的危害。 相似文献
17.
18.
北京石花洞氡浓度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通过对石花洞为各层氡浓度的测定,发现石花洞的氡浓度比广西岩溶洞穴的氡浓度要高,只是 与其周围的银狐洞、云水洞和国外洞穴相比要低。并根据国际放射防护委员会1990年建议书的规定,制定了石花洞内工作人员工作时间上限。 相似文献
19.
氡气的污染是室内建筑空气环境中一个比较突出的问题。通过对国内外资料历年研究成果的分析,利用数值差分的方法,建立了室内氡气传输的三维稳态方程,给出了相应的边界条件,对室内氡浓度的迁移特征进行了数值模拟,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