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气象科技合作动态》2004,(1):31-32,F003
在中国气象局外事司和上海市政府外办、台办的关心和指导下,上海市气象局深入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认真执行中央的外事和对港澳台工作方针和政策,结合上海气象工作实际,积极开展国际和地  相似文献   

2.
IPCC第五次评估报告第二工作组报告《气候变化2014:影响、适应和脆弱性》认为,气候变化已经对全球自然和人类系统包括11种领域和9个区域(各大洲、两极地区和岛屿)都产生广泛和深远的影响。人类系统对气候变化风险,尤其是对极端气候,有着明显脆弱性和暴露度。未来气候变化将对自然和人类社会造成8种关键风险。气候变化增温幅度的提高将加剧自然和人类系统广泛的、严重的和不可逆影响的风险。通过迭代过程、协同效应为核心的灾害风险管理,自然和人类系统将减少暴露度和脆弱性,增强自然系统和人类社会恢复能力。可持续发展的社会需要适应与减缓相结合,经济、社会、技术,以及政治决策和行动向气候恢复能力路径转型。  相似文献   

3.
随着我国多普勒天气雷达网建设的深入发展, 雷达气象产品系统开发和资料应用越来越迫切。文章介绍了开放软件系统模型, 分析了新一代天气雷达特点和发展需求。结合新一代天气雷达网和我国气象业务网发展状况, 提出和研究了可供新一代天气雷达使用的开放系统的分布式业务模式, 研究和设计了雷达气象产品开放系统的结构和运行方式。文中的分布式开放型雷达产品系统的结构和模型, 对其他类业务和科研系统的开发和发展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4.
以陕西关中为研究区域,利用杨凌和长武的玉米试验数据校正和验证了APSIM模型,结合1971—2010年的气象数据,模拟了不同播期和种植密度情形下的玉米潜在生产力。结果显示:APSIM模型在关中地区适应性较好。夏玉米潜在产量和雨养潜在产量分别为8756和4236 kg/hm2,春玉米分别为13138和6163 kg/hm2,通过灌溉最高可分别增产52%和53%,而降雨量是制约该地区玉米生产的主要气候因子。适当推迟播期和提高种植密度可以有效提高玉米潜在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water use efficiency,WUE)。其中,夏玉米潜在产量和雨养潜在产量最高可分别提高20.0%和24.2%,春玉米可分别提高21.7%和22.8%;夏玉米潜在WUE和雨养潜在WUE可分别提高22.7%和20.8%,春玉米可分别提高14.4%和20.0%。因此,同时优化播期和种植密度可以有效提高关中玉米的气候生产潜力。  相似文献   

5.
气象部门如何发挥自身优势,做好雷电防护等气象防灾减灾工作,是气象工作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服务江西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重要任务和研究课题。本文从历史和现实、法律和机理、体制和机制、主观和客观等方面阐述气象部门认真履行雷电防护行政管理职能。  相似文献   

6.
一、区划成果应用概况农业自然资源调查和农业区划是国家“六五”期间重点科学技术研究项目,是农业建设和规则的基础工作;农业气候资源调查和区划是其中的重要内容和基础工作。省气象局承担了国家气象局和省科委、省农委下达的甘肃省农业气候资源调查和农  相似文献   

7.
光荣榜     
根据各地区气象学会和有关单位推荐,经科普工作委员会评审和常务理事会批准,下列单位和个人被评为科普先进集体和积极分子:  相似文献   

8.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人工影响天气研究中I肝是我国在云物理学和人工影响天气领域的最高学术和研究中心。它的前身是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人工影响天气研究所。入工影响天气研究中心的主要研究方向为云物理学室内和外项研究、云物理学和入工影响天气的数值模拟和云播撒剂及其相关技术的研究。人工影响天气研究中心主要有三个研究组,它们是人工增水和防雹研究组、云雾环境实验室和人工影响天气网络指挥中心。入工影响天气研究中心具有我国最先进的室内和外场云物理实验设备、云播撒技术和可用于云物理学研究和人工影响天气的云微物理模式和中尺…  相似文献   

9.
新书架     
《气象》2013,(1):117
《现代气象业务丛书综合气象观测(上下册)》王强主编气象观测业务是现代气象业务体系的基础和重要组成部分。本书概括介绍了由天基、地基和空基观测系统构成的现代气象观测业务体系的历史、现状和发展趋势,气象观测的基础理论和应用技术方法。重点讲述了地面和高空气象观测的原理、技术方法和业务要求,地基气象遥感探测技术的基础知识和业务应用。有针对性地介绍了大气边界层和城市气象观测、农业和生态气象观测、海洋气象观测、大气成分观测、公路交通气象观测等专业气象服务观测系统,以及气象观测资料处理和质量管理、气象计量、综合气象观测保  相似文献   

10.
街谷环流和热力结构的数值模拟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文章介绍一种用于模拟街谷流场和温度场的动力学模式和热力学模式.应用动力模式模拟了方柱体塔楼和圆柱体塔楼形成的流场,应用动力和热力模式模拟了街谷中流场和温度场的日变化过程.计算实例表明,上述模式可用于城市街谷和建筑群风环境和热力环境研究以及街谷中空气污染物传输和扩散的计算.  相似文献   

11.
从数据挖掘和数据融合技术应用的角度,结合天气预报和决策气象服务的实际工作特点,探讨了数据挖掘和数据融合在新一代天气预报和决策气象服务平台应用的系统框架。在面向主题应用的天气预报和决策气象服务方面,数据挖掘和数据融合技术是提高信息准确快捷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2.
新书架     
《气象》2021,(1):132-132
《高空气象探测和质量控制》曹云昌张玉存郭启云陈文广赵士伟等著该书内容包括高空探测的历史、现状和发展,数据采集和传输,高空温压湿探测,高空风向风速探测,高空探测数据的质量控制和评估以及产品检验合格评定的原则和方法等。同时根据检验和质量控制的需求提供了高空大气的基本特性,气象传感器的测量特性和气象要素量值传递,数据统计和处理,高空探测系统的静态测试,动态比对试验以及测量结果不确定度分析和评定的方法等。  相似文献   

13.
《气象》2021,(1)
正该书内容包括高空探测的历史、现状和发展,数据采集和传输,高空温压湿探测,高空风向风速探测,高空探测数据的质量控制和评估以及产品检验合格评定的原则和方法等。同时根据检验和质量控制的需求提供了高空大气的基本特性,气象传感器的测量特性和气象要素量值传递,数据统计和处理,高空探测系统的静态测试,动态比对试验以及测量结果不确定度分析和评定的方法等。  相似文献   

14.
刘永强 《大气科学》2016,40(1):142-156
历史干旱事件的观测和数值研究表明,植被可通过地—气水分、能量和其他通量交换影响和反馈干旱.本研究旨在了解气候变化情形下植被对干旱趋势的影响和机制.应用美国大陆七个动力气候降尺度区域气候变化情景,计算和分析了现在和未来的干旱指数、空间分布和季节变化.通过比较同一气候区两种植被类型区域干旱强度和频率理解植被的影响.集成分析结果表明,未来美国干旱很可能增加,其中大平原中部所有季节都很显著,而东南和西南地区夏秋更为显著.植被对干旱趋势的影响和气候区有关.在温暖和潮湿/干燥气候区,林地(草地)未来干旱强度和频率的增幅大于对应的农田(荒漠)区域,因此植被可以放大未来干旱的风险.相反,在寒冷和潮湿气候区,林地(草地)区域未来干旱强度和频率增幅较小,表明植被放大未来干旱的作用可能只在某些气候情形下出现.这种植被对未来干旱影响的复杂性和对气候区的依赖性对气候模式提供可靠的干旱模拟和预测及森林管理部门制定适应和减缓气候变化的策略提出了新的挑战.  相似文献   

15.
根据El Ni?o和La Ni?a发生以后冬季赤道东太平洋海温距平的月际差定义了El Ni?o和La Ni?a冬季增强型和冬季减弱型, 讨论了El Ni?o和La Ni?a冬季增强型和减弱型冬、春、夏季大气环流、东亚季风及我国夏季降水和旱涝分布的特征.我国夏季降水和旱涝有明显差异的四种不同分布型可能与冬季所处ENSO循环的不同阶段以及大气环流和东亚季风对它的不同响应有关.提出了从El Ni?o和La Ni?a冬季不同型→大气环流和东亚季风→我国夏季降水和旱涝分布型的物理统计概念模型.  相似文献   

16.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雷电物理和防护工程实验室承担科技部奥运攻关课题“奥运会雷电监测预警和预报关键技术研究”和气象新技术推广项目“雷电预警和预报技术在气象业务中的应用”以及业务建设项目等,针对北京地区强对流活动的特点,结合闪电定位系统和地面大气电场仪网对雷电活动的监测,以及卫星和雷达资料,提出典型区域强对流天气的闪电特征诊断和短时预报方案,  相似文献   

17.
边界层湍流输送的若干问题和大气线性热力学   总被引:16,自引:9,他引:7  
胡隐樵  左洪超 《高原气象》2004,23(2):132-138
总结了大气线性热力学基本理论,讨论了大气边界层的能量和物质输送交叉耦合效应,还讨论了大气系统动力过程和热力过程的交叉耦合效应。分析指出:由于动力过程和热力过程的交叉耦合效应,导致大气边界层能量和物质输送过程除了湍流输送外,还应包括大气辐散和辐合运动对能量和物质的输送。非均匀下垫面大气边界层和对流边界层辐散和辐合运动对能量和物质输送是重要的。在这个基础上,讨论了非均匀下垫面和对流边界层地表能量的平衡问题,非均匀下垫面和对流边界层陆面过程边界层参数化等问题。这些研究不仅丰富了大气边界层物理理论,而且为克服当前大气边界层物理应用中所遇到的困难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对《气象学与气候学》教学改革的几点认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教学内容、教学思想和方法以及课堂教学等方面对《气象学与气候学》的课程建设和教学改革进行调查和研究,并对近几年气象学和气候学的教学实践进行总结,提出了教学改革方面的一些新的经验和认识。  相似文献   

19.
西北干旱区水循环与水资源问题   总被引:12,自引:5,他引:7  
从现实条件和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初步归纳了全国水资源短缺的空间格局,评述了西北干旱区水资源的现状和趋势,简要分析了西北干旱区水循环和水资源利用的特点和规律,概括了西北干旱区水循环和水资源高效利用研究的进展和动态,初步探讨了西北干旱区水资源高效率利用的科学对策。最后,提出了西北干旱区水循环和水资源高效利用研究方面的某些重要科学问题。  相似文献   

20.
街谷环流生热力结构的数值模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文章介绍一种用于模拟街谷流场和温度场的动力学模式和热力学模式。应用动力模式模拟了方桩体塔楼和圆柱体塔楼形成的流场,应用动力和热力模式模拟了街谷中流场和温度场的日变化过程。计算实例表明,上述模式可用于城市街谷和建筑群风环境和热力环境研究以及街谷中空气污染物传输和扩散的计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