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全国流体包裹体及地质流体研讨会报道全国流体包裹体及地质流体研讨会报道由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矿物包裹体专业委员会和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联合举办的全国流体包裹体及地质流体研讨会于1997年10月6日至8日在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召开。来自中国科学院地质...  相似文献   

2.
1992年5月18~21日在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召开了第一届全国分形理论与地质科学学术讨论会,这次会议是由中国地质学会数学地质专业委员会、建设部综合勘察研究院和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共同主办的,共82名代表出席了会议。  相似文献   

3.
中国地质大学环工学院国际科研合作进展朱敬毅(中国地质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武汉,430074)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近年来抓住机遇,加强与世界各国地质科研与教育机构的联系,通过互派、互访、考察、进修等多种渠道进行学术交流与合作研究。...  相似文献   

4.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2006,33(3):F0002-F0002
1933年8月24日生於浙江诸暨.1952年毕业于南京地质探矿专科学校.现任国土资源部岩溶地质研究所研究员,西南大学,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等大学教授.  相似文献   

5.
《国外铀金地质》2011,(1):F0002-F0002
彭云彪,男,汉族,1965年4月生,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土默特右旗人,高级工程师(研究员级)。1989年获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地球化学与勘查专业学士学位,2007年获能源地质工程博士学位,现任核工业208大队总工程师、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兼职教授、本刊编委。  相似文献   

6.
数学地质的进展和展望─—来自“数学地质前沿课题和发展趋势研讨会”的启示杨永强(学报编辑室)为了配合第30届国际地质大会,做好数学地质学术活动的筹备工作及促进我国数学地质的学术交流,1994年11月9日~12日在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召开了“数学地质前沿...  相似文献   

7.
埃达克质岩及其地球动力学意义学术研讨会在北京召开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张旗 《地质通报》2002,21(2):112-112
由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地球科学部、中国科学院资环局、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北京大学、吉林大学等共同发起和主办的《埃达克质岩(adakite-like)及其地球动力学学术研讨会》(Sy  相似文献   

8.
由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和加拿大地质调查所联合组织,由国际数学地质协会、国际地质数据委员会、中国地质学会数学地质专业委员会和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共同发起的矿产资源统计预测国际学术讨论会(IWSPMR′90)于1990年10月20日至25日在武汉中国地质大学召开,来自美国、加拿大、苏联、捷克和斯洛伐克、波兰、澳大利亚、印度、西班牙和中国的112名代表出席了会议,宣读了101篇论文。湖北省副省长韩宏树、武汉市副市长郭友中、湖北  相似文献   

9.
由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和加拿大地质调查所联合组织,由国际数学地质协会(IAMG)、国际地质数据委员会(COGEODATA)、中国地质学会数学地质专业委员会、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共同发起的矿产资源统计预测国际学术讨论会(IWSPMR’90)于1990年10月20日至25日在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召开。来自美国、加拿大、苏联、捷克斯洛伐克、波兰、澳大利亚、印度、西班牙和中国的112名代表出席了会议,中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香港王宽诚教育基金会资助了这次会议。  相似文献   

10.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院、系新调整当代地质学研究的重点正从勘查和开发资源转移到环境与社会问题上,地学研究更多地转移到与社会需要有关的领域。作为地质学研究和培养人才的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为适应学科本身的发展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形势需要,对自身的原地质专业学...  相似文献   

11.
由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美国德州大学阿灵顿校区和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共同资助,由中美联合非开挖工程研究中心、美国德州大学地下设施研究与教育中心、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工程学院、中国非开挖技术协会共同组织和主办的“中美联合非开挖工程研讨会”于2007年10月8日至10日在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正式举办。国内外专家共做了25场次的学术报告,其中参会的美方专家共15人,进行了16场高水平的学术报告,  相似文献   

12.
1993年11月17~18日,由中国煤田地质总局第一勘探局和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沉积盆地研究所共同承担完成的煤炭部“煤资源勘探区数据库系统”项目评审验收通过。参加项目评审的有中国煤田地质总局、地矿部石油海洋局、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测绘科技大学、中国地质矿  相似文献   

13.
自创刊以来,《古地理学报》的第一作者单位涉及85个单位,其中文章超过5篇的作者单位有29个,分别是: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中国矿业大学(北京),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相似文献   

14.
2011年11月25日-27日,由中国地质学会数学地质与地学信息专业委员会主办、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等承办的"第十届全国数学地质与地学信息学术研讨会"在武汉召开.中国地质学会数学地质与地学信息专业委员会秘书长、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赵平副所长致开幕词,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王焰新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赵鹏大教授等分别向大会致辞。来自国内地质系统、大专院校和地质科研院所的专家学者150多人出席了会议。  相似文献   

15.
全国"数学地质前沿课题和发展趋势研讨会"报道本次会议于1994年11月10~12日在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召开。这次会上讨论了第三十届国际地质大会数学地质分组的有关筹备工作,交流了近年来各行业、部门数学地质工作的成就和学术成果,展望了21世纪数学地质学...  相似文献   

16.
窦斌  罗群 《探矿工程》2005,32(11):47-47
2005年11月5日,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工程学院勘查技术与工程(原钻探工程)专业五十周年庆典暨学科发展研讨会在武汉隆重举行。中国工程院院士苏义脑,中国大陆科学钻探工程中心主任王达,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校长张锦高、校党委副书记丁振国,100多位该专业校友、国内知名专家和相关单位领导参加了本次活  相似文献   

17.
20 0 4年3月6~7日,由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和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联合主办的“全国固体地球系统复杂性与地质过程动力学”研讨会在武汉召开,来自美国加州大学SanDiego分校、瑞典Upsala大学、中山大学、中南大学、西北矿业公司、中石化、中石油、地质科学院、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武汉)的5 0余位代表及中国地质大学的众多研究生参加了讨论会。中国地质大学张锦高校长到会并致开幕词。会上31位代表作了学术报告。於崇文院士作了“地质系统复杂性”的主题报告。於院士归纳总结了自然科学研究程度由浅入深的4个层次,从地质科学发展的现状出…  相似文献   

18.
<正>2012年6月4日,中化地质矿山总局地质研究院田升平同志(女,土家族)光荣当选为中央企业(在京)党的"十八大"代表。田升平现为中化地质矿山总局地质研究院党委委员、副院长兼副总工程师、教授级高级工程师。1983年毕业于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地震地质专业;1995年考取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研究生院矿产普查与勘探  相似文献   

19.
一部优秀的基础地质教程——评《构造地质学》曲梅兰(中国地质大学,武汉,430074)《构造地质学》一书由中国地质大学朱志澄教授、宋鸿林教授主编,于1990年由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出版发行。该教材出版以来在几年的教学实践中,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受到读者好...  相似文献   

20.
吴华英 《中国岩溶》2011,(2):207-208
5月23日,喀斯特与环境地学学术研讨会在贵州师范大学田家炳教育书院召开。中国工程院院士卢耀如,贵州师范大学、同济大学、中国地质大学(北京)、香港大学、贵州大学、中国地质环境监测院、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中国地质科学院岩溶地质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