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工业自动化生产水平不断提高,工厂自动化控制设备日益增多,设备遭受雷击事件不断增多,造成较大事故和较大损失。现在工厂自动化设备的防雷一般都是由自动化控制设备厂商提供的,设计方案往往不完善,工程建设完成后也往往未经防雷主管部门检测验收。防雷主管部门的防雷年度检测,一般对建筑物和易燃易爆物品存放场所比较重视,  相似文献   

2.
测井通讯站雷击事故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通讯公司测井通讯站一次雷击事故的分析,总结了通讯基站遭受雷击的原因。结合现场勘查情况,依据《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94)》、《移动通信基站防雷与接地设计规范(YD5068-98)》,采用接闪分流、均压等电位、屏蔽、接地、合理布线和过电压保护等一系列技术措施,以测井通讯站为例,对移动通讯基站防雷装置存在问题提出了具体的整改措施。  相似文献   

3.
张立 《山西气象》2001,(2):49-49
建筑物住宅防雷设置其目的就是当遭受直击雷、感应雷或雷电侵入波时,可有效地防止人员伤亡,建筑物击毁或被燃烧、线路停电及电气设备损坏,因此其建筑物的防雷设置必须符合设计,按照GB50057——94《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进行认真施工,并注意其成品的维护管理工作。建筑物的防雷设置是由接闪器(避雷针、避雷带、避雷网)引下线和接地体三个部分组成,如违反规程要求,易使建筑物处于危险状况。笔者从事房屋建筑工程质量监督检查,竣工检验多年,发现不少建筑物防雷设置不符合要求,易出现的质量通病是:(1)接闪器与引下线焊接差、避雷…  相似文献   

4.
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相关行业遭受雷电灾害的频率也相应增高,尤其是易燃易爆场所、计算机等场地较易遭受雷电袭击。为此,国家近年来也加强了此方面的安全立法、安全管理,加强了安全宣传,使人们普遍增强了防雷安全意识、法律意识。在此社会氛围下,有利于我们开展防雷检测及相关工作。  相似文献   

5.
1引言在电力系统中,对于强电设备的防雷措施比较完善,经验也比较丰富,但对于弱电设备的防雷却显得很薄弱,每年各种弱电设备因雷击而遭受破坏的事例屡见不鲜。随着电力系统现代化、信息化进程的发展,弱电系统在整个电力系统中已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因此,如何保护弱电系统免遭损害也越来越引起了各方面的高度重视,本文就此作一初步的探讨。由于一些电子设备工作电压仅几伏,传递信息电流也很小,对外界的干扰极其敏感,而雷电的电压可高达数百万伏,瞬间电流可高达数十万安,因此,具有极大的破坏性。避雷针能防止直接雷击,但不能阻止感应雷击过电压…  相似文献   

6.
如何做好自动气象站防雷工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松  张雅昕 《广西气象》2005,26(1):51-52,57
自动气象站要求安装在建筑物高处或野外,由于微电子装置的脆弱性以及广西区地处雷暴高发区,雷电活动频繁,雷击强度大,自动站设备很容易遭受雷击损害。通过桂林市自动气象站防雷设计、安装的实践,对自动气象站防雷以及自动站数据传输网络防雷技术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7.
叶平 《广东气象》2000,(Z2):51-53
在现代社会中,由于经济的发展,特别是各种高灵敏度、精密电子电气设备进入家庭,人们逐渐认识到预防雷电的重要性。并对建筑物及其内部设备的防雷安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然而,目前的防雷技术设计工作,还存在许多不容忽视的问题。 首先,有些建筑物防雷设计没有体现综合防雷的思想。过去和现在,许多建筑设计部门在对建筑物进行防雷设计的过程中,仅停留在外部防雷装置(LPS)的设计上,认为只要安装了诸如避雷针(带、网)之类的防雷设施,就万事大吉了。但是,随着各种高档电子设备的出现,这种设计思维就引出新问题了,有许多建筑…  相似文献   

8.
正1引言防雷,是指通过组成拦截、疏导最后泄放入地的一体化系统方式以防止由直击雷或雷电的电磁脉冲对建筑物本身或其内部设备造成损害的防护技术。近些年,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国家对安全生产的力度越来越大,防雷安全也是其中之一。七台河是黑龙江四大煤城之一,全市有大小煤矿200余处,大多数矿区分散在地处空旷的丘陵半山之中,属于易受雷击的地区。矿区内人员密集,电气设备居多,一旦遭受雷击,损失不可估量。通过近几年对小型煤矿防雷装置的检测工作,  相似文献   

9.
对于古建筑防雷,只有有效防止其受到直击雷的损害,才能最大程度保护古建筑,减少遭受雷击的可能性。结合实际工作经验,分析总结了古建筑防雷的基本原则,并结合某古建筑防雷设计案例,详细分析古建筑防雷综合设计,对加强古建筑的防雷工作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0.
1753年,美国杰出科学家富兰克林(BenjaminFranklin1706~1790)通过风筝试验发明了避雷针(Lightningrod),从此,拉开了人类历史上防雷工程技术的序幕。历经200余年,以避雷针及其避雷线(带、网)为接闪器的防雷工程技术仍是当今防雷领域中行之有效的避雷手段之一。随着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雷电灾害的范围和程度也随之加大,且表现形式越来越复杂。例如,伴随雷电产生的电磁脉冲(LirttninsElectronmaget[cPulse简称LEMP),对微电子设备构成极大的威胁。微电子设备中有大量的半导体集成芯片,芯片耐压能力很差,很低…  相似文献   

11.
对于古建筑防雷,只有有效防止其受到直击雷的损害,才能最大程度保护古建筑,减少遭受雷击的可能性。结合实际工作经验,分析总结了古建筑防雷的基本原则,并结合某古建筑防雷设计案例,详细分析古建筑防雷综合设计,对加强古建筑的防雷工作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2.
结合多年从事监控系统防雷装置检测经验,就安全监控系统遭受雷击损害的主要原因以及可能的侵入途径进行分析,依据《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1994(2000年版)采用接闪分流、均压等电位、屏蔽、接地和过电压保护等一系列技术措施,对安全监控系统防雷装置进行设计,希望可以对以后安全监控系统防雷装置的设计、安装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3.
离柳集团化肥厂几乎每年均遭受雷害侵袭造成较大损失。本文对雷击原因(特别是DCS系统雷击原因)进行了系统分析并提出综合防雷方案。该方案2007年实施后取得良好的防雷效果。  相似文献   

14.
现代防雷的技术原则强调全方位防护,综合治理,多层设防,把防雷作为一个系统工程。由于雷电的危害无孔不入,在整个空间范围侵袭微电子设备,给安全防范带来一定困难。有效利用建筑物基础接地体、钢筋混凝土柱筋作为引下线、每层钢筋和各种金属架构相互焊接成网,做好笼式屏蔽和等电位处理。这种设计不仅经济实惠,而且符合现代综合防雷的思路,为电气和电子设备防止雷电电磁脉冲(LEMP)破坏提供基础条件。《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和IEC/TC-81.1024均肯定和推荐这种防雷技术,其技术可靠性及优异性,已被实践证明。卫 …  相似文献   

15.
计算机数据通信系统的防雷措施张军郭红晨(河南省气候中心,郑州·450003)当今正步入先进的信息时代,数据通信设备和终端在骤增,认真对待数据通信设备的雷击问题已迫在眉睫。下面从四个方面谈电子计算机网络系统的防雷措施。1防直击雷的措施计算机局域网中的微...  相似文献   

16.
江冰田 《广东气象》2000,(Z2):41-42
揭阳市机动车辆综合性能检测站多设在市、县郊区,建筑物为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平房,一般长48m,宽10.6m,高5.6m(图1)。由于近年来计算机和电脑自动系统应用于检测线(站),大部分检测站却没有防雷设施,有防雷设施的也过于简单和技术落后,致使雷击时有发生。揭阳市区、揭东县、揭西县、普宁市等多处检测站都先后遭受过雷击,其中揭东县1998年7月、1999年5月因雷击坏检测线(站)的电脑自动控制系统及计算机,造成重大损失。经分别对全市雷灾现场调查、勘察分析,找出雷灾成因,同时就存在问题和如何做好防雷措施…  相似文献   

17.
文章重点分析化学级用硅企业防雷减灾工作,以及指出了建(构)筑物设备和人员的防雷安全工作的着重点,从而达到企业的综合防雷保护,减少雷电灾害安全隐患。  相似文献   

18.
雷鸣闪电,是常见的自然现象。由于社会经济的发展,一方面高楼林立,且越来越高,使地面与雷云之间的距离缩短;另方面,工厂、汽车等排出的废气越来越多,污染了空气,使空气中的微粒增加,既利于雷云的形成,也利于雷电流的传导。所以,多雷的珠江三角洲,雷越来越多、越来越强、越来越低,给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带来极大的威胁。每年因雷击造成的建筑物或设备的损坏越来越严重。不少单位、家庭都遭受雷电的威胁和侵袭,使人们逐步意识到防雷的重要性。雷电灾害分直击雷和感应雷两种,建筑物上安装符合要求的避雷针(带),能比较有效地防止…  相似文献   

19.
韩栋 《四川气象》2004,24(1):46-48
介绍贵阳空管中心自动观测系统(AWOS2000)防雷情况,该系统安装以来,多次雷击,损失惨重,为了有效的预防雷暴,用三个方面的改进来提高了自动观测系统的防雷效果,分析了避雷器的原理和安装计算方法,为同类设备的改进提供一个方法。  相似文献   

20.
对现代新型防雷的一些认识韦卓运(广西检测防雷工程所南宁530021)雷击灾害是一种自然灾害,人们通过积极防雷,可减少雷害的发生。防雷保护对象主要有:人、建(构)筑物和设备。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高科技的迅猛发展,先进的测量、保护、监控电信和计算机等微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