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河蟹生态养殖池浮游植物功能类群的结构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探究河蟹生态养殖池浮游植物群落的结构及动态,2013年4-10月对上海松江泖港地区河蟹养殖池的浮游植物进行了调查,分析其种类构成、密度、生物量和生物多样性.共检测到浮游植物105种,其中河蟹生态养殖池优势种11种,分别属于B、D、J、LO、X1、WO、X2、S1和MP功能群.河蟹养殖池浮游植物平均密度为282.58×10~4cells/L,平均生物量为1.59 mg/L,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变化范围为2.11~3.09.水源浮游植物平均密度为175.13×104cells/L,平均生物量为0.99 mg/L,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变化范围为1.70~2.79.河蟹养殖池浮游植物平均密度分别于5月14日-6月14日和7月29日-8月29日与水源差异显著;河蟹养殖池浮游植物平均生物量分别于5月30日、6月14日和7月29日-8月29日与水源差异显著;河蟹养殖池浮游植物Shannon-Wiener生物多样性指数分别于5月14日-6月14日和8月14日-9月15日与水源差异显著.河蟹养殖池浮游植物的平均密度、平均生物量和生物多样性指数与水源水体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均高于水源,群落稳定.  相似文献   

2.
《地球》2010,(2):1-1
2010年2月2日是全球的第14个“世界湿地日”。它的主题是:湿地、生物多样性与气候变化。  相似文献   

3.
《地球》2015,(2):77
<正>湿地与森林、海洋并称为全球三大生态系统具有维护生态安全、保护生物多样性等功能。人们把湿地称为"地球之肾"、天然水库和天然物种库。1971年2月2日,历时8年之久,一个旨在保护和合理利用全球湿地的公约《关于特别是作为水禽栖息地的国际重要湿地公约》(简称《湿地公约》)在伊朗拉姆萨尔签署,1975年12月21日正式生效至1999年12月,有106个缔约国。中国于199年1月3日批准加入该公约,1992年3月31日递交加入书,1992年7月31日对中国生效。为纪念这一重要国际公约的签署,并提高公众的湿地保护意识,1996年《湿地公约》常务委员会  相似文献   

4.
水工程建设对长江流域鱼类生物多样性的影响及其对策   总被引:16,自引:2,他引:14  
黄亮 《湖泊科学》2006,18(5):553-556
长江流域鱼类种类丰富、资源量大、特有性高、经济种类多,其生物多样性具有重要的生态价值、经济价值和科学价值.流域内鱼类生物多样性由于面临河流梯级开发引起的洄游阻隔、生境破碎和水文情势等改变的严重威胁,种群下降趋势明显.为保护长江流域鱼类生物多样性,有必要更新水工程规划理念和设计技术,修建鱼道等必要过鱼设施,进行水库生态调度,建立鱼类自然保护区和建立生态补偿机制等.  相似文献   

5.
为探究洱海湖滨区环境因子与蜻蜓物种多样性之间的关系,2014年5月至2017年5月对洱海10个样点进行实地调查,记录植物20科46种,共采集蜻蜓11科22属28种1448个体,并对环境因子与蜻蜓多样性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蜻蜓成虫多样性与植被丰富度、湿生植被覆盖度、挺水植被覆盖度和沉水植被覆盖度均呈正相关,与浮水植物覆盖度和人为干扰程度呈负相关;稚虫多样性与湖底底质和水体溶解氧呈正相关,并对结果进行了讨论.研究结果给洱海蜻蜓栖息地的保护及湖滨缓冲带生态修复提供了有益的参考和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6.
周期性水文节律是影响洪泛湖泊洲滩湿地植物群落物种组成与生物多样性的重要驱动力。本研究以鄱阳湖中低滩典型植物群落为研究对象,通过实地样方调查与统计方法分析植物群落的生物多样性格局及其关键环境因子。结果表明:鄱阳湖中低滩代表性群落分别是灰化薹草群落和虉草群落;植物群落的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均值为1.5,Pielou均匀度指数均值为0.55,生物多样性与物种均匀度偏低。虉草群落的均匀度、多样性指数高于灰化薹草群落,但二者物种丰富度差异不明显。土壤铵态氮、总磷及土壤含水量和高程是影响植物群落结构与生物多样性的关键因子,其中灰化薹草的物种多样性与土壤铵态氮高度相关,而虉草的均匀度则与土壤总磷关系更密切。此外,鄱阳湖中低滩环境下,灰化薹草群落的均匀度随土壤总磷含量的升高呈现U型响应曲线,虉草则是倒U型,这表明,鄱阳湖中低滩环境下,灰化薹草群落和虉草群落生物多样性对单个、同一的环境因子存在不同的适应机制。  相似文献   

7.
《地球》2015,(8)
在7月11~12日举行的"土壤与生态环境安全——国际土壤年在中国"高层论坛上,中国科学院党组副书记方新在主持论坛时说,土壤是农业发展和粮食安全的基础,在维护粮食安全、水安全、能源安全以及保护生物多样性和应对气候变化等方面都起着重要的作用。2013年12月第68届联合国大会将2015年定为国际土壤年,并已在全球范围内举办了一系列活动。党中央国务院历来高度重视我国的土壤保护工作,习近平总书记今年5月对耕地保护工作专门做出重要批示,强调耕地是我国最为宝贵的资源,必须要把关系十几亿人吃饭大事的耕地保护好,要运用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像保护大熊猫一样保护耕地。  相似文献   

8.
闫云君  李晓宇 《湖泊科学》2007,19(5):585-591
2003年6月至2004年6月,对汉江流域上游支流--黑竹冲河的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结构与生物多样性进行了深入研究,结果表明:河流生物群落结构和生物多样性比较复杂,河流功能状况良好.在采集到的85种大型底栖动物中,昆虫占71种;群落表现出明显的时空特点,具边缘效应的第4采样点物种最丰富,2月份物种最多,达50种;生物多样性指数周年动态显示,第1采样点的物种多样性变动最为平稳,第5采样点变动最大,其它各点居中;各微生境中共有种占据优势,物种相似性均大于60%;群落春季的多样性高于夏季,夏季高于秋季;功能摄食群则以收集者占优,共计达68种.群落密度在1月份达到最大,为1843 ind/m2;而生物量则在10月份达到最大,为228.7393 g/m2.  相似文献   

9.
巢湖流域不同水系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结构及影响因素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2013年4月对巢湖流域8个水系147个样点的大型底栖动物进行调查,分析其群落结构及与环境因子的关系.共采集到大型底栖动物213种,隶属于3门7纲22目76科177属.8个水系大型底栖动物物种数差异较大,在杭埠河发现172种,而在十五里河仅发现10种.大型底栖动物密度组成呈现出显著的空间差异.南淝河和十五里河的寡毛纲相对密度均超过96%,派河的寡毛纲和摇蚊幼虫的相对密度分别为47.8%和41.1%.裕溪河、白石天河、柘皋河和杭埠河的腹足纲相对密度最大.杭埠河的水生昆虫相对密度达30.6%,是水生昆虫相对密度最大的水系.相似性分析结果表明,8个水系特征种差异明显,霍甫水丝蚓(Limnodrilus hoffmeisteri)是十五里河和派河的最主要优势种,而铜锈环棱螺(Bellamya aeruginosa)是兆河、裕溪河、杭埠河、白石天河和柘皋河的最主要优势种,铜锈环棱螺和霍甫水丝蚓是南淝河贡献率较大的两种优势种.生物多样性结果表明,Shannon-Wiener、Simpson及Margalef指数在8个水系间具有显著差异,Pielou指数在8个水系间差异不明显.典范对应分析结果表明,影响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结构的主要因素为水体营养状态和底质异质性.高营养盐浓度导致南淝河、派河和十五里河的耐污种密度高、生物多样性低,而相对较高的底质异质性维持了杭埠河大型底栖动物的高多样性和敏感型物种的生存.  相似文献   

10.
太平湖水库的底栖动物   总被引:8,自引:3,他引:5  
刘保元  梁小民 《湖泊科学》1997,9(3):238-243
研究了太平湖水库底栖动物群落组成(1992-1993年)定量样品出现26种(属),主要是寡毛类和摇蚊科幼虫,软体动物只有1种,现存量有明显的季节差异,本次调查结果与1985-1986年资料比较,种类数减少,现存量显著增加,生物量由0.562g/m^2增加到3.90g/m^3生物多样性指数偏低,底栖动物的参数与环境因素进行了相关分析,寡毛类的密度和生物量与总氮,总磷正相关,水生昆虫的密度和生理量与水  相似文献   

11.
鄱阳湖流域蚌类环境DNA宏条形码引物的筛选验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环境DNA技术是一种非侵入、高灵敏、高效率且对环境无破坏性,对生物体无损伤的调查工具.为了筛选适合于蚌类环境DNA生物多样性研究的宏条形码引物,本研究通过对鄱阳湖流域24种常见蚌的基因组DNA进行普通扩增和高通量测序筛选了11对引物(设计了9对通用引物及从相关文献中引用了2对引物),结果显示引物cyt b和16S rRNA具有良好的扩增效果和高辨别度.进一步用环境样本(n=6)并结合传统采样技术对这2对引物进行验证,结果表明:使用引物16S rRNA共注释到蚌科物种6属8种,蚌科物种序列占总序列数的26.69%;而使用引物cyt b共注释到蚌科物种4属6种,蚌科物种序列占总序列数的6.60%.引物16S rRNA更适合用于蚌类环境DNA生物多样性研究的宏条形码引物.在生物多样性监测中环境DNA技术可以作为传统方法的有效补充,且同时使用多对引物,可增加可信度和检测率.  相似文献   

12.
周琦  刘心铸 《地球》2009,(1):66-67
地球环境的演变决定了生命的起源与演化过程,而生命过程又影响看地球表层环境以及大气圈、水圈及岩石圈的物质循环生物多样性是地球演化的独特产物,对地球生命维持系统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因此,研究地球与生命的互动,研究生物多样性的起源和发展对人类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资讯     
《地球》2012,(5):6-9
马达加斯加动物多样性的起源动物隔离在孤岛一项研究发现,在风和水的协助下进行的跨海洋运输可能帮助建立了马达加斯加当今大部分的脊椎动物群。马达加斯加岛长久以来被认为是一个生物多样性热点地区,它是多种动物的唯一家园,其中大多数动物被认为是在该岛从大陆陆地分离出来之后到达的。  相似文献   

14.
大型通江湖泊洞庭湖的鱼类物种多样性及其时空变化   总被引:12,自引:3,他引:9  
为了解通江湖泊鱼类物种多样性现状,于2004年3月-2004年12月和2005年5月对洞庭湖城陵矶、岳阳和沅江三个区域的鱼类进行逐月调查.共鉴定鱼类69种,隶属6目14科44属,其中59.4%为鲤科鱼类.以种类数和多样性指数分析了群落多样性特征,结果表明洞庭湖鱼类种类多样性较高,且时空变化较大.一般地,湖区与长江干流的距离越近,种类数达到峰值的时间就越早;鱼类多样性在春夏季高于秋冬季,在南洞庭湖高于其它两个区域.以优势度>5000为标准,全湖有17种优势种,其中80.0%为湖泊定居性鱼类.在生态类群方面,湖泊定居性鱼类种类最多,占总种类数的74.0%;江湖洄游性鱼类最少,占13.0%.对比分析显示,由于生境丧失、天然苗种资源衰退和过度捕捞等原因,洞庭湖鱼类多样性较20世纪70年代明显下降,洄游鱼类种类数减少;通江湖泊鱼类多样性明显高于阻隔湖泊,表明江湖阻隔造成鱼类多样性下降,因此,加强江湖连通是保护鱼类多样性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5.
杨海乐  张辉  杜浩 《湖泊科学》2023,35(1):12-31
eDNA (environmental DNA)是指从环境样品(水体、土壤、沉积物、空气、混合物等)中提取的DNA,是各种生物的DNA混合物,区别于传统从单物种样品中提取的DNA。eDNA监测是指从环境样品中提取DNA,用物种特异性引物或特定DNA metabarcoding引物对其进行扩增测序、分类学分析、相对丰度分析、功能预测等,以监测环境中是否存在某特定物种,或者获得环境中物种组成、群落结构、生态功能等相关信息。eDNA监测主要应用在特定物种监测检出、生物多样性调查评估、群落结构和功能分析、生态系统过程分析评估等领域。eDNA监测可以应用在陆地、水体、空气、器物表面、生物(内)表面等任何有可能存在不确定DNA的场景。因为eDNA监测的非侵入性、灵敏检出、大类群检出、易标准化方法与结果、低人力物力时间成本、结果可核查等特点,未来很有希望发展成为一种常规的物种监测、群落功能预测、生态过程分析的方法,对象可涵盖所有生境条件下的所有生物类群。但要实现这个图景,需要从普遍性和特殊性层面完成eDNA监测技术链条中10个关键环节的技术标准化:样品重复数设计、采样时间设计、采样点设计、采样方法设...  相似文献   

16.
林景星  宁秋侠 《地球》2010,(4):99-101
泰宁世界地质公园的核心景观,以丹霞地貌为主,最奇特之处当数挂在半空中的蜂窝状岩穴。区内红岩、绿树、碧水,分外妖娆。但是。就如人们只顾观着贵妇们身上华丽的衣着,而忽略了她们的钻石项链一样,我们正忽略着生物多样性!比如这里的竹子多样性就很高,有绿竹、黄竹、青竹、芦竹、苦竹、毛竹、麻竹、刚竹和方竹,等等。  相似文献   

17.
杨欣冉  孟沛柔  张慧 《地球》2022,(1):50-55
珊瑚礁是全球最大的生态系统之一,它一方面维持自身动态平衡,一方面调节海洋环境和保护海岸环境。通过生物作用维护二氧化碳(CO2)和钙(Ca)的收支平衡,同时也调节海洋种群食物链的平衡。海洋中的珊瑚礁生态系统有着媲美陆地热带雨林的生物多样性,对维持海洋生态系统的平衡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太湖不同湖区水生真菌多样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变性梯度凝胶电泳(PCR-DGGE)的方法,研究太湖不同湖区水体及沉积物中的水生真菌多样性及环境因子对其的影响.结果表明,2009年5月份太湖水生真菌群落具有较为丰富的多样性组成.东半湖水生真菌多样性指数较两半湖高,湖心区最低.不同湖区水生真菌群落的遗传结构和主要类群组成存在空间差异,东半湖真菌类群...  相似文献   

19.
黑河流域浮游植物群落特征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分别于2009年夏季和2010年夏、秋季对黑河流域进行了2次全面调查,共选取76个采样断面进行水样采集,鉴定出浮游植物242种,隶属于8门11纲25目45科94属.其中硅藻门为优势类群,占物种总数的38.43%,绿藻门和蓝藻门次之;黑河流域优势种为尺骨针杆藻(Synedra ulna)、无常蓝纤维藻(Dactylococcopsis irregularis)和尖针杆藻(S.acus),优势度分别为0.060、0.031和0.021,出现频度分别为43.42%、43.42%和46.05%.生物多样性指数及相关指数分析表明,黑河流域中、下游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的复杂程度和稳定性均高于上游;同时,综合生物多样性指数及相关指数以及水质理化指标表明,黑河上游水质为无污染或轻度污染,中、下游水质为轻中度污染.浮游植物丰度与环境因子的相关性分析表明,上游浮游植物丰度与水体硬度呈显著正相关;中游浮游植物丰度则与各环境因子无显著相关性;下游浮游植物丰度与水体硬度呈显著负相关,而与总氮×总磷呈显著正相关;总溶解性固体、pH值和水体硬度与全流域浮游植物丰度呈显著正相关.黑河流域浮游植物的空间分布具有与河水水文分带相对应的垂直地带性和水平地带性分异特征.  相似文献   

20.
有关成矿多样性几个基本理论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成矿多样性理论研究的几点思考,包括:成矿多样性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成矿多样性科学归属、成矿多样性研究意义、成矿多样性研究的可取途径.本文认为,成矿多样性是一个含义十分广泛的概念,既包含有自然属性又包含有社会属性和知识属性,成矿多样性概念包含着系统科学的基本要素成分;成矿多样性的等级结构决定了成矿多样性问题的科学范畴;成矿多样性研究意义在于发现新型矿产资源,而新型矿产资源的勘查和开发利用是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资源保障;成矿多样性研究应当吸收和借鉴生物多样性研究的方法.成矿多样性的复杂性特点,决定了成矿多样性研究必须依靠系统分析的原理和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