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水与人类的生存与发展息息相关,然而人类在开发利用水资源时,只考虑人的需求,肆意地开采和排污,大量挤占生态环境水,不仅破坏了水资源系统,而且造成生态系统严重失衡。同时,水又有其自身的运动和变化规律,在给人类提供有利条件的同时,又可能形成水灾,给人类的生命财产造成严重的损失。掌握生态环境水、资源水和灾害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转化,可有效保护生态环境,减少水灾害损失,保证水资源可持续利用。 相似文献
2.
为定量表达地面沉降和地下水位变化的空间关系,分析地下水超采对地面沉降的影响,该文基于永久散射体干涉测量(PS-InSAR)技术获取北京平原区地面沉降信息,采用普通最小二乘(OLS)和地理加权回归(GWR)建立北京平原区地面沉降与各含水层水位变化的响应模型;通过对比分析发现GWR模型能够表征77%的地面沉降与地下水位变化相关关系,可更直观地揭示不同地区地下水超采对地面沉降影响的空间特征,更好地表达地面沉降与地下水位变化的空间非平稳性.基于GWR模型的研究表明,不同含水层的水位变化对不同地面沉降区的影响不同,第二、三承压含水层的开采对严重和较严重沉降区的正向影响较大,与北京市以第二、三承压含水层为主要应用水的统计规律一致. 相似文献
3.
黑河中、下游盆地地下水系统与水资源开发的资源环境效应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该文分析了黑河流域降水及河水时空分布规律,划分并阐明了中,下游盆地地下水系统与特征,探讨了盆地区地表水与地下水大数量朴素转化的固有规律,深入分析了流域水资源开发利用引起的资源和环境负效应,提出了流域水资源开发的建设性建议。 相似文献
4.
马安青 《云南地理环境研究》2000,12(1):14-20
湟水流域是青海省经济、人口、文化重心,但频繁发生的灾害对流域乃至全省经济持续发展产生了消极影响。由于研究区域位于青藏高原向黄土高原的过渡地带,与全国其他地区相比,灾害在分布、发生特点、成因上不仅具有过渡特点,而且具有综合的特点,具体表现为种类繁多、垂直地带性特征显著,即随着地势高低,上下游地势显著变化,灾害在类型组合、发生强度、承灾体、致灾因子上都有显著不同,针对这些特点,提出了分流域段、分地势高 相似文献
5.
湖南省农业干旱灾害特征与洪水资源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由于降水时空分布不均,加之人们对水资源的不合理利用等原因,湖南省的农业干旱灾害不仅发生频率高、灾情重,而且具有明显的连季性和连年性,这严重制约该省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要从根本上缓解该省的农业旱灾,实现洪水资源化是一条重要的举施,且基于投入产出分析,主要作好4个方面的工作:更新改造与兴建扩建一批水利工程,增大供水量;加强山丘区工程与生物措施的结合,以提高洪水资源率;科学调度大型水库,蓄足洪水资源;利用地下水回灌及实施水系联网工程,增加可用水资源和实现洪水资源化。 相似文献
6.
正地裂缝和地面沉降是一种地质灾害,自20世纪50年代后期开始显现,地裂缝和地面沉降的产生一方面是受到如地震等自然灾害的影响,另一方面,抽吸地下水也是导致地面沉降、加大地裂缝产生的重要原因。地裂缝和地面沉降对于砖石材料的建筑危害较大,需加以警惕。砖石材料由于具有良好的耐火性,材料便宜,取材便利,施工工艺简单,工期短等 相似文献
7.
滑坡、泥石流堰塞湖灾害主要的成灾特点与减灾对策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5·12"汶川特大地震,在灾区形成了大量堰塞湖,具有明显危害的达34处,严重地危害或威胁到上下游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为了及时有效地处置和减轻堰塞湖灾害损失,收集、分析了我国西部一些滑坡、泥石流堰塞湖灾害的形成、危害和处置的资料,启示如下:滑坡、泥石流形成的堰塞湖灾害往往较滑坡、泥石流本身的灾害更严重;滑坡堰塞湖一般较泥石流堰塞湖规模大,堵塞时间长,危害更严重;大地震既能形成滑坡堰塞湖,余震又能造成其溃决;冰湖溃决泥石流易堵塞江河,形成堰塞湖;控制或减缓湖水位上涨,尽早在水位较低时泄流是滑坡、泥石流堰塞湖首选的减灾对策. 相似文献
8.
西北干旱区地表水与地下水资源转换的几个问题探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从山区至平原,地表水下地下水之间在不同地质地貌单元相互,是我国西北干旱区山前平原水资源的主要特点,直接影响到水资源开发利用模式的变化。 相似文献
9.
黑河中、下游盆地地下水系统与水资源开发的资源环境效应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该文分析了黑河流域降水及河水时空分布规律,划分并阐明了中、下游盆地地下水系统与特征,探讨了盆地区地表水与地下水大数量相互转化的固有规律,深入分析了流域水资源开发利用引起的资源和环境负效应,提出了流域水资源开发的建设性建议。 相似文献
10.
11.
12.
通过野外实地调研与室内资料整理,运用定性与定量综合分析方法,对梅州市气象灾害特征进行了分析。梅州气象灾害的形成、发生与发展是多种致灾因素交互作用的结果。复杂的地理环境孕育了孕灾环境的多样性和特殊性;不稳定的大气环流和天气系统是气象灾害形成的内在要素,影响着气象灾害的发生、发展与变化;社会经济环境、不合理的人类活动是气象灾害形成的外在条件,影响气象灾害发生的后果与程度。本文在对气象灾害致灾因子及驱动力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防灾减灾的对策。 相似文献
13.
水资源是人类生命的源泉,而地下水是水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正面临着过量开采破坏的现状,因而造成了许多环境水文地质问题。本文阐述了因过度开采地下水而造成的危害,并提出了相关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4.
流域系统的泥沙灾害类型及其划分原则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泥沙灾害按驱动力、灾害发生的地貌学系统、灾害的表现形式及具体灾害系统,分层次逐级划分成自然动力与人为动力泥沙灾害2个灾列;流域水质,沟道坡面、河道及平原河口海岸4个泥沙灾害类:侵蚀型、输移(搬运)型、堆积型、复杂型及关联型5种泥沙灾害型;最后分别列出2系列的49个及54个灾种。这是一种比较综合、系统的分类原则和类型划分。从流水地貌、泥沙运动及灾害学相结合来看,泥沙灾害具有自然地理地带性、垂直分带性、群发性、继发性和周期性、渐发性和突发性,以及复杂性和非线性等特征。 相似文献
15.
16.
浙江台风(热带风暴)灾害的若干特点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对1949-1992年的气象、水文和灾害资料分析,浙江台风灾害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登陆或严重影响浙江的台风日期与天文大潮期相遇机率高,沿海地区潮灾严重;2.台风大风是浙江沿海城市台风灾害危害的主因之一,且其危害具有连锁反应倾向;3.台风灾害对浙江农业的危害一般是直接和继发性灾害叠加而成的;4.台风灾害区的地理分布具有明显的山脉走向性;5.台风重灾年在年际分布上具有阶段性。 相似文献
17.
浙江台风(热带风暴)灾害的若干特点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1949-1992年的气象、水文和灾害资料分析,浙江台风灾害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登陆或严重影响浙江的台风日期与天文大潮期相遇机率高,沿海地区潮灾严重;2.台风大风是浙江沿海城市台风灾害危害的主因之一,且其危害具有连锁反应倾向;3.台风灾害对浙江农业的危害一般是直接和继发性灾害叠加而成的;4.台风灾害区的地理分布具有明显的山脉走向性;5.台风重灾年在年际分布上具有阶段性. 相似文献
18.
当前,社会上的一些公司企业为了自身的发展,过度地开采矿产资源,不顾对环境的影响而对矿山的地质结构造成较大的破坏,从而导致多种地质灾害的发生。本文主要对矿山地质的灾害防治以及地质环境的保护进行研究,具体叙述了矿山地质的主要一些灾害,以及对矿山地质灾害的防治进行了分析,最后提出了一些保护地质环境的建议,以此供相关人士参考。 相似文献
19.
自古以来,水、旱、蝗、疫、风、火、雹、震等自然灾害,给河南人民造成了巨大的威胁和灾难。建国后,由于党和政府的重视,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进步,河南防御灾害的能力有了一定的提高,但有时在灾害面前仍显得软弱无力,各种灾害仍不时出现并给人民带来危害。我们是社会主义国家,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应致力于兴利和除害两个方面。除害,是灾害防御课题的中心内容。一、河南省灾害概况华北地区是我国的主要受灾地区,成灾面积占全国总成灾面积的50%。河南省是我国主要的受灾省份,灾害种类、次数、死亡人数,均列各省之首。河南省的灾害种类有如下几种类型: 相似文献
20.
城市热水开采引起的环境问题及防治:以福州市为例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福州盆地热水的超量开采已引起浅层地下水动力场及热场的剧变,诱发了闹市区的地面沉降。本文论述了开采条件下具有不同水文地球化学背景的地下径流系统水质的演变,估算了地面沉降发展的规模,并提出了防治意见。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