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精密测距测速系统地面跟踪站在上海天文台建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精密测距测速系统可以精确测量卫星和地面站之间的距离,在介绍该测距测速系统的基础上,报道了该系统地面跟踪站在上海天台的安装、建立和运行情况。本站在第20周共获得31圈卫星通过资料,16523个观测点,测距精度为263cm,列全球所有地面跟踪站第四名。  相似文献   

2.
为实现高精度卫星测距,测定了转发式卫星测距地面设备时延与环境温度之间的关系.利用已知发射通道和接收通道时延的调制解调器测定了待测调制解调器的接收通道和发射通道时延,使用转发式卫星测距地面设备测定了地面站设备整体时延.由地面气象仪器获得环境温度参数.利用测定的时延和温度数据研究了设备时延与温度之间的变化关系.统计分析表明:在自然温度条件下,设备时延的变化与温度的变化之间基本呈线性关系.对于高精度卫星测距,温度对设备时延的影响不能忽略.  相似文献   

3.
根据伪码测距技术和卫星通讯的特点,针对我国已发射的或将要发射的以及我国目前租用的C波段和Ku波段卫星,设计了用高精密传输终端(或MITREX)进行伪码测距时卫星地面站的参数,并估算出了伪码测距精度。  相似文献   

4.
本给出上海天台人卫激光测距站1992年的观测结果。本年度主要观测成果有:1、观测量明显增加,全年共观测537圈,11万千余点;2、白天对Lageos及Ajisai卫星测距成功;3、完成了新的激光器件和光电接收器件的实验,测距精度曾达到2厘米。  相似文献   

5.
云南天文台激光测距中使用的光电探测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阐述了云南天文台1.2m望远镜卫星激光测距中所使用的光电探测器,并对它们的性能和使用效果做了比较。结果表明,C—SPAD是目前测距精度最高的单光子探测器。同时还论述了激光测距的工作原理和近几年来云南天文台激光测距的情况。从对GPS35、36卫星的观测结果表明,云南天文台已具备了一定的对远程卫星的测距能力,为今后远程测距、测月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6.
卫星激光测距中的多脉冲测距资料的处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人卫激光测距的多脉冲测距和对其测距资料处理的两种方法。  相似文献   

7.
SLR新星历及其在卫星预报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卫星激光测距(SLR)中所采用的IRV星历已经使用了近20年,近几年来随着对高轨卫星的测距和卫星白天测距的开展以及考虑到今后激光测距技术的发展,需要对SLR所采用的星历进行改进,以适应SLR发展的需求。从2006年8月起国际激光测距网(ILRS)将使用一种新的可用于多种目标测距的星历——CPF星历,该星历不仅可用于人造卫星的激光测距,而且还可用于月球及其转发器等目标的激光测距。该文介绍了这种SLR新星历和应用它进行卫星位置台站预报的情况,分析了其预报精度。  相似文献   

8.
LAGEOS卫星精密定轨及残差分析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介绍LAGEOS卫星用卫星激光测距(SLR)资料精密定轨和在精密定轨基础上的残差分析处理.SLR资料的分析处理方法、采用的力学模型和解参数的多少根据目标的不同而不同.对不同的方案进行了详细分析、比较.其关键是对LAGEOS卫星进行精密定轨.得出了目前上海天文台在SLR资料的分析处理中已采用的解算模式.作为例证,该解算模式分析处理了1998年12月31日至1999年6月29日LAGEOS卫星的SLR资料,得到每3天一个弧段的精密轨道.结果显示每3天一个弧段的定轨残差rms都小于2厘米.上海天文台从1999年10月1日开始了全球LAGEOS—l和LAGEOS—2资料的快速分析服务,结果可从APSG的网址:http://center.shao.ac.cn/APSG/result获得.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1.2m地平式望远镜利用天文观测和图像采集处理的方法,通过建立测角编码器小周期模型,解决了数显部分的细分误差,提高了指向精度,对于空间目标高精度测轨、定轨及激光卫星的盲跟踪测距都是十分重要的。  相似文献   

10.
阐述了云南天文台1.2m望远镜卫星激光测距中所使用的光电探测器,并对它们的性能和使用效果做了比较。结果表明,C SPAD是目前测距精度最高的单光子探测器。同时还论述了激光测距的工作原理和近几年来云南天文台激光测距的情况。从对GPS35、36卫星的观测结果表明,云南天文台已具备了一定的对远程卫星的测距能力,为今后远程测距、测月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1.
分析表明,卫星轨道偏差对预报的影响主要表现在M和Ω这两个轨道根数上。本给出了M、Ω的修正公式,并结合LAGEOS测距数据,对卫星的短期预报进行修正,取得了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12.
首先通过对鹊桥卫星任务轨道进行分析,用数值方法模拟出一条近似鹊桥卫星探测任务的轨道,然后计算了2019年下半年云南天文台鹊桥卫星激光测距观测时间窗口,给出了鹊桥卫星到云南天文台的激光测距距离范围和鹊桥卫星运行轨道与月球的最小距离。基于模拟的晕轨道计算了鹊桥卫星激光测距单脉冲理论回波光子数和测距成功概率。根据月球激光测距积累的经验,结合影响测距的因素给出了提高激光测距回波光子数和测距成功率的改善方法。最后设计了等效试验方案,通过实测结果来验证理论计算,为实现鹊桥卫星激光测距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3.
本文报导由全功率辐射计、作为初级噪声校准源的室温和低温微波黑体、作为次级噪声校准源的同轴固态噪声源、集录和处理数据的微机等设备以及从空间注入校准噪声的准光校准技术组成的测量天线电参数的射电天文方法。用此方法测量了一具口径20米的卫星通讯天线的天线噪声温度、天线口面效率、天线方向图半功率点宽度等参数。测量结果表明这套方法简易可行,精度较高并有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4.
本文利用1992年LAGEOS卫星全球SLR标准点资料对该卫星进行精密定轨,求得残差均方值均小于8cm;在残差分析中,发现目前的SLR标准点资料中含有野值,而且,一些资料有很大的系统偏离。这种情况会对LAGEOS卫星精密定轨和精确的卫星大地测量产生不利影响。第三代SLR系统的测距精度虽然已达厘米级甚至更高,但是,由于以上情况的存在,厘米级的测距精度就有些问题。因此,对第三代SLR系统获得的观测资料必须进行野值剔除,剔除标准一般取为中误差的3倍;对系统偏离大的通过也必须剔除,剔除标准可以宇为每站历年^/bi和^τi的均方值的3倍,因系统偏离可以由^/bi和^τi反映出来。此外本文对距离偏差和时间偏差(以后简称时距偏差)的确切含义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5.
静态测量型GPS接收机系统由8通道、单频ST-1接收机和静态后处理软件两部分组成,通过跟踪测量卫星载波信号、测距码信号及数据码(包含有星历数据)信号,获得伪距和载波相位观测值,采用差分(主要是双差)处理方法,达到精确测定两接收机天线间相对位置的目的.基线测量精度为10mm+2ppm×D.  相似文献   

16.
距离门控制电路是卫星激光测距(SLR)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高精度距离门控制可有效提高卫星测距探测成功概率。介绍了一种基于CPLD(复杂可编程逻辑器件)的高精度门控电路的设计。在该设计中,采用硬件描述语言VHDL对CPLD进行编程,使其与单片机、PC机协调工作,从而实现高精度的距离门控制电路。  相似文献   

17.
在全球导航卫星系统中,定位精度是一个重要的性能指标。准确的定位误差模型有利于理解系统的工作模式,同时也为进一步提高系统性能提供指导。当卫星的测距误差满足相互独立和方差均一的条件时,定位误差等于测距误差标准差与几何精度因子的乘积。然而在实际应用中,由于不同卫星信号的传播路径不同,测距误差的统计特征难以相同,尤其当卫星信号受到多径干扰与电离层闪烁影响时,不同卫星间的测距误差有显著的差异。介绍了一种利用奇异值分解方法建立的非均一测距误差的定位误差理论模型,利用北京站与香港站的实测数据,对受到多径效应与电离层闪烁影响的定位误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其统计特性与非均一方差的定位误差模型给出的结果一致,验证了模型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8.
本叙述了一个用于接收日本气象卫星测距信号的接收设备,介绍卫星工作情况和接收机前端各部分的技术指标,并且详细地描述解调部分的工作原理,1987年1月开始,上海天台与日本电波研究所进行两地的精密时间比对,其比对结果峰-峰值为100毫微秒,如果计及卫星轨道根数修正,得到有效值的变化小于20毫微秒,平均一天时间内频率稳定率为2×10^-13。  相似文献   

19.
利用单层电离层改正模型就GPS卫星高度角对测距的影响作了探讨。研究表明,通常采用的单层电离层改正模型中电离层高取均值对低高度角卫星测距的改正是不适应的,利用单层电离层模型改正时应顾及电离层高的变化。最后利用1986年武汉地区实测TEC数据进行了计算并将结果和IRI-90模型计算结果作了分析比较。  相似文献   

20.
电离层对GPS测距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单层电离层改正模式就GPS卫星高度角对测距的影响作了探讨,研究表明,通常采用的单层电离层改正模型中电离层高取均值对低高度角卫星测距的改正是不适应的。利用单层电离层模型改正时应顾及电离层高的变化。最后利用1986年武汉地区实测TEC数据进行了计算并将结果和IRI-90模型计算结果作了分析比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