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基础地质调查是一项基础性、公益性地质工作。近十五年来云南以 1∶5万区域地质调查为主 ,覆盖云南省国土面积达 16 % ;完成了一批重要地质专著 ;在地质矿产方面取得了一大批新成果 ,广泛应用于矿产勘查、科研、教学、工程、水文、环境、旅游、农业等各个领域。  相似文献   

2.
秦德厚  王陶 《云南地质》2000,19(2):200-205
基础地质调查是一项基础性、公益性地质工作。近十五年来云南以1:5万工区域地质调查为主,覆盖云南省国土面积达16%;完成了一批重要地质专著;在地质矿产方面取得了一大批新成果,广泛应用矿产勘查、科研、教学、工程、水文、环境、旅游、农业等各个领域。  相似文献   

3.
地质调查项目信息化建设是实现地质调查有效服务国家生态文明建设重大需求的支撑体系之一。数字填图技术是地质调查项目信息化建设中的关键技术,使得野外数据采集、数据处理、成果输出等全流程信息化得以实现。文章针对地质调查项目信息化建设过程中的技术难点,应用最新的数字填图系统平台,总结出一套简明实用的地质调查项目信息化建设方法:首先,优选符合地质调查精度要求的数据源,并采用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而后,运用数字填图技术系统中DGSGIS工具下载、配准所选取数据源影像作为地理底图;最后,使用数字填图系统建设完成地质调查项目空间数据库。该方法技术流程简洁、实用性强,对地质调查项目信息化建设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该项目由中国地质调查局武汉地质调查中心承担,是以满足社会公众对地质资料的需求为目标,开展地质调查资料管理与公共服务工作,开发地质资料相关服务系统及专题服务产品,实现地质调查数据集成及服务产品在线发布,健全完善地质资料服务体系,进一步提升地质资料数据公共服务水平,为社会提供全方位的地质资料数据服务。  相似文献   

5.
姜义 《中国地质》2001,28(11):40-43
1基础地质调查(1)青藏高原及周边地区。青藏高原腹地:原修康群被解体为以晚侏罗—早白垩世地层为基质、其他时代地质体为块体的大型构造混杂体。1∶25万聂拉木幅在曲龙共巴组(T3q)中首次发现厚百余米的珊瑚生物礁和海绵生物礁,对藏南油气勘探和储层评价具有重要意义。1∶25万措勤幅在布多藏布、假门等地发现高出现代河床500~600m的古河流堆积和出露厚度近100m的更新世湖积层断壁等,为研究青藏高原隆升和环境变化提供了新资料。在喜马拉雅带发现一系列火山岩,在冈底斯带发现一系列蛇绿岩,对探讨古板块边界有…  相似文献   

6.
本文分析了武汉城市地质调查(一期)成果,以及该成果在城市规划建设、环境保护、土地利用、安全可持续发展等领域已经开展的应用,对现阶段武汉市城市地质调查成果应用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提出了持续高效应用调查成果的措施建议:设立城市地质成果管理应用机构;将地质成果管理纳入政府管理流程;建立成果更新维护机制,提高城市地质调查成果应用效率。  相似文献   

7.
8.
中国基础地质调查新进展及业务发展方向思考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基础地质调查是世界各国地质调查机构的主要工作和核心任务。近年来,我国基础地质调查围绕国家重大需求,按照科技引领、统筹部署、突出重点、拓展领域的原则进行部署,取得了重大进展与成果,基础地质认知水平显著提升,找矿支撑带动作用日益显现,创新与服务能力不断加强,持续推进基础地质调查向现代化迈进。提出完善国家基础地质数据更新机制、创新地质调查方式、建立现代地质调查技术方法体系是下一步基础地质调查业务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9.
张润丽  罗晓玲  李晓莉 《地质通报》2009,28(203):367-371
新时期经济社会的发展要求地质调查工作提供更及时、更主动的服务,而服务的关键是满足用户的需求。当前世界地质工作的发展趋势由供给驱动向需求驱动转变,因此,要提高地质调查成果社会化服务的能力和地质调查工作的影响力,就必须树立“用户优先、服务第一”的服务理念,了解不断变化的社会需要,坚持以用户为核心,通过服务内容的丰富化、服务形式的通俗化、服务手段的多样化和地质文化的感染力,让地质调查工作更加贴近生活、更好地服务于社会。  相似文献   

10.
华北地区是我国基础地质调查研究程度相对较高的地区之一,经过几十年来几代地质工作者的艰苦努力,中小比例尺的区域地质、地球物理和地球化学调查基本覆盖了基岩出露区,平原区围绕水文地质、石油地质和第四纪地质等开展了大量地质(调查)工作,积累了丰富的第一手资料,取得了一些重要的地质调查成果,为保障我国经济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11.
施伟巧 《福建地质》2014,33(4):305-313
通过探索福建省地质资料信息服务集群化与产业化试点研究,总结福建省平潭综合实验区地质资料汇交与服务的技术流程,基于B/S集成环境,融合了Web、DHTML、Mi-crosoft IIS和.Net等技术,设计并实现了面向多层次用户快速查询地质资料信息目录查询服务,发挥地质成果资料的价值,为推进全省“两化”工作提供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12.
煤矿地质测量信息系统(MSGIS 2.5)   总被引:11,自引:3,他引:11  
介绍一种专为煤矿地质测量部门设计和开发的软件系统——地质测量信息系统(MSGIS2.5),着重介绍其专业CAD系统的系统结构、3D地质测量模型和地质测量图形的自动处理技术  相似文献   

13.
饶杨安  贺怀建 《岩土力学》2010,31(5):1621-1626
结合地质实体概念厘清数据类型及其特征对地层信息系统的发展有重要意义。地层信息系统数据可以归类为属性数据、几何数据、关系数据、元数据4类,地层信息中的地质实体可分为基础地质实体和地质实体要素,进一步把地质实体要素分为关联要素和非关联要素。文中分析了矿体、风化分界面、断层、褶皱、不整合面、滑坡体的几何属性。区分观测者位置、数据采集点和数据本身空间属性,数据获取方法可分为地表调查、钻入调查、岩层透视调查、岩层非透视调查,并分析了原始数据与地质实体的对应关系。  相似文献   

14.
智能地质调查体系与架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中国地质调查局用了近10年时间,在基础地质调查和矿产调查领域基本完成了地质调查全流程数字化过程。在"云"计算与大数据技术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兴起大环境下,未来5至10年,地质调查主流程信息化的方向和目标是什么呢?本文基于新一代信息智能技术和智能设备在地质调查数据采集、数据分析处理、数据交换传输、三维建模、信息泛在服务、业务管理全面深度融合的基础上,结合智能空间与普适计算概念给出了智能地质调查定义,提出了基于云计算和Hadoop生态体系为基础的天地空一体化的智能地质调查体系、架构和应用模式,并对其关键技术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5.
尹福光  张虎  黄勇  叶培盛  杨学俊  吕勇  林仕良 《地质通报》2012,31(0203):218-226
大理-瑞丽铁路属于泛亚铁路南线的重要组成部分。为解决铁路工程建设过程中面临的复杂地质问题,中国地质调查局在2008年1月至2010年12月期间组织实施了1∶5万区域地质调查与环境灾害专项调查,共设置了6个工作项目,包括22个1∶5万国际分幅的调查和1个综合研究项目。通过系统的区域地质调查和研究工作,在构造、岩石、地层、古生物等基础地质方面有大量的新发现,获得了一批高精度的锆石U-Pb年龄数据,认为保山地块应归属于冈瓦纳大陆。调查过程中发现了潞西构造混杂岩带,并认为其属于怒江构造混杂岩带的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6.
通过分析安徽省地质环境特点,选取其中8个地质环境因子建立了地质环境评价指标体系,采用专家打分法确定权重,利用层次分析法进行了地质环境承载能力综合评价。结果显示,安徽省地质环境承载能力总体较强;仅大别山区、黄山市、池州市-铜陵市-芜湖市等矿山集中开采区承载能力较弱,面积占比4.78%。根据安徽省地质环境承载能力特征,提出了针对对大别山区、皖南山区开展地质环境保护和针对安徽省地下水超采区进行修复的建议,为国土空间开发提供科学参考。  相似文献   

17.
三维地质建模与GIS应用目的不同,由此决定了它们研究重点不同,这二者的相互结合能促进双方的共同发展,但目前对此还缺乏较系统的研究。这里在对三维地质建模和GIS功能进行比较分析的基础上,指出了二者相结合的意义,提出了二者相结合的途径并分析了各自的优缺点,最后对二者相结合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8.
对数字地质调查系统在1:257万补力太幅、四子王旗幅区调修测项目中的应用情况进行了讨论,结合1:25万区调修测的实际情况,把数字填图的核心PRB过程划分了6个阶段。强调了修测图幅对前人资料运用的重要性,提出了收集、录入前人资料的过程及应注意的问题。介绍了野外地质路线、剖面的采集过程和数据整理过程,指出了整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19.
当代世界地质调查工作发展趋势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20世纪80年代以来,经济全球化的发展、高新技术的广泛应用、世界人口的迅速增长和环境问题的日益严峻,对地质调查工作产生了巨大的冲击,地质调查的驱动机制、主要任务和工作内容、技术手段、服务意识等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总体趋势为:需求驱动——地质调查工作的驱动机制由传统的供给驱动型向需求驱动型转变;领域拓宽——地质调查的研究领域不断拓展,从以寻找、发现矿产资源为主的矿产资源型转变为兼顾资源与环境保护、灾害减轻的资源与环境并重的社会型;技术先导——地质调查的技术手段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地质调查传统的“老三件”正逐渐被“新三件”所替代;服务优先——地质调查的服务意识不断增强。  相似文献   

20.
针对1:25万阿坝县幅区域地质调查修测中涉及的南水北调西线一期工程区的工程与环境地质调查问题.运用数字地质调查系统对该区域进行了数字填图。对数字地质调查系统运用的可行性、有效性及适用性进行了探讨.初步建立了适宜于以工程与环境为侧重点的数字区域地质调查工作的流程与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