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由中国地震学会设立的第三届李善邦青年优秀地震科技论文奖 ,在中国地震学会第九次学术大会期间颁发。陈院士、陈运泰院士、马瑾院士、石耀霖院士为获奖者颁发了奖状、奖励证书及奖金。第三届李善邦青年优秀地震科技论文奖获奖论文及作者见表 1。许力生等 7位获第三届李善邦青年优秀地震科技论文奖的青年科技人员 ,是奋斗在我国地震科技工作岗位上许许多多青年科技人员的代表。他们这次获奖 ,是他们平时勤奋学习、刻苦钻研、努力工作的结果。中国地震学会对许力生等 7位青年科技人员获第三届李善邦青年优秀地震科技论文奖表示热烈的祝贺 !…  相似文献   

2.
中国地震学会“第四届李善邦青年优秀地震科技论文奖委员会”会议,于2 0 0 4年7月1 1日在北京召开的中国地震学会第十次学术大会期间召开。会议根据《李善邦青年优秀地震科技论文奖简章》的有关条例,对申请人在中国地震学会第十次学术大会上所做的申请第四届李善邦青年优秀地震科技论文奖的大会报告进行了评审。经过论文评审和无记名投票,会议决定授予:论文“多分量地震记录P和SV波场的τ- p域分离方法”作者:北京大学地球物理系      王彦宾  一等奖;论文“加卸载响应比的时空变化与美国南加州地区地震趋势”作者:中国地震局分析…  相似文献   

3.
经中国地震学会第六届理事会第三次常务理事会决定 :第四届李善邦青年优秀地震科技论文奖的评选工作 ,将于 2 0 0 4年7月中旬 (具体时间、地点另行通知 )在北京召开的中国地震学会第十次学术大会期间进行。现将有关第四届李善邦青年优秀地震科技论文奖的征文事项通知如下。1 申请途径第四届李善邦青年优秀地震科技论文奖的候选人 ,由中国地震学会各专业委员会推荐或由本人申请产生。2 申请条件及要求1 )申请人的年龄应在 4 0周岁以下 (含4 0周岁 )。时间界线以截止当年 6月 30日止不超过 4 0周岁为准。2 )已获国家级、部委级奖的论文 (指…  相似文献   

4.
2012年6月26日,在中国地震学会第14次学术大会上,第8届李善邦青年优秀地震科技论文奖候选人做了大会报告.根据《李善邦青年优秀地震科技论文奖简章》的有关条例,经过评审委员会成员:陈运泰、陈颙、张国民、张培震、陈晓非、郝记川、王兰民、吴忠良、张晓东、李小军、马胜利、金星、刘玉辰、石耀霖、孙柏涛等专家的评审,中国地震学会决定授予:  相似文献   

5.
《国际地震动态》2010,(9):46-46
2010年9月8日,中国地震学会第7届第9次常务理事会会议根据《李善邦青年优秀地震科技论文奖简章》的有关条例,经过评审,中国地震学会决定授予:  相似文献   

6.
2008年12月3日,在中国地震学会第十二次学术大会上,第六届李善邦青年优秀地震科技论文奖候选人进行了大会报告,根据<李善邦青年优秀地震科技论文奖简章>的有关条例,经过评审委员会成员:张国民、陈颐、石耀霖、许绍燮、邓起东、陈晓非、王兰民、高孟潭、马胜利、李小军、石川有三(日)等专家的评审.  相似文献   

7.
2009年11月25日,中国地震学会设立的“李善邦青年优秀地震科技论文奖”获得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国家科学奖励办公室的登记批准。根据《国家科学技术奖励条例》的规定,准予本奖项进行评奖活动。  相似文献   

8.
《国际地震动态》2012,(2):33-33
根据中国地震学会第八届第二次常务理事会决定,中国地震学会第十四次学术大会将于2012年6月底在新疆召开。同时举办的活动还包括第八届李善邦青年优秀地震科技论文奖评选和召开中国地震学会第八届第三次理事会会议。目前,各项筹备工作正在进行之中。学术大会征文通知将在2012年2月底发出。  相似文献   

9.
经中国地震学会第六届理事会第三次常务理事会决定 :2 0 0 4年 7月中旬在北京召开中国地震学会第十次学术大会 (具体时间、地点另行通知 ) ,并正式出版会议论文摘要集。本次学术大会有以下特点 :参加本次学术大会的代表将有机会参加第三届大陆地震、紧急救援暨巨灾保险国际会议的学术交流活动。中国地震学会各专业委员会将根据各分会场学术交流的情况 ,选出优秀科技论文向《地震学报》推荐发表。申请“第四届李善邦青年优秀地震科技论文奖”的青年科技工作者将进行现场报告。学术大会将组织代表进行地震地质科技考察。现将本次学术大会征文…  相似文献   

10.
《国际地震动态》2006,(9):41-41
中国地震学会第七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第十一次学术大会,将于2006年10月21—24日在大理举行。与这次大会同时召开的还有中国地震局科技委工作会议、全国秘书长工作会议和李善邦青年优秀地震科技论文奖评审活动等。报名参加这次大会的学术论文180余篇,加上其他会议代表,与会代表人数将达到300余人。  相似文献   

11.
按辽宁省科学技术协会统一要求,辽宁省地震学会对辽宁省地震局直属机关的青年科技论文进行了首选,参加辽宁省自然科学青年优秀学术论文的评选活动.经专家复审,最后由青年优秀论文评委会终审,我局有七篇论文荣获青年优秀学术论文奖.1991年7月25日,徐平等五名代表获奖同志出席了辽宁省首届自然科学青年优秀学术论文授奖大会.七  相似文献   

12.
第三届全国青年地震工作者优秀科技论文评选活动揭晓为加速培养和造就跨世纪地震科技人才,鼓励广大青年地震工作者积极投身于地震科学事业,促进我国防震减灾事业不断发展,国家地震局科学技术委员会、地震科学联合基金会和中国地震学会青年科技工作委员会在总结前两届论...  相似文献   

13.
为了鼓励广大青年地震工作者积极投身于地震科技事业,同时也为地震科学领域青年科技人才的成长创造条件,国家地震局学术委员会、科技监测司、震害防御司、地震科学联合基金会和国家地震局团委于1991年联合举办了第二届全国青年地震工作者优秀科技论文评选活动。本次评选活动共收到230多篇科技论文和摘要。评选活动办公室先后聘请了近50名专家担任评委,经过初审和复评,最终评出本届获  相似文献   

14.
为了鼓励科技创新,倡导高水平的学术论文在国内外学术期刊发表,进一步提高我国学术期刊质量,促进我国学术期刊不断繁荣,中国科协决定开展表彰“第三届中国科协期刊优秀学术论文奖”活动。《爱因斯坦对光子的想象辐射与分子间能量动量转移的动平衡》等100篇论文,经中国科协学术交流工作委员会初评、复评、终评、公示和审定后获奖。由中国地震学会推荐,《地震学报》编辑部发表的论文《地磁日变化异常与强震的关系》(丁鉴海、刘杰、余素荣、肖武军)一文在这次评选中获得“第三届中国科协期刊优秀学术论文奖”。中国地震学会推荐论文获“第三届…  相似文献   

15.
李善邦先生(1902—1980)是我国地震事业的开创者,1990年4月29日是他逝世十周年纪念日,我们地震工作者深深怀念这位把毕生精力献给中国地震事业的先行者。现将秦馨菱先生的怀念文章和李善邦先生六十岁生辰写给子女的信一并发表,以表我们对李善邦先生的无限怀念。  相似文献   

16.
《国际地震动态》2004,(2):47-47
为继承我国地震学界卓越科学家李善邦教授在开拓和发展我国近代地震科学方面的业绩,发扬李善邦教授治学严谨、勇于创新、奋力开拓和十分重视选拔新秀的精神,鼓励中青年科技人员热爱科学事业,勇攀科学高峰,做出新的贡献,中国地震学会  相似文献   

17.
正当举国上下向“四化”进军的时候,也正当我国的地震科学飞跃发展的时候,我国地震科学的奠基人之一,著名地震学家李善邦先生与世长辞了。终年七十九岁。李善邦先生把自己的毕生精力贡献给了我国的地震科学事业。在旧社会极其艰难的情况下,他在鹫峰  相似文献   

18.
本刊讯 我国著名地震学家、中国地震学会常务理事、《地震学报》编辑委员会副主编、国家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员李善邦先行,因病于1980年4月29日在北京逝世,终年七十九岁。李善邦先生追悼会5月6日在八宝山革命公墓礼堂举行。  相似文献   

19.
评介了中国著名地震学家李善邦教授的遗著《中国地震》一书。  相似文献   

20.
中国地震学会青年科技工作委员会于1993年4月28日在北京举行成立大会。该委员会是中国地震学会下属的群众性青年科技组织,其主要任务是,组织青年地震科技工作者开展科技活动;促进青年地震科技人才和管理人才的培养;发展同海内外青年地震科技工作者的联系;开展科技咨询和开发;为我国地震科技事业的发展和国民经济建设服务。该委员会挂靠国家地震局科技监测司。吴荣辉任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