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上海天文台和上海天文学会在今年4月和7月间分别举行了学术讨论会和年会,在这两个会上宣读了一系列的论文和工作报告,活跃了学术空气,有利于相互学习和交流,颇受与会同志欢迎.上海天文台1962年第一次学术讨论会4月27—28日在余山举行,参加人数40多人,在会上宣读的论文和工作报告共有15篇.叶叔华同志提出了“1959年地球自转不均匀的情况”的报告,这篇报告实际上是报告  相似文献   

2.
中国天文学会于1978年8月29日至9月12日在上海举行了1978年学术年会及会员代表大会。出席会议的有全国科协、中国科学院、上海市科协和中国科学院上海分院有关领导同志;第二届理事会理事;全国各地的会员代表;与天文学科有关的各兄弟单位的代表和特邀代表等共202人。列席代表34人。会议共分两个阶段进行。会议的第一阶段是进行学术交流。会议总共收到各种学术论文213篇,在全体大会上宣读了动态报告6篇:《天文学史研究的意义、现状和问题》;《从太阳物理看日地关系中  相似文献   

3.
中国天文学会卫星动力学委员会于1984年11月16日至21日在江苏省无锡市召开了人造卫星资料处理和定轨方法学术讨论会。到会的有中国科学院各天文台站和空间中心、南京大学天文系、北京师范大学天文系、测绘和国防科研部门以及其他有关单位的代表共59人。会上宣读了论文报告共26篇,书面报告8篇,反映了近年来我国在卫星观测资料处理、卫星  相似文献   

4.
中国天文学会1962年年会于8月20—26日在北京举行.代表一百多人,会上印发论文报告四十多篇,内容丰富,讨论热烈,盛况空前.在全体会议上,紫金山天文台张钰哲台长宣读的一篇论文“七颗变光小行星的观测研究”受到普遍的重视.该文采用小行星光电测光资料研究确定出七颗小行星的自转周期和自转物理根数,其中特别是确定了它们自转轴的方向.许多同志认为这是一项很有意  相似文献   

5.
为促进学术交流和准备亚太会议,1987年3月24日-27日在上海市金山县由中国天文学会恒星和行星物理专业委员会、上海市天文学会和上海天文台联合举办了第二次全国恒星和行星物理学术讨论会。来自全国各地的76名学者参加了会议。会上宣读了43篇学术报告和9篇邀请报告。 会议学术交流报告的范围广泛、内容丰富,包括密近双星、行星、各类变星、Be星、星团和恒星动力学等领域。主要内容有: (1)银河系结构和动力学常数新值及其影响  相似文献   

6.
中国天文学会天文仪器与技术专业委员会第八次学术报告会于一九八八年十一月二十九日至十二月一日在上海召开。会议由专业委员会与上海天文学会共同举办。来自全国十个单位的四十七名代表参加了会议,天文仪器与技术专业委员会主任李德培、副主任龚守身、王传晋和蒋世仰分别主持了报告会。中国天文学会副理长、上海天文台台长叶叔华到会并讲了话。会上宣读了二十四篇论文(见附录及会议资料),其中成  相似文献   

7.
1983年9月12日至18日在北京天文台连营寨观测站(河北省兴隆县境内)举行了“双星动力学”学术讨论班。参加这次讨论班的有紫金山天文台、上海天文台、云南天文台、南京大学天文系、北京师范大学天文系、北京天文台等六个单位的36名科技人员。 这次讨论班上宣读的文章或工作报告共16篇,  相似文献   

8.
学术活动     
中国天文学会星表与天文常数专业委员会和江苏省天文学会联合举办的“参考系连结和照相天体测方法研讨会”于1990年11月16—19日在湖北最省宜昌市召开。 出席这次会议的代表来自各天文台、大学天文系及测绘部门等14个单位共47名代表,会上宣读了有关的论文31篇,其中包括邀请报告、综合评述和近期研究工作的进展。  相似文献   

9.
本文从原理、设计以及试用情况、鉴定结果等方面,详细介绍了我室在SBG人卫照相机上加装的激光测距仪的情况。系由鉴定会上的三篇报告(分别由华北光电所洪名家、云南天文台纳子康、张英同志执笔)综合而成,曾在一九七九年十一月召开的《激光雷达、测距技术交流会》上宣读过。  相似文献   

10.
1986年8月25—31日,第一次全国恒星和行星物理学术讨论会在贵阳召开。会议由中国天文学会恒星和行星物理委员会负责组织和主持,得到了全国各有关天文台和大专院校的热情支持。出席会议的有十四个单位的六十五位代表,共宣读学术论文、综合评述和调研报告四十篇,内容涉及恒星的形成和演化,恒星风,恒星角直径、光度、光谱、偏振及同位素谱的观测研究,双星和星团,变星,天体  相似文献   

11.
1989年5月24日至29日,在山西省大同市召开了第三次恒星和行星物理学术讨论会,会议着重交流了近年来我国恒星物理研究成果和学科进展。会议克服了国内动乱造成的困难,实际与会代表65人,宣读学术报告35篇,内容涉及到: 1.高能源(脉冲星、X射线星和γ射线源等)的研究;  相似文献   

12.
学术活动     
由中国天文学会卫星动力学专业委员会主持的第四届卫星动力学学术讨论会于1985年11月中旬在福建漳州举行。参加会议的有来自中国科学院、高等学校、国防科委和总参测绘部门所属十九个单位的五十位代表。 这次会议的主题是卫星动力测地中的精密定轨和近地卫星定轨中的大气研究两个方面。会上共宣读了26篇论文和综述报告。紫金山天文台和总参测绘研究所的代表作了有关卫星动力测地中的多普勒资料处理和精密定轨问题的报告;上海天文台提出的报告中对Lageos卫星精密定轨所涉及到的各种摄动源作了详尽的分析,并给出了合理的数学模式。总参郑州测绘学院和广州人卫站的两篇报告,对全球定位系统(GPS)及其在大地测量等方面的应用作了较全面的介绍,引起了与会代表们的注意。关于大气及其在近地卫星定轨中引起的各种问题(密度模式,阻力系数和卫星面质比的变化等)也是与会代表所关心的问题,对紫金山天文台和57653部队  相似文献   

13.
1982年3月8—12日,中国天文学会天文学史专业组在陕西临潼召开学术讨论会,出席代表约30余人.讨论的主题是中国古代天象记录的研究和利用.会议收到有关报告20篇,另有其它方面的天文学史报告10篇. 首先有席泽宗、宣焕灿分别就主题作了综合性报告:“东方古代天文记录在现代天文  相似文献   

14.
学术活动     
中国天文学会出版图书情报委员会于1987年11月15—18日在云南天文台召开了天文期刊编辑工作第一次学术讨论会。北台、紫台、上海台、云台、陕台、南京天仪厂和北京天文馆等单位的学报、台刊,有关学术出版物和天文科普期刊的专职编辑人员20余人参加了这次讨论会,会上共收到学术和工作报告15篇。这些报告涉及到四个方面的内容:1.如何提高天文期刊的质量;2.天文期刊的编辑技术规范;3.学术期刊对科研的作用;4.编辑工作的改革。 与会代表对报告进行了认真的讨论,交流了各刊多年的编辑工作经验,深入地探讨了天文期刊编辑工作中一些共同性的编辑学术问题。 “自然科学期刊的质量观”和“天文期刊的编辑  相似文献   

15.
前言 1992年,我台科技工作者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的论文和报告共83篇,其中,在国外出版物上发表的15篇,国内核心学术刊物发表的26篇,按学科统计,天体物理50篇;天体力学与天体测量17篇;天文仪器技术与技算机技术6篇;古天文及其它10篇.现将各篇论文或报告的作者姓名。论文题目,期刊名,卷期号(年份),页码,综列如下,以供  相似文献   

16.
前言 1990年,我台科技工作者在国内外学术刊物发表的论文和报告共115篇,其中,在国外出版物发表的26篇;国内核心学术刊物发表的25篇,按学科统计,天体物理68篇;天体力学与天体测量21篇;天文仪器技术及计算机技术14篇;古天文及其它12篇,现将各篇论文或报告的作者姓名,论文或报告题目,出版物名称、卷、期、页、年,综列如下,以供有兴趣者查找或引索。  相似文献   

17.
1997年 ,我台科技工作者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的论文和报告共 98篇 ,45岁以下青年学者发表 45篇 ,占台发表论文总数的 45 .9% ;97年在国际核心刊物 (SCI)上发表论文 3 1篇 ,国内核心刊物上发表论文 3 0篇 ,青年学者在国际核心刊物上发表论文 1 9篇 ,占台在国际核心刊物上发表论文数的 6 1 .3 % ,青年学者在国内核心刊物上发表论文 1 3篇 ,占台在国内核心刊物上发表论文数的 41 .9% ;按学科统计 ,天体物理方面 70篇 ,天体力学与天体测量方面 1 2篇 ,天文仪器技术与计算机技术 1 2篇 ,古天文及其它 4篇。现将各篇论文或报告的作者姓名 ,论文题目 ,出版物名称 ,卷 ,期 ,年份 ,页 ,综列如下 ,以供有兴趣者查找或索引  相似文献   

18.
星表与天文常数专业学术年会於1988年11月9日至11月11日在南京召开。参加会议的有全国各天文台、南京大学和北京师范大学天文系、武汉测量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和测绘界等十二个单位的代表共40名。在会议期间还举行了大地测量星表工作座谈会。参加座谈的有大地测量星表课题各参加单位的代表,以及正在参加星表与天文常数专业学术会议的有关专家。在会上共宣读了论文19篇。  相似文献   

19.
天体物理前沿讨论会(1984年7月,上海) 上海天文台举办的“天体物理前沿讨论会”,在各天文台和有关单位的大力支持下于1984年7月14日至7月21日在上海召开。与会代表共75人。参加讨论会的除来自国内天文界外,部分高等院校物理系的同志及出版界的同志也出席了这次讨论会。 这次讨论会就当前天体物理的一些前沿课题进行了学术交流和讨论。其中十二篇邀请报告的内容涉及等离子体天体物理、类星体、X射线、黑洞物理、广义相对论中的奇异性定理、中子星、宇宙大尺度结构、星系数值模拟、银河系大尺度结构的红外特征及密度波理论等。加籍华人郭新教授应邀在会上作了“恒星风与质量损失”的报告。 整个讨论会讨论热烈,气氛活跃,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上海天文台叶叔华台长在会上讲了话,对代表们莅临上海天文台表示欢迎和感谢,希望以后能在天体物理领域加强上海天文台与其它台站和天文系(专业)的合作。 这次讨论会的邀请报告将陆续在本刊全文发表。 (宋国玄) Colloquium on the Frontiers ofAstrophysics(Shanghai,July 1984) (Song Guoxuan)  相似文献   

20.
前言 1991年,我台科技工作者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的论文和报告共117篇。其中,在国外出版物上发表的33篇;国内核心学术刊物发表的16篇,按学科统计,天体物理82篇;天体力学与天体测量18篇;天体仪器技术与计算机技术6篇;古天文及其它11篇。现将各篇论文或报告的作者姓名,论文题目,出版物名称,卷,期,页,年,综列如下,以供有兴趣者查找或索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