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 毫秒
1.
由显著地震的动态图象寻找华北强震活动场所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本文根据华北强震前,特别是1966年以来华北一些给定的强震前,沿时间先后顺序,由大到小、由近及远地回溯所得不同时段诸显著地震的空间分布图象的重心,与应用“黄金分割”所得的最优破裂点,两者结合以求得“动态应力椭圆”的办法来探讨了华北强震的活动场所。通过一些实例看来,有可能把这种办法应用到趋势预报中去,为未来强震的活动场所作出长期、中期或短期的半经验、半定量的估计提出有用的依据。本文认为形成这种图象的成因主要是地震条带在地震的整体活动时期能量释放具有一定规律的“动态平衡”的结果。 相似文献
2.
1983年11月7日山东省菏泽县境内发生5.9级地震,震中区遭受Ⅶ度破坏。这是继1948年5月29日菏泽5 1/2级地震后,在1937年8月1日菏泽7级地震震中区内发生的又一次中强地震。这次地震前曾依据某些异常现象,从不同角度尝试做过中期地震趋势估计。由于它是重复性地震,且发生在华北地区强震活动相对平静期内,故深入探讨这次地震的震兆特征,对于中强地震预报是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3.
4.
从理论上讲,地震之间存在力学相关性,尤其是一个地震带内在临界状态,地震间相互作用增强。利用这种关系用地震触发响应系数扫描方法,可在一个强震发生后预测下次强震发生的地点。地震引起的就力场扰动包括静态、动态扰动,包括断层弹性位错,也有断层蠕动,可以有弹性地震波和粘弹性形变波的传播实现,有弹性变形,也有永久变形,有瞬间的,也有长久的效应等。这方面已提出好多种效应假说,多种效应共同作用的后果是一个。At值 相似文献
5.
以华北地震区7级以上强震活动的震中迁移图象为例,揭示了我国各地震区带内的强震震中迁移有以下基本迁移特性:强震震中在每完成一次迁移后均将改变其原来迁移运动的方向和速率,即改变其迁移运动的速度。因此,不论是时间意义上还是地点意义上,在强震震中迁移的前方将存在着一个未来强震危险性较小的前向扇形时空安全区,未来一次强震发生在这个扇形时空安全区内的可能性不大。并对强震震中这种普遍的变速度“扭头”或“掉头”迁 相似文献
6.
1980年5月由美国拉蒙特-多尔蒂地质观象台举办的“地震预报讨论会”对于以识别前兆性地震活动图象进行地震预报的研究给予了较好的评价。在参加这次会议的有关报告中,提出了几种具有前兆意义的地震活动图象:①广义前震,一般指大震发生前的一定期间内,在未来震中附近发生的异常地震活动。其关键问题在于如何区别前震与一般的正常地震活动。已有研究结果表明,对于前震活动有可能从序列特征、震源机制、震源参数的演变、振 相似文献
7.
9.
10.
地震活动性图象反映了地震的群体特征。本文阐明了中国大陆,特别是中国东部地区的地震活动性图象具有空间分布的网格块体性;一定地区间地震发生的相关性;一定的地震活动图象在空间上常可有所平移再现等特征。这些图象的尺度均可达到成百上千公里。据此认为地震的动力也应有与此相当的大尺度。中国大陆地震基本集中在一个厚度仅为15 km的地层——发震能干层,与活动性图象的尺度相比,具有悬殊的宽厚比。因之认为地震构造应属一种薄壳结构。观测到的地震活动性图象与薄壳结构的失稳屈曲图形有同质同象的相似性。据此估算其量值与观测到的图象尺度颇为吻合。结论认为:地震活动性图象似受控于结构的失稳屈曲;地震构造可视为主要由发震能干层所构成的一种薄壳结构(薄皮构造)。 相似文献
11.
本文对比了1918—1976年发生的中国华北地震和日本列岛及其附近的较大地震,发现二者有比较好的对应关系。一般是,日本海沟先发生7—8级大地震序列,其后日本海西部发生h≥300公里的深源地震,最后我国华北地区发生M≥6的强烈地震。对1918年以来的十四个活动期进行了统计分析,得到复相关系数R=0.82,能够在很高的显著性水平上通过F检验。日本海沟地震约有30年左右的重复期。从1926年至今,日本海沟地震的活动中心向北漂移了3°—4°,与此同时,我国华北地震活动也以相同速率向北迁移。地震活动在时间和强度上的相关性、震中的相关迁移以及震源机制等方面的事实都表明,我国华北强烈地震可能受日本海沟板块俯冲运动的控制,上地幔中可能存在着某种物质流动的通道。 相似文献
12.
13.
本文对比了1918-1976年发生的中国华北地震和日本列岛及其附近的较大地震,发现二者有比较好的对应关系。一般是,日本海沟先发生7-8级大地震序列,其后日本海西部发生h≥300公里的深源地震,最后我国华北地区发生M≥6的强烈地震。对1918年以来的十四个活动期进行了统计分析,得到复相关系数R=0.82,能够在很高的显著性水平上通过F检验。日本海沟地震约有30年左右的重复期。从1926年至今,日本海沟地震的活动中心向北漂移了3°-4°,与此同时,我国华北地震活动也以相同速率向北迁移。地震活动在时间和强度上的相关性、震中的相关迁移以及震源机制等方面的事实都表明,我国华北强烈地震可能受日本海沟板块俯冲运动的控制,上地幔中可能存在着某种物质流动的通道。 相似文献
14.
本文应用概率统计方法和灰色系统理论,对华北地区地震危险性作了粗略顶测,给出了华北地区不同预测年限内发生不同强度地震的概率,同时对最近一次强地震发生的时间作了估计。 相似文献
15.
16.
显著地震与引潮力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滔 《地震地磁观测与研究》2005,(Z1)
前言地震是构造活动的产物,后者包含着深层应力状态和介质性质的丰富信息。在大地震的孕育过程中,岩石破裂和变形由无序向有序转化,导致前震的发生也由无规律向有规律转化。本文所使用的引潮力夹角的计算方法,是对显著地震发生规律的一种探讨。由于青海地震活动水平比较高,显著地震的活动水平不一致,受到不同区域地震监测能力不一的限制,本文取ML4为显著地震的震级下限。1研究思路大地震的孕育和发生是震源区及其附近地壳应变能的积累和快速释放的过程。地震孕育后期,震源区及其附近应变能高度积累,处于不稳定的临界状态,因此,地震短临预报… 相似文献
17.
本的显地震一般是指,地震序列与主震(或最大地震)震级差小于2.0级的地震。对中国大陆地区1996年以来有完整目录的约100个M≥5级地震序列系统研究表明,地震序列在一定时段内显地震累计频率(N(t)随时间(t)分布大体大遵循3类分布函数。 相似文献
18.
华北地区地震活动图象反映的地震构造特征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主要依据国家地震局分析预报中心出版的1:600万《中国地震震中分布图(M_L≥2,1970—1989)》,对华北地区地震活动基本图象进行了构造解释。由获取的中上地壳构造信息发现,本区具有清楚的共轭地震构造特征。并且指出,华北平原拗陷区的深、浅构造具有某些不协调特征。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从信息量的角度出发研究定量描述地震活动时空分布异常图象的方法,并定义了缺信量I_Q值来定量分析地震活动在时间轴上或空间上分布图象的异常程度。文中还根据1977年1月~1990年11月新疆部分地震区的地震资料,算出了四条I_Q—t曲线,发现在研究的时段和区域内发生的10多次M_s≥5.0级地震中,绝大多数有I_Q低值异常。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