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书架     
《气象》2014,(6)
正《陆-气相互作用对东亚气候的影响》张井勇,吴凌云著该书从简要回顾陆-气相互作用的基本过程、陆面过程模式的发展进程及陆面反馈对气候影响的研究进展开始,系统介绍了陆-气相互作用对东亚气候影响的最新研究成果。全书共分为五个部分:陆-气相互作用的基本过程及其对气候的反馈作用;土壤湿度-大气相互作用对东亚气候的影响;土壤温度-大气相互作用对东亚气候的影响;植被-大气相互作用对东亚气候的影响;绿洲效应对局地气候的影响。本书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2014年(6—8月)气温、降水、日照时数的分析,表述了夏季气候概况和气候特点,分析了夏季主要气候事件干旱、冰雹及其影响,还有夏季气候对玉米生产的影响,得出2014年夏季自然灾害少,对农业影响较轻,损失也少,夏季气候条件属较好年份,从而预测出秋季气候及提出了合理化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赫章县优质核桃的气候条件浅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赫章气候条件和自然环境,优质核桃对气候条件的要求,对优质核桃种植气候条件进行浅析。  相似文献   

4.
通过介绍现有地方志中气候资料记载概况,具体分析地方志中气候资料的重要价值和意义。并比较湖南、甘肃、黑龙江、江苏、广东等地方志中气候资料记载的异同以说明现有地方志中气候资料记载的特征,对现有地方志气候资料记载进行评价,对入志气候资料的选择进行了探讨。最后对《广西通志·气象志(1991~2005)》编修工作中气候资料的选择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5.
从地球系统的观点看气候突变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在地球的气候史中,经历了许多次气候突变事件。这些突变对地球表层系统的演变与进化产生了巨大影响。随着全球气候变暖的持续发展,人类赖以生存的气候环境正在经历重大变化。如何科学地理解和认识这些变化,尤其是气候突变。是人类寻求对策,应对气候变化,保护自己持续发展的科学基础。文中从地球系统的角度对气候突变的科学问题进行了探讨,认为对气候突变的研究不应仅局限于大气圈,而应该对地球系统的整体变化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6.
全世界气候的变化对局部气候的形成和演化起带动作用,与此同时小气候变化也会影响到大气候的变化,喀什市是一个最典型的干旱区沙漠绿洲城市。在收集喀什市气候资料和全球气候资料,在此基础上量算局部气候和大气候的相互关系和未来变化预测。研究结果表明喀什市的气温和世界气温的相关系数为0.337,喀什市降水量和世界降水量的相关系数为-0.667。喀什市和世界气候要素关系不大,干旱区小城市气候对世界气候的影响不明显。  相似文献   

7.
引言在全球变暖背景下,我国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多发重发,气象防灾减灾的形势越来越严峻.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对气候服务提出了全方位、多层次、专业化的需求,对发展现代气候业务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发展气候服务已成为国际社会共同关注的热点问题.2009年召开的第三次世界气候大会将气候服务作为主题,提出了全球气候服务框架构想.这充分说明,国际气象界已经认识到全球经济社会发展对气候信息服务的需求将不断提高的发展趋势,并开始采取行动积极满足这种气象服务的需求.  相似文献   

8.
本文对甘肃省17个气候要素83个台站组成的气候要素场进行主成分分析,结果是前两个主成分可反映该气候场的主要特征;由各主成分的空间分布可分析各地的气候特征,在此基础上对甘肃省气候进行区划。  相似文献   

9.
气候变暖对陕西农业生产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根据陕西42 a(1960—2002)气候资料,分析评价气候变暖对积温、无霜期等热量资源的影响,用T uyn thw h ite M em ora l理论模式计算了气候变暖对陕西省农业气候生产力的影响。结果显示气候变暖使陕西农业生产的热量资源增加,但降水量减少,气候生产力降低。同时讨论了气候变暖后陕西农业生产的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两系稻制种气候风险的数学定义,根据江西省125万地形数据和各气象台站40a气候资料及气候要素与海拔高度的关系,运用地理信息系统的空间分析方法,对两系稻制种基地的气候风险进行了区划,找出了最佳制种地理区域和不同品种最小气候风险下的最佳播种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