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许多MVT型矿床中还含有具经济意义的锗、镉、稼、铟等分散元素,它们主要赋存于闪锌矿中,具有综合利用价值的分散元素主要来自以碳酸盐岩和页岩为容矿岩石的闪锌矿矿床中(李发源,2003)。分布于扬子地块西南缘为数众多的铅锌矿床以富含分散元素Cd、Ga、Ge为特征,如云南会泽铅锌矿床富集Ge,四川大梁子铅锌矿床、云南富乐铅锌矿床、贵州牛角塘铅锌矿床、  相似文献   

2.
<正>云南富乐铅锌矿床位于滇东北的铅锌矿集区,该矿集区隶属于扬子地块西南缘的川滇黔多金属成矿带,其大地构造位置处于扬子地台西南缘及弥勒-曲靖台褶皱带的北东端(李连廷,2014),矿区内发育的区域性断裂为弥勒-师宗断裂。该矿床是川滇黔MVT型铅锌成矿域中代表性大型铅锌矿床,同时富集Cd、Ge、Se、Ga等分散元素(司荣军,2005),矿体隐伏于地下150~200 m,主要产于层间破碎带及溶洞空隙中,赋矿层位为中二叠统阳新组(P2y)的白云岩与灰岩层,矿体大多呈层状、似层  相似文献   

3.
司荣军 《地质与勘探》2013,49(2):313-322
云南富乐分散元素多金属矿床位于扬子地台西南缘,川滇黔铅锌多金属成矿域东南部,是一个中型的铅锌矿床,伴生Cd、Ge、Se、Ga四种具有工业价值的分散元素,其中Cd、Ge、Se储量达到大型矿床规模。矿体赋存于二叠系茅口组二段白云岩中的层间破碎带内,形态呈透镜状、似层状、脉状,矿体一般长100~1000m,宽50~500m,厚0.5~25m。矿石发育粗粒结构,角砾状构造。矿石矿物主要为闪锌矿、方铅矿,脉石矿物主要为白云石、方解石,分散元素主要呈类质同像形式赋存于闪锌矿中。分散元素富集的原因是含有机质的古油田卤水对矿源层——石炭、二叠纪地层中Pb、Zn、Cd、Ge、Se、Ga的强烈萃取,分散元素主要富集在闪锌矿中。  相似文献   

4.
张世权 《云南地质》2010,29(1):36-40,24
亚杂铅锌矿含矿母岩为英安斑岩,属石英脉型,受印支晚期-燕山期张扭性断裂控制,沿断裂两侧由弱到中等线性蚀变,有较好的元素异常。结合东矿带地球化学异常元素组合、岩性、构造、蚀变特征等,认为卓玛及莫磨亚两地化探异常以铅锌元素组合为主,规模大和浓度高,是区内形成中-大型铅锌矿床最为有利地区。  相似文献   

5.
<正>云南昭通毛坪铅锌矿位于川滇黔铅锌成矿区的中南部,处于小江断裂、昭通-曲靖隐伏断裂及垭都-紫云断裂的复合部位,是滇东北乃至川滇黔铅锌成矿区的典型代表之一(Han Runsheng,2007)。该矿床矿体中矿物组合具有明显的分带性,且矿石品位特高(Pb+Zn:25%35%,部分超过60%),检索发现是世界上最富的大型铅锌矿床之一,这两大特征明显区别于典型MVT型  相似文献   

6.
马元铅锌矿床是我国近年来在扬子板块北缘探获的大型铅锌矿床,对马元铅锌矿床闪锌矿微量元素进行了高精度的LA-ICP-MS测试研究,结果表明矿床闪锌矿微量元素含量具有低Fe、Mn,高分散元素Cd、Ge、Ga,低分散元素In的特征;闪锌矿Fe、Mn含量和Ga/Ge比值特征指示了矿床成矿流体温度不高,可能为与中低温盆地流体有关的铅锌矿床;闪锌矿中分散元素In、Ge特征能有效的区分铅锌矿床的成因类型:与岩浆或火山活动有关的铅锌矿床闪锌矿具有高In或低In,低Ge的特征,而与盆地卤水有关的中低温矿床中闪锌矿则普遍富Ge贫In。依据马元铅锌矿床微量元素特征,结合矿床地质与地球化学特征,认为马元铅锌矿应属于密西西比河谷型铅锌矿床(MVT铅锌矿床)。  相似文献   

7.
黔西北位于川滇黔铅锌成矿域乌蒙山重力梯级带上,地质构造异常复杂,找矿前景巨大,但研究程度低。近年来,在织金五指山、赫章猪拱塘等地取得了大型、超大型铅锌找矿历史性突破,指示区内具有形成超大型铅锌矿床的潜力。根据区域重力、航磁、地质以及1∶5万地面磁测等资料,划定了区内的深、浅部断裂构造。结果显示,铅锌矿床的分布与推测的深部及浅表断裂带具有良好的耦合关系。在威宁李子沟一带,北西向断裂F_1与北东向断裂F_2呈"十"字形分布,为两条典型的控矿构造;在以那架—小猫场地区,两条大致平行的北东向断裂(F10、F11)联合控矿。结合区域资料综合分析认为,深部断裂主要为导矿-容矿构造,是形成大型-超大型铅锌矿床的有利地段;浅表断裂则主要为容矿构造,推测的主要断裂(F_1—F16)分布区有望成为铅锌成矿的重点找矿地段。  相似文献   

8.
贵州赫章猪拱塘铅锌矿床是贵州省内发现的首个中低温热液型超大型铅锌矿床。铅锌矿体严格受北西向断裂构造控制,主要赋存于北西向F1、F2及隐伏F20、F30断裂破碎带及次级断裂破碎带内。根据矿体的空间展布特点,以控容矿断裂作为矿体对比连接的依据,圈定69个铅锌矿体,探明铅锌金属资源量275万吨。Ⅰ-1号主矿体为区内规模最大铅锌矿体,呈似层状、透镜状产出于猪拱塘断层(F1)破碎带内,赋矿围岩建造为二叠系中统栖霞组(P2q)泥灰岩、灰岩、白云质灰岩建造。矿体长度1 640 m,平均厚11. 01 m,铅平均2. 81%,锌平均8. 71%。铅锌资源量182万吨,占矿床总资源量的57%,资源量规模达特大型。通过对Ⅰ-1号主矿体地质特征及找矿标志详细论述,为矿床总体特征及成矿规律总结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
盐田桥铜矿床位于长寿-衡阳-观音阁断裂成矿带中部,属茶恩寺铜铅锌多金属成矿区内,是以铜矿为主,共(伴)生有铅锌矿等高-中温热液充填交代型矿床。以构造地球化学找矿为出发点,在研究区域构造地质背景、矿区构造地质特征及控矿因素的基础上,重点对F_1断裂构造岩主量元素、微量元素特征进行了分析,发现F_1中Cu、Pb、Zn、W等成矿元素有较大变化,说明元素的富集与断裂的活动有着极为密切的成因关系。富含成矿元素热液沿F_1断裂消弱带运移,并充填到构造裂隙中,与围岩发生交代作用而富集成矿。  相似文献   

10.
我国发现的几种分散元素矿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地球化学》1972,(3):i001-i009
当我们对我国南方某钨铋矿床、某锡石-多金属矿床.北方某铅锌矿床进行工作时,发现了几种富含分散元素的矿物。通过选矿分离,挑选单矿物,物理性质鉴定,X光粉晶分析,电子探针分析,电渗析分析等试验工作,确定这几种矿物中有三种分散元素独立矿  相似文献   

11.
水系沉积物中元素地球化学特征研究是区域地球化学勘查找矿工作的基础, 分散元素作为一类新型的地球化学勘查指标, 已在勘查找矿工作中显示出显著的效用。西藏地区研究程度低, 以往区域地球化学勘查工作中, 多以主成矿元素及伴生有益元素研究为主, 一直缺乏对分散元素组成特征的研究。本文首次报道了西藏羊八井—宁中地区680件水系沉积物样品的分散元素地球化学特征。从区域上看, 研究区内水系沉积物中强烈富集Cd、Se、Te元素, 其它元素分布均匀, 无富集。与羊八井—宁中地区水系沉积物中分散元素平均值相比, 区内二叠系洛巴堆组地层中强烈富集Cd、In、Se、Te元素, Tl仅在第四系中富集, Cd、In、Se、Te元素的富集可能是由洛巴堆铅锌铜矿床中闪锌矿、方铅矿等金属硫化物的风化作用引起的, Tl元素的富集与羊八井—宁中一带地热资源的热水沉积作用有关; 不同时代侵入岩区水系沉积物中分散元素含量接近研究区平均值, 仅有In、Tl呈现弱的富集。Cd、In、Se、Te元素作为地球化学勘查指标, 可指示铅锌矿化体的产出范围, 为区内开展铅锌多金属矿产勘查工作提供了地球化学依据。  相似文献   

12.
滇东北巧家松梁铅锌矿床构造特征及构造地球化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巧家松梁铅锌矿床为川-滇-黔铅锌多金属成矿域内新发现的小型铅锌矿床,矿体产出严格受断裂构造的控制。在精细解剖矿区构造控矿特征的基础上,本文系统采集了不同中段的断裂构造岩并进行测试,通过因子分析方法讨论断裂构造地球化学元素组合特征,并绘制断裂构造地球化学异常-地质图,进行找矿预测。研究表明:该矿床不同中段断裂构造岩微量元素主要表现为地层岩石元素组合(Zr、Th、Rb、Ti、Hf、Be、∑REE、Sr、Sc、V、(U、Co))、铅锌矿化元素组合(Ga、Ag、Cd、Sn、Ge、Cu、Ba、In、Pb、(Zn))及中高温矿化元素组合(Mo、Co、Ni、(Mn)),而且不同矿体上部中段的构造岩因子元素组合相似,说明各矿体应为同一成矿流体作用而成,Ⅰ号矿体下部出现了方铅矿化和闪锌矿化元素组合因子的分离,可能反映了成矿流体组分的变化或是多阶段成矿流体叠加的缘故,各中段构造岩因子分析均表明重晶石化与铅锌成矿关系密切,这与野外地质现象相吻合,说明重晶石化是重要的找矿标志之一。构造地球化学异常的分布规律,不仅勾绘了矿体的产状,还反映了矿体显著受构造控制的特征,同时可以推测成矿流体的运移方向,并为找矿预测提供定位靶区。  相似文献   

13.
<正>三江成矿带是全国重点成矿区带之一,兰坪-思茅盆是其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盆地西界为澜沧江断裂,东界为金沙江-哀牢山断裂,盆地中央发育有近南北-北北西向隆起带,称为"中轴断裂带"(管烨等,2006)。沿中轴断裂带两侧发育有大量铜铅锌银矿床、铅锌银矿床以及钾盐矿床,其中最为著名的为金顶超大型铅锌矿床与勐野井大型钾盐矿床(尹汉辉等,1990)。  相似文献   

14.
富乐多金属矿床位于川滇黔铅锌多金属成矿区南东部,位于扬子地块西南缘的川滇黔多金属成矿带是我国乃至世界上重要的分散元素成矿域,该区是我国重要的铅、锌、镉、硒、锗生产基地之一,目前已发现大、中、小型铅锌多金属矿床和矿点400多个,富乐铅锌多金属矿床位于该成矿域南东部,其铅锌储量规模属中型,但是伴生Cd、Se、Ge、Ga多种分散元素储量规模分别达到大型、大型、大型、小型.  相似文献   

15.
分散元素矿床类型、成矿规律及找矿-综合利用方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我国86个大-中型矿床(铅锌矿床30处、铜矿29处、钼矿14处、金矿6处、铝矿2处、钨矿2处、锡、铁、煤矿各1处)内分散元素地质调查、分散元素查定基础上,着重从成矿地质条件、成矿物质来源、成矿机制、赋存状态划分了伴生分散元素金属矿床的类型和分散元素独立矿床的类型.对各类型矿床内8种分散元素(Cd,Ge,Ga,In,Tl,Se,Te,Fe)的存在形式,进行了单矿物提纯、岩矿鉴定、化学定量分析、X光衍射分析、电子探针分析、形成温度测定.总结了各类型矿床分散元素的成矿规律,指出了找矿-综合利用方向.  相似文献   

16.
张燕 《地质与勘探》2014,50(6):1126-1136
依据福建丁家山和江苏甘家巷铅锌矿床试验资料,探讨了铅锌矿床中微量元素的富集贫化规律。在两个铅锌矿床中,除存在成矿元素及其伴生元素的富集以外,还存在着部分亲石分散元素、铁族元素、稀土元素等的贫化。发生贫化的微量元素因矿床而异,既有共性又有特殊性。Ba等微量元素在铅锌矿床中显著贫化并且随着Pb矿化增强贫化程度增强的规律,可以作为判断铅锌矿的地球化学异常的成矿前景。此项研究成果为实现地球化学勘查指标的定量化提供了基础。  相似文献   

17.
付绍洪  顾雪祥  王乾  李发源  章明 《矿物学报》2007,27(Z1):102-103
位于四川南部的会东县大梁子铅锌矿床和会理县天宝山铅锌矿床是我国川滇黔铅锌矿富集区内的两个重要矿床.矿床赋存于震旦系灯影组白云岩和硅质白云岩中.通过对矿区外围的白云岩和硅质白云岩的Pb、Zn、Cd、Ga成矿元素的富集特征及铅锌矿床的矿石和闪锌矿中分散元素镉镓富集规律研究,认为大梁子和天宝山铅锌矿床的成矿物质主要来源于灯影组白云岩和硅质白云岩.  相似文献   

18.
黄铁矿作为铅锌矿床中最常见的金属硫化物之一,是铅锌矿床形成过程中的贯通性矿物,其矿物学与地球化学特征可探究成矿作用过程,进而探讨矿床成因。庐枞盆地是长江中下游多金属成矿带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在其北缘新发现了可达大型规模的西湾铅锌矿床。虽然前人对西湾铅锌矿床已开展了相关的研究,但对与成矿关系密切的黄铁矿化学组成及其成因等方面的研究还较为薄弱。本研究首次利用偏反光显微镜与激光剥蚀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LA-ICP-MS)对该矿床多类黄铁矿开展研究,揭示黄铁矿微量元素组成特征和替换机制,进一步探讨矿床成因。结果显示,根据晶体形态及矿物组合特征将黄铁矿分为成矿前与成矿期两期。成矿前黄铁矿主要呈半自形-它形粒状结构,粒径为10~50μm,可见多个细小颗粒组成粒状集合体,其特征元素主要为Cu、Ag、As、Pb、Sb;而成矿期黄铁矿主要呈自形-半自形粒状结构,粒径大于200μm,通常和方铅矿、闪锌矿组合,呈脉状的形式产出于灰岩裂隙中,其特征元素主要为Mn、Co、Ni、Zn、Cs、Cd、In、Sn。黄铁矿中微量元素替代机制主要为单元素和多元素耦合替代,其中单元素替代机制主要有Co2+  相似文献   

19.
得尔布干成矿带热液型铅锌银矿成矿地质特征及控矿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京 《地质与资源》2014,23(6):525-530
得尔布干成矿带热液型铅锌银矿床具有分布密集、成矿时代集中以及成矿条件相似的特征,它们有着内在的成因联系.铅锌银矿体主要赋存于中、晚侏罗世火山岩中,早白垩世次火山岩或侵入岩可能为成矿提供了重要的物源和动力源;区域性的隆-拗交接构造、火山机构以及火山-次火山岩浆作用是最重要的控制因素,北西向张-剪性断裂系统为成矿提供了控矿、导矿和容矿空间,成矿物质主要源于地幔,含矿气液沿火山岩断裂系统运移并与围岩发生充填和交代使成矿元素析出沉淀而成矿.  相似文献   

20.
云南巧家松梁铅锌矿床系滇川黔铅锌成矿域内赋存于震旦系灯影组白云岩中的富铅锌矿床,它严格受构造控制.文章在讨论矿床地质特征的基础上,选择Ⅰ号矿体1260中段36个断裂构造岩样品进行研究.认为NW向断裂带内铅锌矿脉的形成早于NE向顺层产出的铅锌矿脉,构造岩存在Zn-Pb-Fe、caO-MgO-Na,O和Al2O3-K2O三种元素组合.Zn-Ph-Fe组合和CaO-MgO-Na2O组合呈负相关关系.前者为铅锌成矿作用的元素组合,后者代表了沉积作用和热液蚀变作用的复合产物;Al2O3-K,O元素组合反映了断裂作用产生的黏土矿物.微量元素分析结果表明,自矿体中心向外存在Zn-Cd-Ga、Pb-Ag-Ge元素分带,这对成矿预测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