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滇东南地区广泛出露白垩纪花岗岩,面积超过500km2。在岩体周缘形成了众多金属矿床,如世界级的个旧Sn-Cu多金属矿床、都龙Zn-In-Sn多金属矿床、南秧田超大型W矿床等,使其成为国内地球科学研究的热点地区。本文系统收集了前人近年来公开发表的滇东南典型白垩纪花岗岩体(个旧、薄竹山和老君山)的地球化学数据,综合地质和地球化学分析表明滇东南白垩纪3个大型花岗岩体为高分异S型花岗岩,系统的年代学数据表明滇东南白垩纪岩浆活动与成矿主峰期发生在77~95 Ma。Sr、Nd、Hf同位素均显示该花岗岩岩浆主要来源于华夏板块元古代基底物质的部分熔融,综合分析后本研究初步认为滇东南地区晚白垩纪大规模的酸性岩浆活动是对晚三叠世华南板块与印支板块碰撞造山后伸展环境的响应。  相似文献   

2.
滇东南地区处于扬子板块和华夏板块交汇处,该区地质活动频繁、成矿条件优越,分布有个旧岩体、薄竹山岩体、老君山岩体,并伴随形成了以个旧锡矿床、白牛厂银多金属矿床、都龙锡锌矿床为代表的大型-超大型矿床,构成了我国重要的滇东南钨锡多金属成矿带。马卡钨铍多金属矿床分布于老君山岩体北缘,位于重要的滇东南成矿带上,该矿床与区内的马卡花岗岩成因上具有密切联系。本文通过对马卡花岗岩LA-ICP-MS锆石U-Pb同位素年代学开展了系统研究,探讨了该花岗岩的形成年龄、物质来源等。结果显示,马卡花岗岩年龄位于400~415 Ma之间,表明其形成于加里东期,应归属于加里东期的南温河系列花岗岩系列,而不是燕山期老君山花岗岩的组成部分。马卡花岗岩具有高硅(w(SiO2)=72.47%~74.63%)、高碱(w(Na2O+K2O)=7.02%~7.79%)、高钾(w(K2O)>w(Na2O))、强过铝质(IA/ICNK>1.11)等特征,Y、Th与Rb演...  相似文献   

3.
滇东南燕山晚期与岩浆作用有关的多金属成矿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滇东南地区产出有个旧锡多金属矿床、白牛厂银-铅-锌-锡多金属矿床和都龙锡-锌-铜3个超大型多金属矿床(图1),而矿床的成因争议始终伴随着研究的整个过程,本文通过成岩成矿年代学研究探讨了滇东南3个超大型多金属矿床与岩浆作用的关系。1地质概况  相似文献   

4.
以往认为滇东南个旧地区中三叠统个旧组属台地相沉积,近期笔者在个旧组第三段中发现了大规模的震积岩,该震积岩分为脆性序列和液化序列,脆性序列震积岩主要由同沉积微断层、地裂缝、震碎角砾岩三种类型。同沉积微断层具有阶梯状、微地垒状、微地堑状构造样式组合特征。液化序列表现为形态、位态各异的手标本—露头尺度的顶厚翼薄褶曲。泥晶方解石脉、同沉积微断层伴随了个旧组第三段沉积的全过程。结合个旧组中发现夹有基性火山岩和滑塌角砾岩等,认为个旧组第三段震积岩是在强烈拉张构造背景下的产物。  相似文献   

5.
张乾  王大鹏  李开文  蔡伊 《矿物学报》2011,(Z1):132-133
在南岭西段的桂西北地区及西延至滇东南地区,产出有广西大厂、云南个旧、都龙和白牛厂4个超大型-巨型规模的锡多金属矿床,其突出的特点是规模巨大,多元素共生。大厂矿田与锡紧密相伴的主金属元素有铅、锌、铜、锑,同时还有具一定规模的银,个旧矿田除锡外,以铅、锌为主,都龙矿床主要有用元素为锡、锌和铜,白牛厂  相似文献   

6.
云南省铍矿床主要类型为伟晶岩型、岩浆热液脉型、蚀变花岗岩型和云英岩型等4类,其中,以前3类最为重要,占云南省铍资源总量的95%以上.铍矿床在成因上与壳源高分异花岗岩关系紧密,空间上主要分布在滇东南个旧、都龙地区和滇西高黎贡山、香格里拉地区.矿床的形成时代在滇东南地区为晚白垩世,在滇西地区为渐新世.滇东南铍成矿作用是对燕...  相似文献   

7.
<正>滇东南成矿带是我国南成矿省大型-超大型矿床较多的地区,北起富源,南抵中越国境,是我国三大构造单元(扬子、华南、藏滇)的结合部,是国内超大型矿床分布较为密集地区之一[1]。该区地质构造复杂,沉积类型多样,岩浆岩发育,成矿条件有利,有色、贵金属矿产(以银为主)丰富。现已查明,滇东南成矿带内一共有超大型矿床3个,即个旧、都龙、白牛厂[2]。滇东南白牛厂矿区受红河断裂的运动及滇中菱形地块向南运动的影响较为深刻,两个块体的运动导致  相似文献   

8.
滇东南地区是我国重要的锡、银、铅、锌等矿产基地,自西向东有个旧、白牛厂和都龙三个超大型、大型锡-银多金属矿床;三个大床型矿床附近都分布有一个大花岗岩体,个旧和老君山岩体都已有相当多的研究,薄竹山岩体的研究较薄弱,有人认为花岗岩为S型花岗岩[1],形成时期为自垩纪-古近纪-新近纪.本文主要从岩石学和地球化学方面研究薄竹山花岗岩体,探讨其形成环境.  相似文献   

9.
郭令芬  陈永清  赵彬彬 《地质论评》2019,65(Z1):277-278
正滇东南地区位于华南地块右江海西-印支地槽褶皱带,区内蕴含着我国重要的钨、锡、银、铅、锌等多金属矿产,是华南岩浆成矿带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矿产均围绕个旧、薄竹山和老君山3个复式花岗岩体分布,其中已有大量资料证明个旧花岗岩体(秦德先等,2008;毛景文等,2008;程彦博等,2008;Cheng Y B et al., 2013)和老君山花岗岩体(Yan D P et al., 2006;张斌辉等,2012;蓝江波  相似文献   

10.
滇东南喷流沉积块状硫化物特征与矿床成因   总被引:41,自引:8,他引:33  
周建平  徐克勤 《矿物学报》1998,18(2):158-168,T002
滇东南一些著名的大型-超大型锡多金属矿床,如个旧锡矿和都龙锡矿,白牛厂大型银,锡多金属矿床下部均有燕山期花岗岩发育,因此,个旧和都龙锡多金属矿床大多数人认为是岩浆热液矿床。笔者对上述三个矿床的矿石矿物组构、成分以及它们的共生组合关系进行了系统研究,发现了大量海底喷流沉积结构构造,值得一提的是在岩体接触带附近的块状硫化物矿体中发现了缅状结构和丝状客形虫等证据,而这些矿体曾被认为是典型的岩浆热液成因,  相似文献   

11.
滇东南是否存在广泛的热水沉积活动已成为制约滇东南三大多金属矿床(个旧、都龙、白牛厂)成因研究的主要因素之一。系统研究了白牛厂银多金属矿床容矿岩石的地球化学特征,研究表明:矿床容矿岩石主量元素数据均投影于火山及海底热卤水成因区域内;稀土元素明显分为两组,稀土元素总量较高的样品可能与较多的正常沉积物的加入有关;稀土元素总量较低的样品具有与加拿大沙利文矿山的条带状富电气石热液沉积岩和加拿大Agnico-Eugle矿山的铁建造中的条带状燧石岩相似的稀土元素配分模式与标准化参数;同时,微量元素对的演化趋势与现代大洋热水沉积物相似,而且As、Sb和Ag含量与大厂和个旧热水沉积硅质岩相当。推测白牛厂银多金属矿床属热水沉积成矿,只是在距花岗岩体较近的部位遭受了部分叠加改造。  相似文献   

12.
滇东南构造岩浆带花岗岩体的含矿性探讨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官容生 《矿物岩石》1991,11(1):92-101
滇东南构造岩浆带燕山期花岗岩构成了个旧及薄竹山—老君山两个同源岩浆演化系列,两系列平行演化并控制了锡多金属矿床的形成。本文从数理统计方面,对各岩体尤其是尚未发现的锡多金属矿床的岩体的含矿性进行评价,认为神仙水与白沙冲两岩体有希望找到具有工业价值的锡多金属矿床。  相似文献   

13.
云南个旧锡矿田:矿床模型及若干问题讨论   总被引:25,自引:0,他引:25  
毛景文 《地质学报》2008,82(11):1455-1467
云南个旧云南个旧是全球最大的锡多金属矿田,近20年来关于其成矿作用有多种认识,除了传统上与燕山期花岗岩有关外,还有海底喷流成矿和玄武岩成矿的新认识。通过野外调查和对比国内外相关研究的进展,指出尽管在个旧地区存在与海底喷流和玄武岩成矿可对比的一些现象,但缺少充要证据,进而在前人工作基础上提出了个旧锡矿田的矿床模型:即以白垩纪花岗岩(包括等粒花岗岩和斑状花岗岩)的隆起部位为核心,出现云英岩型、矽卡岩型、锡石硫化物型和脉状-网脉状石英电气石型矿化;成矿元素分带有:Sn-W-Mo-Bi, Sn-Cu, Sn-Pb-Zn;当围岩是三叠纪玄武岩时,沿玄武岩层内裂隙或与三叠纪发廊组碳酸盐岩的接触界面发育铜矿化,从白垩纪岩体向外元素分带为:Sn-Cu-W-Mo, Cu-Sn, Cu, Cu-Pb-Zn, 铜主要来自玄武岩,而铅锌来自碳酸盐岩。此外,还进一步建议包括个旧锡矿田在内的滇东南和桂西80~90 Ma锡钨多金属成矿是华南白垩纪岩石圈大规模伸展与成矿的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4.
滇东南个旧矿区发育有著名的超大型锡多金属矿床,该矿床的形成与花岗质岩浆活动密切相关。本文利用电子探针分析技术对个旧矿区花岗岩中的黑云母开展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黑云母表现出富铝铁、贫镁钙的特征,其FeOT含量为22.81%~26.17%,含铁指数为0.75~0.81,属于富铁黑云母。黑云母的化学组成特征显示其具有较高的结晶温度(616℃~691℃)、结晶压力(318~403 MPa)和结晶深度(12.03~15.24 km),以及较低的氧逸度(logfO2=-19.74~-17.05)。综合研究表明,个旧矿区花岗岩源区物质复杂,具有多源性;花岗岩中黑云母整体表现出高铁指数和较低氧逸度等特征,是锡成矿的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15.
滇东南锡,钨,铅锌,银矿床的成矿模式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罗君烈 《云南地质》1995,14(4):319-332
滇东南锡、钨、铅锌、银矿床的成矿模式罗君烈(云南省地质矿产厅)1区域成矿模式个旧—都龙地区位于华南加里东褶皱系的最西段,属于我国著名的南岭有色金属成矿带的一部分。成矿类型繁杂,矿种多样,储量丰富。本文只建立与燕山早期—燕山晚期花岗岩有关的有色、贵金属...  相似文献   

16.
云南丘北县舍龙矿区位于滇东南褶皱带、丘北-广南褶皱束内,磷矿体呈面状分布于中三叠统个旧组第四段(T_2g~d)之含磷白云岩、含磷硅质岩,暴露地表面后第四系风化残积层中,矿层隋基岩风化面起伏呈舒缓波状展布,矿体形态主要受岩溶地貌及溶坑的影响和限制。经岩石地球化学测量,该区中三叠统个旧组第四段(T_2g~d)白云岩中P含量较高,无疑为该磷矿的形成提供了物质来源。该矿床属次生—风化淋漓残积富集型磷矿床。  相似文献   

17.
滇东南岩溶地貌发育,岩溶洞穴是该区典型空洞体系。文章以滇东南南洞地下河系统源区典型岩溶洞穴为研究对象,基于地学理论和地球化学分析,对该区地貌特征、成因及演化机制开展科学研究。研究表明,NW向的张性断裂、区内可溶部分最高个旧组碳酸盐岩以及杨柳河向西流动的水动力作用是南洞地下河系统源区洞穴发育的主要成因;全新世中期6 kaBP以来,该地区洞穴演化过程经历了三个阶段,其中,主体形成时间为6~4 kaBP;此外,建立石洞洞穴与地下河发育模式。本次研究对南洞地区地下水资源评价具有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18.
个旧-大厂地区地质构造演化及锡多金属成矿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个旧-大厂锡多金属矿床不是简单的燕山晚期地台环境的“花岗岩岩浆期后气液矿床”,矿区地处三大板块的交接部位附近的个旧-大厂锡矿,前泥盆纪区域构造岩浆活动及锡多金属成矿作用强烈,泥盆纪-三叠纪裂谷作用和锡多金属成矿特点突出。泥盆纪受北西向同沉积断裂控制,在南丹-河池一带裂谷作用明显,发生了海底喷流成矿,加上印支-燕山期构造岩浆改造,形成了大厂锡矿。三叠纪受北东向个旧-兴义-晴隆同沉积断裂控制,在个旧、兴义一带发生的裂谷作用,伴随基性火山成矿、喷流热水沉积成矿和燕山晚期花岗岩改造(叠加)成矿,从而形成了个旧锡矿。  相似文献   

19.
对滇东南燕山晚期老君山花岗岩开展了全岩主-微量元素、Sr-Nd-Pb同位素、锆石LA-MC-ICPMS U-Pb定年研究。结果表明该岩体岩石化学成分总体上属于高K钙碱性系列,其铝饱和指数ACNK多大于1.1;标准矿物计算显示大多数样品含有标准刚玉分子(1%~5%);认为老君山花岗岩为过铝-强过铝S型花岗岩,是古老地壳物质部分熔融的产物,其源岩可能为滇东南地区中-古元古代结晶基底中的一套变质泥岩为主,含少量变质硬砂岩的泥砂质副变质岩。根据锆石U-Pb定年结果,可将该复式岩体形成年龄分为80~88 Ma、90~98 Ma、100~118 Ma等三幕。老君山花岗岩成岩与锡矿化时代的一致性,表明都龙锡矿化与燕山期岩浆热液活动关系密切,老君山花岗岩是都龙锡锌多金属矿床成矿物质的主要源区。滇东南个旧、白牛厂和都龙等三个超大型矿床的成矿和成岩时代的耦合关系可能暗示其经历了相似的动力学背景,均与燕山期岩浆事件和华南岩石圈伸展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0.
滇东南大庄锑矿床地处华南褶皱系滇东南褶皱带个旧褶皱束,锑矿体主要产于上二叠统龙潭组上段及下三叠统永宁镇组下段破碎带及次生破碎带硅化含泥白云岩、白云质灰岩中,矿体明显受断层的控制。文章对大庄锑矿床地质背景、矿床地质特征以及土壤化探异常等方面进行了系统论述,并认为锑矿矿石类型主要为方解石-辉锑矿型,围岩蚀变主要表现为碳酸盐化、硅化、黄铁矿化及绿帘石化等;硫同位素特征表明成矿物质可能来源于深部物源区,成矿热液主要来源于岩浆水与大气降水的混合;矿床成因类型为受断裂控制的热液改造型矿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