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四川省会东县金锁桥铁金矿床位于杨子地台西缘川滇黔铜多金属成矿带,地处环太平洋构造域和特提斯构造域的结合部位,川滇黔菱形地块之会理-昆明裂陷带。该区经历了自早元古代弧后盆地、早中元中代拗拉槽、中元古代陆内裂谷、中晚元古代大陆边缘陆弧体、晚元古代后造山裂谷、古生代块断升降、地裂运动及中生代前陆盆地和山间断陷等漫长的地史演化,是以前震旦系变质岩作基底、古生代海相沉积作盖层的长期隆起地带,具地槽型变质岩系活动带及地台沉积。构成了本区良好的成矿  相似文献   

2.
<正>云南富乐铅锌矿床位于滇东北的铅锌矿集区,该矿集区隶属于扬子地块西南缘的川滇黔多金属成矿带,其大地构造位置处于扬子地台西南缘及弥勒-曲靖台褶皱带的北东端(李连廷,2014),矿区内发育的区域性断裂为弥勒-师宗断裂。该矿床是川滇黔MVT型铅锌成矿域中代表性大型铅锌矿床,同时富集Cd、Ge、Se、Ga等分散元素(司荣军,2005),矿体隐伏于地下150~200 m,主要产于层间破碎带及溶洞空隙中,赋矿层位为中二叠统阳新组(P2y)的白云岩与灰岩层,矿体大多呈层状、似层  相似文献   

3.
一、锡矿床遥感地质背景云南锡矿床位于环太平洋成矿带西段与特堤斯—马来亚成矿带交汇部位,产于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接壤带,形成构造-花岗岩-锡矿“三位一体”的组合单元。云南境内沿三江褶皱系有南北向的滇西构造-花岗岩-锡矿带,沿康滇地轴有南北向的滇中锡矿带(川滇锡矿带南段),沿红河断裂北侧有北西西向的滇东南锡矿带(图1)。锡矿于构造-岩浆-锡矿化带的特定部位成群成带集中、成块产出,有明显的方向性和间隔性。锡矿化集中域分布于莫霍面变化梯度带,有局部重力低(负)异常、环状磁异常、放射性异常等地球物理异常域,有以Sn为主的Sn、W、Cu、Pb、Zn、Bi,Mo、As、Sb、Hg元素组合的地球化学异常域。锡矿床在时空分布上与花岗岩相伴,常产于隆起构造单元中,特别是产于褶皱隆起构造和  相似文献   

4.
乐光禹 《地质论评》1983,29(5):445-446
一、菱形地块和弧形构造带的形成机理:菱形地块和弧形构造带都受共轭剪切网络控制。垂直于共轭断裂边界的两对水平压力联合作用,产生非均匀叠加应力场,主应力方向渐变,形成反凸双弧,中央变形弱的部分即为菱形地块。二、中国西部的构造格局——东西向网眼状弧系:一系列菱形地块和弧形构造带相间排列,沿东西向延伸,组成复杂的网眼状弧系。弧系的西端在帕米  相似文献   

5.
试论川滇黔菱形地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地质与物探角度,论证川滇黔菱形地块可以构成扬子准地台西南缘一个Ⅱ级构造单元,范围较原“康滇地轴”稍有扩大。菱形地块四周由4条边界断裂围限,致使地表与深部的构造形迹呈现良好的对应关系。古元古代末期构造运动导致菱形地块分裂解体,形成3个次级构造单元,从此开创各自不同的地质发展史。简要阐述菱形地块地质构造演化及成矿作用特征。  相似文献   

6.
扬子准地台西南缘是我国重要的成矿区带。通过该区区域地球物理资料(包括重力测量、航空磁测、深反射地震和天然地震资料)的分析整理和编图,发现在扬子地台西南缘存在着一个菱形块体——川滇黔菱形地块,由四条(隐伏)深断裂带所围限。地球物理资料较为清楚地反映了菱形地块的构造格架。西侧重力异常梯度陡变,地壳厚度急剧变厚;内部存在由地幔隆起形成的重力高异常带,隆起带可能是菱形地块在元古宙时期裂解留下的遗迹;沿边界断裂地震活动剧烈而频繁。菱形块体的边界断裂及其内部的隆起带控制着本区的成矿作用,不同时期的矿产在菱形地块内有规律地分布。沿近南北向地幔隆起带分布有元古代沉积-喷流型Fe—Cu矿床,其两侧分布有与晚古生代峨眉山玄武岩有关的铜矿和密西西比型铅锌矿床;沿菱形块体边界分布有新生代与超壳深断裂有关的富碱斑岩型金(多金属)矿床,沿菱形地块内部的南北向深断裂(如小江深断裂)有剪切带型金矿床。不同类型的矿床有时相互叠加形成复合成因的矿床(如东川地区)。这表明,不同时期的构造背景控制着不同类型矿床,同时表明,扬子地台西南缘是一个不够稳定的地块(准地台或活化了的地台),菱形地块陡变的地球物理特征明显不同于其东侧稳定块体(缓变)。  相似文献   

7.
新平大红山—元江撮科铜铁多金属成矿带位于康滇地轴南端西缘,介于红河深断裂与绿汁江深断裂所夹持的滇中台坳内,处于南北向、北西向与东西向三组构造线的交汇复合地带,系云南山字型前弧西翼与哀牢山构造带的交接部位。其西南则为青藏构造域的西南三江褶皱系,是一个经过长期构造演化和多期构造叠加的构造  相似文献   

8.
四川省宁南县银厂沟-骑骡沟铅锌矿床位于扬子地块西南缘康滇地轴东侧的川滇黔铅锌多金属成矿(带)区内,区域上处于近南北向的小江断裂西侧、北西向的普格-宁南-巧家断裂北东侧,及北东向的会理-宁南-金阳断裂带南东侧。3条断裂两两交汇,形成有利构造岩浆热液活动的三角形构造结(钟康惠,2009年)。为研究  相似文献   

9.
西准噶尔成矿带是中亚成矿域巴尔喀什成矿带的东延部分,目前已发现有包古图斑岩型铜矿床、哈图金矿床、萨尔托海铬铁矿床和杨庄铍矿床等大型超大型矿床,是中亚成矿域内重要的成矿远景区.北东向达拉布特断裂、玛依勒断裂、巴尔鲁克断裂等以及所夹的构造地块,构成了西准噶尔“多”字型构造体系(简称“西准系”),是控制西准噶尔成矿带铜-金-...  相似文献   

10.
为定量探讨川滇黔接壤铅锌矿集区内断裂构造分形特征与中-大型铅锌矿床空间分布的耦合关系,利用分形几何学方法对川滇黔全区和分区断裂构造体系开展了系统分形研究.结果表明:川滇黔全区断裂构造分维值为1.5395,其中(近)SN向断裂构造分维值为1.2393,NE向断裂构造分维值为1.3870,NW向断裂构造分维值为1.0699...  相似文献   

11.
肖荣阁  范军 《矿物学报》1998,18(3):344-349
滇黔桂地区微细浸染型金矿是80年代以来发现的产于碳酸盐岩、碎屑岩系中的重要金矿矿化类型。本文分析认为滇黔桂地区是晚二叠世后古地块裂开形成的构造三角形裂陷盆地,印支晚期由于扬子古陆、江南地块与越北地块的聚合作用,导致形成了复杂的褶皱断裂构造体系,划分为南盘江构造域、北盘江构造域与普安-安龙构造城;含矿建造为裂陷期形成的火山碎屑岩夹的热水沉积硅质岩与沉降期形成的碎屑岩系;控制矿床、矿田分布的是基底隆起构造、不同构造域叠加构造及紧密褶皱与断裂伴生的构造。  相似文献   

12.
略论华北地块北缘显生宙三类不同的造山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华北地块北缘显生宙发育3种不同类型的造山作用。古生代,华北地块北缘处于古亚洲洋构造域,造山作用属陆缘俯冲-碰撞型,形成以EW向至NEE向为主的褶皱、逆冲推覆构造及韧性剪切带等构造类型。造山机制与古亚洲洋板块向南俯冲-碰撞导致近SN向构造动力的挤压作用密切相关。中生代,华北地块北缘处于西滨太平洋构造域,造山作用以陆内挤压型为主,形成以NE-NNE向与近EW向为主的多期不同方向的褶皱、逆冲断裂、推覆构造、韧性剪切带及局部地区的固态塑性流变构造等构造类型;造山动力以古太平洋(或Izanagi)板块西向俯冲导致NW-NWW向强烈挤压力为主。新生代,华北地块北缘虽仍属西滨太平洋构造域,但造山作用以陆内伸展型为主,裂谷作用与陆内伸展构造居主导地位,褶皱变形微弱,张性-张扭性断裂活动显著,形成现今盆-山构造地貌格局;造山动力以NW-NWW向主张应力为主。造山类型的两次重大转换分别发生于早、中三叠世与晚白垩世。  相似文献   

13.
将蒙古-鄂霍次克褶皱系的地质构造特征及其演化进程,置于古亚洲洋和滨太平洋构造域的宏观格架中加以对比研究,可以看出,蒙古-鄂霍次克构造带属于复合褶皱系.依据其主体特征,可以分为西、东两部分.西部地区,杭盖-肯特-达斡尔褶皱带的晚新元古代-晚古生代地质特征,与古亚洲洋构造域演化进程的特征类同,早中生代构造演化与古亚洲洋构造域板块汇聚后的大陆裂解有关,晚中生代叠加了大规模走滑和逆冲作用.东部地区,褶皱系的主体属于滨太平洋活动大陆边缘中生代构造演化的一部分,西段的中生代陆缘弧盆系和大型走滑断裂带叠加在古欧亚大陆板块及古生代褶皱带之上,东段的中晚侏罗-早白垩世乌达-穆尔加陆缘褶皱-逆冲带被晚白垩世的锡霍特-阿林、鄂霍次克-楚科奇大陆边缘火山岩带斜截并覆盖.  相似文献   

14.
<正>云南都龙锡锌多金属矿床是我国最大的锡石硫化物矿床之一,位于云南省马关县境内。大地构造处于华南褶皱系西端与印支地块、扬子地块及哀牢山褶皱系等单元的结合部位。矿区控矿构造发育马关-都龙断裂和近南北向、波状起伏的F1断裂,在马关-都龙断裂的上盘成矿,F1断裂起到运输矿液的通道。矿区地层包括新元古界-  相似文献   

15.
<正>富乐铅锌矿床位于滇东北罗平县境内,受区域性师宗-水城断裂控制,处于扬子地块西南缘,是川滇黔铅锌成矿域中典型的富分散元素铅锌多金属矿床,其伴生的Cd、Se、Ge、Ga等分散元素储量均达到大-中型规模。矿体隐伏于地下150200 m,产于肚杂-托牛背斜核部层间断裂和穹隆构造中,赋矿围岩为下二叠统茅口组(P1m)  相似文献   

16.
<正>川-滇-黔铅锌多金属成矿域是我国重要的铅锌分布区之一,该区具有铅锌矿床数量多、储量大、品位高等特点,备受学者关注。愈来愈多的学者研究发现,区内的铅锌成矿与构造关系甚为密切(韩润生等,2006,2010,2012,2014;Han et al.2007,2012);认为该区在印支晚期扬子地块西南缘发生强烈斜冲走滑,形成一系列冲断褶皱构造(带),驱动流体大规模运移,沿冲断褶皱构造带"贯入"成矿。  相似文献   

17.
北西—南东向展布的围山城金银成矿带位于北秦岭构造带,经历了长期地质构造活动的影响,形成了多种构造类型。控制矿带矿化分布和产出的控矿构造类型为不同层次的褶皱、断裂及节理裂隙。通过对围山城金银矿带构造控矿因素的分析,总结了其构造找矿信息,认为该矿带有利找矿构造组合为"火山-沉积盆地构造+朱庄重褶皱构造+次生和派生断裂构造、层间破碎带+节理裂隙构造"。  相似文献   

18.
一、区域地质背景 广西地处中国东南部大陆边缘活动带,位于南岭多金属成矿带的西部,是环太平洋构造域和成矿带的重要组成部分。本区属华南褶皱系一级构造单元,在多旋迴构造运动作用下,产生一系列隆起带和拗陷带,可划分为五个二级构造单元(图1),即桂北隆起带,桂中—桂东拗陷带,云开隆起带,右江褶皱带和钦州褶皱带。区内岩浆活动频繁,每一构造旋迴都伴随有岩浆活动,以花岗岩类岩体分布面积最广,大致有五个北东向岩带和一个北西向岩  相似文献   

19.
川滇黔接壤地区泛指以元谋—绿汁江断裂为西界,以红河断裂为南西界,以弥勒—师宗断裂为南东界的云南省境,北部及东部包括紧邻的四川、贵州部分市县。大致范围:东经102°—105°、北纬23°30′—28°30′,面积大约120余万km2。大地构造地处扬子准地台、华南褶皱系两个构造单元,按中国成矿区带划分归属于Ⅲ-76(康滇隆起)与Ⅲ-77(上扬子中东部坳褶带),是我  相似文献   

20.
长江中下游燕山期逆冲推覆构造及成因机制   总被引:8,自引:5,他引:3  
长江中下游地区为我国著名铜、铁多金属成矿带之一.本文根据长江中下游及邻近地区构造等特征,将该区构造单元自北向南划分为华北地块、大别造山带、长江中下游前陆构造带、扬子地块、华夏地块;并进一步将长江中下游前陆构造带细分为保康-武汉-宿松-巢湖褶冲带、长江中下游中生代坳陷带、通山-瑞昌-石台-宁国褶冲带三个次级构造带.在燕山早期,长江以北的保康-武汉-宿松-巢湖褶冲带逆冲构造极性指向SE,而长江以南的通山-瑞昌-石台-宁国褶冲带逆冲构造极性指向NW.长江以南褶皱样式在岳阳-通山-瑞昌一线以南由隔挡式变为隔槽式,叠瓦式逆冲断裂更发育.在九岭-幕阜山隆起及南部的白垩纪红色盆地基底中逆冲断裂多为高角度,褶皱多为隔槽式,元古宇的浅变质岩卷入逆冲作用,为典型的厚皮构造.长江以北的紧闭同斜褶皱主体形成在印支期,随后被早燕山期的逆冲推覆作用改造.结合野外地质调查,通过对已有跨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深地震剖面重新解释,发现以长江为界,长江中下游地区北侧深部、浅部构造处于耦合状态;而南侧深部、浅部构造已经脱藕,形成上下地壳的“鱼骨刺”结构,深部构造可能是是印支期扬子地块向华北地块下俯冲的残余结构.长江中下游地区浅部从北向南的逆冲作用应该与大别造山带超高压变质岩挤出有关,而从东南向北西的逆冲推覆作用可能同中侏罗世古太平洋板块向亚洲大陆俯冲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