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近年来,祁漫塔格成矿带成为国内多金属找矿热点,相继发现大批多金属矿床(点),笔者就茫崖河东地区地质及矿体特征,综合研究分析该区找矿前景。1地质背景茫崖河东大地构造位于祁漫塔格山东段,昆北断裂北侧,属大陆边缘活动区(于文杰等,1986),出露地层主要为奥陶-志留系滩间山群,区内构造发育,岩浆活动强烈,主要为印支期石英闪长岩、二  相似文献   

2.
草滩沟金矿床位于北秦岭早古生代、中生代金铜银锑钼成矿带(Ⅲ-38)内的庞家河—白石铺金矿成矿带内(Ⅲ-383),成矿物质主要来源于岩体,断裂构造为成矿物质的迁移和富集提供了运移通道和储存空间,本区找矿潜力大。  相似文献   

3.
<正> 撰山子金矿区位于张家口-赤峰金矿化集中区东部两个大地构造单元的接壤地带,即以东西向赤峰-开原断裂为界,其南部为地台区,属华北合块之内蒙台背斜东部。其北部为地槽,属内蒙大兴安岭地槽之内蒙华力西地槽褶皱带。其又可分为两个Ⅲ级构造单元,以张不兰沟-大西山近东西向断裂为界,北部为多伦复背斜,南部为敖汉复向斜。撰山子金矿即位于敖汉复向斜中。1 区域地质概况 本区出露的地层主要为地槽型奥陶-志留系、石炭-二叠系及中新生界,仅南部跨入地台部分见有少量太古宙变质岩。奥陶-志图系为一套低中级变质的沉积岩和火山岩。石炭-二叠系为浅变质的沉积岩和火山岩,还有中生界-新生界的一些沉积物。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哈尔里克山地区火山岩岩性、岩相、岩石地球化学分析,确定研究区古生代火山岩可分为奥陶-泥盆纪钙碱性中基性火山岩建造,石炭纪为钙碱性中酸性火山岩建造,火山岩主要属钙碱性系列。岩类、岩相与岩石地球化学特征表明,本区火山岩在奥陶-泥盆纪为岛弧环境,随着吐哈盆地南缘活动陆缘逐渐向南迁移,石炭-二叠纪研究区变为弧后环境,研究区南侧存在泥盆-石炭纪向北俯冲的洋盆。  相似文献   

5.
辽东-吉南成矿带是2008年确定的首批16个重要成矿带之一,随着新的找矿进展和预测成果不断涌现,需要对其开展新一轮研究总结。本文以新的研究成果和找矿突破为基础,通过综合分析,将其命名为"辽东-吉南Fe-菱镁矿-Cu-Au成矿带"并对其开展成矿作用类型及勘查部署综合研究。该区带范围与III级成矿带辽东(隆起)Fe-Cu-Pb-Zn-Au-U-硼-菱镁矿-滑石-石墨-金刚石成矿带一致,结合区域成矿地质背景、成矿作用类型及典型矿床的综合研究,初步建立了辽东-吉南Fe-菱镁矿-Cu-Au成矿带成矿谱系,并将其主要成矿期归纳为三期:新太古代、古元古代和中生代燕山期;在典型矿床成矿地质特征及潜力评价综合分析的基础上,总结了研究区主要成矿类型为沉积变质型铁-菱镁矿、火山沉积-变质改造型铜锌矿、沉积变质-叠加改造型铅锌矿、岩浆型铜镍硫化物矿、岩浆热液型金矿以及造山带型金矿。结合区域找矿进展和潜力评价最新成果,认为本区Fe、菱镁矿、Cu、Au潜力巨大,为下一步勘查部署的主攻矿种,同时在本区划分了12个远景区,其中10个为重点远景区,2个为远景调查区,对研究区下一步矿产勘查部署工作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黄骅坳陷奥陶纪岩相古地理   总被引:6,自引:5,他引:6  
黄骅坳陷地处埕宁隆起和沧县隆起之间,北与燕山褶皱带相连。区内奥陶系厚600~800m,主要由石灰岩和白云岩组成。下奥陶统分冶里组和亮甲山组,中奥陶统分下马家沟组、上马家沟组和峰峰组,上奥陶统缺失。下马家沟组、上马家沟组和峰峰组又分别分下段和上段。早奥陶世冶里期和亮甲山期,本区以局限海环境为主,其内散布着一些潮坪和滩。中奥陶世,本区岩相古地理显示出明显的沉积旋回,早马家沟期早期潮坪广布,晚期以局限海为主;晚马家沟期早期又是潮坪广布,晚期以开阔海为主;峰峰期早期潮坪广布,晚期又以开阔海为主。在奥陶纪,本区经历了4个大的海侵-海退旋回,其中晚马家沟期晚期是本区乃至整个华北地台的最大海侵期。  相似文献   

7.
长江中下游地区铁、铜等成矿规律研究   总被引:29,自引:8,他引:29  
本文反映了国家重点科技攻关项目75-55-02-01专题的地质研究成果,论文探讨了长江中下游区域成矿的地质背景和构造演化,提出燕山期本区为大陆板块内部的断块与裂陷交织的构造-岩浆-成矿带。燕山早期,以NWW—EW向为主的岩石圈断裂,控制了铜、钼、(金)矿带的分布;燕山晚期,以NNE—NE为主的岩石圈断裂,主要控制了铁及铁-铜矿带的分布。矿带内各矿田的位置,受基底构造和盖层构造的联合控制。根据环形构造、线性构造与侵入岩体的关系,建立了本区矿田构造垂直分带的“三层结构”模式。首次研究了主要赋矿层位——石炭系、二叠系、三叠系地球化学,包括有机碳含量及与金属成矿的关系。对中生代侵入岩的岩石化学和含矿性进行了系统研究,划分了3个成岩成矿亚系列。在综合研究区域构造、沉积、岩浆、成矿等作用演化的基础上,提出本区存在两个成矿系列,即沉积成矿系列(古生代为主)和岩浆成矿系列(燕山期为主),后者是本区主要的金属成矿系列。两个系列的叠加复合是本区区域成矿的一个特色,是造成矿床多样性和复合性的重要原因。论文讨论了铁矿带和铜矿带的区域分布及二者的相互关联,并论述了长江中下游成矿带在环太平洋矿带中的地位和特色。  相似文献   

8.
长江中下游地区基底与成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长江中下游地区,北以郯-庐断裂及襄阳-广济断裂与桐柏—大别造山带相邻,南缘大致以常州—宜城—高坦—九江南—上朱—监利—桑植一线与江南地体为界,为扬子板块东段北缘,是我国中东部著名的中生代金属成矿带,是沿长江工业带的矿产供应基地,在我国甚至世界上具有鲜明特点。长江中下游地区成矿大地构造背景和过程经历了由板缘-板内的过程,成矿作用发生在挤压向伸展的转换过程。长江中下游地区成矿作用贯穿于"燕山运动"的始终,记录了太平洋板块俯冲作用的影响。长江中下游地区成岩成矿受基底构造和深部作用控制,与本区特有的基底有关。本区前震旦纪基底,由于绝大部分被掩覆于盖层之下,长期存在争议,对地层时代归属、划分对比、基底原始建造类型及大地构造意义等,均有不同的看法。长江中下游地区基底与成矿特征表明,长江中下游主要成矿带落在基底隆起带上,两个不同的基底的结合带有利成矿。  相似文献   

9.
一、地质特征(一)地层:本区地层,最老为震旦纪,最新为侏罗纪。奥陶、志留纪出露范围狭小;泥盆、石炭纪本区缺失;二叠、三叠纪分布极为广泛。其分布地区,详见图1。  相似文献   

10.
博格达-哈尔里克成矿带成矿位于新疆准噶尔盆地和吐哈盆地之间,是天山造山带中段重要的铜金多金属成矿带。本文通过分析和研究铜沟铜矿、索尔巴斯陶金矿、琼祖尔开金矿、大红山金矿4个典型矿床的地质背景和成矿规律的基础上,对其成矿模式及区域成矿规律进行了认真总结与分析,采用证据权模型进行成矿有利度的评价,运用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成矿远景区的预测及靶区的圈定,为博格达-哈尔里克成矿带铜金多金属成矿的进一步勘查和开发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1.
邹文学 《地质论评》1985,31(2):189-193
本锡矿田位于江西北部。处于扬子拗陷区,修水-都昌拗陷带与江南古陆的过渡带。现将该矿田的地质特征及控矿地质条件简介如下: 一、矿田地质特征 1.地层本区出露地层自老至新有震旦系、寒武系、奥陶  相似文献   

12.
解广轟 《地质科学》1958,1(2):18-20
1956年及1957年笔者曾兩度随李璞先生等在白楊河地区做了一些野外工作,对該区的地层、構造及岩漿活动有一些初步認識,現仅將本区奥陶紀本身和奥陶紀反志留紀間的兩个沉积間断簡單介紹一下,并对地槽的发展提出一些初步的看法。  相似文献   

13.
施炜  刘建民  王润生 《地球学报》2007,28(3):291-298
内蒙古东部喀喇沁旗地区位于燕山造山带东段的成矿带之上,金矿资源丰富.本文运用遥感技术,结合野外调查,对这一地区金矿围岩矿化异常信息进行了提取和分析.研究表明,本区现有矿床分布与明显受区域构造控制,区内金矿床围岩蚀变以硅化和含铁矿物为主,粘土矿物蚀变较少.区内主要发育3个成矿带,即南北各存在一个近E-W向的成矿带,喀喇沁旗东南发育一个NE-SW向的成矿带,且明显受断裂控制.成矿有利区主要位于本区东南部,且在本区南部NE-SW向断裂和近EW向断裂交汇地带围岩蚀变信息较强,可能为富矿部位.研究表明围岩蚀变遥感异  相似文献   

14.
正西南天山造山带是我国重要的多金属成矿带之一,蕴含着丰富的铅锌资源,具有良好的铅锌找矿前景。自"十一五"项目实施以来,随着乌拉根大型铅锌矿的发现,西南天山的铅锌找矿潜力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总结该地区铅锌矿的成矿规律,对西南天山地区进一步找矿具有重要意义。笔者搜集分析了西南天山地区典型铅锌矿床的地质特征,通过对比、总结发现西南天山地区铅锌矿具有明显的时空分布规律,在时间上主要分布在古生代奥陶  相似文献   

15.
基于GIS空间分析技术,对云南澜沧江中南段多金属矿床的赋矿地层时间谱系、容矿构造空间谱系和矿床成因谱系进行了较系统的分析.研究表明,下-中元古界、三叠系、泥盆系、二叠系是本区最重要的赋矿层位,有两个聚矿期和多个时代地层含矿的特点,不同时代地层的含矿性具有多样性和专属型特征,元古宙火山沉积为主的建造是铁-铜、钨-锡矿为主的赋矿层位,晚古生代-中生代早期是沉积、裂谷火山活动强烈时期,金、铜、铅、锌、银、汞、锑、钨、锡多金属矿床高度聚集.自东向西为中生代坳陷区金、铜、镍成矿带,思茅-龙洞河晚古生代-三叠纪沉积盆地铜、铅、锌、银成矿带,岩浆弧地块钨、锡、铅-锌、铁成矿带,浅变质岩基底铅-锌-银、铁成矿带,被动边缘活动带金、铅-锌-银、锡成矿区和保山-镇康微地块铅-锌、铜、铁、汞成矿带,构成了容矿构造空间谱系.全区多金属矿床有沉积、沉积改造、岩浆-变质热液、火山沉积-火山热液四大成矿谱系,14种成矿类型,铜多金属、铅-锌-银、锡-钨矿床是研究区最具找矿前景的优势矿种.  相似文献   

16.
新疆奇台地区双泉金矿床的成矿时代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徐斌  路彦明  顾雪祥  章文忠 《地质通报》2009,28(12):1871-1884
新疆奇台县双泉金矿床位于东准噶尔地区,成矿带划分属卡拉麦里-达尔布特成矿带(Ⅲ级成矿带)之卡拉麦里-莫钦乌拉成矿带(Ⅳ级成矿带),是新疆重要的金-多金属成矿带。对双泉金矿蚀变矿物绢云母、含金石英脉进行了激光(单颗粒全熔样法)显微探针40Ar/39Ar同位素研究,3个绢云母样品等时线年龄分别为269Ma±9Ma、265Ma±2Ma、260 Ma±4Ma;石英样品等时线年龄为269Ma±8Ma。这些结果表明双泉金矿主成矿期成矿时代为269Ma±9Ma~260Ma±4Ma。东准噶尔地区早石炭世初至晚二叠世大规模陆陆碰撞造山及其后的伸展张弛构造运动期间,发生了2次大规模的构造流体热事件,同位素年龄记录的时间分别约为310Ma和260~270Ma。前者代表早期韧性构造变形期间产生变质流体并初始富集Au元素的时间,地球动力学背景为碰撞造山后期的挤压推覆体系;后者代表本区金矿主成矿期成矿作用发生的时间,是控矿断裂构造脆性变形的时间,地球动力学背景为碰撞造山期后的伸展张弛体系。  相似文献   

17.
渤海湾盆地北部奥陶纪岩相古地理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渤海湾盆地北部主要包括黄骅坳陷、沧县隆起、冀中坳陷和下辽河坳陷,区内奥陶系厚 6 0 0~ 80 0m,主要由石灰岩和白云岩组成。下奥陶统分为冶里组和亮甲山组,中奥陶统分为下马家沟组、上马家沟组和峰峰组,上统缺失。其中下马家沟组、上马家沟组和峰峰组又进一步划分为下段和上段。早奥陶世冶里期和亮甲山期,本区以局限海环境为主,其内散布着一些潮坪和滩。中奥陶世,本区岩相古地理面貌变化旋回极为明显,下马家沟期早期潮坪广布,晚期以局限海为主;上马家沟期早期又是潮坪广布,晚期以开阔海为主;峰峰期早期潮坪广布,晚期又以开阔海为主。在奥陶纪,本区经历了 4个大的海侵-海退旋回,其中上马家沟期晚期是本区乃至整个华北地台的最大海侵期。  相似文献   

18.
奥尤特铜矿床位于内蒙古东部东乌旗地区,是二连-东乌旗成矿带最为典型的铜矿床之一,矿床赋存于侏罗纪一套陆相火山岩和次火山岩中,容矿岩石主要为火山角砾岩、含砾熔结凝灰岩、流纹岩及流纹斑岩。本文选取矿区出露的含矿石英脉,进行了石英~(40)Ar/~(39)Ar法同位素年龄测定,结果表明,奥尤特铜矿床的成矿时代为187.11±3.50Ma。  相似文献   

19.
郭信 《地质与勘探》2020,56(5):985-1004
江西塔前-赋春成矿带近年发现了世界上最大的钨矿—朱溪钨铜矿。该矿床发育在富含钨铜元素的新元古代泥砂质岩基底之上,产在燕山期花岗岩与石炭纪-二叠纪灰岩接触带,阐明其覆盖区花岗岩与石炭纪-二叠纪灰岩的三维空间分布结构,是寻找该类矿床的关键问题。塔前-赋春成矿带控矿地层、花岗岩仅有微弱磁性,但是密度差异明显,这为本区开展重力工作提供了良好的前提。本文利用最新的1:5万重力调查成果,结合航磁建立了本区构造格架,使用重磁三维反演建模技术建立本区三维地质模型,取得了以下成果:(1)对区内控矿地层进行立体识别划分,推断了塔前-朱溪、双田-大游山和临港-乐河镇石炭-二叠系条带深部延展形态,推断红梅岭-排前村和刘家滩-珍珠山深部存在两条隐伏石炭-二叠系条带;(2)发现本区岩体具有环形重力低夹局部重力高的异常特征,结合磁法区分岩浆岩岩性,圈定了本区隐伏岩体;(3)根据朱溪钨铜多金属矿物化探异常特征,圈定了两类深部成矿有利靶区:一类位于地表出露石炭纪-二叠纪灰岩沿断裂延伸与隐伏岩体接触带;一类位于推断的隐伏石炭纪-二叠纪灰岩与隐伏岩体接触带。(4)塔前-赋春成矿带重力工作较少,通过分析本次重力调查成果,发现在地形复杂、具有明显密度差异的推覆构造发育地区开展1:5万重力调查可取得较好的勘查成果。重力调查工作成本低,工作周期短,在圈定的成矿有利靶区内开展大比例尺综合物化探异常查证和矿产调查工作,能有效提高矿产勘查效率;在地形、构造复杂地区推广应用1:5万重力调查并建立三维地质模型对开展深部找矿预测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正>闽西南拗陷是中国东南多金属成矿带与南岭成矿带的重要组成部分。地质历史以来,本区就成为特提斯-喜马拉雅构造域与环太平洋构造成矿域的重要组成部分。该区经历了受古亚洲构造域影响的原始古陆核的形成一直到受太平洋板块作用的活动大陆边缘全过程,地质活动的各个阶段都伴随着火山-侵入活动,并成为东南沿海地壳增生的主要方式。将乐一带位于闽西南坳陷西北缘,是闽西南多金属成矿带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中侏罗世以来受古太平洋板块向北西俯冲东南大陆岩石圈强烈挤压作用,闽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