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造山型金矿床成矿过程研究进展   总被引:9,自引:2,他引:9  
造山型金矿床形成在汇聚板块边缘挤压或压扭的构造环境中,其形成时间和空间与造山作用过程存在成因上的联系。造山型金矿床是全球重要的金矿类型,为世界提供了1/3的黄金储量。该类型金矿床能和造山带演化及超大陆拼合紧密联系在一起,是现代矿床学研究的热点之一。文章回顾了近十余年造山型金矿床成矿过程研究的成果,以矿床学三大基本问题源、运、储为框架,归纳总结了前人对造山型金矿床的认识,深入分析了造山型金矿床的成矿流体特征、金和硫的来源及含矿流体迁移过程和金的沉淀机制,对比分析了地壳连续成矿模式和变质脱流体成矿模式,探讨了造山型金矿床时空分布与陆壳生长的联系,最后梳理了造山型金矿床成矿过程研究中存在的科学问题和新认识。目前对造山型金矿床的主要认识有:1成矿流体以变质流体为主,金元素和矿化剂硫最有可能来自沉积地层内;2金发生高效沉淀的关键因素是流体压力骤降,而不是流体温度降低;3在高级变质作用峰期条件下能否同时发生金矿化作用是地壳连续成矿模式和变质脱硫体成矿模式的最大分歧点;4造山型金矿床的时空分布规律与超大陆拼合过程有关。  相似文献   

2.
造山型金矿床是世界上重要的金矿床类型,也是当前国际矿床学研究热点。近年来该类金矿床在成矿流体及成矿物质来源、成矿机理及成矿模式等方面研究取得了重大进展。研究表明:造山型金矿床成矿流体及成矿物质主要为富含水的火山沉积岩在区域变质过程中因脱流体而释放出来的。Au主要以Au[HS]_2~-的络合物形式沿着深大断裂向浅部运移,期间CO_2和H_2S不仅能提高Au在流体中的溶解度,还能使Au在运移过程中不因沉淀而贫化。变质脱流体成矿模式很好地解释了该类金矿床成矿流体及成矿物质的来源、运移和成矿元素的沉淀。水岩反应和压力的瞬时改变是Au发生高效沉淀的主要因素。建议在造山型金矿床研究过程中采用单个流体包裹体成分LA-ICP-MS等先进分析测试技术。  相似文献   

3.
<正>以往人们把产于地壳、低绿片岩相地质体中、受构造控制的脉型金矿床称为中温或中深金矿床(mesothermal gold deposits),近年的研究表明,该类矿床具有很宽的成矿深度(1520 km到近地表环境)和温度范围(18020 km到近地表环境)和温度范围(180700℃)(Groves等,1998)。与Lindgren(1933)提出的深度和温度分类方案不相符,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这类金矿床具有相似的金属元素组合、成矿  相似文献   

4.
西秦岭地区造山型与卡林型金矿床   总被引:33,自引:0,他引:33  
西秦岭金矿床分为卡林型和造山型两类。卡林型金矿床麇集于南秦岭和松潘—甘孜造山带的东北部。三叠纪和早侏罗世的同构造花岗闪长岩广泛分布于西秦岭中部和南部、松潘—甘孜盆地以及扬子克拉通边缘。造山型脉状金矿床主要分布于西秦岭造山带中的脆韧性剪切带内。大部分粗粒金主要赋存在网格状石英细脉和角砾状围岩中的黄铁矿、磁黄铁矿、毒砂和少量贱金属硫化物中和以分散状分布在蚀变围岩中。同位素资料表明晚三叠世 -中侏罗世与扬子克拉通俯冲有关的作用控制了造山型金矿床的形成。  相似文献   

5.
<正>伴随造山作用形成的造山型金矿床分布于全球各大造山带,形成时代从太古宙到新生代,一般规模较大,品位较高,因而经济价值巨大,被认为是世界上最重要的金矿床类型。造山型金矿(orogenic gold deposits)绝大多数超大型成矿省位于绿片岩相变质地体中(Kerrich等,2001),是由变质热液形成的受构造控制的脉状后生金矿床,在分类上属于热液型金矿床的一种,因时空上与造山作用的相关性而得名。这类矿床与各时代的变形  相似文献   

6.
中国大陆由稳定地块和造山带2类大地构造单元构成。前者主要包括华北克拉通、扬子克拉通、塔里木克拉通,以及新疆西部的伊犁地块,东北地区的佳木斯地块、额尔古纳地块、松嫩地块,中部地区的松潘-甘孜地块、西南地区的西藏和羌塘地块等小型的地块。稳定地块之间是褶皱造山带,涵盖了3个全球性的造山带,即中亚  相似文献   

7.
青藏高原存在两期造山型金矿床的成矿作用,分别为以马攸木金矿床为代表的形成于碰撞早期的造山型金矿床(温春齐等,2006a,b;江思宏等,2008;Jiang等,2009)和以滇西哀牢山金矿带墨江、老王寨等金矿床为代表的形成于碰撞晚期的造山型金矿床(孙晓明等,2006a,b,2007).  相似文献   

8.
造山型金矿研究进展:兼论中国造山型金成矿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造山型金矿指与大洋板块俯冲和陆块拼贴有关、产在汇聚板块边界变质地体内部或者边缘受韧-脆性断裂构造控制的,成矿流体以低盐度H2O-CO2-CH4为主要特征的,成矿深度(2~20 km)和温度(200~650℃)及其相应的蚀变矿化组合有较大变化的系列金矿床.造山型金矿形成与超大陆聚合时限具有一致性.由于围岩类型和控矿构造多样性、地球化学特征具有多解性、金属源区和演化的不确定性以及成矿就位和物质起源的空间差距,造山型金矿成因模式有以下两个主要观点.第一种为大陆地壳变质流体成因模式,认为造山型金矿形成于造山作用同变质阶段,并随岩石圈演化矿床的物质来源发生变化;富金流体的释放由上地壳岩石绿片岩相到角闪岩相的进变质作用导致,该过程中的黄铁矿向磁黄铁矿转变释放了大量的金,这种模式被广泛运用于赋存在绿片岩相中的显生宙造山型金矿.然而越来越多的实例证实造山型金矿主要形成于峰期变质的退变质阶段或者与区域变质没有任何关系,变质流体成因模式受到了强烈质疑;与大陆地壳变质模式相对立的是幔源流体模式,其认为流体起源于俯冲洋壳脱水或富集地幔再活化,不同时代和地区的成矿流体具有一致性;尽管该模式不符合传统的平衡条件下的相变原理,但是基于幔源流体的存在及其浅部运移的大量观测,初步认为成矿流体是在超临界和非平衡条件下完成了金属的幔→壳迁移.中国造山型金矿分布于江南造山带志留纪、天山-阿尔泰二叠纪、华北克拉通北缘三叠-侏罗纪、特提斯造山带二叠-侏罗纪、华南板块晚三叠世-侏罗纪、华北克拉通东南缘白垩纪、青藏高原及周缘古近纪等七大成矿带,主要受到了显生宙不同时代造山作用的控制,成矿时代晚于变质峰期,重要成矿带大型矿集区(胶东、哀牢山、扬子西缘)的实例解剖均支持幔源流体成因模式.  相似文献   

9.
曹根深  张宇  陈华勇 《岩石学报》2023,39(8):2330-2346

黄铁矿作为重要的金属硫化物,在各类金矿床中广泛产出,其微量元素特征被广泛应用于成矿流体物理化学性质的反演、成矿过程和矿床成因的限定。造山型金矿床作为全球金资源的主要提供者,其黄铁矿微量元素被广泛研究,但多局限于矿床个例的精细解剖与应用,缺乏对已有数据的综合统计分析。为此,本文广泛收集了前人发表的67个造山型金矿床黄铁矿微量元素数据4092组,开展了相关的数据统计分析,以此揭示造山型金矿床的成矿流体特征及其成矿机制。分析结果表明,造山型金矿床中黄铁矿Co/Ni比值(0.2~1.5)暗示了其流体以变质流体来源为主;但少部分样品具有低Cu/Zr和高Ni、Cr的特征,表明其成矿流体也可能与幔源流体相关;根据黄铁矿Se温度计算出的造山型金矿床的成矿温度峰值接近或高于350℃,这与前人认为该类矿床的成矿温度(200~350℃)有所差异,说明在低Se条件下这种温度计的计算结果具有不确定性;造山型金矿的黄铁矿Te含量(0.320×10-6~7.07×10-6)以及Cu/Au比值(1.3~60.2)表明流体在迁移过程主要处于还原环境。此外,造山型金矿中黄铁矿的As/Sb、Ag/Co比值表明流体沸腾是Au沉淀的主要机制,Se/Te和Se/Ge比值则表明流体与大气降水的混合对于这类矿床的Au沉淀也起到了重要作用;而其黄铁矿的高孔隙度以及Au与低熔点亲铜元素的弱相关性表明造山型金矿中赋存的不可见金需要通过溶解再沉淀过程来实现其Au的活化迁移和再富集。本文黄铁矿微量元素大数据分析结果表明造山型金矿床的成矿机制并非由单一因素控制,且其流体来源多样,这一发现对于造山型金矿床的矿产勘查具有一定的指示意义。

  相似文献   

10.
柴北缘-东昆仑地区的造山型金矿床   总被引:47,自引:13,他引:47  
柴北缘-东昆仑是中国西部秦祁昆褶皱山系的一部分,它的显生宙造山经历了加里东和晚华力西-印支两个旋回,并以多岛洋/裂陷槽、软碰撞和多旋回造山为特点。该区已发现多个造山型金矿床,它们具有相似的地质-地球化学特征。有两组成矿年龄:一是是加里东期(相当于加里东造山晚期);二是晚华力西-印支期(处于该造山旋回晚期)。前期为性地中地壳顶部-上地壳底部的金矿化,后期则形成于较浅层次(1.2-5.7km)的金矿体侵位自区域北部向南部,矿床元素组合由Au-As向Au-Sb转化,金矿成矿年龄由老变新,成矿深度相应变浅。研究认为,与碰撞有关的热事件以及逐步升高地热增温率,驱动被加热的建造水和大气降水流体沿碰撞带和大型剪切等长距离地迁移、活动,并淋取围岩的成矿元素,形成含金流体。在进入到矿床或矿体构造后,由于构造性质转换,物理化学条件亦随之改变,含金流体沉淀,形成金矿体。这些金矿形成于造山晚期,是造山作用的产物,后者为前者提供了空间、热-动力条件。  相似文献   

11.
李华健  王庆飞  杨林  于华之  王璇 《岩石学报》2017,33(7):2189-2201
青藏高原碰撞造山背景下形成了雅鲁藏布江缝合带及哀牢山造山带两条造山型金矿带。雅鲁藏布江缝合带包含马攸木、念扎、邦布及折木朗金矿等;该矿带形成于拉萨地块及特提斯喜马拉雅地层序列地壳初始缩短加厚的背景(59~44Ma),与林子宗火山岩和高压变质岩同期形成。控矿构造主要以EW向展布。金以自然金形式赋存在石英硫化物脉及石英脉两侧以绿片岩相变质为主的千枚岩及板岩中。哀牢山造山带包含镇沅、金厂、大坪及长安金矿等,主要形成于35~26Ma,成矿背景为区域发生大规模走滑剪切,矿区内分布有成矿前期的煌斑岩及富碱斑岩。控矿构造主要以NW-SE向展布,围岩变质级低于雅鲁藏布江缝合带。C-S-H-O-Pb同位素变化较大,整体雅鲁藏布江缝合带及哀牢山造山带造山型金矿成矿流体主要来源于深部地幔流体、围岩地层的变质流体及岩浆流体,成矿围岩的差异性也会导致同位素的变化性。  相似文献   

12.
为了更系统地了解坦桑尼亚克拉通太古代绿岩带内金矿成矿地质背景、矿床类型、成矿规律及矿床成因.笔者通过对绿岩带内典型金矿床的系统总结,认为金矿床可以赋存于绿岩带各种类型的岩石中,绿岩岩石及其周围花岗岩接触带附近是重点找矿方向;金矿床主要受构造剪切带控制,构造强烈变形的部位往往是最有利的成矿部位,北西-南东向和北东-南西向...  相似文献   

13.
造山带伸展构造机制综述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总结了对伸展构造研究的进展和造山带伸殿构造在地壳演化中的重要地质意义;从岩石圈抗拉强度方面阐述了伸展构造的发育位置和造山带伸展构造的普遍性;对造山带伸展构造的阶段性和多样性以及各阶段的特征进行了论述;概述了同收缩伸展构造的多种机制并从深部和浅部作用两方面对造山后(包括末期)伸展构造机制进行了综述。重点对造山带伸展构造的共轴与非共轴两种机制进行了探讨,确定了两种机制的不同特点,讨论了成因,并提出了判别共轴与非共轴机制的定量与定性方法。  相似文献   

14.
中国红土型金矿床研究综述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对红土型含矿床的勘查现状,矿化特征及成矿规律进行了探讨和总结,认为它形成于第三系-第四系红土风化壳内,可包括狭义的铁帽型金矿床,;概述了红土型金矿床的有效勘查方法和具体勘查方案。  相似文献   

15.
柴达木盆地北缘(以下简称柴北缘)—东昆仑地区已经勘查发现了一批造山型金矿,它们是加里东和晚华力西—印支复合造山作用的产物。通过柴北缘—东昆仑地区12处造山型金矿中流体包裹体研究发现,该区造山型金矿中发育两种不同的成矿流体:低盐度的H2O-CO2-NaCl-CH4流体和低盐度的H2O-CO2-NaCl±CH4。前者的XCH4、XCO2和XH2O分别为0.14~0.34(平均值0.24)、0.11~0.59(平均值0.34)和0.64~0.31(平均值0.42),温度变化为180~270℃,压力为180~560Mpa,是晚加里东期碰撞造山作用的产物,主要沿加里东碰撞造山带边界的上地壳底部-中地壳上部的塑性变形带大规模流动,并在本区形成了广泛的金矿化;后者的XCH4、XCO2和XH2O分别为0~0.12(平均值0.06)、0.18~0.25(平均值0.21)和0.79~0.69(平均值0.73),温度变化为280~449℃(主要在280~360℃),压力为80~230Mpa,主要与晚华力西—印支期碰撞造山作用有关,其中不少矿床还受侵入岩浆作用的影响,其沿晚华力西—印支期碰撞造山带边界的上地壳大规模流动,导致了本区造山型金矿的最终定位。上述两期成矿流体的盐度相差不大,总体变化在1.4%~11.4%(NaCl)(大部分集中于2.7%~9.1%)。压力-深度换算结果显示,本区晚华力西—印支期碰撞造山作用表现出地壳强烈隆升过程,其最大隆升幅度达12km。这说明该区大规模的造山型金成矿作用发生在地壳隆升的背景之下。  相似文献   

16.
丁嘉鑫  韩申  黄柏诚  吴艳爽  张博  肖飞  王永 《地质论评》2019,65(6):1440-1461
造山型金矿形成于汇聚板块边缘,俯冲增生或碰撞造山体制,是现代矿床学研究的热点之一。西准噶尔地区有几十个造山型金矿,但其究竟形成在洋壳俯冲增生造山过程还是洋盆闭合后的碰撞造山过程,尚不清楚。本文系统总结了西准噶尔地区造山型金矿的时空分布及地质、地球化学特征,发现它们主要赋存于达拉布特断裂西北侧,可分为安齐(包括哈图金矿)和萨尔托海(包括萨Ⅰ金矿)两个成矿带;成矿作用受控于达拉布特走滑断裂引发的区域变质变形事件,矿体主要赋存于中晚石炭世变质火山沉积岩或蛇绿岩中,发育NaCl—H_2O—CO_(2 )±CH_(4 )±N_2流体包裹体体系,成矿温度为170~380℃,成矿流体主要为变质热液,晚期为大气降水热液;成矿同位素年龄为271~300 Ma,已有资料显示西准噶尔地区存在多期次俯冲增生作用,并于晚石炭世—早二叠世消减完毕。而造山型金矿广泛发育的达拉布特西北侧古洋盆闭合于308~328 Ma,此后为大陆碰撞造山体制,因此西准噶尔造山型金矿形成于大陆碰撞造山体制,适合于碰撞造山成岩成矿和流体作用模式。晚石炭世—早二叠世,达拉布特地区陆—陆或弧陆碰撞过程中,大规模的韧脆性剪切变形及区域变质事件导致地层及围岩中不稳定组分发生变质活化,形成含矿变质流体,流体向上运移至韧—脆性转换带内形成了西准噶尔造山型金矿成矿系统。  相似文献   

17.
辛家咀金矿床位于后龙门山造山带北东段,是2020年新发现的一个金矿床(年度金资源量约960 kg),找矿潜力巨大.基于详细的野外露头、探槽、钻孔编录和镜下观察,发现辛家咀金矿床中矿石类型以石英脉型为主,金主要以裂隙金和包裹金的形式赋存于黄铁矿、石英和少量多金属硫化物中.结合脉体穿插关系、矿物共生组合和矿石组构,将辛家咀...  相似文献   

18.
雅鲁藏布江缝合带造山型金成矿带是近些年来在青藏高原新确立的碰撞造山型金成矿带,成矿流体是一套CO2-H2O-NaCl-CH4-N2体系,以变质水为主。为探讨地幔组分对成矿的影响,本文选取雅鲁藏布江缝合带内邦布矿床和念扎矿床两个大型的造山型金矿为研究对象,对与成矿相关的黄铁矿及胶黄铁矿进行He-Ar同位素分析。结果显示,邦布矿床含金石英脉中黄铁矿中流体包裹体的He和Ar的浓度变化范围较窄,3He/4He为0.59~0.70 Ra,40Ar/36Ar为365.1~423.1;2件胶黄铁矿样品的3He/4He为0.11 Ra及0.19 Ra,40Ar/36Ar为302.1和305.9;念扎矿床石英-多金属硫化物脉中黄铁矿的3He/4He为0.27~0.60 Ra,40...  相似文献   

19.
新疆双峰山火山岩型金矿床地质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阐述了新疆双峰山金矿床地质特征, 指出矿床具有低温热液蚀变组合和独特的蚀变分带模式, 矿体受EW向断裂和下石炭统(C1b2)火山岩岩性的控制, 笔者认为双峰山金矿是海西期火山岩型浅成低温热液金矿床。  相似文献   

20.
柴北缘—东昆仑地区造山型金矿床的三级控矿构造系统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不同等级体制的构造分别控制了柴北缘—东昆仑地区造山型金矿的区域、矿化集中区以及矿床和矿体的分布和产出。在一个次级大地构造单元或成矿带内,造山型金矿大多产于构造边界和/或深大断裂旁侧(即造山带构造边界和/或深大断裂是柴北缘—东昆仑地区造山型金矿的第一级控制构造)。发育在上述深断裂旁侧的大型剪切带,控制了矿化集中区或矿田范围内金化探异常和造山型金矿床的分布和产出,是柴北缘—东昆仑地区造山型金矿的第二级控制构造。上述大型剪切带派生的褶皱和断裂系统,是造山型金矿床的第三级控矿构造,它们控制了矿体的分布和产出,滩间山、大场金矿床是褶皱控矿的良好例证,而五龙沟金矿床则是与剪切带伴生的断裂-裂隙系统控矿的典型实例。相比之下,受控于褶皱的金矿床中矿体规模较大、空间上变化较小。上述造山带构造边界和/或深大断裂、大型剪切带和大型剪切带派生的褶皱和断裂系统主要是区域加里东和晚华力西—印支碰撞造山作用的产物,它们具有大致相同或互相联系的几何学、运动学和年代学特征,后者通常是前者的派生、低序次构造。因此,这3个不同级别的构造,构成了柴北缘—东昆仑地区造山型金矿床的控矿构造系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