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6 毫秒
1.
滇东北寒武系下统渔户村组同样富含丰富的磷矿资源,区域上早寒武世一般都存有两个磷矿的形成期,分别沉积了上、下两个含矿层,而东川下包包磷矿虽然可划分为上、下两个岩性亚段,但无下层矿,仅存在上层矿,上层矿赋存在渔户村组第三段上亚段(∈1y3-2)中。矿层厚度较大,达32.89m,但品位不高,多为Ⅱ-Ⅲ品级矿。矿床成因类型为海相沉积磷块岩矿床。  相似文献   

2.
云南寻甸县金源磷矿,矿体呈层状产于下寒武统渔户村组第二段,矿体层位稳定,矿层产状与地层产状一致,矿层顶、底板为渔户村组白云岩。矿石以Ⅲ级品为主,厚6.30m~21.80m。该磷矿属海相沉积磷块岩、生物碎屑化学沉积型矿床。在矿区东部沿倾斜方向,深部还有进一步找矿的空间。  相似文献   

3.
四川省宁南县跑马铅锌矿成因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跑马铅锌矿为产于下寒武统麦地坪白云岩中的层控矿床,主要受层间破碎带控制,有两个含矿层,多呈层状产出.麦地坪段在沉积过程中铅、锌相对富集形成源层,经后期热液叠加改造富集成矿,为沉积改造型似层状(不规则状)铅锌矿床.  相似文献   

4.
四川省宁南县跑马铅锌矿成因浅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跑马铅锌矿为产于下寒武统麦地坪白云岩中的层控矿床,主要受层间破碎带控制,有两个含矿层,多呈层状产出。麦地坪段在沉积过程中铅、锌相对富集形成源层,经后期热液叠加改造富集成矿,为沉积改造型似层状(不规则状)铅锌矿床。  相似文献   

5.
湘西茶田铅锌汞矿床地质特征及找矿前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湘西凤凰地区茶田铅锌汞矿床位于上扬子地块东南边缘的武陵山弱变形带,区内褶皱、断裂发育,构造线方向由北北东往北东-北东东-近东西向逐步偏转,构成北东往吉首、古丈收敛,南西向黔境撒开的帚状弧形构造形态。矿床类型属于层控型低温热液矿床,具有稳定的含矿层位,铅锌汞矿资源量巨大。铅锌汞矿体的容矿岩层为寒武系中统敖溪组上段(C 2a3)细粉晶白云岩和下统清虚洞组(C 1q)灰岩白云岩。汞锌矿体或者铅锌矿体主要呈似层状及透镜状产于容矿层间带,汞锌矿和铅锌矿之间存在较明显的空间分带。蚀变类型主要为白云石化,次为硅化。两个容矿岩层分布范围较大,显示了良好的找矿潜力。  相似文献   

6.
城步周山铅锌矿床受控于桃江—城步基底断裂与次生顺层断裂组成的"入"字形组合构造,基底断裂为导矿构造,次级断裂为容矿构造;铅锌矿体产于棋梓桥组岩脆易碎容矿空间大的白云岩段顺层断裂中,为典型的地层+构造联合控矿,呈似层状、透镜状、脉状产出,矿化蚀变主要有白云石化、黄铁矿化和硅化。通过对矿区地质特征、矿化类型、围岩蚀变、控矿因素、形成机理等的综合研究分析,认为该矿床属中低温热液充填型铅锌矿床。  相似文献   

7.
滇东北地区渔户村组铅锌矿稳定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滇东北地区是我国铅锌矿重要矿集区之一,渔户村组铅锌矿是滇东北地区重要的容矿层之一.通过对滇东北地区渔户村组铅锌矿床的铅同位素、硫同位素、氢氧同位素进行系统的研究,得出渔户村组铅锌矿床成矿物质来源有多源特征,成矿过程具有多期性、多阶段性.该区的铅主要来自地壳,也有少量来自地慢和造山带;硫主要来自海水,少量来自生物硫;成矿...  相似文献   

8.
四川赤普铅锌矿床含矿岩系的研究及在找矿评价中的意义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赤普铅锌矿床含矿岩系为上震旦统灯影组海相碳酸盐岩系,含矿岩石主要为一套砾屑白云岩。本文详细地讨论了该矿床含矿岩系的岩相、岩性及其含矿性等特征,并划分了含矿层位;为矿区扩大找矿远景和评价提出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金沙厂铅锌矿床的主要赋矿层为灯影组上统第二岩性段和寒武系下统梅树村组。矿体在空间分布上严格受到含矿建造的控制。本文通过对矿床地质特征及矿床成因进行论述, 对下一步找矿方向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0.
会泽超大型富锗银铅锌矿床是川—滇—黔铅锌多金属成矿区滇东北矿集区的典型代表。基于大量的地表调研和坑道精细编录,通过赋矿白云岩的岩石学、地球化学与矿化蚀变分带规律、构造对矿化-蚀变带控制作用的研究,认为赋矿粗晶白云岩是成矿过程中白云石化的产物,具有典型的热液蚀变成因,与沉积-成岩成因的摆佐组细晶白云岩、白云质灰岩明显不同;根据矿石和蚀变围岩中铅锌矿物组成与矿化、蚀变程度及其分布特征,该矿床矿化-蚀变分带规律:从矿体到围岩依次为铅锌矿石—铅锌矿化黄铁矿带→铅锌矿化/黄铁矿化粗晶白云岩带→灰白色粗晶白云岩带、米黄色粗晶白云岩带、肉红色粗晶白云岩带、网脉状白云石化灰岩带(蚀变残留体)、弱白云石化灰岩带。矿化-蚀变带明显受冲断褶皱构造(矿山厂、麒麟厂、银厂坡斜冲断层及其派生褶皱)上盘的层间断裂带控制,形成了典型的"成矿构造-蚀变白云岩-铅锌矿体"的矿化结构。该认识不仅丰富了会泽型(HZT)铅锌矿床成矿理论,而且对指导滇东北铅锌矿集区,乃至川滇黔成矿区的资源危机矿山的综合地质研究与找矿勘查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