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贵州省城市酸雨形势的初步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赵宏娅  李霄 《贵州气象》2009,33(4):29-30
分析2007-2008年贵州省10个城市的酸雨观测资料,结果表明贵州省城市降水的PH值与主要空气污染源分布、大气污染物排放的季节变化、城市地形及风向频率分布以及降水性质等因子关系较明显.  相似文献   

2.
以2002~2003年福建省14个城市和1个高山的酸雨监测数据为基础,结合850hPa高度上的风场资料,探讨了各城市城区和郊区及高山在不同条件下的酸雨污染状况,结果表明2003年福建省低层大气的降水为酸性.多数城市城区和郊区酸雨污染程度差异较大,城区降水酸度主要由局地污染源的化学属性所决定,郊区酸雨污染是外来污染源影响的结果;九仙山酸雨污染基本不受季节变化的影响,而多数城市受四季气象条件变化的影响;高空风向变化影响城市城区和郊区降水的酸碱性,而城市城区和郊区降水酸度的差异与局地污染源所处的位置有关.  相似文献   

3.
广东省酸雨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根据广东省气象部门所属4个酸雨监测站10多年的资料,研究了广东省降水pH值、酸雨频率的时空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分析结果表明,广州、韶关和电白的酸雨频率都在56%以上,降水pH年均值小于4.9,汕头的酸雨虽然较轻,但降水pH年均值仍小于5.6,酸雨频率也达到31.7%.4个站均表现出春季降水pH值低、酸雨频率高的季节分布特征.近年来,广州、韶关、汕头的降水pH值变化不大,酸雨频率却呈上升趋势.广东酸雨的形成不仅与SO2排放量高、气溶胶酸化缓冲能力低有关,也与天气系统和气象条件有关.  相似文献   

4.
2017年南京酸雨特征及连续发生的成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南京市1992—2017年逐日酸雨监测数据、2017年大气污染物浓度和探空资料,研究了2017年连续酸雨出现特征及成因。结果表明:2017年南京酸雨发生频率38%,为近5 a来最低;年降水pH值为4.92,大于2014年,小于2015年和2016年;秋季酸雨发生频率最高、酸度最强,春季次之,夏季酸雨污染最轻;全年共出现了4次连续酸雨过程,高空多短波槽活动和低空切变的长时间维持为连续酸雨的产生提供了有利的环境背景,局地污染源、受低层风引导的外来污染物以及“假日效应”的叠加影响共同造成南京强酸雨的出现;此外,由于大气中水汽和能量的季节差异,也造成每次过程在降水强度、降水pH值上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5.
以2002~2003年福建省14个城市和1个高山的酸雨监测数据为基础,结合850hPa高度上的风场资料,探讨了各城市城区和郊区及高山在不同条件下的酸雨污染状况.结果表明:2003年福建省低层大气的降水为酸性.多数城市城区和郊区酸雨污染程度差异较大,城区降水酸度主要由局地污染源的化学属性所决定,郊区酸雨污染是外来污染源影响的结果;九仙山酸雨污染基本不受季节变化的影响,而多数城市受四季气象条件变化的影响;高空风向变化影响城市城区和郊区降水的酸碱性,而城市城区和郊区降水酸度的差异与局地污染源所处的位置有关。  相似文献   

6.
利用郑州市国家基准气候站1994~2005年酸雨观测资料,分析研究了郑州市降水pH值的状况和变化,结果表明郑州市近几年降水的pH值有逐年减小的趋势,pH值小于5.6的降水次数和频率有增加的趋势;从季节分布来看,降水pH值秋冬比春夏小.酸雨增强的主要原因是煤炭的高消耗排放的SO2量较大,再者是机动车废气排放增加,另外气候条件对酸雨的形成也有影响.  相似文献   

7.
酸雨观测中应注意的一些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引言 酸雨是因人类活动(或火山爆发等自然灾害)导致区域降水酸化的一种污染现象,对公众健康、工农业生产、生态环境以及全球变化都有重要的影响.由于人类活动排放造成污染物的巨增,酸雨已经成为三大全球环境问题之一.而酸雨观测则为研究酸雨的时空分布及其长期变化趋势提供了宝贵的科学数据,为治理大气污染和防治酸雨提供了重要的科学依据,是服务于可持续发展战略和环境保护等国家决策的基础性工作.为了在酸雨观测中减少各种误差并获得高质量的数据,需要在酸雨观测中把好两个关口:采样和测量.  相似文献   

8.
利用2006年"珍珠"台风影响福建省期间的酸雨监测资料和新一代天气雷达回波资料,对城市降水酸度分布特征及福州市短时段降水酸度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来自海上的台风降水呈偏碱性;登陆后台风对福建省城市降水酸度的影响与其螺旋雨带上降水云团的移动路径及城市周边污染源分布有关;"珍珠"台风的短时段降水酸度并非保持恒定,对福州市降水酸度的影响会随着台风强度、风场结构的变化及螺旋雨带上降水云团途经下垫面城市大气污染排放状况而发生改变.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河南省1986~1991年大气降水监测资料的分析,发现了河南地区酸雨的时空分布规律:南阳、洛阳、郑州三地酸雨较为严重;市区比郊外严重;酸雨主要出现在冬季.燃煤所排放的大量硫氧化物是产生河南地区酸雨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0.
刘骅  熊浩 《气象与减灾研究》2003,26(Z1):232-233
根据吉安市酸雨污染现状,对吉安市"七五"~"九五"降水酸度、酸雨频率以及阴、阳离子组分和酸雨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并对造成酸雨原因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