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介绍了永胜6.0级地震震区的自然概貌,将影响震害的四种主要场地条件按其影响轻重分类,用震害指数划分了该次地震的震害分布及局部异常区,分析了局部场地特征对震害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影响震害的诸多场地条件中,场地土特性的影响较显著,地形的影响不明显,场地土、覆盖层和地下水的影响有互相制约的现象.  相似文献   

2.
短水准资料中的降雨干扰相当可观.本文详细讨论了这种干扰的影响机制和影响特点,尝试用褶积运算方法建立单位降雨量影响模式和降雨总影响模型,并提出运用褶积滤波方法消除测值中降雨影响的具体方法.作者以新丰江测量站的资料为例进行了整套计算。结果表明,此模式能真实地再现资料受降雨影响的情况.用此法消除降雨影响后,测值恢复了正常的年变化形态,提高了资料的分析使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安徽省地磁观测影响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地磁台站的观测数据除了受到磁暴等自然因素的影响外,还受到直流输电和人为等因素的影响。本文主要分析了直流输电对磁场影响的原理,定量计算了对地磁场影响的幅度,并和环境影响因素等做了对比分析。  相似文献   

4.
21世纪人工影响天气科学技术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概述了人工影响天气的基本原理和主要技术方法,归纳了近些年来人工影响天气科学技术的主要进展存在的主要问题。最后对21世纪的人工影响天气科学技术发展提出了展望。  相似文献   

5.
详细介绍了海潮负荷影响的计算理论,基于PREM地球模型计算了地球内部的负荷勒夫数及负荷格林函数;并以上海台和武汉台为例,计算了海潮负荷对不同深度处的应力和应变潮汐的影响. 结果表明:深度是影响海潮负荷应力的一个重要因素,在靠近计算点的区域,应力负荷的影响随深度增大而减小;而对于远离计算点的区域,应力负荷的影响却随深度增大而增大;另外,深度会影响某些应力和应变潮汐分量时间变化的相位. 在沿海地区,海潮负荷对应力和应变的影响超过了应力和应变固体潮的影响,因此该影响在应力和应变测量中必须要加以考虑.   相似文献   

6.
地震作用下单层球面网壳结构的动力稳定性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本文以具有实际工种意义的40m跨度K8型单层球面网壳结构为研究对象,研究了其在地震作用下的动力失稳特点,提出了动力稳定性判别方法。系统分析了各种因素对网壳结构动力稳定性临界荷载的影响,其中包括:水平地震作用、竖向地震作用和三向地震作用的影响;考虑材料弹塑性的影响;不同地震输入的影响;初始几何缺陷的影响;不同矢跨比和不同杆件截面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降雨对鲁04井水位存在着“地表荷载效应”形式的影响,为了消除这一带有滞后记忆效应的影响,采用了卷积滤波的方法,这样不仅顾及到降雨荷载当时的影响,也顾及到它的滞后记忆影响,从而提出了井水位降雨影响定量改正的一种新方法。  相似文献   

8.
直流输电对江苏地磁观测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8,自引:5,他引:3  
三峡至武进政平的输电工程自试验和运行以来,对江苏很多台站的地磁观测都造成了很大的影响。本文分析了产生影响的机制,以及具体计算了影响的幅度,并提出了一些对策,为越来越多的直流输电影响全国地磁观测的问题提供有益的思路。  相似文献   

9.
建筑模网混凝土剪力墙是一种新型的组合结构。为了分析模网混凝土剪力墙的抗剪承载力,整理了21组模网混凝土剪力墙的抗震拟静力试验数据,采用灰关联分析方法分析了各影响因子对其抗剪强度的影响程度;并对抗剪强度进行了回归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在模网混凝土抗剪强度的各影响因子中,轴力的影响权重最大,墙体有效面积的影响次之,折钩拉筋的影响最小。回归分析亦得到了相同的结论。  相似文献   

10.
地形对大地电磁勘探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讨论了地形对大地电磁场的影响。用有限元方法计算了几种地形的大地电磁影响曲线。计算表明,地形对E_X型波视电阻率的影响,主要出现在地形起伏幅度与电磁波在地下介质中的波长可以比较时。H_X型波的地形影响比E_X波严重,随着周期的增长,H_X型波的地形影响变得稳定。地形凸起处的影响比下凹处严重。  相似文献   

11.
晋中南地区地壳结构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是对陕西长安、山西代县和太谷等地工业爆破的资料采用时间项法研究晋中南地壳结构的初步成果。文中首先结合长安爆破观测资料的总结,对时间项方法作一介绍。为使用太谷等缺乏起爆时刻的爆破资料,对时间项方法作了一些改进,使对于那些未有起爆时刻的爆破资料亦能用于确定时间项。使用上述爆破和各台记录的初动到时获得了晋中南地区的界面速度为7.95±0.04公里/秒,求得了41个点的时间项,取莫霍面以上介质的平均速度v0=6.4公里/秒反演求得了各点的莫霍界面深度,并对所得的结果结合晋中南地区的地震活动性及部分地震震源机制结果进行了初步的分析和讨论。  相似文献   

12.
新发现的唐山地震大断层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邱泽华  马瑾  刘国玺 《地震地质》2005,27(4):669-677
在对唐山地面塌陷的研究中发现了一条与唐山地震相关的大断层,该断层至少长90km,地面垂直错距3m,明显具有铲形正断层特点。该断层倾向NW,可分为南、北2段。南段的确定主要依据震后地面形变野外调查、水准形变资料、航片解译和石油地球物理勘探资料;北段的存在则有强烈线状喷沙冒水分布以及地震反射测深资料作为证据。唐山地震主震的余震大致分布在该断层地表出露迹线的NW侧,这种位置关系显示了新发现的断层对唐山地震的控制性  相似文献   

13.
库车坳陷活动构造的基本特征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简要介绍了南天山山前库车坳陷的主要活动逆断裂-背斜带的分布特征、构造样式、最新活动证据等资料。平面上库车坳陷呈一“眼”状,由南北两大背斜带构成。北部靠近南天山为一套向南逆冲的逆断裂-背斜系统,最新活动的逆断裂-背斜带为喀桑托开逆断裂-背斜带;南部靠近塔里木盆地的是一套向北逆冲的逆断裂-背斜系统,最新活动的主要是秋里塔格逆断层-背斜带及其以南的亚肯背斜等新背斜;南北两大背斜系统夹持着拜城盆地。坳陷区北部的喀桑托开断裂与坳陷区南部的秋里塔格断裂带是区内最主要的活动断裂,前者长逾60km,后者长近200km,沿这两条断裂带均发现了清楚的断裂露头和古地震形变带。此外,在秋里塔格背斜带以南发育了更新的、规模较小的背斜,表明库车坳陷区的褶皱作用继续向盆地方向扩展。石油地震剖面资料显示,库车坳陷南北两侧的褶皱作用均受盖层与基底之间的滑脱断层控制,属于山前的薄皮构造。滑脱面的深度可达10km左右。这是库车坳陷主要的发震层  相似文献   

14.
本义利用1979-1981年中国科学院地球物理研究所在随县-马鞍山所做的人工源地震探测的资料,采用二维射线追踪来拟合地震波的走时和振幅,取得了该地带的地壳与上地慢速度结构.结果表明,该地带地壳厚度为32-37km,莫霍面起伏变化显著.地壳速度的横向变化甚为强烈,地壳中部存在低速层.在巢湖以西宽数10km的范围内,地壳结构与其它地方明显不同,上地壳速度明显偏高,莫霍面上隆并有间断;在其两侧,明显可见有两条深断裂.结合其它地球物理场特征及大地构造概况,对结果进行分析,认为郯庐构造带南段被两条深断裂所夹,构造带宽度可达数10km,并在地质历史时期曾有过地幔物质上涌.  相似文献   

15.
临震电磁波信息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临震电磁波辐射与电磁扰动的现象,早在1966年邢台地震时就引起了人们的注意。1975年海城地震和1976年唐山大震后,一些单位从不同的方面开展了观测研究工作。我省一些中强震震前也曾出现过不同表现形式的电磁波辐射与电磁扰动现象。如1970年10月29日金湖4.2级地震前约2小时,震中区一鱼场工人发现收音机受到强烈干扰,震后即恢复正常;1974  相似文献   

16.
本义利用1979—1981年中国科学院地球物理研究所在随县—马鞍山所做的人工源地震探测的资料,采用二维射线追踪来拟合地震波的走时和振幅,取得了该地带的地壳与上地慢速度结构.结果表明,该地带地壳厚度为32—37km,莫霍面起伏变化显著.地壳速度的横向变化甚为强烈,地壳中部存在低速层.在巢湖以西宽数10km的范围内,地壳结构与其它地方明显不同,上地壳速度明显偏高,莫霍面上隆并有间断;在其两侧,明显可见有两条深断裂.结合其它地球物理场特征及大地构造概况,对结果进行分析,认为郯庐构造带南段被两条深断裂所夹,构造带宽度可达数10km,并在地质历史时期曾有过地幔物质上涌.  相似文献   

17.
本文对昌黎台地电场6个分量2009年全年的小时值进行了频谱分析,分析结果清楚地显示了日波动、半日波动和三分之一波动。研究人员对该台地电场EW向长极距2009年1月1日~31日的数字化观测资料进行了小波分析,提取到了地电场固体潮半日波和周日波。昌黎台利用铅电极进行地电场观测,不仅观测到了磁场的相关信息,并能较好地观测到潮汐响应,这在全国是首例。  相似文献   

18.
利用两台架设在北京台的海底地震仪样机记的1998年1月10日6.2M张北地震的余震,选其中信噪比较高的记录利用单台叠加频谱比法得到Lg尾波Q及频率依赖因子,结果显示,所有地震的Lg尾波Q值都比较接近,并且由两台仪器记录的同一地震得到的Q值及具有较高的一致性,从中可以得出两点结论:(1)单台叠加频谱比法是求Q值的较稳定的方法,(2)两台仪器的性能比较稳定,可靠性高。  相似文献   

19.
利用地磁日变低点位移确立地震短临预报指标的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绍明  将邦本 《地震》1997,17(1):14-24
利用华北地区近20a来的资料,对地磁日变低点位移与地震的关系进行了统计研究,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地震的短临预报指标。统计结果表明,低点位移分界线的分布与震中的分布有较好的一致性,两者均为网络状分布。还获得了一些可以区分震中区异常和非震中区异常的信息,并且初步确定了提取这个信息量的方法。这对于进一步缩小预报地区的范围有其实用意义。  相似文献   

20.
固体潮观测数据的预处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介绍了固体潮观测数据的平滑检验和NAKAI法检验之方法原理和具体应用。平滑检验可以有效地监测並改正观测数据中的随机错误,突跳或坏读数;经平滑改正后,可使观测数据的读数误差小于1毫米。用NAKAI(1975)提出的方法检验观测数据可以监测仪器灵敏度变化情况和数据质量好坏,根据该检验计算获得的有关参数(主要是漂移系数和方差)剔除质量不好的48小时数据组或修正某些质量不好的数据可提高调和分析结果的精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