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张勇  杨春  鲍思宇  贾旭  石伟嘉  赵玉宏 《西部资源》2023,(5):128-129+140
乌海及周边地区矿山分布集中、矿山地质环境问题突出,是自治区生态环境保护的主战场之一,其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效果不仅对全区中西部盟市、而且对整个黄河流域都有重要影响,对我区走好以生态优先、绿色高质量发展为导向的新路子具有典型意义。利用空天地一体化监测技术方法开展重点矿山和集中连片治理区的动态监测,全面掌握区域矿山地质环境总体变化情况,对于矿山生态修复的监测监管具有重要作用。本文以乌海及周边地区为研究对象,分析了矿山地质环境空天地一体化监测技术方法的适用性和关键技术,为后续全面实施监测工作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
本文在广泛收集区域地质环境调查资料的基础上,结合典型矿山地质环境调查,初步总结了安徽省主要矿山地质环境问题的类型、特征和管理现状,讨论了新时期政府管理的基本思路与政策建议,提出了建设绿色矿山、保护矿山环境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3.
内蒙古自治区矿产资源丰富,随着开发力度的不断加大,矿山和地质环境问题越来越突出,主要表现为矿山占用和破坏土地资源、矿业活动诱发的地质灾害、固体废弃物堆放对环境的影响、矿业开发对地下水系统的影响与破坏等。本文就如何做好矿山的地质环境管理,最大限度的保护和治理好矿山地质环境,实现我区绿色矿山与和谐矿业的建设目标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4.
郑河 《西部资源》2015,(1):196-197
通过深入探讨矿山环境地质与矿山地质环境的关系,以及矿山环境地质的概念、特征、特点等,浅析在矿山开发中,如何正确的认识矿山环境地质与地质环境与未来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5.
内蒙古矿产资源丰富,同时矿产资源的开采也带来了严重的地质环境问题。如占用土地、采空塌陷、废弃物污染、地质灾害频发等。通过调研分析了内蒙古矿业开发中出现的矿山地质环境问题及治理现状,提出了保护与治理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正>——创新工作是新一届乌海市国土资源局领导班子的工作定位。2008年,新一届乌海市国土资源局领导班子组建后,陈万选局长就明确提出了班子的工作定位是创新工作。全面实施矿山地质环境治理保证金制度,这在乌海尚属首次。《乌海市矿山地质环境监管意  相似文献   

7.
新锦丰瓷石矿在开采过程中产生了一系列地质环境问题.根据地质背景和矿山基本情况,分析总结了该矿存在的主要矿山地质环境问题,结合城市总体规划,提出了切实有效的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工程设计方案.矿山通过削坡、场地平整、坡面清理、植被绿化等工程治理措施,较好地解决了矿山地质环境问题,修复地形地貌景观,恢复土地资源.  相似文献   

8.
孟昕卓 《西部资源》2019,(2):124-125
当前,社会上的一些公司企业为了自身的发展,过度地开采矿产资源,不顾对环境的影响而对矿山的地质结构造成较大的破坏,从而导致多种地质灾害的发生。本文主要对矿山地质的灾害防治以及地质环境的保护进行研究,具体叙述了矿山地质的主要一些灾害,以及对矿山地质灾害的防治进行了分析,最后提出了一些保护地质环境的建议,以此供相关人士参考。  相似文献   

9.
《西部资源》2012,(2):12
2012年,内蒙古自治区将安排3亿元,在乌海市、鄂尔多斯市和赤峰市等地的13个矿区,进行地质环境恢复治理,治理面积共计20平方公里。记者日前从内蒙古国土资源厅获悉,今年,内蒙古将对重要采矿集中区开展地质环境详查,编制区域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规划,建立区域矿山地质环境监测网络,实施矿山地质环境遥感信息动态监测。  相似文献   

10.
在翔实的野外调查基础上,选取资源毁损、地质灾害、环境污染三个要素,根据土地压占与破坏、水资源破坏、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地裂缝、土地沙化、尾砂废石流、水污染、土壤污染等8个指标,采用要素指标加权分值综合评价方法,对湖南省万古金矿的矿山地质环境质量进行了综合评价,得出该矿地质环境质量较好.  相似文献   

11.
邸克强 《西部资源》2012,(6):167-168
我国矿山生态环境污染与破坏十分严重,矿山开采不当造成地表塌陷、崩塌、滑坡、泥石流、水体污染、矿震等各种地质灾害,给国家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并危及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为更加科学有效地开展矿山环境治理工作,国土资源部部长徐绍史签署第44号部令公布《矿山地质环境保护规定》,明确提出了保证金制度等解决措施。严峻的形势要求我们必须贯彻可持续发展战略,全面实施全国矿山环境治理规划,明确保护好矿山地质环境。  相似文献   

12.
赵海亮 《西部资源》2023,(4):162-165
本文以泾县陈园山实例项目为出发点,研究“边采边治”的作业方法,以期提升矿山开采项目的完整性,减少地质环境受到的破坏。首先,阐述了露天开采项目引起的地质恶化现象,指出开采项目增加防治工作的重要性。其次,梳理了开采后的矿区地质整治方法:场地修复、排土场整治、植被修复。最后,结合泾县陈园山项目实例,分析案例矿区的地质条件,给出“边采边治”方案。经研究发现:泾县陈园山项目中边坡整平2.03×104m2,草籽施用范围约为2.03×104m2;截水沟布设4条,沟长介于133~492 m;铁丝编织网的防护用量约为5930 m2;共设计8个监测点,每月监测3次,持续监测2年。“边采边治”的作业方案具有较高的地质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3.
岳迅 《西部资源》2023,(1):38-40
通过简要介绍霍邱县马店镇芦山废弃石料矿山的地理、地质环境背景条件、现状存在的地质环境问题,结合矿山地质环境特征和霍邱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制定切实可行的地质环境治理设计方案,使治理区的生态环境得到改善,一定程度上消除环境视觉污染、矿山地质灾害及相关安全隐患,达到恢复矿区自然生态环境,与周边生态环境相协调,实现经济、社会、环境效益共赢的目标,为今后此类露采矿山的治理恢复提供了很好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4.
曾志林 《西部资源》2013,(4):119-120
本文根据矿山地质环境条件,结合详细的现场调查,对青洲水泥厂石灰石矿地质环境进行了现状影响评价和预测影响评价,并提出了有效的防治措施和监测措施,为减少矿产资源开采活动造成的矿山地质环境破坏,促进矿产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以及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正>保证金做抓手,助力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推选领头羊,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有保障◎企业发力,履行承担社会责任◎两个"三查",手段强硬不姑息生态环境若崩溃,金山银山变成灰。呼伦贝尔市面临的地质环境形势很严峻。据统计,全市矿山开采累计占用土地面积390.96平方公里,已完成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71.45平方公里。生产矿山占用土地面积319.51平方公里,其中,露天采场及排土场占用土地面积196.32平方公里,地面沉降面积15.1平方公里,固体废弃物及尾矿库占用土地107.9平方公里。要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同时还要像爱护眼睛一样呵  相似文献   

16.
作者长期从事矿产资源开发与地质环境管理工作,本文论述了凉城县十三号—红旗沟一带密集数十家矿山开采,对矿区土地植被资源、地形地貌的破坏和地质灾害危险性,给地质环境造成的破坏和影响。提出了恢复治理的措施与方法。凉城县十三号—红旗沟一带有数十条西北向雁行式密集分布的辉绿岩矿脉,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有数十家矿山在开采。采坑边坡陡立,大量废石堆积在山坡、沟谷中,使矿区的土地植被资源、地形地貌遭受严重破坏,水土流失严重,潜在地质灾害危险,给地质环境带来严重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7.
吕秀莲 《西部资源》2014,(6):184-185
在矿山资源的开采利用过程中,不可避免的对矿山原有的地形地貌、水文地质、地质构造等造成较大的影响,从而给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工程增加了难度。本文以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的原则、特征为基础,分析了种种因素对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的影响,提出了综合治理的目标与措施的思考。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歙县水竹坑铜矿矿山地质环境现状的调查,初步查明矿山地质环境特征、矿山开发引发的地质环境问题;并对主要环境地质问题进行深入分析研究,提出矿山对地质环境保护防治措施,达到了本次的调查目的。  相似文献   

19.
矿山地质环境指矿床及其周围地区矿业活动影响到的岩石圈部分,与大气、水、生物圈之间相互联系和能量流动组成的环境系统。矿业开发必然导致矿山地质环境问题。矿产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和社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大规模的矿业开发活动在保障国民经济发展需要和创造巨大经济效益的同时,引发的矿山地质环境问  相似文献   

20.
本文总结了福建省矿业开发现状以及对国民经济建设作用,阐述了矿业开发对地质环境造成影响的因素.遵循"以人为本"和科学发展观,按照建设生态省的要求,对加强矿业开发的监督管理和矿山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提出了对策和措施建议,以求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资源效益和生态环境效益的有效统一,使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