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地处浑善达克沙地腹地的正蓝旗为研究区,以TM/ETM+影像数据为基础,利用动态度、栅格运算等方法,对该区1980年代以来四个时期的草原沙化状况及其空间动态变化进行了监测分析,并探讨了正蓝旗草原沙化变化与降雨、温度、人口和牲畜等数据的关系。结果表明:(1)三级沙化草地及未沙化草地间的相互转换主导着草原沙化发展或是逆转的...  相似文献   

2.
基于无人机遥感的高寒草原沙化模型及等级划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寒草原是青藏高原草地生态系统的主要组成,在防风固沙、野生动物保育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近年来,在全球气候变化和人为干扰加剧的背景下,高寒草原沙化加剧,基于时空尺度监测范围及程度是防治高寒草地沙化的前提。以青海三江源区玛多县的高寒草原为研究区,结合大疆“精灵3”和“经纬M100”旋翼无人机和地面调查,探讨基于无人机遥测的植被指数在草地沙化调查方面的适宜性,以此为基础制定了高寒草原沙化模型及等级划分标准。结果显示:(1)通过对VDVI(Visible-Band Difference Vegetation Index)、ENDVI(Enhanced Normalized Difference Vegetation Index)和NGRDI(Normalized Green-Red Difference Index)指数与草地沙化指数GDI(Grassland Desertification Index)的相关分析,选取出高寒草地沙化研究最优植被指数为VDVIR=0.9055);(2)GDIVDVI的关系模型为VDVI=0.3024GDI2-0.0335GDI+0.0119(R2=0.9326)。模型相对误差为1.779%(RMSE=0.165,R2=0.7447),拟合精度较高;(3)基于无人机遥感植被指数的聚类分析,将研究区高寒草原沙化划分为5个等级,即无明显沙化(VDVI>0.2247)、轻度沙化(0.1493 < VDVI < 0.2246)、中度沙化(0.0924 < VDVI < 0.1492)、重度沙化(0.0692 < VDVI < 0.0923)和极度沙化(VDVI<0.0692)。  相似文献   

3.
傅德山 《中国沙漠》1987,7(1):62-65
我国北方部分地区由于草原沙化、退化、盐碱化日趋严重,草原造林、治沙已成当务之急。本文阐述毛乌素沙地旱柳高杆林对草原畜牧业生产提供枝叶饲料的作用,期能作为目前干旱地区种草种树、发展畜牧业生产的参考。  相似文献   

4.
吴兆录  李正玲 《云南地理环境研究》2007,19(2):143-144,F0001,F0004
7月的贝加尔湖畔,天是蓝的,水是蓝的,时而绿油油的森林在苍翠欲滴的草地上蜿蜒起伏,时而莽莽林海中现出盛开鲜花的草甸,群山与湖泊之间,或悬崖峭壁,疾风凛冽,或平坦湿地,绿色,黄色,粉红色,看不见村庄,看不见农田,一切都那样的自自然然,如果没有笔直的柏油马路和来来往往的车辆,没有理由不相信这里是梦幻般的童话世界.  相似文献   

5.
5622 2003032112干旱、半干旱草原退化、沙化区的重要选择:设施草业生产二Faeility fodder produetion as important seleetion in deterio-raring。nd desert region of arid or semi一arid grassland/赵山志,夏明…//农业工程学报一2003,19(l)一184一186 针对干早、半干早草原退化、沙化区传统的靠天然草地的放牧型草原畜牧业走到了一个十分困难境地的现实,指出了在严重缺水地区发展露天人工草地会带来新的沙漠化和土地退化.提出了具有高技术、高投人、高产出特征的牧草生产新概念—设施草业.设施草业生产方式是牧草在日光温室内生长,如…  相似文献   

6.
高寒牧区草地沙化问题研究——以玛曲草原为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针对玛曲草原草地退化问题,运用Cobb-Douglas生产函数和Chow分割点检验定量分析原料型畜牧业和制度对草地沙化的影响,并得出制度是导致草地沙化的根本原因;针对存在的问题,运用环境机会论探索可持续的生产、经营和管理模式。通过优化发展模式,实现经济发展与草原生态的良性循环,为其他高原牧区畜牧业经济发展提供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7.
中国干旱区沙化土地绿色环保治理技术综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土地沙化是中国面临的严重生态问题。沙化土地治理是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重点和难点,也是建设美丽中国必须要面对和解决的问题。在干旱区使用人工植被和草方格机械沙障等措施治理沙化土地效果显著,但同时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针对这些问题,近年来中国学者研发和探索了人工生物土壤结皮等诸多新型、快速的沙化土地绿色环保治理技术。本文评述了2000年以来中国学者在这一领域开展的系列创新性研究,分析了其研究前沿和未来发展趋势,以期为全面、准确认识和评估绿色环保沙化土地治理技术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8.
正草原是中国面积最大的陆地生态系统,约占国土陆地面积的41.7%,是主要江河的发源地和水源涵养区,生态地位十分重要。草原还是牧区畜牧业发展的物质基础和牧民赖以生存的生产资料。由于人为活动增强和气候变化等影响,中国草原出现了不同程度的退化、沙化等现象。据农业部等部委调研显示:全国90%的可利用天然草原发生了不同程度的退化,产草量比20世纪80年代平均下降30%~50%。因此,及时、准确地获取  相似文献   

9.
沙坡头地区位于腾格里沙漠东南缘, 经过二十余年来的治理, 在通过该地流沙区的包兰铁路两侧, 形成了一条绿色固沙带。实践证明, 这一措施不仅保证了铁路运营的安全, 而且在固沙带内的生态条件也发生了深刻变化。在世界沙化愈益关系着人类生存环境的时候, 系统地研究这一经验, 当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为此目的, 我们在1980年4月至6月对该地防风固沙效应进行了初步观测。本文是这次观测的小结, 不当之处请指正。  相似文献   

10.
黄沁昕 《地理教学》2019,(5):I0002-I0002
【仙女山的雪】重庆仙女山,最高峰2033米,有着10万亩的高山草原。与热气腾腾、火锅飘香的重庆市区不同,冬季的仙女山是一片白雪皑皑,银装素裹的世界。【长江索道】长江索道是重庆独特的城市名片,是万里长江的第一条空中走廊,也是山城人民的空中公交。坐上索道,4分钟时间,索道就能让人们从高楼林立之间穿江而过,感受山城的魔幻立体。  相似文献   

11.
若尔盖草原是中国高寒湿地发生大范围沙化的典型地区,喜马拉雅旱獭(Marmota himalayana)造成若尔盖草地主要鼠害,研究旱獭活动与若尔盖草地沙化之间的联系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划定研究区域,应用高分辨率无人机影像、数字高程数据、野外调查数据进行综合分析,探究了旱獭掘洞对若尔盖盆地草地沙化的影响。结果表明:沙斑的分布在海拔和坡度上具有明显的规律性,旱獭洞的分布与沙斑在海拔、坡度及坡向上具有高度的相似性。旱獭洞在沙斑内部及其周围和陡坎处呈现聚集现象,旱獭掘洞加剧了陡坎和凹坑边缘向未沙化草地一侧扩展。未沙化草地上的旱獭洞密度最小,随着草地沙化程度加深,并在极重度沙化之前,旱獭洞密度随之增加,当草地退化为流动沙地后,旱獭洞密度迅速减小。  相似文献   

12.
干旱半干旱区草原灌丛化的原因及影响-争议与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高琼  刘婷 《干旱区地理》2015,38(6):1202-1212
灌丛化作为全球干旱半干旱区草原普遍发生的现象,其定义为草原生态系统中灌木/木本的生物量、密度、盖度的增加以及草本的生物量、密度、盖度的减少。草原灌丛化是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过度放牧被认为是引发草原灌丛化的主要原因之一。最新的研究结果表明过度放牧并不能导致草原灌丛化,但过度放牧后实施休牧却改变了草本与灌木的种间作用,有可能导致灌木的扩张。灌木入侵草原长期以来被认为是草原的退化,结论来源于干旱区土壤沙化的情形,在沙化的灌木林中,土壤碳库被局限于灌木株丛及其周边,使草原的碳截留和储存降低。但最近的全球性集成研究表明草原中灌木覆盖率盖度增加对生态系统可以产生积极作用,灌木可以增加土壤水分的下渗,有利于生态系统的水分储存和和养分的转化(如加强氮的矿化过程)。草原灌丛化对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影响存在景观尺度和斑块尺度上的差异。进一步研究适应灌丛化过程的管理机制,综合不断变化的气候条件因素和地域因素,采取合理的草原管理策略,对于全球草原区生产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东乌珠穆沁草原是欧亚大陆温带草原的东翼,是全国四大天然草原组成之一,对于整个华北地区生态环境保护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地位。但由于人为原因和自然因素的综合作用,东乌珠穆沁旗近几十年来草原生态系统不断恶化,主要表现为草地退化、沙化和盐渍化现象日趋加重。维护草地生态安全,实现可持续发展,是东乌珠穆沁旗面临的重要任务。天然草原是畜牧业可持续发展与牧民稳定增收的基本保障,如何在草原生态不被破坏的前提下建设草原的问题日趋重要。本文提出了东乌旗草地退化的原因,并对其进行分析研究,总结出对于东乌珠穆沁旗草地的生态保护对策。  相似文献   

14.
黄河上游玛曲地区风沙地貌的类型及其分布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玛曲草原是著名的高原牧场,也是黄河上游重要的水源涵养地,通过卫星影像分析和实地观测数据,对其风沙地貌进行分类,以期为沙化草地治理提供参考。玛曲沙化草地的风沙地貌可分为4级17类。横向沙丘(新月形沙丘)主要分布在河岸和黄河的一级或二级阶地上,单个的新月形沙丘最大高度可达12 m, 64%的新月形沙丘迎风坡走向与当地起沙风向一致。分布在古河道或古三角洲的流动和半流动纵向沙丘(沙垄)高度小于3 m,51%的沙垄走向与当地起沙风向相同。低山上的沙垄和沙片出现在山顶或其阳坡,地形过渡带形成风蚀坎。风蚀洼地与固定和半固定沙地伴生,60%左右的风蚀洼地横切面为不规则椭圆和马蹄形;其深度与长轴呈正比例函数关系。古(现代)沉积物提供了丰富的沙源,大风、冻融、土层的岩性差异、脆弱的植被、人类过渡干扰和微地形促成了玛曲草地沙化和风沙地貌分异。通过对风沙地貌分类、分析,提出了以保护草皮免受破坏,为防止玛曲草地沙化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15.
中国的耕地沙化及防止技术措施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耕地沙化是人类不合理地开发利用耕地及风力、水力等外力共同作用的产物, 主要分布于我国干旱、半干旱及部分半湿润的北方地区, 南方丘陵山区也有分布, 总面积256.21万hm2。通过耕地沙化的原因分析, 提出必须综合应用林草、农业、水利措施, 才能有效地防止耕地沙化。  相似文献   

16.
基于Landsat TM/ETM数据的锡林河流域土地覆盖变化   总被引:29,自引:2,他引:27  
根据1987年、1991年、1997年和2000年4期Landsat TM/ETM影像的土地利用/土地覆盖分类结果,运用地理信息系统空间分析方法,分析了内蒙古锡林河流域1987~2000年间各土地利用类型及草甸草原、典型草原、荒漠草原的数量变化和空间变化特征。分析结果显示,锡林河流域土地利用/土地覆盖变化的主要特征为草甸草原、典型草原面积的大幅减少和荒漠草原、农田和沙漠化土地面积的大幅增加及城镇的扩张。其中面积增加最大的是荒漠草原,增加了2328 km2;相当于1987年荒漠草原面积的56 %。农田和城镇面积逐年增大,分别从1987年的114.3 km2和25.2 km2增加到2000年的332.1 km2和43.6 km2。面积减少最多的是羊草+丛生禾草、羊草+杂类草等优良高产温带典型草原类型,共减少2040 km2。草甸草原面积亦呈逐年减少的趋势,从1987年的1103 km2减少到2000年375 km2,面积减少了65.9 %。农田、沙化地及城镇等非草原土地利用类型面积增加了62.5 %。  相似文献   

17.
依靠科技创新 防治土地沙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 我国是世界上土地沙化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土地沙化已经成为我国特别是西北地区最为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江泽民总书记指出:“西北地区荒漠化年复一年地加剧,并不断向东推进,如果不从现在起,努力使生态环境有一个明显的改善,在西北地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就会落空。”如何有效防治土地沙化,要从科学技术上做文章、下工夫、出成绩。  相似文献   

18.
金鞭溪,是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流淌着的一条秀水,也是武陵源景区内的一条黄金旅游线。到张家界游览的人,几乎都要走一走这条长达7.5公里的金鞭溪。 张家界风景如画,有奇山秀水,幽谷美洞,八面玲珑,活灵活现,被人们称之为“人间仙境”。它是一片绿色的海洋,大自然的迷宫;也是一个“扩大的盆景,缩小的仙境”;又是一座巨大的风景园林。走进这里,就走进了神奇的世界。奇山一座座,异峰一排排,山泉吐玉翠,百瀑滚银帘……,原始风光皆美景,竟在五岳黄山外。  相似文献   

19.
江山·美人     
桂林荔浦县马岭镇有一座大山 ,酷似一位美人朝天仰卧 ,神态自然 ,堪称神功造化。江山·美人 进入五月春回雪域高原万物复苏草木泛青一派生气勃勃的景象在古城拉萨人们纷纷走向大自然充分享受阳光和绿色图为布达拉宫下的龙王潭公园里游人在休息图一为面积1200平方米的“辽园”。“辽园”里有农舍、粮仓 ,生动表现了辽宁农村的自然风光和建筑艺术。图二为内蒙古自治区建设的“草原之家”展园 ,园内有新式蒙古包 ,青草、流水、小路。图三为代表西藏自治区的“宝贝林卡园”。该园以建筑面积280平方米的格桑德吉颇章宫为…  相似文献   

20.
羊啃食动力学模拟与内蒙古西部气候变化适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定性分析、民主参与式评估和定量数值模拟方法结合起来,对阿拉善气候变化适应问题进行了简要评估并重点分析了土地退化、放牧和草原管理策略之间的关系。阿拉善主要的适应政策是禁牧和生态移民。禁牧后荒漠草原植被得到恢复,但移民增加了绿洲压力,过度开垦又造成周边土地沙化;过度抽取地下水致使水位下降并伴随咸水入侵和地表盐碱化。禁牧的另一个副作用是造成草原鼠害加重及火灾风险增加,生物多样性也呈现先升后降趋势。一些灌木因缺乏啃食出现退化迹象等,说明一定程度的啃食有利于维持草原生态平衡。因此,动物是草原生态系统不可或缺的成员之一。我们用一个包含动物啃食等的森林生态动力模式模拟了啃食动力学,结果表明,有限的放牧有利于草场更新并能充分利用草原资源;过度放牧导致草场退化并伴随羊群死亡。因此,需要将圈养和限制性放牧结合起来,制定可持续性适应政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