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萃淋树脂作为一种化学分离手段,国外七十年代已有报导。上海最近合成的P_(507)萃淋树脂,具有溶剂萃取和离子交换的双重优点,该树脂对稀土元素有良好的萃取性能,柱上分离周期短而简便,是目前较好的稀土分离试剂之一。 本文研究了P_(507)萃淋树脂分离富集稀土元素的条件,采用大色散率的光栅摄谱仪,着重选择了对稀土元素有较高灵敏度的缓冲剂,在柱上色层制备的总稀土氯化物中测定15个微量稀土分量。拟定的矿石分析流程简便、柱上分离只需2小时,单一稀土的检测下限为0.3—0.001微克、均方误差为±O.2—13.2%。  相似文献   

2.
中子活化分析测定岩石中13个稀土元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潘素京  高月英 《岩矿测试》1989,8(4):276-279
本文报道了用中子活化分析法测定岩石中13个稀土元素。试样经混酸溶解后通过TBP萃淋树脂住分离铀、钪和铁等干扰元素,富集的稀土元素经中子辐射后再用P_(507)萃取色谱柱将稀土分成La—Tb和Ho—Lu两组。最后使用SCOIRPI—3000多道计算机Ge(Li)γ谱仪系统进行测量。  相似文献   

3.
宋金如  高成顺 《岩矿测试》1989,8(4):279-282
本文改进了三溴偶氮胂与铈组稀土的显色反应条件,提高了铈组稀土测定的选择性并采用P_(507)萃淋树脂分离富集稀土元素。所拟定的矿石中痕量铈组稀土的测定方法,操作简便快速,易于掌握,适于矿石中0.000x~0.x%含量的铈组稀土的测定。经标准矿样验证,精密度、准确度均符合要求。  相似文献   

4.
萃取树脂作为一种化学分离手段,国外七十年代就有报导,近年国内兄弟单位研制合成了各类型萃取树脂,并相继用于分析工作中,P_(507)萃取树脂最近问世,给稀土元素的分离富集带来了佳音。该树脂是在P_(507)萃取色层的基础上研制而成的,并具有离子交换的优点。本文研究了P_(507)萃取树脂分离稀土的条件及偶氮氯膦—PN与稀土元素的显色反应;拟定了一个  相似文献   

5.
萃取树脂作为一种化学分离手段,国外七十年代就有报导,近年国内兄弟单位研制合成了各类型萃取树脂,并相继用于分析工作中,P_(507)萃取树脂最近问世,给稀土元素的分离富集带来了佳音。该树脂是在P_(507)萃取色层的基础上研制而成的,并具有离子交换的优点。 本文研究了P_(507)萃取树脂分离稀土的条件及偶氮氯膦—PN与稀土元素的显色反应;拟定了一个分离效果良好、简便、灵敏度比偶氮胂Ⅲ高一倍的稀土总量的分析流程,可作为稀土分析的新方法。 实验部分  相似文献   

6.
本文对草酸盐沉淀—PMBP和P_(507)萃淋树脂分离富集中子活化测定地质样品中的稀土元素进行了研究。中子通量在6×10~(13)n·cm~(-2)·s~(-1),照射9小时,可测La,Ce,Nd,Eu,Sm,Gd,Tb,Ho,Tm,Lu,11个稀土元素。结果良好,方法简便。  相似文献   

7.
郭光珍 《地质实验室》1992,8(4):216-219
准确测定岩石矿物中稀土分量,对研究岩石矿物成因,地层对比,地质变化规律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也是当前分析工作者十分重视的课题,本文研究了在其它元素共存时,对水平式ICP-AES法测定稀土元素的干扰效应,并针对P597萃淋树脂的分离性能,对降低及消除铝对稀土元素测定的干扰问题进行了探讨,提出在试验进P50l萃淋树脂柱之前加入丙二酸掩蔽铝,使之与稀土元素分离的方法,解决了铝对稀土元素的干扰问题,经标样验证,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8.
HDEHP萃淋树脂,其载体是苯乙烯二乙烯苯的共聚合物,固定相是HDEHP[即二-(2-乙基已基)—磷酸]。这种萃淋树脂的主要优点是萃取容量较大、有机固定相不易脱落、洗脱曲线形状良好,但能否用于矿石中稀土元素的分组,尚未见有报导。本实验选用此种萃淋树脂,以不同浓度的盐酸为流动相,进行了铈组、钇组稀土的分离洗脱条件试验。然后分别加大掩蔽剂,直接用光度法测定各组稀土。  相似文献   

9.
HDEHP萃淋树脂,其载体是苯乙烯二乙烯苯的共聚合物,固定相是HDEHP[即二-(2-乙基已基)—磷酸]。这种萃淋树脂的主要优点是萃取容量较大、有机固定相不易脱落、洗脱曲线形状良好,但能否用于矿石中稀土元素的分组,尚未见有报导。本实验选用此种萃淋树脂,以不同浓度的盐酸为流动相,进行了铈组、钇组稀土的分离洗脱条件试验。然后分别加大掩蔽剂,直接用光度法测定各组稀土。标准回收试验及矿石分析质量符合地质要求。铈组稀土回收率为98.8-109%,钇组稀土回收率为93.7-102%。  相似文献   

10.
李金英  高炳华 《岩矿测试》1994,13(3):175-179
对P507萃淋树脂分离稀土元素的条件进行了实验,拟定了P507萃淋树脂为固定相,HCL为流动相分离4N级荧光材料Eu2O3中14种稀土杂质元素的流程,使被测杂质与基体Eu2O3达到了较好的分离;再用阳离子交换树脂分离被测液中非稀土杂质元素,选择了端视ICP-AES测量稀土杂质元素的最佳条件,称样量50mg时各杂质组分的测定下限为:CeO2,Pr6O11,Nd3O3,Sm2O3,Tb4O7,Ho2O  相似文献   

11.
董威信  王翔南  王远  于玉贞 《岩土力学》2015,36(5):1455-1462
土石坝等复杂土工结构物有限元三维建模中多采用精度较高的六面体单元辅以部分过渡用的退化单元,而退化单元由于形态不好,会导致有限元计算精度较差。解决该问题的途径之一是采用过渡性的等参元。总结了几种常遇到的过渡等参单元(楔形体、四面体、金字塔)的插值函数和高斯积分局部坐标和权重,并编入了有限元程序。通过比较六面体单元和金字塔单元剖分理想土石坝的有限元计算结果,说明所引入的金字塔单元是满足精度要求的。将各种过渡单元应用于实际土石坝工程的有限元计算,结果表明,使用过渡等参单元是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计算精度的。最后讨论了二次单元在弹塑性有限元动力计算中的应用。二次单元的使用,可以改善动力计算中的超静孔压分布,提高计算精度。  相似文献   

12.
This study highlights the response of the periodic variation of the geochemical behavior of elements to the thermal metamorphism of coal by considering the differentiation mode and differentiation degree of elements of the C2 coal seam in the Fengfeng mining area of the Handan Coalfield in Hebei, China. The periodic variation of the geochemical behavior of elements was observed to change towards a certain direction as the degree of metamorphism of a geological body increased. Based on the coincidence degree (or similarity degree) between the geochemical behavior of elements and periodic variation of elements, the 57 elements in this study were divided into two levels. The periodic variation of the geochemical behavior of first-level elements was largely synchronous with that of their first ionization energy, suggesting that only one differentiation mode exists and the elements are mainly inorganically associated. The differentiation mode of the second-level elements deviated to a certain extent from their first ionization energy; the larger the deviation, the more complicated and diverse was the differentiation mode. Among the second-level elements, the grade of coal metamorphism has evident and intuitive effects on the proportion of elements with particular structural features, such as the 4q+3 type of elements and the odd-odd elements. In addition, the distribution of elements in organic and inorganic matter within coal are subject to the structural features of the elements. The differentiation mode and differentiation intensity of elements could be characterized by the hierarchical parameter and differentiation intensity. The hierarchical parameter and differentiation intensity of certain elements showed a good positive or negative correlation with Rmax in coal. The 57 elements in this study were quantitatively ordered according to the degree of magmatic hydrothermal fluid influence and thermal metamorphism of coal through graphs depicting the goodness of fit, correlation coefficient with Rmax, and differentiation intensity. The results of this study are consistent with the results of previous field research, illustrating the scientific significance and application value of this study on the periodic variation of the geochemical behavior of elements.  相似文献   

13.
油源对比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原油中的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组成可以应用于油源对比,指标可以归纳为3类:①所含元素的聚类分析及其所反映的元素分布总体特征;②不同族、不同类型元素的组成,特别是过渡族金属元素;③稀土元素。但对于哪些微量元素可以应用于油源对比,哪些具有普遍意义,在不同地区是否具有适用性,影响其油源对比应用有效性的因素有哪些,主控因素是什么,仍然不甚清楚,由此导致很多方面的认识还不甚成熟,成功应用的实例相对常规的有机地球化学研究不多。原油中的微量元素主要来源于外部成油和运聚环境,在原油生成和运聚过程中,通过烃—水—岩之间的复杂有机—无机相互作用以金属卟啉螯合物、有机络合物或吸附态的形式聚集于原油中,并且沥青质是原油中微量元素的主要载体,元素组成在此过程中发生分异。此外,原油在自身形成与演化过程中也会发生元素组成的分异,影响因素包括油源母质类型、成熟度、次生变化等。在这些过程中,元素地球化学性质的不同会使原油中的元素组成出现差异,基本不发生/少发生变化的元素即可能是好的油源对比指标,这是应用微量元素进行油源对比的原理和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4.
煤中微量元素研究现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煤中微量元素是世界洁净煤研究的热点;煤中微量元素的研究对于正确评价微量元素,预防煤中有毒有害元素对环境的影响,保护生态和人类生存的环境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和现实意义。本详细介绍了国内外煤中微量元素的研究进展,微量元素的分布规律、赋存状态及研究方法,并将其研究内容概括为基础理论研究和应用研究两个方面,详细介绍了研究方法(直接方法和间接方法),提出了今后研究的主要方向。  相似文献   

15.
中国煤中微量元素的丰度   总被引:44,自引:0,他引:44  
根据现有的资料,得出中国不同地区煤中微量元素的背景值。由于分析样品分布不均和采用的测试方法各不相同,本文的数据还不能准确地代表中国煤中微量元素的平均丰度值。另外,我国不同地区、不同时代和不同地质背景下形成的煤层煤中微量元素丰度差异很大,必须从元素的资源化利用及其环境效应方面来分析元素的丰度。含量异常的元素要特别加强研究。进一步的测试和研究有助于更加全面地了解我国煤中微量元素的分布情况、地质成因及其对环境的潜在影响。  相似文献   

16.
甘肃北山白山堂铜矿外围找矿靶区地球化学评价方法示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甘肃北山白山堂铜矿及其外围,以1:20万营盘幅区域化探数据为基础,探讨了综合利用富集贫化两类指标形成的正、负异常圈定找矿靶区并进行靶区评价的可行性示范研究。结果表明,在1:20万区域尺度上,已知白山堂铜矿产出位置出现了成矿元素(Cu)及伴生元素(Zn、Au、Ag、As、Sb、Mo)、常量组分(Fe2O3、MgO)的正异常和亲石分散元素(Ba、Sr)、常量组分(Al2O3、Na2O)的负异常,构成白山堂铜矿整体异常结构模式。以是否出现异常结构模式为标准,利用岩石裂隙充填物测量或岩屑测量结果,对白山堂铜矿外围出现的地球化学异常成矿前景进行了评价。根据示范研究结果认为,利用异常结构模式进行找矿靶区评价是行之有效的,较单纯利用成矿元素及伴生元素异常进行靶区评价证据更系统、充分。  相似文献   

17.
福州城市土壤中铜等13种元素的分布特征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陈华英 《福建地质》2008,27(2):211-218
调查了福州城市土壤中13种元素的含量,结果表明As、Cd、Cu、Hg、Mn、Pb、Sn、Zn在表层土壤中表现出不同程度富集,在空间上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异常分布特征,这些元素在城市中心土壤中的含量明显高于外围土壤,其含量受人类活动影响较大;城市土壤中Cr、Ni、Th、U、Fe2O3在空间上含量变化不大,这些元素的分布特征主要受自然背景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分散元素的超常富集与共生   总被引:15,自引:4,他引:11  
本以地质事实为基础,初步探讨了分散元素的超常富集和共生问题。在一定地质条件下,分散元素可以发生超常富集,乃至形成分散元素的独立矿床。低温条件有利于分散元素的超常富集和形成独立矿物;热水沉积作用在某些分散元素的成矿过程中具有重要意义。分散元素共生,是一种常见的现象。相似的地球化学性质和地球化学行为,是导致分散元素共生的基本原因。男外,区域地质背景也是一个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9.
地球化学元素分布规律的研究是揭示元素矿化富集及空间变化规律的重要途径之一,查明指示元素的含量及其空间分布特征,对于评价矿床深边部含矿性具有指导意义。本文运用统计及克里格插值方法查明黄埠岭金矿成矿指示元素的分布特征,认为矿脉中除Ni和Hg以外其余9个元素的均值明显高于克拉克值,元素的分散富集作用强烈,元素的垂向分带特征明显,可作为矿床深部含矿性评价的依据。  相似文献   

20.
岩土参数随机场离散的三角形单元局部平均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涛  周国庆  阴琪翔 《岩土力学》2014,35(5):1482-1488
将不确定性岩土参数建模为随机场而非传统意义上的随机变量,基于随机场的局部平均理论,提出了用于二维随机场离散的三角形单元局部平均法。通过面积坐标变换和高斯数值积分,给出了三角形单元局部平均随机场协方差矩阵的解析计算方法和数值计算方法。采用算例再现了所提方法的分析过程和有效性,并与传统二维随机场四边形单元离散法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提出的二维随机场三角形单元离散法能与有限元三角形单元离散法完美结合,随机场单元与有限元单元的对应关系清晰,易于随机有限元程序的编制;对于随机场单元的均值,传统四边形单元离散法与所提方法的计算结果相同;对于随机场单元的方差,传统四边形单元离散法计算结果偏小,所提方法显得更加科学、合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