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65年5月14日我国又成功地在西部地区(40°N、90°E)进行了第二次原子弹试验,它标志着我国的核技术进入到一个新的阶段。为了研究海洋放射性污染和探讨放射性沉降与海洋放射性水平的关系,我们从5月15日开始连续10天测定了青岛地区大气沉降物的总β放射性。与此同时,日本也进行了详细的调查研究。本文仅主要根据大气沉降物的部分测定资料,结合国外有关研究,讨论青岛地区大气沉降物的放射性污染及污染云团的运动规律等有关问题,其它与海洋有关的问题将在其它文章中讨论。  相似文献   

2.
一、问题的提出由于原子能工业的发展,核武器试验以及核动力的越来越广泛地应用,海洋环境的放射性污染引起各有关国家的关注,并对此进行了大量的调查研究.1977年至1979年间,我国有关部门对我国沿海几十种海产食品中的16种核素进行了大规模地全面调查,调查结果发现,青岛地区杂色蛤仔[Venerupis Variegata(Sowerby)]肉中~(65)Zn、  相似文献   

3.
1964年10月16日,我国在西部罗泊湖地区(90°E,40°N),首次成功地进行了第一次原子武器试验。这次试验,标志着我国核能技术有了重大的突破,为后来核技术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良好基础。核武器试验后的放射性污染,一直是人们所关心的问题,因为它与环境污染和人类健康紧密相关。我国这次核试验之后,日本的一些研究机构,立即进行了监测和研究。现在,我们根据历史的科学记录,介绍我国第一次核试验后,青岛地区的放射性污染情况,并对有关问题进行初步讨论。我们在核试验后的第二天,即10月17日开始收集大气  相似文献   

4.
气候变化背景下青岛地区气候环境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30a青岛经济发展迅速,城区面积扩张显著,加速了城市化进程。本文利用青岛地区1978-2007年气象资料,从城市增温、城市热岛效应、城市风速变以及台风及风暴潮、极端异常降水等几个方面,综合分析青岛地区近30a局地气候环境的变化特征。总的来说,青岛环胶州湾城市气候环境变化和加速的城市化进程密切相关。因此在未来不同层次的城市规划和重大工程建设项目中,应当考虑城市建设对局地气候环境可能造成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本文在海洋沉积物对海水中放射性核素吸附性能及海水对沉积物中放射性核素解吸性能的实验室研究基础上,结合核企业近岸海区沉积物放射性污染状况的实际调查资料,论述了近岸沉积物与沿岸核企业对环境放射性污染的关系,并就核企业排污工程设计中如何减少近岸污染的有关问题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6.
青岛区域构造特征及其与地震的关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从青岛地区的区域地质背景及历史地震记录,论述青岛地区区域构造特征与地震的关系。进而阐述我国东部沿海地区不大可能发生地震海啸的原因。并对青岛地区今后地震监测及抗震防灾工作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7.
本文对青岛地区多年降水量进行统计分析,其中相关分析发现青岛地区汛期降水与前期黑潮区域海气热通量变化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当前期(超前20个月)黑潮区域海气热通量出现较常年偏多(少)时,后期青岛地区汛期降水将会出现偏多(少)的趋势,具有较好的预测能力。通过回归分析,建立了两者之间的回归方程。对青岛地区2012年汛期降水进行的预测结果表明,青岛汛期降水为正常略偏少。  相似文献   

8.
陈进兴 《海洋科学》1987,11(3):54-56
一、前言 环境中β的测定是环境放射性污染监测的重要项目之一。随着我国的核电站和其他核设施的陆续兴建和运转,对周围环境的放射性监测必然会越来越显得重要。 ~(210)Pb是七十年代才迅速发展起来的测定年代学的手段,它可以用来测定每年几mm到  相似文献   

9.
综合分析青岛地区热环境的驱动因素,本文利用Landsat ETM+遥感影像、DMSP/OLS稳定灯光数据、DEM等数据,首先运用单窗算法反演出青岛地区的地表温度,运用相关性分析法,分析了高程、坡度、植被覆盖、不透水表面、土地利用程度和社会经济等指标与地表温度的关系;补充香农多样性指数、斑块聚集度和散布指数3个景观因子,对这9个指标进行空间主成分分析,确定它们对青岛地区地表温度的贡献率。结果发现,高程、坡度、植被覆盖与地表温度成负相关,不透水表面、土地利用程度、社会经济与地表温度成正相关;第一、二主成分均为土地利用程度,第三主成分为植被覆盖,第四主成分为景观格局。因此,本文所选因子对城市热岛具有显著的影响,其中土地利用程度、植被覆盖度和景观格局是影响青岛市热环境的主要因素,核心影响因素为土地利用程度。  相似文献   

10.
青岛地区大气中水汽含量及水汽输送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洪光  周庆满 《海岸工程》1990,9(1):75-80
本文根据青岛、徐州、邢台等探空站的高空探测资料,计算分析了青岛地区多年平均水汽含量和水汽输送量及其时空变化规律,从而为青岛地区水资源的研究提供了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1.
本文利用青岛观象山气象台1981-2010年3~8月的降水资料,进行统计分析,总结出青岛地区近30a的春夏季降水变化情况,以及青岛地区春夏季强降水在各个阶段的主要天气形势.  相似文献   

12.
青岛地区的台风暴潮灾度预报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李培顺 《海洋预报》1998,15(3):72-78
本文分析了青岛地区建国以来台风暴潮灾害状况和台风导致的增水,潮位,海浪等要素对风暴潮灾害的贡献;依据青岛沿海地区的台风暴潮成灾范围和经济损失额划分了灾级;利用949年以来青岛地区的台风暴潮灾害个例,以潮位,海浪及它们的综合值因子,运用逐步回归方法,建立了青岛地区的台同暴潮灾害预报方程。经回报,后报和实验检验,效果很好。  相似文献   

13.
本文对青岛地区坛张网生产情况进行深入广泛调查的基础上,结合国内外捕捞技术的研究新成果、新趋势,以及作者在渔船改造方面的研究,提出了青岛地区坛张网提高效率、保护资源的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4.
本文论述了两部分内容:一是对青岛降水量进行了最大熵谱分析,揭示了青岛地区降水内部各种周期振动结构及它们各自的贡献大小。二是寻找影响青岛地区降水的因子,找出了它们之间的时滞关系,提出了一个长期预报方法。  相似文献   

15.
李永祺 《海洋科学》1980,4(3):38-42
人类已进入了原子能(核能)时代。核能在工业、农业、交通、军事、宇宙空间、科学研究等方面的广泛应用,对工农业生产和科学技术的发展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但是,伴随着核能的大规模应用,也出现了对环境的放射性污染问题。就海洋环境来说,受人工放射性  相似文献   

16.
青岛地区的环境水文地质问题及其防治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工农业的发展,围绕水资源的开发利用而产生的环境水文地质问题,日益向广度和深度发展。青岛地区近年来产生的环境水文地质问题主要有:地下水超采造成的区域性水位下降、海水入侵及地下水污染。另外,部分地区存在原生环境水文地质问题之一——地方性氟病。本文试就这些问题出现的原因、发展程度、防治措施及进一步的研究方向,作了一些有益的探讨。  相似文献   

17.
由原子武器和热核武器试验、核动力舰船运转、原子燃料工厂的生产所产生的放射性物质大部分进入海洋,致使海洋的放射性污染日益严重。这种状况将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到人类的健康与安全。因此,对海洋放射性污染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目前,在海洋放射性污染的调查研究中,主要是调查锶-90、铯-137等,其分析方法探讨者较多,但对海水总β放射性的测定方法的报道却较少。Kifer Hans 曾介绍了直接向海水加三氯化铁测定总β放射性的方法,虽然效果达  相似文献   

18.
相对于传统人口统计数据,高精度的人口密度空间化分布数据更能反应人口的实际分布情况。由于城市主体位于丘陵地貌上,青岛地区相对其他沿海城市有着特殊的人口分布规律。本文以青岛地区为例,对人口密度进行空间化分布模拟。以GIS为平台,在提取土地利用类型、DEM高程、道路分布等常见影响因子之外,引入DMSP夜间灯光影像数据,利用SPSS软件进行多元回归分析,建立并优化模型,进而比较这些因子对人口分布的影响度以及在青岛地区的拟合效果,最后模拟生成1km网格内的2010年人口密度分布图。经过对比验证,所得结果与现实吻合度较高,基本符合实际人口分布情况,能够清晰地反映青岛地区人口分布规律,可以为研究人口分布规律及人口管理等提供一定的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19.
复合载体夯扩桩技术在青岛地区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玉岩 《海岸工程》2005,24(1):68-74
详细介绍了复合载体夯扩桩的构造、承载机制、设计和施工程序,总结了它的优点和适用范围,并用青岛地区的应用实例说明其桩基计算方法和基桩检测试验结果。应用结果表明,此技术在青岛地区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0.
曹海荣  沈志良  姚云  苏畅 《海洋科学》2009,33(11):18-23
以青岛地区2002年的统计资料为依据,对该地区的生态足迹进行了计算和分析.结果表明,该地区2002年人均生态足迹为1.541 5 hm~2,生态承载力为0.375 1 hm~2,生态赤字达到1.166 4 hm~2.这说明青岛地区人类活动所产生的压力已经超出自然界的承受能力.通过分析,该地区的能源消耗高,生态赤字较大,农业和林业基本不存在生态赤字,可持续发展度较高,而近年来对海洋的过度开发及排污,导致青岛沿岸海域的生态足迹迅速增加,生态赤字越来越高.旅游产业虽然对生态系统产生了一定压力,但是给当地带来了较大的经济效益,青岛地区每公顷生态足迹可产生1 720美元的产值,高出了1 106美元/hm~2的世界平均值,是中国内地平均产值的4倍.青岛地区生态效益较高,但仍需采取相应措施提高其可持续发展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