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6 毫秒
1.
刘耀林  刘启亮  邓敏  石岩 《测绘学报》2022,51(7):1544-1560
大数据时代,全面涵盖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信息的地理大数据为更全面认识“人-地”关系提供了新的机遇。数据挖掘是地理大数据产生“大价值”的关键。与传统目的性采样数据(或“小数据”)相比,地理大数据具有更细的时空粒度、更广的时空范围、更丰富的人地关系信息、更高的时空有偏性及更低的时空精度。地理大数据的独特性使得地理大数据挖掘面临新的挑战。本文首先对地理大数据挖掘与空间数据挖掘的区别与联系进行分析;然后,对当前地理大数据挖掘方法、应用及软件的研究进展进行回顾和总结;最后,对地理大数据挖掘面临的挑战和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通过对地理大数据挖掘研究进展进行系统的分析,有望为地理大数据挖掘理论与方法的完善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2.
基于地块的土地信息系统——或者说地籍系统是构成空间信息系统的一个分支。在这个系统中,收集、贮存、提取信息的基本结构就是地籍块。尽管它可以包括环境信息、社会基本设施和其它有关土地的信息,但其首要目的是以图表或文字的形式提供完整的、迄今为止的土地权属、土地价值和土地利用信息。本文阐述了系统的发展、地籍结构以及与其它土地信息系统的关系,并对实施该系统,在制度上、组织上和技术上的需要作了说明。  相似文献   

3.
目前,利用地理本体进行实体空间关系的表达与计算是地理信息领域的研究热点.针对这一热点,本文提出了基于地理本体空间特征的属性关系推理方法。首先,分析了空间关系计算的相关基础理论;其次,研究了基于OWL语言的地理本体空间关系表达方法;最后,以“山脉”为目标地理实体进行验证。实验表明:该方法能够有效提取地理实体的空间关系信息,计算效率较高,实用性较强。  相似文献   

4.
江碧涛 《测绘学报》2022,51(7):1153-1159
经过50余年发展,我国空间对地观测技术实现了从无到有、由弱到强等巨大跨域,已在经济建设和国防安全等领域取得了广泛应用。当前,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飞速发展,空间对地观测技术正在发生深刻变革。为把握技术发展脉络,推动“十四五”我国空间对地观测领域高质量发展,本文系统梳理了我国空间对地观测技术的发展历程,从国际竞争、国内需求和技术革新等方面分析了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展望了巨型星座建设、海量数据处理、智能融合应用等技术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电子政务建设对地理空间信息的需求情况以及地理空间信息系统与电子政务系统的融合情况,以GIS为例指出了电子政务建设过程中地理空间信息产业自身面临的一些挑战,包括GIS企业“小、弱、散”、地理空间信息产业服务体系不健全、应用不深入、利用率低、缺乏既懂电子政务又懂空间信息技术的复合型人才、地理空间信息系统界面复杂、有些领导缺乏“空间意识”。针对上述问题,本文提出了应对这些挑战的若干策略。  相似文献   

6.
城市道路网是由城市内各种道路组成的相互联络、交织成网状,且为城市提供空间通道的道路系统。随着我国经济及3S技术的发展,城市道路里程呈几何式增长,“数据爆炸,知识匮乏”的情况愈加突出。知识图谱作为一种使用语义网将概念、实体及两者进行形式化表达的一种知识系统,可实现“数据-知识”的转化。但目前地理领域内的知识图谱普遍存在缺失空间关系描述的问题,因此将知识图谱和地理数据的空间特征相结合,构建成基于城市道路数据的知识图谱。文中介绍地理知识图谱的概念、内涵及现状,分析城市道路知识图谱中空间关系的重要性,讨论构建道路知识图谱的关键技术,最后阐述该知识图谱的应用方向。本研究在地理信息领域有一定的通用性,可为推动的地理知识服务智能化的发展提供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7.
城市连续运行卫星定位综合服务系统探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空间数据基础设施(SDI)”是联合国和美国政府倡导的为迎接新世纪挑战的战略措施,也就是建立起资源、环境、社会、经济等多种信息数据的采集、传输、分享、处理、分析、反馈和决策的服务网络体系。十分明显,正如工业技术时代的能源、交通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设施一样,“空间数据基础设施”是信息社会、知识经济时代必备的基础设施。城市连续运行卫星定位综合服务系统是“空间  相似文献   

8.
地理空间元数据管理的研究与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述了地理空间元数据的基本概念 ,分析了地理空间元数据管理面临的困难和挑战 ;通过介绍国产GIS基础软件“吉奥之星”中地理空间元数据管理模块的实现 ,进一步论述了地理空间元数据管理的有关问题 ;最后提出了一种在国家地理空间数据交换中心的地理空间元数据管理模型。  相似文献   

9.
随着电子计算机技术在各学科领域的广泛应用和全球信息产业的迅速崛起,矿山测量学科的发展正面临严峻的挑战,本文针对矿山测量学科的重要研究方向-矿山开采环境学研究的特点,讨论了矿山开采环境与计算机技术相结合的途径,并提出了一个新的研究方向-“矿山开采环境信息系统”深入开展该方向的研究,促进矿山测量向自动化,智能化方向发展,推动该领域发展成为高新技术产业,并使之成为地学信息乃致整个信息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0.
正一、引言机载激光扫描测量系统(airborne light detection and ranging,LiDAR)是一种集激光、全球定位系统(GPS)、惯性导航系统(INS)3种技术于一体的主动式空间测量系统。它能够快速、精确地获取地面三维信息,被广泛应用于基础测绘、数字城市建设及工程应用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和应用需求。  相似文献   

11.
地理空间元数据管理的研究与实现   总被引:26,自引:0,他引:26  
论述了地理空间元数据的基本概念,分析了地理空间元数据管理面临床的困难和挑战;通过介绍国产GIS基础软件“吉奥之星”中地理空间元数管理模块的实现,进一步论述了地理空间元数据管理的有关问题;最后提出了一咱在国家地理空间数据交换中心的地理空间元数据管理模型。  相似文献   

12.
传统光学遥感主要采集地表覆盖层表面几何信息及部分物理信息,难以对其厚度及内部结构属性信息进行全方位监测。极化干涉合成孔径雷达(PolInSAR)具备穿透地表覆盖层并记录内部结构与物理属性的能力,为解决上述问题带来了契机。因此,如何对地表覆盖层进行“穿透测绘”,全面采集地表覆盖层空间几何、内部结构属性及其动态变化过程已成为研究热点。本文首先尝试定义“穿透测绘”的基本内涵;然后,梳理了基于PolInSAR技术的穿透测绘在植被、冰雪、沙漠等自然地表覆盖层的应用进展;最后,分析总结了PolInSAR穿透测绘面临的挑战。  相似文献   

13.
陈阳 《中国测绘》2023,(1):19-23
<正>2022年是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之年,也是我国现代化建设进程中的关键一年。当前,时空信息作为我国新型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已成为数字中国建设的重要数据基础,地理信息产业也逐步融入我国数字经济发展的大潮之中,不断为我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贡献地理智慧。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前不久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明年我国经济工作作出了重要部署。会议强调:“明年经济发展面临的困难挑战很多,要坚持系统观念、守正创新。”  相似文献   

14.
在分析了地理空间元数据管理面临的困难和挑战之后,介绍了国产GIS基础软件“吉这星”中地理空间元数据管理系统GeoMeta的规划与实现。  相似文献   

15.
“电子政务”常常被认为就是办公自动化系统的建设;然而,办公自动化系统的建设只应该是“电子政务”建设的一小部分。作为以“辅助决策”见长的地理信息系统应该在“电子政务”中发挥更大的作用。本文结合“数字福建”的建设实践,提出了面向电子政务的地理信息服务层次模型,并从基于空间尺度的面向电子政务的地理信息服务体系构建、基于专题的面向电子政务的地理信息服务体系构建和公益性面向电子政务的地理信息服务体系构建三个方面比较全面地探讨了面向电子政务的地理信息服务体系构建策略。  相似文献   

16.
专家系统以及它在地图制图领域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专家系统目前已在众多的领域获得了广泛应用,地图制图领域也不例外,正面临着专家系统技术带来的一系列挑战。本文首先分析了专家系统得以迅速发展的内在因素和外部条件,简要论述了专家系统的发展过程、解决问题的方法以及基本原理。在此基础上,本文叙述了它对解决复杂地图制图问题的适用性和适应性,介绍了它在地图制图领域中的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17.
土地管理与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不断变化的人与土地的关系以及当前全球及地区发展潮流,如可持续发展、城市化、全球化、经济改革和信息革命等,需要与之相适应的土地管理工作。在诸多全球发展潮流中,可持续发展可能具有头等意义,因为它关系到动态的经济-政治、社会和环境问题。我们面临的挑战是,要在可持续发展的机遇与代价之间做出决策。迅速合理地建立土地管理体系,以支持可持续发展,是当前的迫切任务。 本文根据“国际测量员联合会”举办的“支持可持续发展的土地使用制度和地籍基本问题专题讨论会”的成果和建议讨论了上面提到的各种社会发展潮流。40名国际专家参加了这次为期一周的专题讨论会,会后发表了“巴瑟斯特可持续发展与土地管理宣言”。  相似文献   

18.
据不完全统计,全世界75%到80%的信息与地理空间信息相关。地理空间信息是全球信息领域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更是其它信息的基础和载体。若能将地理空间信息作为组合与搭载其它信息的载体,构造出地理空间信息的多维信息结构,并最终通过多维信息的空间分析功能来解决实际问题,将会使GIS空间分析功能更为强大、  相似文献   

19.
随着地理空间科学、人工智能、高性能计算技术的迅速发展,地理空间智能已成为处理和分析地理空间大数据的主要手段,并将在地球科学、空间认知、智慧城市、智慧社会等科学研究、工程建设和社会发展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地理空间智能作为地理空间科学和人工智能深度融合的交叉领域,其发展受到多学科的驱动,目前已在算力增强软硬件研制、系统开发、数据与模型共享、服务与应用方面不断取得进展,显示出巨大的活力和潜能,同时难题和挑战也相生相伴.本文首先阐述地理空间智能的概念演进、若干技术系统构建思路和国内外科学研究现状,然后梳理地理空间智能的典型应用,分析地理空间智能面临的问题和挑战,最后对其重要的发展方向及趋势予以展望.  相似文献   

20.
“地图”两个字很有意思.“地”是一个场所,可意指场地与气场,有着“空间”和“精神”的概念,包括了地理与文化的关系.地图是一种信息载体形式,以图画表明内涵. 过去文化贫瘠的时候,人们看到白纸黑字就有幸福感,而今天,纯文本已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因为信息视觉化的时代到了.信息视觉化源于三方面:一是事实概念,就地图而言,它是科学性、客观性极强的证物;二是审美概念,对图形、视觉的美感需求越来越被关注;三是可读性概念,当今社会效率高,人们需要快捷地获取信息,图恰恰比文字快捷,更具可读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