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苗长虹 《地理研究》1994,13(3):25-34
80年代以来中国欠发达地区的农村工业获得了快速发展.本文依据对河南省178家农村工业企业的问卷调查和四个亿元村的访问以及有关统计资料,运用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相结合、定性分析和定量研究相结合、系统分析和区域综合相结合的研究方法,揭示了欠发达地区农村工业发展的主导因素和区域型式,并提出了促进其持续快速发展的有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冯健 《地理研究》2005,24(5):811-821
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区域发展模式与城市化推进问题历来是区域研究中的一个难点。本文以河南省兰考县为例,首先结合新区域形象的建设探讨了欠发达地区以县城为主导的县域发展模式;继而,基于大量的实地调查,提炼出欠发达地区县域乡村发展的若干模式:多元化产业联动发展模式,能人富户带动发展模式,政府协调引导发展模式;最后,对包括新形象、品牌、独特的城市化等在内的欠发达地区的区域发展战略及若干政策措施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推动中国区域发展的因素发生了很大变化,一些新因素的推动作用越来越显著。由于各方面条件的差异,不同地区新因素的推动力是不同的,通过对欠发达地区与发达地区在新因素推动力方面进行比较,表明在发达地区,新因素对区域发展的推动力远大于欠发达地区,并就欠发达地区如何在现有基础上,制定适合自身的区域发展战略,使新因素对区域发展起到更大的推动作用提出了如下几点建议:加强科技、信息与全球化的发展;加快体制创新;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做好人才资源建设;改善区域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4.
着重剖析欠发达地区旅游发展与城镇化之间的作用机理,并结合实证案例分析其作用过程与格局,认为:1)欠发达地区旅游产业发展与城镇化发展具有相互影响、耦合发展的特征,耦合机理体现为区域发展过程中旅游中心地与区域地理空间增长极两种中心地系统的空间耦合;2)欠发达地区旅游产业发展与城镇化在基础与公共服务设施、产业及劳动力就业等方面有着极强的非空间要素耦合表现;3)通过对实证案例的分析,发现欠发达地区旅游产业的发展会影响甚至改变区域原有的城镇体系格局,而借助旅游产业发展起来的次级中心城镇往往具有旅游吸引物集聚地与旅游服务地为一体的旅游中心地特征。  相似文献   

5.
欠发达地区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发达国家采用高失业率等指标划来划分欠发达地区,而发展中国家采用贫困率与边缘化等指标划分欠发达地区。文章总结分析了国家上欠发达地区区域发展的国际战略与计划,并依据这些国际战略与计划及相关文献,总结分析了国际上关于欠发达地区的主要研究方向与主题,主要包括欠发达地区的产业发展、减贫与就业、基础设施建设、环境变化与生态系统服务、水与自然灾害、区域内部凝聚力等,最后,提出了对我国欠发达地区研究的启示与建议。  相似文献   

6.
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小城镇发展一直是区域研究的一个焦点。以山东省阳信县为例,在区位条件分析的基础上,指出了小城镇不发达的原因,并从发展战略、城镇职能、城镇形象、城镇软环境建设等方面提出了欠发达区域小城镇成长的建议。这不仅有利于当地小城镇的合理发展,并且对于其他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小城镇发展也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产业集聚不仅仅是一种地理空间邻近现象,更是企业保持不败竞争、区域保证强劲发展优势的重要策略.新野县是我国中部欠发达地区一个经济快速发展的县级地域单元,其棉纺织产业是以传统资源为依托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在国内占有重要地位.通过回顾区域发展理论,从产业集群视角对新野县棉纺织产业进行实证分析.探讨了产业集群的壮大对欠发达县域经济发展的重大作用.研究表明,产业集群的培育和发展带来巨大的乘数效应,不仅调整、优化了产业结构,提升了工业化质量,而且促进了城乡良性互动发展.  相似文献   

8.
运用ArcGIS方法对兰州-西宁经济区36个县级行政单元的经济发展水平进行了时空分析和综合评价.结果显示:10年来兰州—西宁经济区发展比较缓慢,强经济增长中心表现为兰州、西宁和白银三足鼎立的格局,经济区空间结构表现为两主一副态势.根据区域经济水平的综合测度,将经济区划分为发达区、较发达区、欠发达区和不发达区.经济发达区域呈散状斑块分布,欠发达区域和落后区域呈大面积的连续分布.这说明,一方面经济区发展总体上比较缓慢,且经济塌陷区域覆盖面较大;另一方面,两大核心城市的带动和辐射能力较弱.夯实两大核心城市的实力,加速经济区内欠发达和不发达区域的隆起,是兰州-西宁经济区联动发展的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9.
刘玉  刘毅 《地理研究》2003,22(2):192-200
论文通过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的案例研究,分析了我国区域政策的调控效应。认为现行财政转移支付制度虽存在不足,但对调控区域经济仍然发挥了积极作用。首先,财政转移支付很大程度上缓解了欠发达地区的财政困难。其次,财政转移支付与大多数地区经济增长的相关性较强。目前欠发达地区财政转移支付对地区经济增长的带动作用低于发达地区,与各区域所处的经济发展阶段和资金投向有关。第三,财政转移支付对欠发达地区城镇居民收入的提高起到了较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关于迪庆香格里拉发展旅游产业集群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代的国际经济竞争是产业集群的竞争。产业集群现象的大量出现以及成功的发展实践,为欠发达地区实现跨越式发展提供了一条新的发展之路。旅游业的综合性显示着产业集群的优势条件,旅游产业集群化发展是区域旅游业竞争力提升的有效模式。近几年来中国许多地方的旅游业呈现出产业集群化发展趋势,展现了旅游产业集群在区域竞争中的优势。通过运用波特的钻石体系分析了在迪庆香格里拉这样的欠发达地区发展旅游产业集群的有利条件以及面临的问题,并由此提出了香格里拉发展旅游产业集群的对策。  相似文献   

11.
农民、农村、农业这“三农”问题是目前中国社会经济生活中面临的重大问题 ,而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是提高农村地区整体经济发展水平 ,促进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三峡库区主体地处我国经济落后的西部地区 ,广大农村耕地资源有限 ,人口密度很大 ,人地关系十分紧张 ,致使库区生态环境受到较大的破坏 ,阻碍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并对三峡工程构成极大威胁。在库区发展农村工业 ,推进农村工业化的进程 ,可以加快农村经济发展、促进农村劳动力向工业转移 ,缓解库区日益紧张的人地关系。本文在对库区 1 9个区县农村工业发展实地调查的基础上 ,通过对三峡库区农村工业发展状况和空间分布特点的分析 ,运用一般类型分析的方法将库区农村工业分为城郊型农村工业区 ,远郊型农村工业区 ,远离中心城市的平原型农村工业区 ,山区型农村工业区四种类型 ,并针对每种类型区提出具体的发展模式。这不但对解决三峡库区农村工业发展问题具有较强的实践意义 ,而且对我国其他经济不发达地区的农村工业发展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2.
乡村旅游是近年来在中国逐渐兴起的一种新的旅游形式,它满足了城市居民渴望“回归自然”、享受“返璞归真”的追求,具有良好的市场前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当前及今后一段时期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一个重大历史任务。以“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标准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与开发乡村旅游的硬件条件具有很高的重合度,而根植于西双版纳村寨的贝叶文化是一种良好的乡村旅游资源。因此,在版纳村寨开发乡村旅游是一项很好的致力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工作,此举是促进西双版纳村寨新农村建设的有效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13.
臧玉珠  杨园园  曹智 《地理研究》2019,38(3):713-724
城市和乡村是连续统一体,乡村地域系统在城市化和工业化的带动下不断发生着转型与重构。探索乡村转型发展路径,总结成功经验模式,对促进乡村可持续发展乃至实现乡村振兴具有重要意义。城市郊区地处城乡交错带,相比农村腹地,乡村转型具有独特优势。本研究以华明镇为例,详细阐述了以城镇化整理路径实现乡村转型发展的典型模式。研究发现,华明镇乡村转型以“三整合”为标志,通过实施宅基地换房,建设现代农业产业园和工业园区,改革集体经济,创新金融服务,整合社区服务组织,实现了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促进了村庄“人-地-业”协调发展。但是,以城镇化整理为主导的乡村转型模式,会造成传统乡村聚落的消失,需要强大的财政支持与政策体系支撑,仅适应于非农化水平较高的乡村地区,应审慎对待,不能盲目推进。  相似文献   

14.
基于空间生产的“三元辩证法”视角,以黄山市歙县卖花渔村为例,从物质空间、社会空间和制度空间3个维度分析传统村落空间转型过程、特征及驱动机制。结果表明:1)改革开放以来卖花渔村空间转型经历了内生性缓慢转型发展、外源性空间快速扩展、有序化空间品质提升3个阶段。2)随着盆景产业复兴和乡村旅游业兴起,传统村落物质空间分化重塑、社会空间解体重构、制度空间日趋完善,呈现出空间功能复合化、社会关系开放化、空间主体多元化的空间转型特征。3)在社会关系变迁、资本投入、权力干预等共同作用下,社会空间、物质空间及制度空间互动演进,共同推动了传统村落空间转型过程。  相似文献   

15.
刘筱  闫小培 《地理研究》2006,25(5):814-824
公共服务业的产业化在近20年中发展迅速,现代城市在公共服务业发展中面临着经济、体制和不同地域管治等诸多问题。本文以广州市典型调查、访谈为基础,总结了公共服务业供应的4种模式,并且从城市管治和地区差异角度对其特征进行了分析。针对我国目前公共服务业发展状况,提出了公共服务业管治的五项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16.
李进涛  杨园园  蒋宁 《地理研究》2019,38(3):496-508
本文以京津冀地区的静海区为例,利用经济、人口、资源环境和区位等栅格尺度数据运算对县域乡村发展状况评价,通过对乡村发展度空间聚类分析,划分了乡村发展类型区,并提炼了乡村振兴极。研究结果显示:静海区经济、人口与区位要素的空间分异度明显高于资源环境要素;依据乡村发展度将静海区划分为商贸经济发展区(11.7%)、工业发展区(20.2%)、设施农业发展区(45.1%)和传统农业发展区(22.9%);结合制度、产业、技术和人才等途径提出了适宜不同类型区的乡村振兴模式,引入先进技术,增加产业链条为主的现代农业规模化发展模式(Ⅳ、Ⅴ、Ⅵ类型区);集聚零散产业,培养技术人才为主的企业规模化发展模式(Ⅱ、Ⅲ类型区);增强设施辐射,产业转型为主的卫星城镇(中心社区)发展模式(Ⅳ、Ⅵ类型区),对实现乡村振兴与加快城乡融合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7.
农旅融合发展作为当前推进乡村建设的重要引擎,为实现乡村振兴,促进新型乡村社会关系下的旅游产业差异化、合作化、创新化发展,基于传统的乡村熟人社会关系特征,梳理乡村社会关系转型要素构架,构建农旅融合视角下亲缘、地缘、业缘、志缘、外缘关系综合作用的新型乡村社会关系“五缘增上”机理模型。通过实地调研、深度访谈,结合GIS空间分析陈界村农旅融合发展中的社会关系特征,总结得出:乡村社会的五缘关系相互支撑、相互渗透、相互反馈,亲缘关系趋向功利化,但仍占主导地位,非亲缘关系正呈现不断增强的趋势。最终,从乡村五缘互补发展路径、乡村人才凝聚振兴路径、利益联合共同信任路径三方面提出发展意见,助推乡村振兴,为乡村旅游产业发展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8.
论土地利用转型与乡村转型发展   总被引:69,自引:10,他引:59  
土地利用转型这一研究方向引入中国后,结合中国社会经济特点的相关研究篷勃开展。土地利用形态是土地利用转型研究的核心内容,在社会经济变化和革新的影响下,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土地利用形态的概念内涵被不断拓展。本文在分析土地利用形态概念内涵的发展演变基础上,提出将其分为显性形态与隐性形态两种形式,并以此诠释了土地利用转型的概念模式,进而探讨了土地利用转型与乡村转型发展之间的关系。研究指出:耕地和农村宅基地这两种地类乃乡村发展与土地利用转型之重要源头。随后探讨了乡村转型发展与耕地和农村宅基地利用转型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最后提出未来土地利用转型与乡村转型发展的研究方向,涉及土地利用转型与乡村转型发展的格局与地域类型、互馈作用机理与动力机制、资源与环境效应、优化调控模式和途径等方面。  相似文献   

19.
西方乡村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梳理20世纪60年代以来乡村性研究的社会、学术背景的基础上,聚焦于乡村性的社会建构流派及其对中国乡村转型与乡村地理研究的启示。社会建构流派将乡村性看作是社会、文化建构的过程与产物而非先存的事实,重点关注乡村转型过程中的权力关系与差异性。由描述性流派、乡土流派向社会建构流派的过渡可以看作是从关注乡村性物质层面转向想象层面,由追求乡村性的本体、核心机制向探索乡村性的认识论问题,也就是从追求“乡村性是什么”到研究“不同社会群体如何认识乡村性”“不同社会群体多样化的乡村性话语和体验”。而目前的中国乡村性研究主要关注乡村性指标及其模型建构,相关研究对于各级政府全面地了解现存的乡村问题并合理地制定乡村发展、复兴政策规划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在西方乡村研究中,乡村性指标由于暗含线性发展观、无法解读乡村变迁的机制和过程而饱受批判。在中国乡村急剧变迁的今天,现代化乡村发展话语占据着主导地位,而在这一过程中不公平的权力关系和霸权话语对部分农村、农民的边缘化基本没有提及。在这种社会与学术背景下,乡村性社会建构流派对于解构乡村性主导话语、揭示乡村变迁过程中的权力关系及不同社会群体间利益冲突与协商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广州市城郊典型乡村空间分化过程及机制   总被引:11,自引:4,他引:7  
杨忍 《地理学报》2019,74(8):1622-1636
全球生产方式变革和社会制度改革加速了城市化进程,城乡要素流动加快了城郊乡村空间分化,以空间生产和博弈论为理论基础,针对广州市城郊北村的空间分化过程及机制进行解析,以期丰富乡村空间分化和治理的理论。结果表明:① 20世纪80年代以来,北村的发展经历了农业发展、工业发展和服务业发展等3个阶段,业态结构从单一的农业逐渐转向为多元,兼有农业去中心化向农村社区化发展转变过程。② 伴随村域经济发展转型,北村土地利用类型和结构趋向多元分化,各类用地空间关系变得更加复杂化,呈现出商住混合和工商混合的用地新特征,空间上逐渐形成“公共服务设施—传统居住区和现代居住区—商业区—农业区和工业区”的圈层式布局模式。③ 乡村物质空间的多元分化动力主要源于新产业介入和主导产业的更替转变。内生的土地流转方式和外生的城市资本共同推动乡村工业化进程,市场力推动了产业发展向服务业转型。④ 乡村工业化驱动了村社组织对历史建筑功能的置换,改变了乡村以宗族血缘和地缘为主的社会关系,产生了由外来务工人员和城市低收入阶层组成的业缘关系,乡村社会关系逐渐多元化。⑤ 城郊乡村空间多元分化遵循着资本和土地利益博弈逻辑。本地村民、代耕农民、经济合作社、工业经营主体和服务业经营主体等行为主体对空间进行争夺和利益博弈,村社组织起着关键的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