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夏四友  杨宇 《地理学报》2022,77(3):679-696
从主体功能区划视角研究碳收支和碳补偿分区,对于制定适应各主体功能区低碳发展策略,推动区域生态环境协同治理,实现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也是地理学思想对于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贡献。本文首先构建主体功能区视角下碳收支与碳补偿的理论框架,然后以京津冀城市群157个县级单元为研究区,引入集中化指数、标准显性比较优势指数、SOM-K-means聚类等方法研究功能区视角下京津冀城市群碳收支时空分异与碳补偿分区,并提出以低碳发展为导向的碳减排空间优化方案。结果表明:① 2000—2017年京津冀城市群碳收支量呈现波动上升态势,其集中化指数均高于0.4的“警戒线”,碳收支地区差异整体偏大。② 碳收支时空分异显著,碳排放高值区呈现以京津唐为中心,向外逐步降低的“核心—外围”空间格局;而碳吸收空间格局趋于稳定,总体呈现东、北、西部高,而中、南部低的倒“U”型格局。③ 京津冀城市群碳收支与主体功能区战略定位较为吻合,优化开发区和重点开发区是碳排放的主要承压区,而重点生态功能区是碳吸收的优势主导区,各功能区碳吸收集中化指数差别较碳排放集中化指数小。④ 京津冀城市群共有53个支付区、64个平衡区和40个获补区,结合主体功能区规划战略目标,最终形成9类碳补偿空间优化区,并提出每一类型区低碳发展方向及策略。⑤ 未来要加强更微观尺度的碳收支及碳补偿研究,丰富和完善碳补偿理论框架,将碳补偿融入到碳交易市场,探索实现“双碳”目标的多元化路径。  相似文献   

2.
碳收支和碳补偿分区的研究,对于制定适应各区域低碳发展策略,推动区域生态环境协同治理,实现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黄河流域56个市级单元为研究区域,通过构建该流域内城市的碳收支以及碳补偿分区的概念性架构,利用集中化指数、位置约束的多元空间聚类等方法研究黄河流域城市群碳收支的时空分异规律以及碳补偿分区,进而为城市化进程中低碳发展战略提供建设性理论方案。研究显示:(1)2000—2020年黄河流域各城市碳收支地域分异特征明显,具体来说,研究区域碳收支集中化指数围绕警戒线0.4上下浮动,且整体曲线呈明显的波动上升趋势。(2)黄河流域各城市碳收支时空差异化特征显著,数据显示,黄河流域碳排放呈现“西部低、中东部高”的结构,2000年高值中心集中在甘肃、陕西、山东三省,之后碳排放高值区逐年增多,与此同时,各城市碳汇吸收能力大致相等。(3)根据碳补偿分区框架,将研究区划分为5类碳补偿空间优化区,并为不同类型区的绿色低碳发展规划提出建议。(4)未来研究将进一步细化研究区空间尺度,探讨更小单元的碳收支与碳补偿平衡,致力于探求优化小区域的绿色低碳发展模式,以小区域的节能减排、绿色发展带动区域内城市整体...  相似文献   

3.
高速公路引导下中原经济区交通可达性空间格局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中原经济区为研究区域,采用网络分析和栅格分析相结合的方法,运用加权平均旅行时间、相对可达性和区域平均可达性指标在对各县市可达性及改善状况进行比较分析的基础上,对区域可达性空间格局及演化特征进行探讨。结果显示:各县市可达性均获得了较大的提升,但县市可达性在不同地区和不同时期还存在较大差距;区域平均可达性呈现出以中原城市群为核心向外围地区递减的态势,可达性中心区的范围逐步拓展,交通干线指向性明显,平原地区可达性优于山区、丘陵或盆地;不同发展阶段的可达性变化幅度也不均匀,可达性水平较差的地区改善程度明显,高速公路建设有利于推动地区间可达性的均衡发展。  相似文献   

4.
基于淮海经济区1995、2000、2005年的县域经济发展数据和图形数据,以县域为研究单元,对淮海经济区近10年的经济发展特征进行综合分析。分析了淮海经济区近十年的经济发展出现的趋势,表明淮海经济区各县域经济不断发展,但是区域内部出现了极化现象,贫富差距不断拉大;低发展水平县域的数量占县域总数的66%,且大部分位于西部地区,区域出现了东西分化现象;区域发展核心轴线逐步形成,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带动力量。区域内部交通干线对经济区经济发展起到了带动作用,交通网络的形成可以促进区域差异的缩小。  相似文献   

5.
我国区域发展空间重组与构建中原经济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我国发展空间变化的历程分析,探讨了我国不同历史阶段发展空间的组织形式及其动力机制。认为,我国正经历着一轮新的产业发展空间重组过程,核心动力来自于我国扩大内需战略实施、科学发展观贯彻落实和主体功能区划的国土空间开发思路。中部地区将成为我国新一轮空间重组过程的中心区域,获得新的发展动力,在今后较长时间内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点。中原经济区是其空间组织核心区域之一,目前虽有政策边缘地区之不利,但具有巨大的政策创新空间,其建设对我国发展空间组织优化及其相关政策选择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以中原经济区县级行政单元为网络节点,利用重力模型测算1996 年、2010 年231 个节点间的经济联系强度,分别取各个节点对外联系强度第1 位、前5 位、前10 位的连接建立经济联系网络,运用GIS 工具和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分析网络的空间格局与演化特征。研究发现:① 中原经济区经济联系网络发育不平衡,节点度分布呈明显的右倾“斜长尾分布”特征,少数节点掌握着绝对的“网络权力”,郑州市为整个网络的首位核心,洛阳市、邯郸市为副中心;网络中部、北部节点间连通情况相对较好,而东、南两个方向上节点连通能力亟需提升。② 核心、边缘节点网络权力差距进一步扩大,2010 年节点度值基尼系数和集中度指数比1996 年均有明显提高,边缘区节点连通能力不足且进一步弱化,不利于中原经济区同毗邻地区的互动发展。③ 网络呈现多重轴—辐结构,郑州市为一级枢纽,洛阳市、邯郸市、漯河市等为二级枢纽;中原经济区正在建设的“十”字形发展轴和“米”字形发展带,有助于巩固一、二级枢纽间的经济联系,并使整个经济区实现优势互补、联动发展。④ 网络中的“掮客”节点主要位于中原城市群板块中,因此中原城市群发展对提高网络整体连通能力有很大作用。  相似文献   

7.
淮海经济区县域经济差异变动的空间分析   总被引:17,自引:2,他引:17  
以县域为研究单元,以人均GDP为测度指标,利用EDSA与统计分析的方法,对1995~2006年淮海经济区县域经济差异的时空格局及空间作用类型进行了初步探索.结果表明:淮海经济区县域经济总体差异呈扩大趋势,苏北、鲁南、豫东、皖北4地区之间的差异以及苏北内部、鲁南内部差异是淮海经济区整体差异的主要贡献者;高水平县域沿主要交通线方向扩展,形成沿京沪线(泰安-徐州段)、兖石线、沿海3条经济发展轴;低水平县域沿京九线形成不发达走廊,并在豫皖边界地区出现低水平-低增长并陷入贫困陷阱的集聚区;根据县域与相邻县域的关系,将淮海经济区县域分为扩散型、极化型、"沉陷"型、"传染"型.  相似文献   

8.
运用ArcGIS方法对兰州-西宁经济区36个县级行政单元的经济发展水平进行了时空分析和综合评价.结果显示:10年来兰州—西宁经济区发展比较缓慢,强经济增长中心表现为兰州、西宁和白银三足鼎立的格局,经济区空间结构表现为两主一副态势.根据区域经济水平的综合测度,将经济区划分为发达区、较发达区、欠发达区和不发达区.经济发达区域呈散状斑块分布,欠发达区域和落后区域呈大面积的连续分布.这说明,一方面经济区发展总体上比较缓慢,且经济塌陷区域覆盖面较大;另一方面,两大核心城市的带动和辐射能力较弱.夯实两大核心城市的实力,加速经济区内欠发达和不发达区域的隆起,是兰州-西宁经济区联动发展的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9.
陕西省县域综合发展水平空间分异及机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陕西省83个县域为研究单元,采用BP神经网络模型、GIS技术以及灰色关联模型对陕西省县域综合发展水平空间分异的格局、结构特征及其机理做了定量化评价与测度.结果表明:陕西省县域综合发展水平存在显著分异,县域综合发展水平总体均衡而局域不均衡,呈现出强者偏强,弱者偏弱,中等、中低水平相对集中的"凸型"分布特征;在空间上总体...  相似文献   

10.
中原经济区城镇化区域差异时空演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2008-2011年中原经济区所涉及5省30个市、县的影响城镇化水平的多个指标进行主成分分析,计算中原经济区各地级市的综合得分,运用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ESDA)法,在工具型软件ArcGIS 9.3与空间统计分析软件GeoDa的支持下,对中原经济区城镇化综合水平进行区域差异分析.通过计算全局空间自相关指标和局部空间自相关指标,探讨中原经济区各地级市城镇化水平存在的空间差异性,并对差异原因进行剖析.分析得知中原经济区城镇化综合水平在空间上表现出较为明显的局部空间自相关集聚格局,由西北部向东南部呈降低趋势.针对分析的结果,提出提高城镇化水平的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1.
新型城镇化是引领中原经济区“三化”协调发展的重要切入点,而城市体系空间组织又是支撑新型城镇化的主要载体。依据空间组织的基本理论,采用多种空间分析手段,分析了中原经济区城市体系的空间组织路径,结论如下:① 通过规模实力、综合实力评价模型计算中原经济区30个省辖市的空间组织等级,结合空间组织的均衡原则,确定以郑州为核心城市,洛阳、邯郸、信阳和商丘为区域中心城市,晋城、安阳、南阳、淮北为区域性次中心城市的等级体系;② 应用分形理论、圈层分析、缓冲区分析、城市相互作用模型等方法分析发现,中原经济区具备以郑州为核心的圈层式、轴带状、核心板块网络化、组团分区的组织基础;③ 结合空间组织的等级层次和现实基础,提出中原经济区空间组织的“中心带动、圈层推动、轴带组织、核心板块网络化、组团分片”的模式选择与路径取向。  相似文献   

12.
以中原经济区所涉及的五省29个地级市为研究对象,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城镇化水平与生态环境质量分别进行综合评价,并将评价结果分别进行归一化处理,计算2003—2011年中原经济区各市的城镇化水平和生态环境质量的耦合度与耦合发展度。再用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法,在Arc GIS与Geo Da软件的支持下,对各市城镇化水平与生态环境质量耦合发展度进行时空差异分析。结果表明:各市城镇化水平与生态环境质量的耦合发展度在空间上表现出明显的局部空间自相关集聚格局,总体趋势为西北高东南低。据此,各市应采取不同的城镇化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3.
中原经济区县际经济联系网络结构及其演化特征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李亚婷  潘少奇  苗长虹 《地理研究》2014,33(7):1239-1250
以中原经济区县级行政单元为网络节点,利用重力模型分别测算1996 年、2010 年226 个节点间的经济联系强度。首先设定同一阈值筛选有效连接,分析网络连通能力变化;再设定不同阈值,分析网络结构及其演化特征。研究发现:① 中原经济区经济网络连通能力有大幅度提高,经济发展和交通改善是网络稠密化和便捷化的主要原因。② 节点连通能力差异很大,少数节点掌握着绝对的网络权力,郑州市等5 个核心节点的地位尤其突出,其连线呈横向“T”字形状,建设“十”字形发展轴需要提升东部节点的连通能力。③ 网络呈明显的核心-外围结构并有极化趋势,核心区影响力和辐射力进一步增强,中原经济区只有提高边缘“洼地”节点连通能力才能加强与毗邻区的融合发展。④ 网络节点集聚现象明显,围绕次级核心节点形成了多个轴-辐结构子网络,“十”字形发展轴和“米”字形发展带的构建与发展,将有利于形成多重轴-辐结构嵌套的经济联系网络。⑤ 郑州市等高度值节点因较强的连通能力成为网络中的中介节点,一些度值不高的节点因处于“结构洞”位置上也具有较强的中介作用,在提高中介节点连通能力的同时,需要改善低度值中介节点所在小区域的经济和交通状况。  相似文献   

14.
Research on the carbon budget and zoning for carbon compensation in major functional zones(MFZs) is important for formulating strategies for low-carbon development for each functional zone, promoting the collaborative governance of the regional ecological environment, and achieving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Such work can also contribute to achieving peak emissions and carbon neutrality. This paper constructs a theoretical framework for the carbon budget and carbon compensation from the perspecti...  相似文献   

15.
基于EOF和GWR模型的中原经济区经济增长的时空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白景锋  张海军 《地理研究》2014,33(7):1230-1238
结合中原经济区“三化”协调发展的国家战略,基于自然正交函数(EOF)分析中原经济区经济增长的时空特征,借助地理加权回归(GWR)揭示其驱动力。EOF第一模态分析表明:中原经济区经济增长的空间分布沿京广线的东西两侧反相分布,京广线以西增长快于京广线以东;时间系数表现出明显的年际特征,且东、西两部分有近10 年的循环周期。第二模态反映局部区域经济增长的年际异常,其呈西南、东北反相空间分布;时间系数年际波动明显。GWR分析发现:驱动力的作用在空间上存在差异。农民人均纯收入对中原经济区经济增长的影响最大,呈正相关关系。资源禀赋是第二大影响因素,也呈正相关关系。经济区位是第三大影响因素,其他因素依次是第二产业、城市化和农业机械总动力。影响中原经济区经济增长的因素有明显的经度地带性规律。因此,制定区域发展政策时,要考虑不同行政区的特殊性。  相似文献   

16.
运用SPSS和Arc GIS分析技术,从城市职能互补和水平联系两种关联机制入手,对中原经济区2004,2009,2014年城市之间相互关联特征展开研究。结果表明:(1)中原经济区各个城市之间职能互补性不强,且城市潜在的职能互补性不断减弱,多数城市趋于综合化发展,九大职能部门中仅采掘业表现出专业化发展的趋势,其他职能部门均趋于综合化发展;(2)水平联系格局以郑州和邯郸为中心,中原城市群城市之间的联系强度大于其他两类区域(中原城市群以外主体区和中原经济区非主体区),呈现出"中心-外围"的空间格局;(3)从经济因素、区位因素、政策因素3个方面对中原经济区城市相互关联格局的形成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7.
刘静玉  杨虎乐  宋琼  范晓霞 《地理科学》2014,34(9):1060-1068
将中原经济区30个省辖市市区作为研究对象,按照由“线”→“点”→“面”的分析思路,运用引力模型、潜能模型与潜能得分模型、经济隶属度模型等各种模型,定量分析1990~2010年间中原经济区城市间相互作用时空格局的演变过程与特征。结果表明:城市间相互作用强度的时空差异明显。“线”层次上,城市间的引力和城市联结线数目的增多,逐渐形成辐射网络,引力和联结线数目的变化存在时空差异性。“点”层次上,通过“线-点”叠加分析,城市最大联结线数目增多和城市潜能等级提升的时空差异性明显。而且1990~2010年间各个城市潜能等级跃迁的时空差异明显。“面”层次上,近20多年来,区域中心城市没有变化,但4个中心城市的腹地变化明显,核心组团——郑州组团1990~2000年北扩,2000~2010年东扩;1990~2010年,潜能高值区域的空间收缩也表现出阶段性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