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张平 《地球物理学报》1985,28(04):389-395
Gaubau等人于1978年提出的参考台技术,从理论上完全消除了计算张量阻抗时所具有的偏倚误差。但在实际测量中,参考台的距离多大才合适,尚无定论。本文所给的实例,采取了固定主测台、移动参考台的方法。结果表明,参考台距离从20 km变到40 km不会给测量结果带来明显的变化。  相似文献   

2.
庐枞矿集区大地电磁法的远参考效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庐枞矿集区大地电磁测深(MT)数据受强烈的工业、通讯、矿山、民用等电磁干扰,致使资料数据离差大、曲线形态畸变、可信度差,本文从大地电磁测深张量阻抗计算表达式出发,分析了噪声对张量阻抗估计产生的影响.选用本区质量较好的MT数据作为"远参考点",应用远参考方法处理庐枞MT数据,研究其对卡尼亚电阻率-相位曲线的改善效果,以及对数据相干度和信噪比的改善效果,并提出磁场信号的相关性是远参考处理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由于仪器研制水平的提高,特别是高精度数字仪器的出现,使相位资料达到了与视电阻率相同的精度,从而可用相位资料进行反演解释,获得地球的层状电性模型。相位曲线变化幅差大,求得的地电模型参数将更可靠。 本文采用马奎特法反演相位资料。选择的目标函数为  相似文献   

4.
本文给出了河西走廊东部地区十个大地电磁测深点结果。我们发现,在横穿走廊的方向上,地壳、上地幔的电导率分布发生了明显的横向变化,显示出某种带状特征。走廊盆地的下部地壳内存在一异常低阻层,其表面深度在45—50公里之间,电阻率为数个欧姆·米,厚度在5公里以内。讨论了横穿青藏高原东北缘和东缘上地幔第一个低阻层埋深的变化。并初步探讨了某些电性特征层的成因和作用。  相似文献   

5.
本文阐述在大地电磁测深工作中,用有限单元法,模拟计算京津唐地区二维地质构造的大地电磁响应。 文章前部分,论述了用有限单元法正演二维大地电磁测深曲线的原理及其数学公式推导。文章后部分,根据两条测线实测的大地电磁测深结果并结合其它地球物理探测资料,给出了两个二维剖面模型,并计算了两种极化的视电阻率曲线。两条实测剖面分别是横切唐山地震带的马兰峪—柏各庄剖面及横过北京地区北北东构造走向的文化营—王辛庄剖面  相似文献   

6.
河西走廊东部地区的大地电磁测深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给出了河西走廊东部地区十个大地电磁测深点结果。我们发现,在横穿走廊的方向上,地壳、上地幔的电导率分布发生了明显的横向变化,显示出某种带状特征。走廊盆地的下部地壳内存在一异常低阻层,其表面深度在45-50公里之间,电阻率为数个欧姆·米,厚度在5公里以内。讨论了横穿青藏高原东北缘和东缘上地幔第一个低阻层埋深的变化。并初步探讨了某些电性特征层的成因和作用。  相似文献   

7.
我们用自制仪器于1977年首次在西藏高原进行了大地电磁测量。本文给出了那曲、曲水、江孜、帕里、亚东5个测点的测量和反演结果。 5个测点均反映为五层地电模型。得到如下结果: 1.那曲、曲水、江孜、帕里及亚东前四层总厚度分别为:66、65、62、57、50公里; 2.各测点电性特征相似,均属低—高—低型; 3.各测点的地壳中均存在一低阻层,其埋深约为10—20公里; 4.以雅鲁藏布江为界,南北两地区电性层厚度变化程度有显著差异,北部平缓,南部较剧; 5.表面沉积层厚度在4公里左右。  相似文献   

8.
我们用自制仪器于1977年首次在西藏高原进行了大地电磁测量。本文给出了那曲、曲水、江孜、帕里、亚东5个测点的测量和反演结果。 5个测点均反映为五层地电模型。得到如下结果: 1.那曲、曲水、江孜、帕里及亚东前四层总厚度分别为:66、65、62、57、50公里; 2.各测点电性特征相似,均属低-高-低型; 3.各测点的地壳中均存在一低阻层,其埋深约为10-20公里; 4.以雅鲁藏布江为界,南北两地区电性层厚度变化程度有显著差异,北部平缓,南部较剧; 5.表面沉积层厚度在4公里左右。  相似文献   

9.
针对三维/二维地质结构开发了大地电磁阻抗张量分解技术,利用该技术仅需对各个独立测点的大地电磁资料进行分析即可分离和消除由三维局部异常体引起的其附近测点的MT响应函数的形态扭曲畸变。  相似文献   

10.
大地电磁(MT)阻抗张量的正则分解及其初步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晋光文  孙洁 《地震地质》1998,20(3):52-249
鉴于大地电磁阻抗张量传统分析方法的局限性,提出了普遍适用的正则分解方法。在用正则分解方法分析时,主坐标系提供的8个标量参数,描述了地球系统传输特性和场源极化状态及其联系,因此是物理意义明确、易于解释的参数体系。讨论了正则分解方法在各种构造条件下的特点和场源的极化问题,并给出了简单的应用实例  相似文献   

11.
A new deterministic technique for estimating a wavelet suggested by Loewenthal and Jakubowicz requires measurement of both pressure and vertical particle velocity. Through construction of the impedance function a deterministic estimation of the wavelet and the reflectivity can be obtained. This idea is tested for a one-dimensional model. The test is carried out by forming a synthetic seismogram of both pressure and particle velocity and checking the formulas for obtaining the estimated wavelet under noisy conditions.  相似文献   

12.
大地电磁测深远参考处理原理及效果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黄哲 《地震地质》2001,23(2):212-216
介绍了大地电磁方法中远参考观测方式的基本原理。通过实例证明了远参考方式的有效性 ,并给出了不同频段远参考点和本地测点之间的一个合理的距离。在高频段远参考点至本地点相距 10~ 2 0km为好 ,中频段 50~ 10 0km比较合适 ;低频段应大于 10 0km  相似文献   

13.
大地电磁阻抗张量不变量及其Mohr圆分析   总被引:3,自引:3,他引:3  
晋光文  孙洁 《地震地质》1995,17(4):439-445
论述了Mohr圆及其在大地电磁阻抗张量分析中的应用。并指出,大地电磁阻抗张量不变量由于提供信息的多样性和稳定性,在应用中具有独特的优点,而Mohr圆又将各种大地电磁阻抗张量不变量有机地联系在一起,使其成为分析研究大地电磁阻抗张量性质的重要图示工具,能直观、清晰、简便地给出构造维数、二维偏离度、各向异性等重要信息,可用来研究测区电性结构沿纵向和横向的变化特征  相似文献   

14.
一种简单的大地电磁阻抗张量畸变分解方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提出了一种简单的大地电磁阻抗张量畸变分解方法,引入3d/2d模型,使得全畸变的大地电磁阻抗张量被生意人经,通过对比Swift旋转和Bahr分解后的资料,用联系二的畸变矩阵表示浅层三维电性异常体对区域二维构造的局部畸变影响,通过研究畸变张量矩阵,并对其进行分解,可将局部三维电性不均匀体产生的畸变与区域构造分离开来,从而了解区域构造的维数特征和局部畸变类型及其对区域构造的影响,最后,应用3个测点的实际资料,对这种简单的畸变分解方法进行了检验,结果表明,该方法简单且应用方便,解释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5.
Here in this paper are presented the results of application of seismic modeling system built on home-made mini-computers of the type 719.  相似文献   

16.
岩性地震电算模型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根据我国的条件,我们实现了岩性地震电算模型技术。这一技术的理论是建立在二维波动理论的基础上,根据波动方程的克希霍夫积分解,能够研究与介质有关的地震反射振幅特征。其数学公式为  相似文献   

17.
一种大地电磁成像技术   总被引:5,自引:3,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文中将层析成像技术中广泛采用的广义脉冲谱技术应用了解大地电磁 维反演成像问题,实现了电阻率剖面成像.由于在做有限元二维止演的同时,就完成了Frechet导函数的计算,从而提高了反演的速度。文中给出了模型、实例的计算,均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