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通过对2001年人工观测和遥测气温资料的对比分析,归纳出不同季节、白天和夜间以及天气突变和平稳变化时人工与遥测气温记录的差异特点,试图找出影响其变化的一些气象因素。  相似文献   

2.
对陕西省华山和渭南两气象站2003-2004年自动站和人工站资料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高山站人工测得的气压大于Ⅱ型遥测仪所测气压,自动站气压漂移严重,地处半湿润性气候的渭南站气压差值呈现暖季大、冷季小的特点;两站气温差值在第1年变化较平稳,第2年起伏较大;湿度差值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大部分月份遥测值小于人工测值;风速小时遥测值大于人工测值,风速大时则相反。  相似文献   

3.
鹤岗自动站与人工站压、温观测资料对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DYYZⅡ型地面有线综合遥测站,是现有气象要素的器测项目,以自动采集为主,目测项目人工键盘录入,人机交换的新一代计算机实时地面观测、处理系统。2004年1月1日在黑龙江省大部分台站正式与人工站并轨运行,因此,分析研究自动站与人工站主要气象要素气温、气压的差值变化特点,对自动气象探测设备能否有效地投入运用及探测数据是否准确可靠有很现实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本通过对2002年7月、10月和2003年1月、4月大通GAWS—600型自动气象站与人工站气温、地温、降水量、相对湿度、气压和风速6个要素的对比分析,得出人工与遥测两站记录不同要素的差异特点,并简要分析了差异产生的原因。  相似文献   

5.
南澳遥测自动气象站与人工观测数据对比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用对比分析的方法,对南澳县气象局2007年1~12月份自动观测(遥测)与人工观测数据进行比较,指出造成遥测和人工观测数据差异的原因主要是:仪器的工作原理不同、观测方式不同、采集数据时间不同、仪器性能敏感性不同、人工观测读数误差.提出在使用自动站观测资料时,应充分考虑仪器更换前后的变化,需要进行适当订正,以保证资料的连续性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6.
为探讨地面气象遥测仪所测得的记录能否代替人工观测记录的问题 ,对丹东 1999~2001年遥测记录与人工观测记录进行对比分析 ,得出遥测记录可代替人工记录的结论。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青海省2002年Milos500型自动站与人工观测站两种定时气温记录和最高、最低气温记录的对比分析,结果表明:自动站与人工站气温记录值的差异,主要与仪器的观测原理不同和观测时间不一致有关;气温变化较剧烈时两之间的差异较大;气温差异存在季节性变化,但无明显的地域性;高原地区气温变化剧烈,两偏差较大,自动站与人工观测站进行一定时间的平行观测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8.
对2006、2007年龙川县乡镇自动站与县城老隆遥测站的气温日资料进行对比,统计分析表明:大部分乡镇气温分布随纬度自南向北降低。以上坪镇自动气象站为例,对气温差值(△t)做对比分析,气温差值有明显的月、季节的变化,2月△t^-最大,8月最小,冬季的△t最大。  相似文献   

9.
海南省自动站气温观测资料评估及气候订正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海南省16个气象台站2004~2005年自动站与人工并行观测气温资料的对比分析,根据相关标准对海南省自动站气温资料进行了评估.分析表明:海南省自动站与人工观测气温的偏差有日变化和季节差异.产生偏差原因有观测仪器的系统性偏差、观测仪器对气温变化响应的灵敏度、观测时间的差异、太阳辐射对观测仪器的影响等.建立了海口自动站与人工观测气温值之间的经验换算关系,为气候资料的前后连续性使用提供了订正的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10.
为探讨地面气象遥测仪所测得的记录能否代替人工观测记录的问题,对丹东1999~2001年遥测记录与人工观测记录进行对比分析,得出遥测记录可代替人工记录的结论。  相似文献   

11.
利用中国气象局遥测仪资料质量评估系统,分析了凤翔国家基本气象站2005--2006年自动站和人工站平行观测期间的本站气压、气温、湿度、定时风、自记风资料。认为自动气象观测系统是可靠的,所采集的气象观测数据是可信的。对自动站运行期间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12.
微波辐射计在人工增雨中的观测实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蔡立华 《山西气象》1998,(4):34-36,64
本文介绍在人工增雨作业中,应用微波辐射计连续遥测大气中气态总水汽含量及云中积分液态水含量变化的情况,对指标人工增雨作业,不断提高作业成功率,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3.
衡阳地区自动站与人工观测站气温对比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陈涛  叶成志  李超 《气象科学》2014,34(1):112-118
利用衡阳站、常宁站、南岳高山站2004—2006年自动与人工平行观测资料,运用相关分布、对比差值等分析方法,研究了自动站与人工站气温的差异性及变化特点。结果表明:自动气象站与人工站气温值的稳定性均很好,未出现大的系统性偏差。衡阳自动站以偏低为主,南岳高山和常宁自动站则以偏高为主。在气温较低的地区或时间段,自动站与人工站气温值相等出现几率更大。对比差值在逐时变化中表现出"单峰型"分布特征,最大值出现在11时,最小值出现在20时。影响对比差值大小变化的主要因素是气温的变化幅度,这种反应存在一定的滞后性,同时这种变化也是非对称性的,对比差上升增速要大于其下降的减速。衡阳站、南岳高山站气温对比差值,月平均误差范围小,达到《地面气象观测规范》要求。常宁自动气象站气温以偏高为主,温差变化大,特别在春、夏季部分月份表现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14.
田皓 《湖北气象》2001,(1):33-34
由江苏省无线电研究所研制生产的ZQZ -CⅡ型地面有线综合遥测气象仪 (以下简称Ⅱ型遥测仪 )于 1999年 10月中旬在荆州市基本站投入对比观测。通过一年多 ( 1999年 10月至 2 0 0 0年 11月 )的对比气象观测 ,Ⅱ型遥测仪的各种基本性能已被测报人员所了解。经对比遥测数据和人工观测数据发现 ,两种观测数据差异不大 ,可见Ⅱ型遥测仪能够满足荆州站气象业务的需要。由于Ⅱ型遥测仪同人工观测相比 ,两者采集气象要素数据的原理不同 ,这决定了现行人工站所采用的仪器日常维护方法已经不能适用对Ⅱ型遥测仪的维护。另外 ,Ⅱ型遥测仪运行正常与…  相似文献   

15.
影响人工站与自动站水汽压差值原因探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究人工观测气象站与自动站水汽压差值产生原因,利用全国134个1年的基准气象观测站逐时气压、干球气温、湿球温度等资料,分别采用人工站和自动站水汽压计算公式,模拟了本站气压、干球温度、湿球温度、自动站气温、相对湿度等要素产生一增量时,水汽压所对应变化量随各要素的变化规律,并分析了影响水汽压差值与其主导因子定量关系。通过实际观测资料的数据模拟分析,气压和干球温度的系统误差对人工与自动观测站的水汽压差值影响很小,而自动站的相对湿度和气温对水汽压差值影响较大,其中相对湿度的影响最明显。当自动站的相对湿度或气温的系统误差为一固定值时,水汽压差值变化幅度随气温大小变化,气温越高,水汽压差值越大。  相似文献   

16.
李阳 《吉林气象》2010,(1):46-46
1引言 辽源市气象站现在已经发展为以遥测化的现代技术取代原始的人工观测方式的自动气象站,并已经进入了单轨运行阶段。遥测雨量传感器作为自动站的一个组成部分,于每年的5-9月进行雨量观测,它能实时地记录降水要素的变化情况;  相似文献   

17.
曾英 《陕西气象》2007,(6):48-51
对比分析陕西省6个基准站2003—2005年自动站和人工观测的气压、气温和相对湿度,并对自动站观测的资料进行显著性检验。结果表明:自动站的气压和相对湿度观测值普遍低于人工观测值,偏差大都超出允许范围;气温月际变化不一,偏差基本在允许范围内,多数自动站观测值高于人工观测值,且夏季比冬季明显;自动站观测的气压、气温、相对湿度的月平均值与历史序列中的气压、气温、相对湿度无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18.
地面有线综合遥测仪 ( 型 )从 2 0 0 3年 1月1日起在榆林站已运行半年有余 ,期间各传感器运行良好 ,各观测要素与人工站资料对比基本正常 ,没有出现粗值和野值。1 各传感器评估1 .1 气压气压传感器运行较稳定 ,人工观测时间 (每时 5 6分 )与自动站记录时间 ( 0 0分 1 5秒 )接近 ,气压本身变化较平稳 ,与人工站相比 ,月平均值偏低 0 .2~ 0 .5 h Pa。各定值比人工观测值低 0 .5h Pa左右 ,个别低 1 .0 h Pa,可能由观测员视差及气压表调整水银面引起。也有一次高 0 .4h Pa。1 .2 温湿度气温传感器运行稳定 ,与人工观测值比较 ,月平均值 1…  相似文献   

19.
四川自动与人工观测气温的差异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四川135个站自动与人工第2年平行观测气温资料,就自动与人工观测的气温的差异、引起差异的原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气温各项目的自动观测比人工观测平均偏高,平均差值基本在0.2℃以内;气温、日最高、日最低的自动与人工观测比较,差值在±0.2℃之间的分别占58.71%、51.58%、62.68%,自动与人工观测值一致的分别占15.07%、12.16%、14.78%;自动与人工观测气温之间的对比差值存在明显的日变化,无明显的季节性和地域性差异;两种观测体制在观测时间上、观测方式上、测温传感器安装位置上,以及感应元件和测温原理的不同、仪器误差、热滞效应,都会造成观测结果出现差异。   相似文献   

20.
1故障出现陵县局配备的是江苏省无线电科学研究所生产的ZQZ-CII型地面综合有线遥测仪,后备电源是该所研究生产的ZQZ-电源,自2002年12月31日20时正式投入业务运行以来,工作稳定,无任何故障发生。但是,2006年2月9日18时自动站气压显示值突然为0,采集器每分钟蜂鸣一次。到了19时54分气温出现异常值-15.4℃,而人工观测气温为 0.4℃,很显然自动站气温异常,湿度也时好时坏。20时30分全部资料均无显示,从某单一要素异常到全部资料缺测前后经历了两个多小时。自动站工作陷入了停顿,转入人工补测。造成了共计14h自动站资料缺测,对气象资料的积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