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广州流动人口特征及空间差异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广州市典型区流动人口的问卷调查,对流动人口的人口属性、迁移、工作、经济状况特征及空间差异进行分析.研究发现,广州市流动人口中男性多于女性,年龄结构以中青年为主,已/未婚比例相当,文化程度以初中、高中为主,户籍来源以广东、湖南、广西、湖北、江西、河南、四川等7省区最多.迁移特征表现为来广州时间1月至1年居多,以赚钱为主要目的;来广州途径以亲戚朋友介绍为主.工作特征以工人居多,大都就业于私营企业,合同率很低,且工作变动频繁.经济状况表现为以中低收入为主,整体消费水平偏低.  相似文献   

2.
昆明市流动人口空间结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人口流动是一种复杂的人文现象,对社会生活具有广泛的影响。本文利用昆明市第四次、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和昆明市公安局提供的暂住人口资料,从县(市、区)和乡镇、街道两级地域单元分析了昆明市流动人口的空间结构特征、空间变动趋势和空间形成机制,同时,运用统计、空间分析等方法,进一步划分了昆明市流动人口类型区。  相似文献   

3.
林李月  朱宇  柯文前 《地理研究》2021,40(5):1515-1528
人口空间分布格局的改变既是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实施的结果,也是推进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手段之一。本文以流动人口的回流空间意愿作为切入点,采用全国性大规模抽样问卷调查数据,对流动人口回流的空间意愿、群体差异和影响因素进行研究,并探讨其对区域协调发展和新型城镇化的政策含义。研究发现,流动人口的回流意愿薄弱;对具有回流意愿的流动人口来说,回流空间的路径选择以返回原居地为主、乡镇中心和县城为辅。模型结果显示,流动人口回流空间选择不仅是其人力资本和流动经历正向选择的结果,也显著地受到流出地住房和流入地的就业收入和养老保险等因素的影响,而流出地的家庭需求和空间成本则无显著影响。在此背景下,政策制定者不能高估人口回流对人口流动空间格局和人口均衡发展的调整作用,也不能高估回流劳动力对流出地城镇化和城乡协调发展的促进作用,而应加强流出地城镇自我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吸引人口主动回流,以推进区域协调发展和新型城镇化战略的落实。  相似文献   

4.
杨振山  王玉璇 《地理研究》2018,37(11):2153-2164
开发区在中国城市与区域发展中作为经济活动和流动人口的聚集区域发挥着重要作用。基于对南沙新区流动人口的问卷调查与访谈,从生计空间的角度测量流动人口的生计资本,分析其生计空间特征,并与当地居民进行比较。研究发现,流动人口在开发区的生计空间存在延伸或压缩。其中,经济空间得到了延伸,制度空间、社交空间、公共服务空间、居住空间等存在不同程度的压缩。经济空间的扩张是吸引流动人口在开发区就业的主要因素,但其余空间的压缩和经济空间的有限延伸使流动人口在进入后缓慢外迁。因此,改善开发区流动人口的生计空间,对于提升城市工业工人的生活条件,制定城市一体化发展战略,促进城市社会空间整体提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中国大中城市流动人口迁移规律研究   总被引:76,自引:7,他引:76  
本文在对西方国家人口流动研究进行综述的基础上,通过北京,天津,南京,廓坊,唐山和昆山等大中城市流动人口问卷调查,首次对大中城市流动人口迁移和流动特征,从业结构,迁移原因与途径进行了系统的研究。中国现在正在经历大规模的农村流动人口向城市迁移的过程。  相似文献   

6.
中国城城流动人口的空间分布、流动规律及其形成机制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在人口城城流动日益成为中国人口流动的重要形式背景下,基于人口普查数据和流动人口动态监测数据,分别探讨城城流动人口空间流动的结果、过程和成因,也就是探讨城城流动人口的空间分布、流动轨迹及形成机制。研究表明:城城流动人口倾向于向发达地区和大城市流动,同时在流动过程中会考虑空间的邻近;地区间经济发展水平、就业机会以及高水平教育医疗设施的差距是诱发城城人口流动的内在动力,而在实际的流动过程中会综合考虑由于空间摩擦而产生的金钱成本、心理压力等障碍;同时,已有城城流动人口存量会通过减少适应流入地的成本、提供相应的生活和就业信息等方式降低流动成本,刺激城城流动人口按照已有路径流动。借鉴西方发达国家人口流动的阶段划分,认为中国人口流动仍然处于从小城镇进入大城市的阶段。在这一时间节点上,依据人口流动的自然规律,鼓励人口向大城市流动,并通过发展副中心和卫星城等形式疏散中心区功能,推动城市郊区化发展才符合城市发展的自然逻辑。  相似文献   

7.
赵美风  戚伟  刘盛和 《地理学报》2018,73(8):1494-1512
随着特大城市功能转变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流动人口结构出现了巨大变化,进而引致流动人口聚居区的类型趋向多元化,空间分异及形成原因愈加复杂化。本文运用GIS空间分析、数理统计方法以及空间计量模型,刻画了北京市流动人口聚居区的空间分异特征;并从社区和个体两个层面剖析流动人口聚居区空间分异的形成机理。研究发现:① 北京市流动人口聚居区总体呈“环形”绕城分布,表现出明显的城乡过渡性和景观异质性;同时具有显著的空间类型差异。② 流动人口聚居区空间分异特征是需求与供给耦合作用的结果,是社区因素和个体因素共同影响下形成的。③ 社区因素是流动人口聚居区空间分异的外部驱动力,其中:经济因素是基本动力,交通因素是空间引导性力量,制度因素是根本力量,空间溢出效应是主导力量。④ 个体因素是流动人口聚居区空间分异的内部驱动力,其中:家庭生命周期是直接动力,社会经济地位是主导力量,人口迁移特征是潜在推力,基本公共服务需求是非敏感因子。通过本文研究,将有助于政府及城市规划部门制定更具针对性、更加高效的流动人口聚居区治理策略,从而促进流动人口聚居区实现差别化转型升级。  相似文献   

8.
广州流动人口空间问题:基于社会地理学视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流动人口社会空间是原有城市空间底质上经过流动人口的各种实践活动而人格化的空间,是一种再造的空间。运用社会地理学分析方法,本文首先抽炼出流动人口空间问题,集中表现为边缘化、混合性、非固定性和适变性,其中边缘化是本质性问题。其机制既包括自身属性特征的社会化建构,也包括制度歧视、城市政府新自由主义倾向、空间竞争、企业追逐利润、本地人排挤等。其次,本研究认为不合理的制度设计、城市空间整体观缺失、市场机制失灵是流动人口空间问题存在的根源。最后,对流动人口问题提出三点对策:树立包括流动人口空间在内的城市空间整体观、确立相互协调、联动管理的工作思路、提高流动人口自组织化程度。  相似文献   

9.
林赛南  王雨  马海涛 《地理研究》2022,41(12):3229-3244
进入创新驱动发展的新时代,未取得流入地户籍的高学历流动人口成为各地竞相引进的重要资源。本文基于2017年中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数据,结合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等方法精细刻画高学历流动人口流动的空间格局,并借助嵌套Logit模型揭示其空间选择机制。结果发现:(1)中国高学历流动人口不断集聚,形成以京、沪为核心的流动网络;各城市流出的人口中高学历人才占比在空间上具有明显的“东高西低、北高南低、中部塌陷”特征,但各城市吸引的流动人口受教育水平在南北方向上的空间分异较小;高学历流动人口流动的空间依赖性显著,呈现出城市群的雏形。(2)在机制方面,个体因素对高学历流动人口的空间选择影响更大;其普遍表现出近距离、跨级别向上流动的倾向;学历越高、户籍所在地行政等级越高、50岁以下年龄越大的人才越倾向于流入一线城市。(3)城市特征变量中,经济因素变量如工资水平、第三产业占比等和地方品质变量如公共服务、高等教育、空气质量等均对高学历流动人口的空间选择具有显著的正向作用。本研究为不同城市制定人才引进政策、促进城市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实证依据和科学参考。  相似文献   

10.
基于福州市、厦门市、泉州市流动人口动态监测数据,采用回归模型分析了在流动人口长期化、家庭化流动水平显著提高的背景下,2012年及2016年流动人口定居意愿及其主要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四年间流动人口总体定居意愿水平较为稳定,福厦泉三市定居意愿差异明显。流动人口长期化、家庭化流动程度对定居意愿影响显著,表现为在流入城市居住时间较长、携带家庭成员一起进行流动的流动人口定居意愿更强。流动人口的个人经济条件、住房情况、本次流动范围也与定居意愿显著相关。不同地区影响流动人口定居意愿的主要因素之间存在一定差异。因此,拓展针对流动人口的经济保障政策、提高公共服务水平,对促进流动人口市民化进程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中国流动人口的影响要素与空间分布   总被引:66,自引:14,他引:66  
利用公安部 1 996年流动人口统计数据 ,对中国流动人口的影响要素和空间分布进行了分析和研究。首先 ,从城市角度分析中国流动人口的“拉力”要素发现 :流动人口规模与经济增长要素、投资要素相关显著 ,与社会发展要素、消费要素相关不显著 ;其次 ,运用 GIS技术与空间相关分析的综合集成方法 ,对中国流动人口的空间分布进行研究 ,结果表明 :中国流动人口分布存在着突出的城乡“二元”结构、东中西“3带、 5区”的空间格局。  相似文献   

12.
王新贤  高向东 《地理科学》2019,39(12):1866-1874
基于2000、2010年中国人口普查分县数据资料,对比分析省际、省内跨县流动人口的空间格局、形成机制及城镇化的差异。结果表明: 省际、省内跨县流动人口的集聚发展趋势存在差异,省际流动人口表现为“聚中有散”,即集聚程度较高,分散化迹象趋于明显;省内跨县流动人口则表现为“散中有聚”,其较为分散地分布省会、地级市等大中城市,在向前1%城市集聚。流动人口流入地的选择受政府和市场力量双重作用的影响,省际流动人口倾向于有更多就业机会、更高工资水平的省会级城市;省内跨县流动人口更看重就业机会,更偏向地级市,财政支出对其流入地选择影响更大。 省际、省内跨县流动人口对2010年全国城镇化水平的贡献分别为4.24%,2.74%,前者推动着东部沿海地区城市群的发展优化,后者则强化着中西部大中城市“一城独大”的态势。  相似文献   

13.
仝德  曹志强  曹广忠 《地理科学》2022,42(7):1135-1145
基于2017年全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数据定量比较分析了乡?城和城?城流动人口落户意愿的影响因素及差异。研究发现:① 总体而言,城?城流动人口的落户意愿显著高于乡?城,户籍价值、社会融入对两类流动人口的落户意愿有显著影响,但影响程度在两类人群间存在差异。② 流出地的户籍价值显著阻碍了乡?城流动人口的落户意愿;流入地的户籍价值、经济方面的整合融入对城?城流动人口落户意愿的影响更显著。③ 户籍价值、社会融入对流动人口落户意愿的影响存在城市规模及流动距离分异。④ 产生上述差异的根本原因是不同户籍身份所塑造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模式等的差异。  相似文献   

14.
地方因素对流动人口城市融入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1,自引:7,他引:4  
田明 《地理科学》2017,37(7):997-1005
利用东部和中部地区9个城市的流动人口问卷调查,采用多水平回归模型,分析了城市差异对流动人口城市融入的影响机制。研究发现:流动人口城市融入过程存在南北差异,并呈相同地域较接近的特征。城市区位、经济发展水平、以房租为代表的物价水平、以方言为主的地域文化、流动人口占比,社会保障的落实程度等地方因素,对流动人口城市融入产生显著影响,但城市人口规模影响不显著。地方因素对流动人口城市融入的影响效应是复杂的、多向的,即使同一因素既有积极的方面,也存在消极的方面。推动流动人口的城市融入,必须正视城市差异,因地制宜地提出包容性的社会政策。方言重的城市,尤其是这些城市的公共场所和公共办事窗口要推动普通话的普及,鼓励使用普通话;降低城市社会保障的准入门槛;房租高的城市,保障房建设要以公租房建设为主,把流动人口纳入公租房保障范围;要本着先易后难,同步推进的原则,优先推进省域内流动人口市民化,城镇化转移支付应向流动人口比例高的城市倾斜。  相似文献   

15.
基于珠三角六城市流动人口的问卷调查数据,划分流动人口就业类型,从职业布局和多样化指数的角度比较了新生代、中生代和老一代三代流动人口职业结构差异,利用无序多分类Logistic模型对影响因素进行探究。研究发现:1)珠三角流动人口整体就业水平不高,就业结构在代际间分异明显。新生代在技术型就业和公司文员型就业上表现出优势,中生代在各行业就业相对均衡,老一代多被束缚在以体力劳动为主的基础型部门;就业多样化水平随代际的升高而下降。2)代际就业结构的影响因素及影响方式存在共性和差异,共性因子为受教育程度、月薪水平和性别;外出务工时间正向影响新生代服务型和管理型就业,工作环境稳定的职业对已婚新生代更具吸引力,中生代对户籍和工作保障因子更为敏感。政府可从代际就业特征出发,为流动人口制定有针对性的就业政策;针对就业市场中女性和农村户籍人口的弱势地位,为其提供就业引导,创造健康的就业环境,提高流动人口整体就业水平。  相似文献   

16.
赵美风  汪德根 《地理科学》2019,39(11):1729-1738
基于街道/乡镇尺度人口普查数据,利用GIS空间分析和数理统计方法,从规模、占比、密度和集聚度等4个层面分析北京城区流动人口扩散特征,并揭示其驱动机制。研究发现, 2000~2010年北京城区流动人口规模和密度增加,但流动人口占常住总人口比重和流动人口空间集聚度下降,流动人口呈现明显的空间扩散态势。 北京城区流动人口呈“核-边扩散”格局,城市核心区流动人口规模、密度、占比和空间集聚度不断下降,城市边缘区流动人口规模、密度、占比和空间集聚度逐步上升。 北京城区流动人口的“核-边扩散”格局是经济因素的直接推动、城建因素的间接推动、交通因素的硬性诱导、制度因素的软性诱导等共同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17.
以1990年和2000年两次人口普查资料为基础,分析了重庆市外来流动人口迁入的原因、特点、构成和变化特征。认为:(1)2000年和1990年相比,市外迁入的人口比例增加,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以经商为动因的人口迁移增多;(2)城乡建设和第三产业在提供流动人口就业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流动人口是重庆市从事建筑业和第三产业中相对低端行业的主体;(3)外来流动人口的来源地仍较集中,以四川省为主,但人口迁移不再仅仅决定于地缘联系和迁移距离,经济差异与互补也起到越来越大的作用;(4)源于农村的流动人口所从事的行业与其原来的行业有较大差异,并且市内和市外迁入的流动人口的行业结构差别也很大。  相似文献   

18.
中国流动人口地域类型的划分方法及空间分布特征   总被引:21,自引:4,他引:17  
刘盛和  邓羽  胡章 《地理学报》2010,65(10):1187-1197
随着中国流动人口规模快速增长和影响日趋深远,各级政府在制订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区域与城市规划等各类重大决策时,亟需准确地认识和把握中国流动人口的空间分布特征及不同地域类型。本文在综合比较现有流动人口地域类型划分方法优缺点的基础上,提出了综合考虑净迁移率和总迁移率的复合型指标及其修正方法,并根据中国第五次人口普查分区县的流动人口数据,运用以上多种划分方法实证研制出中国流动人口地域类型的多种划分方案,并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① 综合考虑净迁移率和总迁移率的复合指标法,可以同时测度区域流动人口的方向性与活跃度,兼具以上两种单一性指标法的特色和优势,特别是能清晰地分辨出区域流入人口与流出人口的规模均比较大的平衡型活跃区这种独特类型,具有显著的优势。② 进一步考虑份额指标的修正型复合指标法,能有效地消除因区域人口总量过小或过大而导致流动人口活跃度被高估或低估的偏差,划分结果更加符合实际。③ 中国流动人口地域类型的空间分布格局与其自然环境、人口密度及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区域差异关系密切。中国各类流动人口活跃区主要分布在位处第三阶梯和大于800 mm等降雨线的东部季风区,其人口密度及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对较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