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蒋溶 《岩矿测试》1982,(1):文前II-文前II
岩石学、矿物学和分析工作都是地质工作中最重要的基础理论学科。解放以来,我国地质事业突飞猛进,为这些学科提供了广阔的前景,同时也促进了它们的发展。 现在从事岩石、矿物、分析工作的人员已数以万计,他们在生产方面已为国家作出了突出的贡献,在科学研究方面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发现了许多新矿物、新的矿床和新的岩石类型,议定了岩石分类命名,完善和创立了新的分析方法,丰富了有关学科的理论,密切了科研与生产的联系。 1979年以来,中国地质学会岩矿测试技术专业委员会、岩石学专业委员会和矿物学专业  相似文献   

2.
城市地质是研究各种地质因素对城市环境影响并作出评价的综合应用学科,这门学科能为城市规划、建设决策提供科学的依据,为城市建设项目合理选址、优化布局、科学设计等各项工程前期进行地质条件的评价提供基础资料。因此,城市地质工作是城市建设和发展必不可少的前期工作。笔者参与了娄底市1/50 000城市地质调研工作,其  相似文献   

3.
论环境地质工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阐述了资源与环境在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指出了资源与环境间互相关联、互相影响的关系,说明了地质作用是资源与环境形成的源泉,从而论证了地质学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文中详细论述了地质环境与环境地质的内涵,探索了地质环境的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并进而讨论了环境地质学科的分类,文章用“以地质环境为实,以环境地质求真”来反映地质环境与环境地质之间的关系。本文还详细叙述了环境地质工作与地质环境行政管理工作的内涵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指出了地质环境是环境地质工作的对象,环境地质学科是环境地质工作的理论基础。环境地质工作内涵广泛,是一项系统工程,而地质环境行政管理则是一项以环境地质工作为基础、社会公共服务为主体的行政管理工作。文章还提出了做好环境地质工作应给予组织上的保证。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地质在大农业中的应用实践和潜在的应用需求进行综合分析与讨论,为农业地质的发展展现出广阔的前景,就地质与大农业的结合提供了事实和理论依据,并以此归结出农地结合( 即地质应用于农业) 的主要领域及其相应的农业地质工作、研究内容和相关学科。  相似文献   

5.
澳大利亚三维地质填图进展与实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应军 《地质与勘探》2014,50(5):884-892
三维地质填图是目前国际上实现深部找矿勘查突破的重要途径,其通过对多元数据的集成,将不同学科、不同尺度的数据在三维空间中进行分析和对比,展示研究区地质体、构造之间的空间、成因和演化关系,有助于理解成矿系统和开展流体模拟,进而预测深部找矿靶区。本文从三维地质填图的概念出发,介绍了三维地质填图的工作流程和常用的工作平台。结合澳大利亚三个三维地质填图实例,介绍了三维地质填图在成矿带、油气和水资源领域中的应用和进展。通过对澳大利亚三维地质填图的综合分析,提出了对我国开展三维地质填图工作启示和建议。  相似文献   

6.
段晓微 《地质论评》2010,56(4):604-608
现代地质学科的出现,在欧洲是近200年的事,我国地质学科开端于辛亥革命后的1912年,当时南京临时政府实业部矿政司设置了地质科,后来实业部分为农林、工商两部,地质科隶属工商部.这是我国第一个官方地质机构,由从日本东京帝国大学地质学系毕业的章鸿钊负责.虽然现代地质学科是一门新兴的学科,在我国更是初创,但我们已落后100年,在我国早期的地质科学工作者章鸿钊、丁文江、翁文灏等人的不懈努力下,我国的地质科学研究机构,地质科学调查机构和地质科学教育机构相继建立,从事地质科学研究和工作的人员也越来越多.  相似文献   

7.
王昕  王琳琳 《吉林地质》2013,(4):157-159
在地质学科领域中,地质调查和矿产勘查是地质学科最基本的要素,是地质学的基础。测量技术作为一种重要的地质勘查辅助手段,贯穿着整个地质成果的全部过程,在地质勘查工程的发展起到了关键性作用。本文论述了吉林省磐石市烟筒山镇碱场膨润土矿地质勘查工作,测量技术的应用成果。  相似文献   

8.
地质立典就是对一个典型地质区、一项专业性专题、一种地质现象或一个地质事件,通过反复调查研究,取足证据,概括出规律和理论,为地质工作提供范例,为地质对比提供标准和尺度。文章提出九十年代地质立典的设想框架,包括规程、指南性地质立典工作;区域性或典型地质区的地质立典工作;学科或专业性地质立典工作;专题性的地质立典工作等。  相似文献   

9.
张广有  孟庆奎  王智超  毕记省 《地质论评》2022,68(3):2022062025-2022062025
加强国外军事地质发展历史研究,充分吸取国外军事地质工作经验教训,对做好我国军事地质发展规划和顶层设计,加速军事地质技术发展,提升信息化条件下联合作战地质保障能力具有重要意义。美国作为世界超级大国和头号军事强国,军事地质调查能力世界领先,目前已经形成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格局,其发展壮大的历史经验值得研究借鉴。通过对美国军事地质发展研究,系统梳理了美国军事地质孕育兴起、成长壮大、高速发展三个阶段的发展历程,分析总结了美国军事地质经验借鉴、军民融合、任务目标、学科发展、学术交流和成果保密6个方面的发展特点,并结合我国军事地质工作实际,就下一步工作提出了5点启示建议。  相似文献   

10.
加强国外军事地质发展历史研究,充分吸取国外军事地质工作经验教训,对做好我国军事地质发展规划和顶层设计,加速军事地质技术发展,提升信息化条件下联合作战地质保障能力具有重要意义。美国作为世界超级大国和头号军事强国,军事地质调查能力世界领先,目前已经形成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格局,其发展壮大的历史经验值得研究借鉴。通过对美国军事地质发展研究,系统梳理了美国军事地质孕育兴起、成长壮大、高速发展3个阶段的发展历程,分析总结了美国军事地质经验借鉴、军民融合、任务目标、学科发展、学术交流和成果保密6个方面的发展特点,并结合我国军事地质工作实际,就下一步工作提出了5点启示建议。  相似文献   

11.
采用文献计量方法对中国地质科学的研究现状开展了定量的学科评价。根据中国地质文献数据库的资料,对中国科学院、中国地质调查局和高等院校三大系统2003—2007年发表的地学文献,按照基础地质、矿产资源、环境地质、技术方法四大类及若干国际热点学科/领域进行了统计。初步分析结果表明,中国科学院在第四纪地质、古生物学等基础地质研究方面国内处于领先地位,在跟踪国际热点和前沿学科方面明显走在国内各部门的前列;中国地质调查局在金属矿产、变质岩、探矿工程等学科方面优势明显;高等院校发表论文数量最多,各学科发展比较均衡,相对而言,沉积岩、工程地质和数学地质具有一定的优势。总体上,中国已经是一个地学大国,但一些国际热点学科(例如行星地质、极地地质、全球变化等)还处于明显的弱势。  相似文献   

12.
矿物学是地质科学的重要分支学科,也是地质找矿工作中最基础的工作之一。随着现代实验测试技术的飞速发展,矿物学的研究已经从研究矿物外部特征、化学成分、基本结构等描述矿物学阶段,进入到研究矿物矿物学是地质科学的重要分支学科,也是地质找矿工作中最基础的工作之一。随着现代实验测试技术的飞速发展,矿物学的研究已经从研究矿物外部特征、化学成分、基本结构等描述矿物学阶段,进入到研究矿物  相似文献   

13.
采用文献计量方法对中国地质科学的研究现状开展了定量的学科评价.根据中国地质文献数据库的资料,对中国科学院、中国地质调查局和高等院校三大系统2003-2007年发表的地学文献,按照基础地质、矿产资源、环境地质、技术方法四大类及若干国际热点学科/领域进行了统计.初步分析结果表明,中国科学院在第四纪地质、古生物学等基础地质研究方面国内处于领先地位,在跟踪国际热点和前沿学科方面明显走在国内各部门的前列;中国地质调查局在金属矿产、变质岩、探矿工程等学科方面优势明显;高等院校发表论文数量最多,各学科发展比较均衡,相对而言,沉积岩、工程地质和数学地质具有一定的优势.总体上,中国已经是一个地学大国,但一些国际热点学科(例如行星地质、极地地质、全球变化等)还处于明显的弱势.  相似文献   

14.
地质学是认识和了解地球的学科,基础地质认识实习是地质学教学过程中非常重要的实践环节,是学以致用、理论联系实际、掌握野外地质工作方法、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教学环节。文章以南京大学基础地质认识实习为例,总结了近年来基础地质认识实习过程中出现的主要问题,并分析了原因,提出一些具体的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法。文章认为野外地质实习过程中需要进行实习基地的筛选、教师队伍的配备、实习内容的制定、实习时间的调整、野外教学效果的评估等方面的教学改革,为野外基础地质实习效果的提高提供了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5.
金秉慧  黄仕永 《地质论评》1982,28(5):503-505
在地质矿产普查勘探与地质科学的研究和应用领域内,许多工作离开了岩矿分析的合作,几将寸步难行。多种地质样品几乎包括了全部自然元素,成分复杂多变,而且样品总的数量极其庞大,从而对于分析化学分出了一个重要而又极具特色的学科领域。  相似文献   

16.
张嗣伟  王洪波 《地学前缘》1998,5(2):195-200
近十几年来,摩擦学学者也开始对地质摩擦现象发生兴趣,并提出了“地质摩擦学”这个概念。然而,人们对地质摩擦学的定义、研究对象、研究范围、理论基础和研究方法都还缺乏明确的认识。因此,文章在综述地质摩擦现象及其研究概况的基础上,通过分析地质摩擦学形成与发展的过程,应用关于科学发展的库恩模型分析了地质摩擦学的发展,并提出了地质摩擦学的定义,确定了其研究对象和范围,建立了地质摩擦学的学科框架,从而为地质摩擦学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初步基础。认为建立地质摩擦学,将使摩擦学和地球科学这两方面的研究人员紧密地联合起来,统一处理和研究地质摩擦现象,这样就能够更有效地把摩擦学和地球科学各分支学科的理论和方法综合应用到地质摩擦现象的研究中去,以解决分散在地学领域各分支学科中的由于缺乏某些更有效的研究方法而难以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由海洋出版社新近出版的《90年代的地质科学》一书,汇集了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百位科技人员的69篇论文。该书从多侧面阐述了地质科学、资源环境科学和它们的许多分支学科、新兴学科、边缘学科、跨学科在理论上和应用上的新成就、新动向,分析了90年代的发展趋势。全书61万字,在学科上涉及地层、沉积、矿物、岩石、构造、工程地质、水文地质、地热、数学地质、同位素地质、岩石矿物理化分析。在理论上涉及岩石圈的组成、结构、演化和动力学,碰撞造山,板块构造。在应用上涉及资源、环  相似文献   

18.
城市地质工作的初步探讨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回顾了国内外城市地质工作的发展历程,阐述了中国城市经济区地质工作的总体思路和内容。由于中国城市的规模、性质、资源承载力、地质环境特征不同,城市地质调查、评价的对象、内容也有所差异。城市地质工作具有学科的综合性、地域的独特性、工作的持久性、方法的多样性等一系列特点。城市地质工作拟在基础地质调查、主题填图、综合评价研究3个层面上展开。城市地质调查评价涵盖资源开发利用、环境安全、灾害评估和信息集成四大主题。  相似文献   

19.
中国环境地质研究主要进展与展望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张永双  孙璐  殷秀兰  孟晖 《中国地质》2017,44(5):901-912
环境地质研究是以人-地相互关系为核心、促进人类与地质环境协调共处的重大课题,受到国内外地质学界普遍关注。本文在简要回顾环境地质学科发展历程的基础上,较系统地总结了国内外环境地质研究的主要进展及存在的问题。结合我国当前生态文明建设和未来发展需求,提出环境地质研究是新时期地质工作的重要使命,未来发展方向和重点领域应涵盖城市地质研究、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和管理、地质灾害监测与综合防治、生态环境系统保护、地球关键带相关问题研究等,强调学科交叉及新技术新方法的系统性研究,在合理开发利用资源和保护地质环境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0.
成秋明  陈永清  王功文 《地学前缘》2021,(3):封2,前插1-前插2
赵鹏大院士是著名的教育家、科学家和社会活动家,创立了我国数学地质学科,被誉为"中国数学地质之父".先生一生矢志不渝地追求地球科学真理,不断探索学科发展的新方向,为我国矿产普查与勘探学科和数学地质学科的发展、地质科技人才的培养以及推动自然资源行业的进步都做出了巨大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