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贺楚儒 《地震》1989,(5):1-8
本文根据前兆理论模式,利用我国的震例资料,作出了地震趋势异常形态的经验曲线;并以唐山、松潘大震为例进行了检验。结果表明: (1) 该方法能应用于中短期预报; (2) 对震中预报有改进; (3) 对震级的预报也有帮助。  相似文献   

2.
地电阻率趋势变化的形态特征与地震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赵和云 《地震学报》1994,16(3):369-375
总结26年来全国近百个台站的地电阻率观测资料, 发现可将以月均值为基本数据的地电阻率趋势变化形态分为5种类型, 其中的3种类型属异常变化, 它们有互不相同的定性、定量特征, 并且与地震的关系也不相同:漏斗型地电阻率趋势变化与强震相对应, 勺型变化则与中强震活动有较好的对应关系, 而斜型趋势变化一般不对应地震。本文由受压岩石的实验结果对不同类型的形态特征以及与地震的关系进行了初步的讨论, 认为不同地电阻率趋势变化形态实际上反映了地下岩土层所处的应力状态不同:漏斗型反映了地下岩土层处于高应力状态: 勺型反映地下介质处于中高应力状态: 而斜型则反映地下介质的应力在松弛。所有这些认识对于中期地震预报是有用的。  相似文献   

3.
1976年7月28日的唐山7.8级地震发生在地下水观测井密度较大、观测时间较长的地区,地震前后记录下大量可贵的资料,为深入研究唐山地震地下水异常变化提供了有利的条件。震后不少研究者从不同的角度作了大量研究工作。得出了一些有价值的结论。近年来,我们从研究震中区水文地质条件和区域水动态特  相似文献   

4.
以华北2组成组地震为例,分析了成组地震的异常特征.成组地震的异常特征主要表现为(1)成组地震前兆异常时间跨度大,一般贯穿整个地震组始终,表现为长期的趋势异常.(2)成组地震前兆异常在大趋势背景下还会有小的阶段性波动,在每一次单一地震前又有新的响应.3)存在成组地震前兆异常的观测曲线在地震组开始前往往有较大转折或突跳变化.(4)不同学科成组地震前兆异常之间存在相关性.  相似文献   

5.
本文使用邢台1965~1985年频度、强度资料,采用一维随机数字时间序列统计分析,推出N、N_3随时间变化的趋势曲线。根据1979年后曲线出现的异常形态,分析地震新序列特征。通过对主序列、分序列趋势曲线分别进行一元线性回归,得出三个异常衰减时段。分析异常时段与晚期强余震、外围区强震的对应关系。最后,结合b值、能量、频度等资料讨论1981年宁晋5.8级地震前的地震活动特征。  相似文献   

6.
本文叙述了黑龙江省地下水观测在德都地震前后出现的导常变化.以短临、跳动、阶跃、准同步变化.重复性好为特征,异常分布较广可与井孔所处的构造有关  相似文献   

7.
中国西部断层形变趋势异常特征与地震活动关系研究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11  
运用地壳形变趋势累积率Dc值对中国西部跨断层形变的空间分布特点进行了研究,建立了断层活动引起的形变累积的区域图像并对其孕震意义进行了讨论。综合分析了断层形变的时域演化类型及1995 ̄1996年前后断层形迹出现大范围异常的变化特点,明确提出:1995 ̄1996年是90年代以来中国西部断层网络活动的转折点,它与中国西部地震活动主体区的转换,亦即青藏块体及周边构造应力场的强、弱阶段交替与作用区间的变化密  相似文献   

8.
邢台地震的气象要素异常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邢台地震前后河北省数十年气象资料的研究与分析,发现邢台地震前气象要素存在明显的异常特征。大气压力、大气温 度显示出短临震兆信息,降水量呈现了中长期异常,浅层地温的震前异常升温特征则较为突出,文章汇总了邢台地震前各气象要素的异常变化,并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9.
黄海5.1级地震异常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结合地震地质构造,利用地震学有关方法,运用各向异性度对新沂台视电阻率进行分析;运用滑动平均对新沂台短水准进行分析;运用加卸载响应比对地磁z分量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黄海5.1级地震前,存在中短期异常,但临震异常不明显。  相似文献   

10.
数字化地形变资料异常形态与地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近几年马陵山地震台的数字化地形变资料,参照台站仪器工作日志,排除了人为干扰、气象因素等台站已知干扰因素,通过综合分析总结了本台数字化地形变日值分钟值曲线在震前出现的几种异常图象.  相似文献   

11.
本文在综合实际资料的基础上,扼要地描述了松潘地震前后地下水异常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动态特征。並根据岩石力学的基本原理,对这些特征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2.
新疆地震前兆异常特征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用几种综合分析方法研究了前兆群体异常与新疆区域地震活动的关系; 在单项观测手段研究的基础上, 归纳了新疆中短期前兆异常、 尤其是短期异常的特征及阶段性演化标志; 剖析了2个典型震例。 研究认为, 新疆中强以上地震的前兆异常存在明显的阶段性, 综合分析方法可为中短期预测的提供依据; 多测项前兆异常的准同步转折是阶段性发展的主要指标; 短期内多种异常的集中出现可能是进入短期阶段的标志; 在无明显趋势性的背景异常时, 大范围、 多测项的前兆突变可能是强远震的异常特征; 形变异常强度AF值可为判定地点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3.
地震前电磁辐射异常变化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66年河北邢台大地震后我国在地震研究领域投入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对震前震后诸多物理现象进行了系统研究,以寻找前兆异常地震的对应关系。发现很多地震前都存在电磁异常现象,而且多数为临震异常。  相似文献   

14.
中等地震前地震波异常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利用P波初动符号,垂直向P波、S波最大振幅比,尾波衰减系数a值,尾波持续时间比τ_b/τ_v及尾波衰减速率p值等方法研究了1990年10月25日乌苏5.2级地震波异常曲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地震波参数的分析可以提取中强地震前的异常信息。  相似文献   

15.
前震序列地震活动度的异常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宇卫 《中国地震》1991,7(2):47-54
本文试图用综合、定量地表征地震活动性的时、空、强因素的地震活动度S值,对华北地区地震活动性的强弱程度进行定量描述。结果表明:用S值通过前震来寻找地壳内部短、临震兆信息是困难的。但从八次中强震的S值变化曲线来看,有一段异常过程,围绕震中不同半径范围内的S值时序变化曲线则表明:震前在震中区一定范围内(一般在半径为100公里)S值有下降-上升-下降-上升(或上升发震)-发震的异常过程。因此,用S值作为中期预报有一定的实用意义。 本文还试图将S值做为前兆震群的背景信息指标,结合前兆震群的其它指标,即:k值、h值、U值及p值对1970年以来华北地区的16个小震群序列进行了对比检验。  相似文献   

16.
利用调制地震方法对华北地区1973年以来发生的24个ML≥5.5地震前地震调制比、地震调制比异常面积、调制地震条带和调制地震频度的异常变化进行分析,对异常类型进行分类。分析结果认为,华北地区ML≥5.5地震前地震调制比和异常面积随时间进程的起伏、调制地震频度震前数月的突然增大以及调制地震条带异常图象是显著的异常变化,可以用于对中、强地震的中期预报。  相似文献   

17.
18.
1979年3月2日15点20分,在固镇(φ_N:33°11′λ_Z:117°25′)发生M_s=5.0级地震,震源深度11公里,震源机制解为:  相似文献   

19.
以青海地区8个测点磁通门秒采样观测数据为研究对象,利用地磁垂直强度极化法结合该区域中强地震背景进行分析。基于极化背景场变化特征提取震磁异常在研究区实际应用中取得以下认识:多台站同步极化高值异常对于2个月以内青海地区5级左右及以上地震有一定映震能力,且异常具有一定信度;测点密度均匀分布情况下,震中位置基本位于极化高值区域。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山西河津4.8级地震前的各种前兆异常信息进行识别,发现地震前短临异常尤为突出,出现转折、加速、慢地震等现象.据此总结在地震孕育过程中前兆手段的一些异常演变特征,为山西中南部“十五”数字化资料进一步研究地震前兆信息和预报提供实际震例资料,对获取更多的震前信息提供有力证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