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市场体制中的企业,由于投入成本、出赢率具有空间差异性以及企业经营目的的自我定性,使得企业在其发展过程中,必然形成企业的跨区域投资,企业的型态也由单区位型向多区位型企业组织演变,伴随着这一新区位选择和分支工厂建立过程的是一个精细的空间规划过程,在这一空间规划过程中,人们已经创立了若干数学模型用以分析分支工厂建立时所需考虑的市场潜力状况、成本状况以及收益状况,下面简述之。  相似文献   

2.
前言 区位论是主要研究人类选择投入最少而效益最大的空间经济活动区位的理论。迄今,区位论的模型,大多强调距离函数的中心作用。对于它的研究成果,不仅要在地图上描绘各经济与其它客体(工厂、农场、电站、旅游点等)的位置,还必须对此选择进行充分的解释和说明,并探讨它的形成条件与经济、技术的合理性。区位论与城市规划、区域规划、国土规划的关系十分密切。  相似文献   

3.
刘慧  顾伟男  刘卫东  王姣娥 《地理学报》2020,75(6):1159-1169
“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和中欧班列开通频次的增加带动了“一带一路”沿线企业生产组织方式的变化。以TCL波兰工厂为例,深入剖析其传统的生产组织方式和现有生产组织方式的特征及二者的区别,在此基础上系统论述了中欧班列对其现有生产组织方式的影响机制及作用方式。主要结论为:① 中欧班列对TCL波兰工厂现有生产组织方式产生了深刻影响,主要表现在:原料配送时间成本降低、供应链时长缩短;原材料的“零库存”效应;市场响应能力和效益的提升;生产更加准时化、精益化,产品品质和多样化程度提升等方面。② 在中欧班列准时化跨国运输的支撑下,TCL波兰工厂摒弃传统的以“刚性大规模生产”为主的福特制生产组织方式,吸收丰田制的精髓,形成了一种特有的生产组织方式——“全球流动的即时生产”。③ TCL波兰工厂现有的生产组织方式与传统的生产组织方式有明显区别,体现在原材料的运输方式及仓储方式的变化、生产线的变化、生产方式及质量检测组织的变化等方面。  相似文献   

4.
《西部资源》2014,(2):60-60
<正>分析专家认为,虽然中国在全球范围内仍是最大原铝生产商,但印度和中东即将成为中国的竞争对手。印度和中东地区最大的吸引力在于能源成本低,更容易获取原材料。因发达国家电力成本较高,利润低,生产商选择关闭位于发达国家的工厂。相反,印度和中东地区却有很大的利润空间。中东地区主要生产商的铝能源成本为每吨255-368美元。在印度,能源成本为每吨514-904美元。巴克莱分析师GayleBerry称,对  相似文献   

5.
盛科荣  樊杰 《地理科学》2011,31(12):1415-1422
基于新经济地理学的研究方法,构建模型研究了偏在性自然资源对非资源型制造业区位选择行为和城市区位特征的影响机理。研究发现,当资源型制造业的规模较小、自然资源的位置较为偏僻、资源型制造业产品的运输成本较小时,城市—工矿区模式将成为区域空间结构的均衡状态;当资源型制造业的规模较大、自然资源的位置靠近区域的中心、资源型制造业产品的运输成本较高时,资源型城市是均衡状态。研究还表明,自然资源对城市区位的影响受控于偶然因素和路径依赖效应。接着基于研究成果完善了陆大道先生提出的大河发展轴的区位条件和经济机理的解释。最后进行了总结并对区域开发实践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6.
袁飞林 《地理教学》2011,(19):42-47
一、课标解读 1.学习内容 (1)区位对工农业活动的形成与发展具有重要影响,主要包括绝对区位和相对区位两个方面。绝对区位指绝对位置,即位于哪里;相对区位指该地与周围地理环境各因素的相互联系,这些因素会影响工农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一般而言,工农业区位因素主要包括自然因素(地理位置、土地、水源等)和社会经济因素(市场、交通、劳动力、科技、政策等)。  相似文献   

7.
选取深圳为分析对象,基于过剩通勤理论,通过利用位置信息服务大数据,识别城市更新方式以及更新政策实施的区位因素对居民通勤成本和通勤效率的差异化影响。结果表明:中心城区内的城市更新对居民通勤距离、通勤效率的总体影响相对较小,但是中心城区的城中村改造产生了较高的过剩通勤和通勤容量消耗;外围城区的城市更新对居民通勤行为的影响较大,城中村和旧工厂在实施居住类城市更新后居民的长距离通勤规模显著增加,对城市整体的通勤系统造成较大负面影响。研究结论可为精准制定大城市更新实施战略提供量化依据。  相似文献   

8.
跨国公司在上海的区位行为及其空间影响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熊世伟  葛越峰 《地理科学》2000,20(3):229-235
跨国公司的兴起是当今世界的主要经济现象之一。通过对跨国公司在上海的产业、行业分布的研究,认为:(跨国公司在上海的区位行为是由市场因素、成本因素和跨国公司的全球性战略共同决定的;(跨国公司的区位行为对上海城市形态及其空间结构产生的巨大影响。  相似文献   

9.
常跟应  张文侠  王鹭 《中国沙漠》2015,35(5):1376-1381
问卷调查了酒泉市和嘉峪关市的41家工业企业,收集了大型工业企业的资料,了解影响工业企业选址和发展的主要区位条件。研究表明:韦伯工业区位论强调的成本因素和当地市场是影响内陆河流域工业企业选址和发展的主要区位条件,其中最重要的成本因素是临近原料地和优惠政策;远离大经济中心和经济发达区的相对区位劣势制约大部分企业的发展;虽然只有少部分企业认为水量、水质和水价是企业选址和发展的制约因素,但分析认为,水资源短缺对当地工业发展有不利影响,而受访企业可能没有意识到这些间接影响;相较其他城市,酒泉市企业选址中集聚经济因素的影响小。  相似文献   

10.
本项研究中的主要课题是:(1)一个 NIC 中的大型企业单位是如何影响制造业的区位变化的;(2)大型国家公司对南朝鲜的区域经济和地方经济是否有贡献;(3)在形成劳动地域分工方面这些公司的角色如何;(4)大型企业单位内部的营业单位之间如何相互作用、营业单位的区位变化的主要过程如何。本研究的大多数资料来自1979、1982、1983年的《南朝鲜商业指南》和1984年进行的一次问卷调查。一个工业系统的营业单位可以进行如下分类:(1)生产单位;(2)联合单位,如办公室、图书馆以及研究与开发设施等;(3)工业联系单位,如那些销售制成品、提供销售后服务的单位。在本研究中,制造业的工厂与其总部被分别看作(1)、(2)类单位,在彼此分离的区位上进行销售产品和销售后服务的是第三种类型。  相似文献   

11.
区位问题是人文地理的核心内容,农业土地的利用、工厂厂址的决策、商业中心的形成、城市布局及交通建设等都要优先考虑区位条件。而不同的经济部门,由于其性质不同,考虑的区位因素也不尽相同。经济部门的多样性、影响因素的复杂性,使“区位分析”成为萦绕学生心头的一大难点。  相似文献   

12.
空间距离是影响传统商业区位的关键因子.但随着信息通信技术(ICT)的迅速普及,空间距离对经济活动尤其是电子商务发展的限制越来越小,时间成本的影响地位日益凸显.然而,时间成本是否成为电子商务区位发展的核心机制,仍有待商榷.以成都市为例,通过建立O2O电子商务市场规模与时/空距离可达性和区位优势度的空间关系,尝试回答这一问题.结果表明:① 整体上,时间成本对成都市O2O电子商务空间发展的影响地位已经高于空间距离,成为了其区位核心机制的首要因素.② 基于空间距离的成都市O2O电子商务区位发展更自由,但对时间距离更敏感,市场规模更严格地按照时间距离区位优势度进行分布,这导致其与时间距离区位优势度的空间匹配性更好,依赖性更高.③ 随着城市"中心--边缘"的空间过渡,时间成本对O2O电子商务区位的影响基本不变,空间距离的影响逐渐减弱,时间成本的影响地位得到相对提升;空间距离和时间成本分别成为影响城市中心区和边缘区O2O电子商务区位发展的核心因子.④ 当前,受信息化,城市化,商业决策者和消费者等的影响,空间距离对O2O电子商务区位的影响仍不能忽视,其区位核心机制由时间和空间共同决定.⑤ 消费者和供应商的利益诉求,以及ICT的便捷性,是时间成本对O2O电子商务区位发展影响地位整体上高于空间距离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3.
在中心地理论中,通过对区域经营者和消费者的不同假设,对中心的区位和规模进行了研究。表1表明了廖什传统模型的假设条件。他假设在一个广阔的平原上有着密度相同的人口分布。即使在不同的区位上,工厂的总费用也相同,并能取得稳定的最大收益。市场价格体系是自由的,且交通便捷程度相同。工厂与消费者都能取得足够的信息并可自由进入市场。在这些条件下,工厂适于以提供所有消费者暇务并以利润最大的行为原则趋向空间市场平衡的模型。  相似文献   

14.
苏州老城区文化产业空间格局演化及其机理分析   总被引:5,自引:4,他引:1  
杨槿  陈雯  袁丰 《地理科学》2015,35(12):1551-1559
文化产业发展深刻影响城市经济转型和空间重构过程。国内对文化企业微观区位及政府作用的研究仍显薄弱,基于苏州老城区1 661家文化企业分布信息,综合运用核密度估计、Moran’s I指数等方法,分析文化企业空间演化过程。结果表明,在文化产业发展利好政策干预下,苏州老城区文化企业数量显著增长,行业结构由传统媒体娱乐行业独大转向均衡化发展;文化产业集聚特征明显但整体集聚程度下降,呈现由向古城集聚转为向古城外扩散的趋势;微区位上,文化企业向主要道路沿线和文化产业园区集聚,但不同行业的集聚模式存在差异。影响机理分析表明市场是影响微观文化企业区位选择的基础力量,政府干预降低企业选择特定地价圈层区位的成本并提高其隐形效益,改变了市场机制作用下企业区位选择的成本-效益权衡,从而影响企业的区位决策,引致文化产业空间格局演化。  相似文献   

15.
改革开放以来,日本对华直接投资总体呈快速波动增长趋势.2007年已成为我国最大的FDI流入国。日本对华直接投资,绝大部分都集中在我国东部沿海地区,投向中西部地区甚少。本文主要从城市尺度考察了日本对华直接投资的区位选择特征.并采用面板数据方法分析了其主要影响因素,发现潜在市场规模、劳动力成本、基础设施水平和集聚效应等因素基本决定了日本对华直接投资的区位选择趋势.特别是其中的基础设施水平和集聚效应对日本对华直接投资的区位选择具有显著作用。  相似文献   

16.
最近上“农业的区位选择”,课本中出现“区位”概念。说实话,我读大学的时候老师没有给我们提过这个概念,所以自己对其认识就不透彻。以前给学生上这个内容的时候,参考教参上的一些讲法一先讲区位的两层含义,即一方面指某地理事物的空间位置,另一方面指该地理事物与其它事物在空间上的联系;再引导学生辨析区位与位置、区位与分布、区位与布局的联系和区别。  相似文献   

17.
基于2000年~2014年台湾地区电子信息业投资大陆的面板数据,探讨其在大陆投资的空间格局及区位选择。结果表明,台湾地区电子信息业在大陆的投资自2002年迅速增长,逐步由东南沿海向内陆的中西部扩散。探讨了集聚效应、区位成本、经济水平等因素对台湾地区电子信息业在大陆投资决策的影响。结果发现,集聚效应是影响投资的最主要因素,且影响力不断增强。台商尤为偏好外部市场规模大、台资基础强的地区;随着对投资环境的熟悉,区位成本的影响力在增强,劳动力成本成为台商考虑的主要因素之一;环境规制带来的治污成本对投资存在负面效应;地区技术水平在一定阶段内对投资决策存在影响,但影响逐步下降。这些反映了台商投资大陆偏好的动态变化。  相似文献   

18.
中国区域发展差距是区域经济学者关注的重要问题,并形成了多种解释。基于构造的经济活动区位选择模型,认为区位是形成中国区域发展差距的关键原因,接近中心的地区经济活动更为密集,而且由于聚集经济使得工人生产率以及工资水平更高。中国的东部地区靠近亚太经济中心,这一区位优势使东部地区吸引了更多经济资源,而西部的周边地区经济不发达,难以吸引经济资源,从而形成了二者发展水平间的差距。因此,西部要缩小与东部地区的差距,不仅取决于自身努力,也取决于其毗邻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  相似文献   

19.
区位理论研究长期忽视作为企业基本属性的注册地址并将其与企业实体位置混淆的做法给区位理论带来挑战和发展机遇。本文回顾地理学、经济学、管理学和法学的有限研究,阐述注册地址作为新区位主体、企业实体与注册地址分离现象以及该现象背景下区位分析的新逻辑等内容。研究表明:注册地址是企业法律关系缔结和实现的基点,具有虚拟性和唯一性的特征,其区位主要受税收政策等制度因素的影响,在不同地区注册的企业面临不同的发展前景,并影响地区的财政收入、形象等。企业实体与注册地址的分离现象已较为普遍,注册地址分布在自贸区、开发区等具有政策优势的各类经济区以及欠发达地区的比例高于企业实体。该现象尽管使企业可以兼顾区位优势和政策优势,促进市场活力,但对地区发展、政府部门监管以及企业自身也造成了广泛的负面影响。企业实体与注册地址存在分离现象促使传统“企业”的一元区位体系调整为“企业实体-注册地址”的二元区位体系,而企业实体与注册地址之间的“黏力”使得未来区位理论研究不仅要辨析区位主体是企业实体还是注册地址,而且在分析区位影响、区位因子、区位迁移等内容时要区分两者的位置关系(重合或分离),意识到不同关系下彼此间的相互影响。  相似文献   

20.
中国纺织服装产业的区位迁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纺织服装业因其自身产业特点和发展特征, 一直是国内研究的热点, 被认为是最早实现全球产业转移和最具有产业转移特征的重要产业之一。通过构建产业结构变动系数来描绘纺织服装业区位迁移的基本格局, 结果表明:① 纺织服装产业的结构变动相对稳定且集中于东部地区;② 结构变化地域分异明显, 沿海大于内陆, 东部大于中部, 中部又高于西部和东北, 东部沿海的浙江、广东、江苏、山东、上海和福建, 中部的湖北和河南, 以及东北的辽宁, 纺织服装业的结构变化系数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西部地区的多数省份则较低;③ 结构变动系数的大小取决于当地经济发展、区位性和结构性因素。采用偏离-份额模型将中国纺织服装业发展分解为结构效应和空间效应, 以此阐述中国纺织服装业区位迁移的内在规律。结果表明:① 河南、安徽和江西已经成为东部纺织服装业转移的主要承接地区;② 纺织服装业的区位迁移在竞争效应和纯空间竞争效应上具有一致性, 说明产业的地理分布主要受到区位优势的影响;③ 明显的结构负效应说明纺织服装业的产业结构有待于进一步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